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液冷却水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3280发布日期:2022-02-09 14:32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中药煎液冷却水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加工设备,即一种中药煎液冷却水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中药炮制多采用煎制工艺,即用沸水对原料药进行加热提取。煎制得到的药液温度很高,需要进行冷却才能进入下一工序。目前,药液冷却多用大量冷水通过药液的容器,把药液的热量带走。由于用过的冷却水也变成了热水,不能继续换热,需要排放换水,用水量大,成本较高。为了节约用水,许多制药厂家设置了晾水池,把热水放入池内散热后循环使用。可是,在大批量生产时,冷却水用量大,晾水池的面积也需要很大。而在用地紧缺的情况下,很难设置大面积的晾水池,因而需要提高晾水池散热效率。为此,许多厂家采用高塔喷淋的方式,把热水提到高处再喷落下来,把热量传给空气。由于水的下落速度很快,要提高散热的效率,需要较高的水塔或者反复多次的喷淋,提水的能耗很大,增加了制药的成本。此外,现有的晾水池多为露天式,容易污染,且会接收大量日光热量。为此,制药厂家急需希望找到一种散热效率高,耗能少,成本低的水处理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散热效率高,能够快速降低冷却水的热量,且能耗低,无排放,成本低的中药煎液冷却水制备装置。
4.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中药煎液冷却水制备装置,包括晾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水池的上方设有平流板,晾水池的一侧设有可将池内的水提到平流板上面的水泵。
5.所述平流板是一种倾斜的板面。
6.所述平流板采用波纹板。
7.所述晾水池一端设有进水管,另一端设有出水管,晾水池内设有多片竖立的隔板,靠近进水管的隔板下部及两侧与晾水池相连,上端低于进水管,其余隔板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
8.所述平流板较低的一侧通过下水管与沉淀罐的进水口相接,沉淀罐的上端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晾水池上部的进水管相通,沉淀罐的下部向外接出排污管。
9.所述沉淀罐的内腔呈圆柱状,进水口沿沉淀罐内腔的切线方向进入沉淀罐。
10.所述沉淀罐的出水口下面设有过滤网。
11.所述晾水池内装有多支通风管,通风管一端的进风口伸出晾水池的一侧,另一端与晾水池另一侧竖立的负压筒相通。
12.所述负压筒的上端安装立轴,立轴上端安装防雨帽,负压筒的外侧安装挡风板,挡风板的内侧有平杆支撑,平杆通过可转动的轴套安装在立轴上,平杆后端装有顺风尾翼。
13.所述平流板有上下两层或多层,相邻两层平流板的倾斜方向相反,且下层平流板的高端外边缘在水平方向超过上层平流板低端外边缘。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平流板的面积大,高度低,散热效率高,能耗小,热水排放为零。平流板还可以覆盖晾水池,减少污染,遮挡日光,收集雨水,降低用水成本。特别是采用负压通风技术,可以大幅增强水池的散热功能,进一步降低提水能耗,可望成为中药煎液冷却作业的首选设备。
附图说明
15.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16.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17.图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18.图4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19.图5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沉淀罐的主视图;
20.图6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沉淀罐的俯视图;
21.图7是第四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22.图8是第四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23.图9是第五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24.图10是第五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25.图11是第五种实施例的部件挡风板及防雨帽的放大主视图;
26.图12是第六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27.图中可见:晾水池1,出水管2,水泵3,喷淋管4,平流板5,下水管6,进水管7,沉淀罐8,过滤网9,出水口10,进水口11,排污管12,隔板13,下层提水管14,上层提水管15,通风管16,负压筒17,进风口18,受热片19,挡风板20,立轴21,防雨帽22,轴套23,平杆24,顺风尾翼25。
具体实施方式
28.第一种实施例:图1、图2介绍了一种中药煎液冷却水制备装置,这种装置和现有技术的共同之处是:也有一个晾水池1。所不同的是:所述晾水池的上方设有平流板5。图中可见,平流板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平板,晾水池的一侧设有可将池内的水提到平流板上面的水泵3。图中所示的水泵是一个高度超过平流板的泵房。
29.使用时,用过的冷却水放到晾水池里面进行散热,也就是散去工作时增加的水温,成为低温水,再用于中药煎液的冷却。如果光靠水池的散热还不够的话,就可以开动水泵,把水提升到平流板的上方,均匀的放到平流板上,顺着平流板流到另一端,再放回到晾水池里面。显然,当水在平流板上流过时,与空气的接触面较大,即可把自身的热量交换到空气中去。因此,有了这种平流板,水的散热效率会比单纯的晾水池表面散热高得多。平流板的位置不需要太高,超过晾水池的水面即可,因而水泵的提水耗能比现有的高塔喷淋要小很多。
30.显然,这种晾水池与水泵之间还需要有出水管2相连,平流板也需要采用支撑物支撑。此外,平流板最好具有以下特点:
31.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平流板的表面积是越大越好,面积大一些,水处理的能力更高一些。但在本例的图中,平流板的两侧及后端的周边均控制在晾水池的范围之内,因为这
样流下的水可以落到晾水池中。
32.为了使水流更加顺畅,平流板的板面应有少量的倾斜,也就是常说的比降。靠近泵房的一端要高一点,整个板面可以选用0.1—5度的倾斜角度为好。
33.泵房与平流板之间最好设有喷淋管4,喷淋管横向设在平流板高端,下面设有多个水孔,可以把水均匀的喷淋在平流板上。
34.为了使水流更加均匀,平流板可以采用波纹板。在比降较大的情况下,波纹的方向最好横向设置,但两侧需要加设凸起的边棱。在比降较小的情况下,波纹方向可以为纵向设置。
35.实验证明,上述装置散热性能大幅提高,而且耗费的电能很小,可以显著缩小晾水池的面积,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降低煎制中药的用水量以及生产成本。
36.第二种实施例: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如图3、图4所示,冷却水露天存放,难免会进入杂质。为了保持水的清洁度,必须随时去掉水中的杂质。为此,在晾水池的进水口一侧设有一个沉淀罐8。沉淀罐的中部设有进水口11,上部设有出水口10。平流板较低的一端设有凸边,凸边前下方设有下水管6,下水管与沉淀罐8的进水口11相接。沉淀罐的出水口10与晾水池上部的进水管7相通,沉淀罐的下部向外接出排污管12。这样,平流板上的流水不能直接下落,而是要集中到沉淀罐里面,经过沉淀再送到晾水池。沉淀的杂质通过去污泵抽出。排污泵抽出的污物,因其数量很少,便于进行无害化处理。杂质的主要成分多为泥土及腐殖质,最好将其集中发酵后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实现零排放。
37.由于采用了下水管,可以使平流板上的水集中一处,因而平流板的面积可以大于晾水池的面积,甚至可以覆盖周围建筑物的顶端。这样,不仅可以增大水处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接收大量雨水。据实验测算,一个面积220

的平流板。按照本地年降水量360mm计,每年可接受80m
3 天然补水,可以节约大量用水。
38.第三种实施例:在第二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如图5、图6所示,沉淀罐8的内腔呈圆柱状,进水口11沿沉淀罐内腔的切线方向进入沉淀罐。这种结构的好处是:沿切向进入的水可以使罐内的水整体旋转,从而保持良好的次序,使其中比重大的杂质下行而被抽出。
39.此外,还可以在沉淀罐的出水口10下面设有过滤网9,把比重较轻的杂质也隔在罐内,定期去除。
40.第四种实施例:在前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如图7、图8所示,所述晾水池内设有多片竖立的隔板13。距离进水管最近的隔板下部及两侧与晾水池相连,仅上端低于进水管。其余隔板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
41.这种结构的作用有以下两点:一是进入晾水池的水进一步沉淀后,从隔板上端进入晾水池。沉淀的污物由排污泵抽出。这里的排污泵与前例所述沉淀罐可以采用同一排污泵,通过开关控制轮流工作。二是其余隔板上下两端设有开口,可以把水分为上下两层。同时把出水管2分为上层提水管15和下层提水管14。这样,可以根据情况分别抽提上层或下层的水,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上层的水温度较高,可以单独开通上层提水管,增加上层水的散热量,即可满足生产用水的需求。
42.第五种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如图9、图10所示,所述晾水池内装有多支通风管16,通风管一端的进风口伸出晾水池的外侧,另一端与晾水池另一侧竖立的负压筒17相通。这里的负压筒状如普通建筑物的烟囱,高度在10米以上,而且越高越好。其功
能也与烟囱相似,利用高空与晾水池表面的风力压差,使筒内形成负压,不使用其他动力,就可以使空气不断的通过通风管,因空气的温度远低于热水的温度,晾水池里的热水即可与通风管进行热交换而将热量排出。
43.这里的通风管最好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铝薄壁管。还可以在管外套装多片受热片19,以增大与热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44.结合图11可见,在负压筒17的上端还可以安装立轴21,立轴上端安装防雨帽22,以防止雨水进入负压筒。负压筒的外侧还可以安装一片挡风板20,挡风板的面积只能遮挡负压筒的一侧,挡风板的内侧有平杆24支撑,平杆通过可转动的轴套23安装在立轴21上,平杆后端装有顺风尾翼25。顺风尾翼总会顺着风向延伸,带动挡风板绕立轴转动,挡住气流,防止气流覆盖负压筒出口,增加负压筒出口的拉力,增大筒内的负压值,提高水处理效率。
45.第六种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如图12所示,平流板有上下两层或多层,相邻两层平流板的倾斜方向相反,且下层平流板的高端外边缘超在水平面上超过上层平流板低端外边缘。这样,水就可以从上面的平流板流到下面的平流板上,经过反复回折,最后流入晾水池内。这相当于加大了平流板的面积,使热水散热的机会大幅增加,水处理的效率显著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