站立位脊柱侧弯训练器

文档序号:27652239发布日期:2021-11-29 20:4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站立位脊柱侧弯训练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站立位脊柱侧弯训练器。


背景技术:

2.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常见于青少年身上,中轻度脊柱侧弯会导致外观畸形,影响美观,而重度脊柱侧弯甚至会引发完全性或不全性瘫痪,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鉴于脊柱侧弯的手术疗法存在较大风险且费用昂贵,非手术的机械应力治疗成为一种安全且实用的治疗手段,尤其针对侧弯角度小于40度的脊柱侧弯患者。机械应力治疗的方法是在曲线弯曲侧(也就是凸出的一侧)施加横向的推压力,通过该推压力促进脊柱复位;脊柱侧弯矫正器是一种常见的应用于机械应力治疗的医疗器械,其通过搭配专业的呼吸训练,对脊柱侧弯的矫正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现有的脊柱侧弯矫正器只能针对普通体型的患者进行矫正;当患者体型与普通体型不同时,脊柱侧弯矫正器的矫正效果欠佳甚至不能使用。更何况,患者由于脊柱侧弯的病情,其体型本来就发生了变形;还有就是,现有的脊柱侧弯矫正器固定人体的点都是固定不变的;但在患者多次矫正中,其单次矫正之间体型会发生改变;现有的脊柱侧弯矫正器并不能每次矫正中都提供矫正效果最好的固定人体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站立位脊柱侧弯训练器。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站立位脊柱侧弯训练器,从上到下依次为移动平台、升降平台和操作架;移动平台底部四角装有脚轮,中部设有承重板,上部设有由承重板的四角向上延伸的高度调节管;升降平台下部为四根与高度调节管内壁匹配的高度调节轴,顶部连接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管上设有高度调节孔;高度调节孔内配有相应的紧钉甲;
5.所述的操作架整体为u形,包括底部的正面操作架和两侧的侧面操作架,二者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长孔,并在长孔内分别穿过丝杠、滑杆;丝杠、滑杆端部均设有外螺纹,并配有相应的螺母使其与操作架固定;
6.与正面操作架相连的丝杠有两根;两个相对设立的背部支撑在两根丝杠中部上下移动;所述的背部支撑背面两端分别设有与丝杠匹配的丝杠过孔、丝杠过槽;丝杠过槽侧面配有横向贯穿丝杠过槽的螺钉;背部支撑前面横向设有电动推杆甲;电动推杆甲的活动端连接l形管的一端;内壁设有内螺纹的l形管另一端水平向前连接支撑板;支撑板背面设有与l形管的内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柱甲;
7.与侧面操作架相连的滑杆为一根,其中部插入上下长孔内部,其横截面为与长孔匹配的矩形;两个指向内侧的侧面支撑在滑杆上下滑行;所述的侧面支撑背面设有与滑杆匹配的滑杆过孔;滑杆过孔的侧面设有与其匹配的紧钉乙;侧面支撑前面纵向设有电动推杆乙;内壁设有内螺纹的电动推杆乙活动端连接c形钳;c形钳背面设有与电动推杆乙活动
端内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柱乙。
8.优选的,所述的电动推杆甲通过滑键与l形管连接。
9.优选的,所述的丝杠过孔上下配有与丝杠匹配的螺母。
10.优选的,所述的正面操作架底部与升降平台顶部重合。
11.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c形钳前端面均覆盖有弹性垫;
12.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c形钳分为大、小两种型号,相应的螺纹柱甲、螺纹柱乙不变。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站立位脊柱侧弯训练器,包括移动平台、升降平台和操作架;操作架包括正面操作架和侧面操作架,二者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长孔,并分别配有丝杠和滑杆;丝杠和滑杆上分别连接有背部支撑、侧面支撑;两者分别在丝杠和滑杆轴向移动并定位;侧面支撑能够驱动c形钳向内移动,带动身体发生被动横向水平移动;而可更换的支撑板和c形钳表面覆盖与人亲和的弹性垫;在丝杠上移动的背部支撑、在滑杆上滑行的侧面支撑、在正面操作架长孔内滑行的丝杠、在侧面操作架长孔内滑行的滑杆,四者相互配合能够适应各种体型的患者;自身能够调节高度的背部支撑能够驱动支撑板横向移动,根据情况来改变在患者背部的支撑点。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站立位脊柱侧弯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i放大视图;
16.图3是图1的局部剖视俯视图;
17.图4是图3的ii放大视图;
18.图5是图3的iii放大视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站立位脊柱侧弯训练器背部支撑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站立位脊柱侧弯训练器背部支撑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1.图中:1.移动平台、11.脚轮、12.承重板、13.高度调节管、131.高度调节孔、132.紧钉甲、2.升降平台、21.高度调节轴、3.操作架、31.正面操作架、311.丝杠、312.背部支撑、3121.丝杠过孔、3122.丝杠过槽、31221.螺钉、3123.电动推杆甲、31231.l形管、31232.滑键、3124.支撑板、31241.螺纹柱甲、32.侧面操作架、321.滑杆、322.侧面支撑、3221.滑杆过孔、3222.紧钉乙、3223.电动推杆乙、3224.c形钳、32241.螺纹柱乙、32242.弹性垫、33.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一:参见图1

7,一种站立位脊柱侧弯训练器,从上到下依次为移动平台、升降平台和操作架;移动平台底部四角装有脚轮,中部设有承重板,上部设有由承重板的四角向上延伸的高度调节管;升降平台下部为四根与高度调节管内壁匹配的高度调节轴,顶部连接操作架;所述的高度调节管上设有高度调节孔;高度调节孔内配有相应的紧钉甲;移动平台通过的底部的脚轮可以水平面上移动;承重板上站立患者;高度调节管与高度调节轴配合可上下调整位置并通过紧钉甲进行定位,以适应患者的身高;
23.所述的操作架整体为u形,包括底部的正面操作架和两侧的侧面操作架,二者顶部
和底部均设有长孔,并在长孔内分别穿过丝杠、滑杆;丝杠、滑杆端部均设有外螺纹,并配有相应的螺母使其与操作架固定;长孔便于滑杆或者丝杠在长孔长度方向上进行移动;滑竿或者丝杠端部的外螺纹及配套的螺母使其在操作架上进行定位;
24.与正面操作架相连的丝杠有两根;两个相对设立的背部支撑在两根丝杠中部上下移动;所述的背部支撑背面两端分别设有与丝杠匹配的丝杠过孔、丝杠过槽;丝杠过孔、丝杠过槽使背部支撑可以在丝杠轴向移动,并限制了两根丝杠的相对位置,使两根丝杠和背部支撑形成稳定的整体;丝杠过槽侧面配有横向贯穿丝杠过槽的螺钉;螺钉使背部支撑在丝杠轴向方向上进行定位;背部支撑前面横向设有电动推杆甲;电动推杆甲的活动端连接l形管的一端;内壁设有内螺纹的l形管另一端水平向前连接支撑板;支撑板背面设有与l形管的内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柱甲;电动推杆甲推动l形管,使与l形管连接的支撑板横向移动;螺纹柱甲与l形管的内螺纹配合,使支撑板能够在正面操作架的前后方向上调整位置;
25.与侧面操作架相连的滑杆为一根,其中部插入上下长孔内部,其横截面为与长孔匹配的矩形;插入长孔内部的滑杆中部,确保滑杆不会沿着其轴线进行转动;两个指向内侧的侧面支撑在滑杆上下滑行;所述的侧面支撑背面设有与滑杆匹配的滑杆过孔;滑杆过孔确保侧面支撑不会沿着滑杆轴线转动,即其指向内侧的状态不会改变;滑杆过孔的侧面设有与其匹配的紧钉乙;紧钉乙使侧面支撑在滑杆上进行定位;侧面支撑前面纵向设有电动推杆乙;内壁设有内螺纹的电动推杆乙活动端连接c形钳;c形钳被电动推杆乙驱动在电动推杆轴向移动;c形钳背面设有与电动推杆乙活动端内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柱乙;螺纹柱乙与电动推杆乙活动端内螺纹的配合为可拆卸连接,使c形钳可以被更换。
26.所述的电动推杆甲通过滑键与l形管连接,确保电动推杆甲在推动l形管时,l形管不会绕着电动推杆甲轴心转动,确保支撑板的朝向不变。
27.所述的丝杠过孔上下配有与丝杠匹配的螺母,对背部支撑在丝杠上的定位进行加固。
28.所述的正面操作架底部与升降平台顶部重合,增大空间利用率,使设备更轻便。
29.所述的支撑板、c形钳前端面均覆盖有弹性垫,使二者跟人体接触时更柔和一些,贴合的更加紧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且不易发生相对移动;
30.所述的支撑板、c形钳分为大、小两种型号,分别对应成年人和孩童使用;其相应的螺纹柱甲、螺纹柱乙不变,不改变其能更换的特性。
3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本实用新型对于成年人和孩童分为大小两种型号的支撑板、c形钳,具体根据患者的身形决定;
32.使用前,患者站在承重板中央之上,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高度调节轴到合适位置后,使用紧钉甲进行定位;
33.调整患者的身体形态使其尽量处于接近正常身体形态的状态,减少患者脊柱纠正的工作量;辅助患者腰和躯干往前挺,背部肌肉收缩;患者体位调整完全后,调整两根丝杠在长孔内的位置和背部支撑在丝杠上的位置,使胸凸或腰凸处与支撑板处于同一水平高度;驱动电动推杆甲到合适的位置,胸廓或腰部的隆起处轻轻接触支撑板,不宜贴合过紧,以免影响后面调节支撑板位置;
34.然后,根据患者需要治疗部位的位置,调整侧面操作架上滑杆的位置和滑杆上侧面支撑的位置;
35.滑杆和侧面支撑的调整方法:首先调整左右两边下方的侧面支撑,使两个侧面支撑对准骨盆的位置;启动两个下方驱动电动推杆乙,使下方c形钳固定住骨盆,同时确保骨盆处于患者身体的理想中性面上;接着使用左右两边上方侧面支撑对患者进行矫正;
36.对于“s”型脊柱侧弯,一侧的上方侧面支撑对准胸廓侧凸的位置,另外一侧上方侧面支撑对准腰部侧凸的位置;驱动上方的电动推杆乙,使两侧的c形钳相向位移,直到各自到达合适位置为止。
37.对于发生在胸椎的“c”型脊柱侧弯,一侧的上方侧面支撑对准胸廓侧凸的位置,另外一侧上方侧面支撑对准腰部的位置;先驱动对准腰部的侧面支撑,侧面支撑卡住患者腰部后即行停止不再移动,以起到固定腰部的作用;再驱动对准胸廓侧凸的侧面支撑,使c形钳顶压患者胸廓侧凸到达合适位置为止;
38.对于发生在腰椎的“c”型脊柱侧弯,一侧的上方侧面支撑对准胸部的位置,另外一侧上方侧面支撑对准腰廓侧凸的位置;则先驱动对准胸部的侧面支撑,侧面支撑卡住患者胸部后即行停止不再移动,以起到固定胸部的作用;再驱动对准腰廓侧凸的侧面支撑,使c形钳顶压患者腰廓侧凸到达合适位置为止;
39.最后,上述侧面支撑对患者的矫正过程进行完之后,再旋转螺旋柱甲调整支撑板到合适位置,使支撑板对着经过上述侧面支撑矫正过程后出现的胸廓或腰部隆起处;该胸廓或腰部隆起处作为支撑患者训练的背部区域;接着让患者放松身体,调整支撑板位置使支撑板与该背部区域贴合,对该背部区域进行纠正;到此,患者的两侧和背部均收到训练器的顶压纠正,患者脊柱侧弯的纠正工作得以完成。
40.患者背部情况不同,选择使用一个或两个背部支撑;使用方法如上述过程。
41.跟人体接触的c形钳和支撑板表面覆盖的弹性垫,在跟人体接触的时候更加柔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