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定位仪

文档序号:28761914发布日期:2022-02-08 03:0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人体穴位定位仪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穴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人体穴位定位仪。


背景技术:

2.人体穴位即为腧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



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



即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3.人体穴位在找寻的过程中,一般通过中医进行准确的手动定位,中医依赖的程度较大,且由于每个人的形体存在差异,导致穴位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导致在找寻穴位的过程中,受到极大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人体穴位定位仪,以解决人体穴位在找寻的过程中,一般通过中医进行准确的手动定位,中医依赖的程度较大,且由于每个人的形体存在差异,导致穴位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导致在找寻穴位的过程中,受到极大限制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人体穴位定位仪,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标记组件,所述机体的内腔设置有探测组件,所述探测组件包括安装在机体内腔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顶部的左侧安装有图像收集模块,所述线路板底部的中心处安装有红外热像仪,所述红外热像仪的底部贯穿至机体的底部,所述线路板顶部左侧的后端安装有蓝牙模块,所述机体背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可转动的信号天线。
6.优选的,所述标记组件包括自机体顶部两侧贯穿至机体底部的下压柱,两个下压柱的底端焊接有滑架,所述滑架底部的中心处粘合有含墨海绵,所述含墨海绵套设在红外热像仪的表面,所述下压柱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下压柱和机体焊接。
7.优选的,所述机体底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焊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滚筒。
8.优选的,所述红外热像仪的表面套设有与机体焊接的螺纹环,所述螺纹环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透明防护罩,所述透明防护罩套设在红外热像仪的表面。
9.优选的,所述线路板顶部的前侧安装有语音识别模块,所述机体顶部的前侧安装有与语音识别模块相适配的按键。
10.优选的,所述线路板顶部的后侧安装有扬声器,所述机体顶部的后侧开设有多个与扬声器相适配的通孔。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机体和探测组件的配合使用,对使用者的穴位位置进行找寻,在穴位位置确定后,可通过标记组件的设置,在穴位周边做下圆环标记,即可达到便于携带和找寻准确度的目的,该人体穴位定位仪,解决了人体穴位在找寻的过程中,一般通过中医进行准确的手动定位,中医依赖的程度较大,且由于每个人的形体存在差异,导致穴位的位
置也不尽相同,导致在找寻穴位的过程中,受到极大限制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标记组件的设置,其中下压柱、滑架和含墨海绵的配合使用,对找准的穴位进行标记,方便了使用者对穴位位置的确定,弹簧和下压柱的配合使用,在做完标记后,可使得滑架和含墨海绵快速复位,等待二次使用。
13.3、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块和滚筒的配合使用,对机体的运动方向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滚筒在使用者的肌肤表面滚动,提高了穴位找寻的准确度。
14.4、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环和透明防护罩的配合使用,对红外热像仪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了红外热像仪的表面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15.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机体和标记组件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0.1、机体,2、标记组件,21、下压柱,22、滑架,23、含墨海绵,24、弹簧,3、探测组件,31、线路板,32、图像收集模块,33、红外热像仪,34、显示屏,35、蓝牙模块,36、信号天线,4、语音识别模块,5、按键,6、扬声器,7、通孔,8、固定块,9、滚筒,10、螺纹环,11、透明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人体穴位定位仪的实施例。
22.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3.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24.图1-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人体穴位定位仪,包括机体1,机体1底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焊接有固定块8,两个固定块8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滚筒9,通过固定块8和滚筒9的配合使用,对机体1的运动方向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滚筒9在使用者的肌肤表面滚动,提高了穴位找寻的准确度,机体1的底部设置有标记组件2,标记组件2包括自机体1顶部两侧贯穿至机体1底部的下压柱21,两个下压柱21的底端焊接有滑架22,滑架22底部的中心处粘合有含墨海绵23,含墨海绵23套设在红外热像仪33的表面,下压柱21的表面套设有弹簧24,弹簧2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下压柱21和机体1焊接,通过标记组件2的设置,其中下压柱21、滑架22和含墨海绵23的配合使用,对找准的穴位进行标记,方便了使用者对穴位位置的确定,弹簧24和下压柱21的配合使用,在做完标记后,可使得滑架22和含墨海绵23快速
复位,等待二次使用,机体1的内腔设置有探测组件3,探测组件3包括安装在机体1内腔的线路板31,线路板31顶部的前侧安装有语音识别模块4,机体1顶部的前侧安装有与语音识别模块4相适配的按键5,线路板31顶部的后侧安装有扬声器6,机体1顶部的后侧开设有多个与扬声器6相适配的通孔7,线路板31顶部的左侧安装有图像收集模块32,线路板31底部的中心处安装有红外热像仪33,红外热像仪33的表面套设有与机体1焊接的螺纹环10,螺纹环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透明防护罩11,透明防护罩11套设在红外热像仪33的表面,通过螺纹环10和透明防护罩11的配合使用,对红外热像仪33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了红外热像仪33的表面受到污染,红外热像仪33的底部贯穿至机体1的底部,线路板31顶部左侧的后端安装有蓝牙模块35,机体1背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可转动的信号天线36。
2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首先按下按键5,并在语音识别模块4的识别下,由蓝牙模块35和信号天线36的配合使用,对使用者说出的穴位名称进行联网搜索,并在显示屏34上将穴位位置及穴位简介进行显示,同时将所搜索到的穴位资料由扬声器6进行播报,使用者通过将机体1放置在使用者肌肤表面,随后在肌肤表面滑动机体1,使得滚筒9在使用者肌肤表面滑动,同时通过线路板31、图像收集模块32和红外热像仪33的配合使用,对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照射红外线,使得机体1底部被照射的位置信息在蓝牙模块35和信号天线36的配合使用下,传输至外接电脑终端,并由电脑终端生成红外热谱图,对穴位进行找寻;
26.在穴位位置确定后,使用者向下按动下压柱21,使得下压柱21通过滑架22带动含墨海绵23向下运动,由含墨海绵23内部含有的墨水标记穴位位置,随后使用者可通过穴位标记对穴位进行精确找寻;
27.通过上述步骤的操作,即可达到便于携带和找寻准确度的目的。
28.综上所述:该人体穴位定位仪,通过机体1和探测组件3的配合使用,对使用者的穴位位置进行找寻,在穴位位置确定后,可通过标记组件2的设置,在穴位周边做下圆环标记,即可达到便于携带和找寻准确度的目的,该人体穴位定位仪,解决了人体穴位在找寻的过程中,一般通过中医进行准确的手动定位,中医依赖的程度较大,且由于每个人的形体存在差异,导致穴位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导致在找寻穴位的过程中,受到极大限制的问题。
29.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