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胃肠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4199发布日期:2021-12-22 16:5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胃肠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胃肠管。


背景技术:

2.老年吞咽困难易发生呛咳误吸的患者,采用鼻胃管或鼻肠管进行管饲营养能够解决因呛咳发生的吸入性肺炎的问题。然而,由于管道的留置破坏了贲门的天然抗反流屏障,加之老年患者多病共患、多重用药进一步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经鼻管饲患者的胃食管反流十分普遍,反流引起的误吸由于吸入物含有腐蚀性的胃酸、消化道的定植菌等,对气道产生危害。所以当鼻胃肠管管饲的患者出现反复肺部感染时,需要明确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
3.24h食管ph阻抗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的标准,目前,为留置鼻胃肠管的患者进行监测,需要从患者另一侧鼻孔单独放置1根监测导管,使其头部到达贲门上5cm,监测24h后拔除,完成一次检测。临床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 ph监测导管较鼻胃肠管十分细软,如患者不能配合吞咽,导管容易在口腔盘曲,置管困难。(2)需从患者另一侧鼻孔单独置管,引起患者的不适。(3)此类患者有多次重复检测的需求,再次检测需再次置管,十分不便且增加患者不适及医务人员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方便多次重复监测食管ph阻抗的方便监测导管置管、减少医务人员负担且降低患者不适感的鼻胃肠管。
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鼻胃肠管,包括管体及ph阻抗监测部件;所述ph阻抗监测部件设置在管体上;
7.所述ph阻抗监测部件包括监测导管及ph阻抗监测腔体;所述ph阻抗监测腔体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并与管体外表面连接,所述监测导管设置在ph阻抗监测腔体内。
8.优选的,所述ph阻抗监测腔体的外侧壁为镂空网状结构,内腔壁与所述管体连接。
9.优选的,ph阻抗监测腔体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置在外侧壁上。
10.优选的,所述ph阻抗监测部件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置在管体末端并与监测导管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ph阻抗监测腔体两端开口设置,所述ph阻抗监测腔体的开口端设有体外引导管。
12.优选的,所述管体头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ph阻抗监测腔体连接;所述凹槽上设有若干通孔。
13.优选的,所述管体末端为圆顶状。
14.优选的,所述ph阻抗监测部件还包括气囊驱动构件,所述气囊驱动构件设置在管体上;所述气囊驱动构件可调整监测导管位置。
15.优选的,所述气囊驱动构件包括导气管、弹性气囊及弧形施压气囊;
16.所述弧形施压气囊设置在监测导管靠管体头端上,所述导气管一端与弧形施压气囊连接,另一端沿监测导管长度方向延伸至管体末端,并与弹性气囊连接。
17.优选的,所述监测导管内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设置在监测导管靠管体头端位置,所述弧形施压气囊设置在安装槽内。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经ph阻抗监测腔体放置带ph及阻抗监测探头的监测导管十分便捷,成功率高;
20.2、当有食管ph阻抗监测需求时无需单独置管,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同时,规避导管口腔盘曲等情况,避免反复插管带来的损伤;
21.3、可重复利用,一次检测完毕将监测导管从ph阻抗监测腔体内拔出;需再次检测时,直接从腔内放置监测导管,不需要另下导管,减少医务人员的负担,且进一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测导管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囊驱动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记示意为:1

管体;2

ph阻抗监测部件;3

监测导管;4

ph阻抗监测腔体;5

观察窗;6

卡扣;7

体外引导管;8

凹槽;9

通孔;10

气囊驱动构件;11

导气管;12

弹性气囊;13

弧形施压气囊;14

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鼻胃肠管,包括管体1及ph阻抗监测部件2;ph阻抗监测部件2设置在管体1上;
29.ph阻抗监测部件2包括监测导管3及ph阻抗监测腔体44;ph阻抗监测腔体4设置在管体1内并与管体1外表面连接,监测导管3设置在ph阻抗监测腔体4内。
30.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ph阻抗监测部件2,与鼻胃肠管为一体结构,监测导管3可从管体1内取出,当管体1插入到患者胃部时,ph阻抗监测腔体4 的头端同步进入食管到达食管下括约肌,且ph阻抗监测腔体4的头端开口位于贲门上方,ph阻抗监测腔体4形成一个与患者食道相互连通的通道,监测导管 3插入到ph阻抗监测腔体4内,通过ph探头及阻抗探头可以直接检测患者食道内的ph及阻抗变化,从而对患者的胃食管反流进行监测;当ph阻抗监测腔体4同步进入到患者的体内,不需要再单独下一根监测导管3,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同时,ph阻抗监测腔体4可以重复利用,一次检测完毕将监测导管3从ph阻抗监测腔体4内拔出;需再次检测时,直接从ph阻抗监测腔体4内放置监测导管3,不需要另下导管,减少医务人员的负担,且进一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1.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ph阻抗监测腔体4的外侧壁为镂空网状结构,内腔壁完整平滑与管体1连接共用,使得ph阻抗监测腔体4与食管内环境相通,保证反流物的ph值及电阻抗值等特征信息被及时捕捉并记录。
32.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ph阻抗监测腔体4设有观察窗5;观察窗5 设置在ph阻抗监测腔体4的外侧壁上;鼻胃管的观察窗5位于管体1的 160~65cm处,鼻肠管的观察窗5位于管体1的120~125cm处,当管体1留置成功,观察窗5到达鼻尖附近,以便于观察监测导管3置入的刻度。
33.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ph阻抗监测部件2还包括卡扣6;卡扣6设置在管体1末端并与监测导管3固定连接,方便监测导管3进入ph阻抗监测腔体4后予以固定,避免监测导管3移位或脱出而造成对准确性的影响。
34.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ph阻抗监测腔体4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结构,ph阻抗监测腔体4的开口端设有体外引导管7,通过体外引导管7方便监测导管3进入ph阻抗监测腔体4内;体外引导管7为透明材质,以便于观察通过监测导管3的情况。
35.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管体1头端设有凹槽8,凹槽8与ph阻抗监测腔体4连接,可以减少ph阻抗监测腔体4向外凸起的高度,从而方便ph阻抗监测腔体4和管体1进入到患者的体内,减少医务人员的负担,同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6.凹槽8上设有若干通孔9,管体1为向患者胃肠输送营养液、水分、药物通过通孔9流出。
37.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管体1末端为圆顶状,方便管体1进入到患者体内。
38.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ph阻抗监测部件2还包括气囊驱动构件10,气囊驱动构件10设置在管体1上;气囊驱动构件10可调整监测导管3位置。
39.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气囊驱动构件10包括导气管11、弹性气囊 12及弧形施压气囊13;
40.弧形施压气囊13设置在监测导管3靠管体1头端上,导气管11一端与弧形施压气囊13连接,另一端沿监测导管3长度方向延伸至管体1末端,并与弹性气囊12连接。
41.监测导管3内的监测探头穿过弧形施压气囊13设置;操作人员通过挤压弹性气囊12使得弹性气囊12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导气管11进入到弧形施压气囊 13内,此时弧形施压气囊13充气膨胀,通过弧形施压气囊13可以与监测探头接触并推动监测探头运动,从而增加监测探头的检测范围,可以多点检测,进而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42.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监测导管3内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设置在监测导管3靠管体1头端位置,弧形施压气囊设置在安装槽内,当不挤压弹性气囊12时,弧形施压气囊13完全位于安装槽7内,避免弧形施压气囊13 对监测探头插入造成干扰。
43.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