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3996发布日期:2022-01-19 15:5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2.当车辆熄火下电后,车主将儿童或宠物遗忘于车内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被遗忘在车内的儿童或宠物有生命危险,现有的生命体征检测系统,获取车内的生命体征数据,当监测到车内存在生命体征时,发送预警信息,通过喇叭鸣笛等,提醒车周围的人员对车内生命体展开救援。
3.在相关技术中,确定需要对车内生命体进行救援情况下,当发送预警信息以提醒车周围的人员或用户需要进行救援时,若发生车辆周围没有人员经过,或者用户距离车辆较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回到车辆位置的情况,则会耽误救援时间。再或者,若车辆的警报信息不能及时被用户反应,导致车门或车窗不能及时被打开,则车内生命体仍存在危险,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不必一直等待人力救援,可自主打开天窗,以保证车内生命体安全,安全性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并识别车内的生命体征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设置在车内;用于在确定车内存在生命体征时进行报警提示的报警模块;天窗模块,所述天窗模块与车辆的天窗硬线连接,用于确定预设时长后报警提示仍未解除则控制天窗打开;监测控制器,所述监测控制器与所述检测传感器、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天窗模块分别通信连接,用于响应于车辆上锁信号对所述检测传感器、报警模块和所述天窗模块进行控制。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当车辆熄火下电后,监测控制器响应于车辆上锁信号,检测传感器启动检测并识别车内生命体征,并获取车内的生命体征检测信息并发送到监测控制器中。监测控制器根据生命体征检测信息确定车内存在生命体征时,报警模块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车内存在生命体征。天窗模块与车辆的天窗硬线连接,用于确定预设时长后报警提示仍未解除则控制天窗打开,也就是说,若在到达报警提示的预设时长内,车内生命体仍未得到救援时,由天窗模块自主执行打开天窗动作,不必一直等待人力救援,从而对车辆内部进行通风降温并解除报警,以保证车内生命体安全,且无需驾驶员进行额外的操作设置,适用于多种车辆且安全性高。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单元,用于根据报警控制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提示;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所述声光报警单元、所述监测
控制器分别连接,用于响应于报警提示指令发送所述报警控制信号。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声光报警单元包括:车辆喇叭,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硬线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报警控制信号进行鸣笛;车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硬线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报警控制信号进行闪烁。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车联网单元,所述车联网单元与所述监测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车联网单元用于发送报警提示信息给客户终端。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联网单元包括:车载tbox终端,与所述监测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响应于报警提示指令发送报警信号;车载tsp平台,与所述车载 tbox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客户终端。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监测控制器与所述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载tbox终端分别通过车辆的can总线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毫米波雷达,至少一个毫米波雷达设置在车内。
1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辆,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天窗;上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所述系统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系统与所述天窗硬线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在当车辆熄火下电后,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对车内进行循环监测,当确定车内存在生命体征后进行报警提示,并以多种方式提示用户车内存在生命体征,需要救援。在预设时长后报警提示仍未解除情况下,由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中的天窗模块自主控制天窗打开,以对车辆内部进行通风降温并解除报警,不必一直等待人力救援,从而实现保证车内生命体安全,无需驾驶员进行额外的操作设置,适用于多种车辆且安全性高。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的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的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的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的框图;
22.图5的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框图。
23.附图标记:
24.车辆100、用户终端200;
25.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10、车体20、天窗30;
26.检测传感器1、报警模块2、天窗模块3、监测控制器4;
27.声光报警单元21、车身控制器22、车联网单元23;
28.车辆喇叭211、车灯212、车载tbox终端231、车载tsp平台232。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30.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的框图,其中,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10包括用于检测并识别车内的生命体征的检测传感器1、用于在确定车内存在生命体征时进行报警提示的报警模块2、天窗模块3和监测控制器4。
32.检测传感器1设置在车内,其中,检测传感器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可监测体积大于10立方厘米的活动物体,检测精确度较高,并且可在40秒之内完成多次监测车内后排生命体的微动信号,检测速度较快,还能进行循环监测。
33.当车辆熄火下电后,检测传感器1响应于检测控制信号,毫米波雷达进入工作状态,获取车内的生命体征数据,检测传感器1根据生命体征数据,对车体内生命体征的目标识别,获取车内的生命体征检测信息。
34.在确定车内存在生命体征时,报警模块2进行报警提示。其中,报警提示方法可以包括灯光提示、声音提示以及客户端提示等。例如,车灯部分如转向灯闪烁,或者车辆喇叭鸣笛,以提示车辆周围的路人或者用户车内存在生命体征,再例如,可通过用户终端200如手机中的客户端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发送报警信号,或者以短信等方式进行提醒等,从而远程提醒用户车内存在生命体征。
35.天窗模块3与车辆的天窗硬线连接,用于确定预设时长后报警提示仍未解除则控制天窗30打开,其中,可设置预订时长为60秒。车辆中设置有天窗30,在车辆上锁下电后,若车内存在生命体征,需要救援时,在到达报警提示的预设时长内,车内生命体仍未得到救援,即在报警模块2进行报警后的60秒后,车门或天窗仍未打开,天窗模块3 自主执行打开天窗30动作,从而实现对车辆内部进行通风降温,以保证车内生命体安全并解除报警。
36.监测控制器4与检测传感器1、报警模块2和天窗模块3分别通信连接,用于响应于车辆上锁信号对检测传感器1、报警模块2和天窗模块3进行控制。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车辆熄火下电后,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10 开始进入工作状态,监测控制器4响应于车辆上锁信号对检测传感器1进行控制,检测传感器1启动检测并识别车内的生命体征,以获取车内的生命体征检测信息。监测控制器4根据生命体征检测信息确定车内存在生命体征后,与监测控制器4连接的报警模块 2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车内存在生命体征。其中,检测传感器1对车辆内部进行循环监测,同时报警模块2可进行多次报警鸣笛、闪灯及短信和app通知等报警提醒,车门或者天窗30打开,或者用户通过操作客户端app执行解除报警的操作,报警模块2停止报警。若在报警模块2进行报警后的60秒后,车门或天窗仍未打开,即车内生命体仍未得到救援,由天窗模块3自主执行打开天窗30动作,从而实现对车辆内部进行通风降温,以保证车内生命体安全并解除报警。
3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10,当车辆熄火下电后,监测控制器4响应于车辆上锁信号,检测传感器1启动检测并识别车内生命体征,并获取车内的生命体征检测信息并发送到监测控制器4中。监测控制器4根据生命体征检测信息确定车内
存在生命体征时,报警模块2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车内存在生命体征。天窗模块3与车辆的天窗硬线连接,用于确定预设时长后报警提示仍未解除则控制天窗30打开,也就是说,若在到达报警提示的预设时长内,车内生命体仍未得到救援时,由天窗模块3自主执行打开天窗30动作,不必一直等待人力救援,从而对车辆内部进行通风降温并解除报警,以保证车内生命体安全,且无需驾驶员进行额外的操作设置,适用于多种车辆且安全性高。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的框图,其中,报警模块2包括声光报警单元21和车身控制器 22。
40.声光报警单元21用于根据报警控制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提示。车身控制器22与声光报警单元21、监测控制器4分别连接,用于响应于报警提示指令发送报警控制信号。
41.其中,声光报警单元21包括车辆喇叭211和车灯212。车辆喇叭211与车身控制器硬线连接,用于响应于报警控制信号进行鸣笛。车灯212与车身控制器硬线连接,用于响应于报警控制信号进行闪烁。
42.具体地,监测控制器4根据生命体征检测信息确定车内存在生命体征,发送报警提示指令至车身控制器22,车身控制器22响应于报警提示指令,发送报警提示信号至车身控制器硬线上,车辆喇叭211和车灯212在车身控制器硬线上获取报警提示信号后,可同时执行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动作。例如,车辆喇叭211鸣笛,以及车灯212如车辆转向灯等闪烁,以提示车辆周围的人员车内存在生命体征,当车辆周围有路人经过或者用户在车辆附近时,由路人或者用户直接打开车门,以对车辆内部进行通风降温,保证车内生命体安全。车门打开后,车身控制器22获取车门打开信号,声光报警单元21根据车门打开信号解除报警。
43.当车辆周围没有人员,或者用户距离车辆较远时,不能接收到声光报警提示,还需要对用户进行远程提醒。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的框图,其中,报警模块2还包括车联网单元23,车联网单元 23与监测控制器4通信连接,车联网单元23用于发送报警提示信息给用户终端200,其中,用户终端200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
45.在实施例中,当确定车内存在生命体征时,监测控制器4发送的报警提示指令可同时被车联网单元23接收,车联网单元23可与用户终端200进行通信,联网单元23响应于报警提示指令,执行发送报警提示信息动作,用户终端200接收到报警提示信息以对用户进行提醒。其中,可在用户终端200中下载车辆的客户端app,用户终端200接收到报警提示信息后,客户端app发出提醒信号,或者报警提示信息可以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至用户手机,从而远程提醒用户车内存在生命体征。
46.用户在接收到报警提示信息后,可通过客户端app进行操作远程控制打开天窗30,对车辆内部进行通风降温,保证车内生命体安全,从而解除报警。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的框图,车联网单元23包括车载tbox终端231和车载tsp平台 232。
48.在实施例中,车载tbox终端231与监测控制器4通信连接,用于响应于报警提示指令发送报警信号。车载tsp平台232与车载tbox终端231通信连接,用于将报警提示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200。车载tbox终端231与车载tsp平台232主要用于实现监测控制器4与用户终
端200之间的通信,实现客户端app的车辆信息显示与远程控制。
49.其中,根据规定的通信协议,车载tsp平台232与车载tbox终端231通过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安全传输层协议)连接通信,车载tbox终端231发送报警信号至车载tsp平台232。车载tsp平台232采用的是http接口通讯,车载tsp 平台232可与用户终端200通信连接,车载tsp平台232根据报警信号发送报警提示信息至客户端app。
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监测控制器4与车身控制器22、车载 tbox终端231分别通过车辆的can总线连接。
51.在实施例中,当确定车内存在生命体征时,监测控制器4发送报警提示指令至车辆的can总线上,车身控制器22与车联网单元23均能从can总线上同时获取到报警提示指令。车身控制器22响应于报警提示指令,发送报警控制信号至声光报警单元21,声光报警单元21根据报警控制信号执行声光报警提示动作。以及,车载tbox终端231响应于报警提示指令,发送报警信号至车载tsp平台232,车载tsp平台232根据报警信号执行发送报警提示信息动作,以进行远程报警提示,近距离报警和远程报警动作同时进行,从而实现通过多种方式对于用户进行提醒。
5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框图。
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车辆100包括车体20、天窗30以及上面任一项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10。其中,车体20上设置有天窗30,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10设置在车体20上,并与天窗硬线连接。
5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10,在当车辆熄火下电后,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10进入工作状态,对车内进行循环监测,当确定车内存在生命体征后进行报警提示,并以多种方式提示用户车内存在生命体征,需要救援。在预设时长后报警提示仍未解除情况下,由监测车内生命体征的系统10中的天窗模块3自主控制天窗30打开,以对车辆内部进行通风降温并解除报警,不必一直等待人力救援,从而实现保证车内生命体安全,无需驾驶员进行额外的操作设置,适用于多种车辆且安全性高。
5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5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