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0513发布日期:2021-12-31 23:4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


背景技术:

2.在医疗护理领域,注射器是最常见的一种医疗用具,其用途广、用量大,主要用于各种药物的配制和各种注射法,如静脉输液加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心内注射、穴位注射等。目前,注射时所用的药品(含粉剂及溶剂)和注射器是分开包装的,消耗了大量的包装材料,容易造成污染,除此之外,在使用时往往都是从药瓶里抽取药物后进行注射,这种方式增加了操作时间,导致遇上急救病人时延误抢救时间,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本体、设于针筒本体前端的针头、滑动连接于针筒本体内的主动塞、第一隔离塞以及第二隔离塞,所述主动塞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主动塞、第一隔离塞及第二隔离塞将所述针筒本体分隔成储液腔、储药腔及密封腔,所述第一隔离塞与储液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塞与储药腔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隔离塞与储药腔密封连接,当所述第二隔离塞移动至针筒本体与针头的连接位置时,所述第二隔离塞与针筒本体之间间隙配合。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针筒本体内壁沿轴向开设有滑槽,所述主动塞、第一隔离塞及第二隔离塞的侧壁分别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密封凸起。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储药腔内壁沿轴向开设有移液槽,所述第一隔离塞与储药腔内壁通过移液槽间隙配合。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移液槽延伸至密封腔内,所述第二隔离塞相对移液槽的位置设有连接凸起。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针筒本体与针头连接位置设置有出液腔,所述第二隔离塞与出液腔内壁间隙配合。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出液腔一体成型于针筒本体的端部。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塞设置有2个。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针筒本体远离针头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护罩,所述护罩套接于推杆外。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针筒本体一端相对固接有两个按压板,所述护罩与按压板卡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将药液和药粉分隔存放于针筒中,使用时通过推药将药液与药粉混合,可有效减少注射时的操作程序,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无需单独包装药瓶,避免包装材料的使用,便于一次使用后的销毁和管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17.图2是针筒本体与针头的连接位置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18.图3是第一隔离塞与移液槽的连接位置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19.图中:1、储液腔;2、储药腔;3、密封腔;4、出液腔;5、推杆;6、主动塞;7、第一隔离塞;8、第二隔离塞;9、折叠槽线;10、护罩;11、按压板;12、滑槽;13、移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筒本体、设于针筒本体前端的针头、滑动连接于针筒本体内的主动塞6、第一隔离塞7以及第二隔离塞8,主动塞6密封连接于针筒本体内,本例中针筒本体内壁沿轴向开设有滑槽12,所述主动塞6、第一隔离塞7及第二隔离塞8的侧壁分别设有与滑槽12相适配的密封凸起。所述主动塞6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5,所述主动塞6、第一隔离塞7及第二隔离塞8将所述针筒本体分隔成储液腔1、储药腔2及密封腔3,本例中第一隔离塞7设置有2个,所述第一隔离塞7与储液腔1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塞7与储药腔2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隔离塞8与储药腔2密封连接,当所述第二隔离塞8移动至针筒本体与针头的连接位置时,所述第二隔离塞8与针筒本体之间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将药液和药粉分隔存放于针筒中,使用时通过推药将药液与药粉混合,可有效减少注射时的操作程序,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无需单独包装药瓶,避免包装材料的使用,便于一次使用后的销毁和管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23.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储药腔2内壁沿轴向开设有移液槽13,所述第一隔离塞7与储药腔2内壁通过移液槽13间隙配合。所述移液槽13延伸至密封腔3内,所述第二隔离塞8相对移液槽13的位置设有连接凸起,使得第二隔离塞8与密封腔3密封连接。所述针筒本体与针头连接位置设置有出液腔4,所述第二隔离塞8与出液腔4内壁间隙配合。其中出液腔4可为针筒本体的延伸部分,与针筒本体相连通的同时,可优选为出液腔4与针筒本体一体成型。
24.本专利具体使用原理如下:初始状态下,药液被存放在主动塞6与第一隔离塞7之间的储液腔1内,药粉被存放在第一隔离塞7与第二隔离塞8之间的储药腔2内,在使用时,通
过推杆5推动主动塞6,当第二隔离塞8移动至超过移液槽13时,此时药液可从移液槽13与第二隔离塞8之间渗流至与药粉混合。混合后继续向前推动推杆5,将第二隔离塞8推动至出液腔4内,此时混合后的药液从出液腔4与第二隔离塞8之间的缝隙处渗流至针头位置完成注射。
25.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针筒本体远离针头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护罩10,所述护罩10套接于推杆5外,避免储运过程中推杆5被误按。其中针筒本体一端相对固接有两个按压板11,所述护罩10与按压板11卡接,本例中护罩10由两个相对扣合的半套组成,两半套之间设置有折叠槽线9,需要拆装护罩10时,可通过折叠槽线9将两半套扣合或打开,护罩10端部与按压板11之间的卡接关系可在使用时轻松拆卸护罩10。
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将药液和药粉分隔存放于针筒中,使用时通过推药将药液与药粉混合,可有效减少注射时的操作程序,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无需单独包装药瓶,避免包装材料的使用,便于一次使用后的销毁和管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本体、设于针筒本体前端的针头、滑动连接于针筒本体内的主动塞、第一隔离塞以及第二隔离塞,所述主动塞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主动塞、第一隔离塞及第二隔离塞将所述针筒本体分隔成储液腔、储药腔及密封腔,所述第一隔离塞与储液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塞与储药腔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隔离塞与储药腔密封连接,当所述第二隔离塞移动至针筒本体与针头的连接位置时,所述第二隔离塞与针筒本体之间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本体内壁沿轴向开设有滑槽,所述主动塞、第一隔离塞及第二隔离塞的侧壁分别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密封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腔内壁沿轴向开设有移液槽,所述第一隔离塞与储药腔内壁通过移液槽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槽延伸至密封腔内,所述第二隔离塞相对移液槽的位置设有连接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的所述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本体与针头连接位置设置有出液腔,所述第二隔离塞与出液腔内壁间隙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腔一体成型于针筒本体的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的所述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塞设置有2个。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本体远离针头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护罩,所述护罩套接于推杆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本体一端相对固接有两个按压板,所述护罩与按压板卡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液分离式针筒,包括针筒本体、设于针筒本体前端的针头、滑动连接于针筒本体内的主动塞、第一隔离塞以及第二隔离塞,主动塞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主动塞、第一隔离塞及第二隔离塞将针筒本体分隔成储液腔、储药腔及密封腔,第一隔离塞与储液腔密封连接,第一隔离塞与储药腔侧壁间隙配合,第二隔离塞与储药腔密封连接,当第二隔离塞移动至针筒本体与针头的连接位置时,第二隔离塞与针筒本体之间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将药液和药粉分隔存放于针筒中,使用时通过推药将药液与药粉混合,可有效减少注射时的操作程序,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无需单独包装药瓶,避免包装材料的使用,便于一次使用后的销毁和管理。理。理。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林 陈云 夏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洪源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