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体位专用束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37137发布日期:2021-12-29 16:1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胃肠镜体位专用束缚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束缚带领域,具体涉及胃肠镜体位专用束缚带。


背景技术:

2.胃肠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使用的工具,通过胃肠镜可以直接观察到食道、胃及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是微小的病变。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除了医生操作手法外,患者的体位也极大程度的影响入镜的难易程度以及成功与否。通常来讲,胃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主要呈卧位而非坐位,其中标准体位:通常取左侧卧位,轻度屈膝,头稍后仰,使咽喉部与食管几乎成直线,嘱病人轻轻咬住口圈,解开领带、衬衣上纽扣及腰带。右手握住弯盘,此种体位插入胃镜与通过贲门、幽门均较方便;平卧位:适用于昏迷、气管切开、脊柱畸形等无法作左侧卧位者,在平卧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内镜误插入气管内;右侧卧位:在内脏反位时,为便于观察胃部标记,可取右侧卧位插入观察。
3.目前在患者摆体位时,通常是患者自主体位,即患者按照医生要求摆髋屈膝侧卧位。但是自主体位存在如下的问题:1、患者在摆好体位后,常因麻醉后失去意识,使得体位变化,影响胃肠镜的操作;2、对于麻醉后未失去意识的患者,也常出现麻醉后肌肉松弛的问题,使得体位变化,也会影响胃肠镜操作。因此,为了保证胃肠镜的顺利进行,在患者调整好体位后,需要进行体位固定,避免中途患者体位变化而影响胃肠镜操作。现有的患者体位固定方式通常采用体位垫辅助完成,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辅助固定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同患者最佳体位屈膝程度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体位垫为批量统一规格生产的,临床上实际操作针对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胃肠镜体位专用束缚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体位垫对胃肠镜患者进行体位固定时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胃肠镜体位专用束缚带,包括柔性的束缚带本体,束缚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钩,束缚带本体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钩,第二固定钩与束缚带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并固定第二固定钩位置的调节限位机构。
6.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在进行胃肠镜检查时,患者在按照医护人员要求摆好最佳检查体位后,利用专用束缚带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固定,该过程主要是固定患者的屈膝位置。在固定患者体位时,将第一固定钩固定在检测床侧部的栏杆上,而后将束缚带本体从患者的腿部下方穿过,绕一圈之后从患者的腿部上方穿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利用调节限位机构调节第二固定钩的位置,调节结束后将第二固定钩固定在栏杆上即可。
7.本技术方案通过调节限位机构的设置可以对第二固定钩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实现对束缚带本体实际使用长度的调节,能够更好的适用于不同患者(不同屈膝位置)的
体位固定,针对性及适配性均显著提高。
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调节限位机构包括调节槽、调节块和伸缩式限位组件,调节槽固定在束缚带本体上,且调节槽的两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凹槽;调节块滑动连接在调节槽内,伸缩式限位组件安装在调节块上,且伸缩式限位组件可容纳在限位凹槽内。
9.本技术方案中,调节限位机构用于调节第二固定钩的位置,并在位置调节之后实现第二固定钩位置的固定。调节槽起到调节导向的作用,为调节块的移动提供轨道,通过伸缩式限位组件与限位凹槽的配合能够实现调节块的限位与松脱。正常状态下,调节块是与限位凹槽相卡合的;在需要移动调节块(第二固定钩)位置的时候,控制伸缩式限位组件收缩,调节块与限位凹槽相松脱,即可移动调节块的位置,操作非常的方便。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伸缩式限位组件包括调节轴、调节齿轮、扭簧和两个限位销;调节块内部设置有空腔,调节轴转动连接在空腔内,调节齿轮同轴固接在调节轴上,扭簧设置在调节轴与空腔内壁之间,两个限位销分别滑动连接在空腔内,且两个限位销分别啮合在调节齿轮的两侧,空腔上设置有供限位销穿过的操作孔。
11.本技术方案中,正常状态下,限位销在扭簧的作用下处于伸出空腔外部的状态,此时限位销插设在限位凹槽内,对调节块及第二固定钩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移动调节块的位置时,操作人员转动调节轴,使得调节齿轮随之转动,调节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与之啮合的两个限位销分别向空腔内部移动,从而使限位销与限位凹槽脱离,使调节块摆脱限位固定状态,此时扭簧处于蓄力状态。在调节块移动就位后,医护人员松脱调节轴,调节轴在扭簧作用下反向转动复位,使得限位销插入到对应的限位凹槽内,实现位置调节后的固定,整个过程只需要转动调节轴、推动调节块即可,操作简单。
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调节槽上设置有若干断裂线,断裂线沿调节槽的宽度方向设置。
13.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束缚带本体是柔性的结构,而且束缚带本体在使用时是需要沿患者的腿部绕卷的,通过在调节槽上设置断裂线,能够适应于束缚带本体的卷曲,起到弯曲导向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
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调节轴的顶端穿过空腔并固定有旋钮。
15.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调节轴的顶端设置旋钮,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调节轴。
16.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限位销远离调节齿轮的一端设置为可与限位凹槽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17.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限位销的连接端设置为弧形的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限位销与限位凹槽的适配性;另一方面通过这样圆滑的结构设计,还起到一定的导向连接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避免棱角接触而出现刚性接触,避免损坏部件。
1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束缚带本体为长条状。
19.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束缚带本体设置为长条状,能够适用于胃肠镜体位固定,同时便于调节槽的连接安装。
2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辅助带体,辅助带体为弹性带。
21.本技术方案中,辅助带体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用于辅助固定患者的腹部,使得辅助带体与束缚带本体形成两点固定,保证固定效果;由于辅助带体使用的位置是患者的腹部,将其设置成弹性带的形式,能够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2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辅助带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辅助固定钩。
23.本技术方案中,辅助带体两端的辅助固定钩用于将辅助带体固定在检测床的栏杆上,保证辅助带体两端的有效固定。
2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辅助带体的宽度大于束缚带本体的宽度。
25.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束缚带本体是使用在患者的腹部的,通过将其设置的较宽能够减小使用时的局部压强,减小勒紧感,进一步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胃肠镜体位专用束缚带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27.图2为图1中a1处的放大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胃肠镜体位专用束缚带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图。
29.图4为图3中a2处的放大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辅助带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束缚带本体1、第一固定钩2、第二固定钩3、调节槽4、调节块5、限位凹槽6、断裂线7、空腔8、调节轴9、调节齿轮10、扭簧11、连接环12、辅助带体13、辅助固定钩14、限位销15。
33.实施例一
34.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胃肠镜体位专用束缚带,包括柔性的、长条状的束缚带本体1,束缚带本体1的一端通过铆钉固定有第一固定钩2。束缚带本体1上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钩3,第二固定钩3与束缚带本体1之间设置有调节限位机构。
35.结合图2所示,调节限位机构包括调节槽4、调节块5和伸缩式限位组件,调节槽4粘接固定在束缚带本体1上,且调节槽4的上、下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限位凹槽6。调节槽4上设置有若干断裂线7,断裂线7沿调节槽4的宽度方向设置。调节块5横向滑动连接在调节槽4内,结合图3、图4所示,调节块5的内部设置有空腔8,伸缩式限位组件安装在空腔8内。本实施例中伸缩式限位组件包括调节轴9、调节齿轮10、扭簧11和两个限位销15。调节轴9转动连接在空腔8内,且调节轴9的顶端穿出空腔8并同轴固接有旋钮。调节齿轮10设置在空腔8内,且与调节轴9同轴固接。扭簧11固定套设在调节轴9的外部,且扭簧11的一端粘接固定在空腔8的内壁上。两个限位销15均竖向滑动连接在空腔8内,且两个限位销15分别啮合在调节齿轮10的两侧,限位销15远离调节齿轮10的一端设置为与限位凹槽6相匹配的弧形结构。空腔8上与限位销15正对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供限位销15穿过的操作孔(图中未示出)。
36.结合图2所示,调节块5的右侧壁上粘接有连接环12,连接环12上套设有安装环,第二固定钩3转动连接在安装环上。
37.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前,根据医生要求摆好最佳的检查体位后,使用本方案的束缚带进行体位固定,该过程主要是固定患者的屈膝位置。具体的,首先医护人员将束缚带本体1端部的第一固定钩2固定在检测床侧部的栏杆上,而后将束缚带本体1从患者的腿部下方穿过,绕一圈之后从患者的腿部上方穿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可以利用调节限位机构调节第二固定钩3的位置,调节结束后将第二固定钩3固定在栏杆上即可。
38.初始状态下,限位销15在扭簧11的作用下卡设在限位凹槽6内,在调节第二固定钩3位置时,操作人员只需要转动旋钮带动调节轴9转动,使得调节齿轮10随之转动,调节齿轮10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与之啮合的两个限位销15分别向空腔8内部移动,从而使限位销15与限位凹槽6脱离,使调节块5摆脱限位固定状态,此时扭簧11处于蓄力状态。而后操作人员推动调节块5沿调节槽4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旋钮,调节轴9在扭簧11作用下反向转动复位,使得限位销15插入到对应的限位凹槽6内,实现位置调节后的固定,整个过程只需要转动调节轴9、推动调节块5即可,操作简单。
39.实施例二
4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束缚带本体1配合使用的辅助带体13,辅助带体13为弹性带。辅助带体13的两端均粘接有辅助固定钩14,辅助带体13的宽度大于束缚带本体1的宽度。
41.辅助带体13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用于辅助固定患者的腹部,使得辅助带体13与束缚带本体1形成两点固定,保证固定效果。实际使用时,将辅助固定钩14固定在检测床的一侧栏杆上,而后将辅助带体13从患者的腹部下方穿过,绕一周之后将辅助带体13另一端的辅助固定钩14固定在检测床另一侧的栏杆上即可,操作方便。而且通过将辅助带体13设置为弹性的,且宽度较宽的结构,能够减小使用时的局部压强,减小勒紧感,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4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