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9196发布日期:2021-12-01 12:4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固定装置是骨科固定支具,使用方便,治疗效果更佳,帮助病人恢复锻炼,提早回到工作岗位,具有石膏固定的符贴性稳定性也可避免了石膏不透气引起的肌肉萎缩、皮肤骚痒等副作用。符合“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配合”的治疗原则,为骨科大夫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不仅使医疗水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亦保证手术质量和效果,避免医疗纠纷,而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可以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便捷。
3.现有的固定装置在的缺陷是:
4.1、传统的固定装置不能根据患者包裹位置的粗细程度,进行调整固定板块的数量,只能准备多种合适的固定装置来实现满足不同粗细程度的包裹固定工作,比较麻烦,且浪费时间。
5.2、传统的固定装置在安装好后没有可以子在使用者在意外收到撞击时,保护使用者不会因撞击受到二次伤害的设施,导致患者必须时刻小心,耗费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包括板套和手托,所述板套的一侧安装有盖布,所述板套的底壁内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板套的正面安装有挂布,所述板套的一侧安装有支板,所述手托位于板套的一侧;
8.所述板套的内部安装有隔层,所述盖布的一端内侧安装有魔术贴,板套的底部安装有贴座。
9.优选的,所述板套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板。
10.优选的,所述板套的顶部安装有软垫。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外侧安装有保护弹簧,且保护弹簧位于固定杆的外侧。
12.优选的,所述挂布的一端内侧贯穿安装有卡扣,卡扣的一端外侧安装有裹紧布。
13.优选的,所述支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转杆,转杆的一端外侧镶嵌安装有插口,插口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插板,插板的顶部贯穿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外侧安装有固定块,插板的两侧内部安装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的一侧相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手托与插板的一端相连接,手托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连杆,连杆的外侧安装有固手环,手托的背部安装有指托,指托的的顶部安装有指环,手托的一端安装有螺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隔层,隔层可以在固定板放入板套内部后,使固定板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实现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进行环形包裹固定骨骼的作用,由于安装有盖布,故工作人员可以对盖布施加拉力,使魔术贴与贴座分离,然后从板套内取出固定板,可以实现根据不同人包裹位置的粗细进行调节板数的作用,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便捷,节省了更换对比装置的时间。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可以使移动杆在收到外力撞击时,在固定杆内收缩,且固定杆和移动杆在收缩时会带动外侧安装的保护弹簧进行收缩,吸收撞击力后保护弹簧会带动移动杆归位,从而实现过滤撞击力,保护患者不受意外撞击的影响,防止了二次伤害的情况发生,为患者提供了便捷。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b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板套;101、隔层;102、固定板;2、盖布;201、魔术贴;202、贴座;203、软垫;3、固定杆;301、移动杆;302、保护弹簧;4、挂布;401、卡扣;402、裹紧布;5、支板;501、转杆;502、插口;503、插板;504、转轴;505、固定块;506、支撑弹簧;6、手托;601、支撑架;602、连杆;603、固手环;604、指托;605、指环;60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包括板套1和手托6,板套1的一侧安装有盖布2,板套1的底壁内部安装有固定杆3,板套1的正面安装有挂布4,板套1的一侧安装有支板5,手托6位于板套1的一侧,板套1可以为盖布2提供安装位置,板套1和盖布2的材质均为布料类,可以任意弯折,工作人员通过拉开盖布2能够使板套1一侧的开口露出,方便插入固定板102到板套1内,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控制固定板102的数量,固定杆3会在收到外力撞击时为移动杆301提供活动空间,且可以为保护弹簧302提供支撑,挂布4的材质为布料类材质,能够进行任意弯折,起到连接卡扣401的作用,支板5能够为转杆501提供支撑作用,患者手部需要固定时,手托6会为患者的手部提供放置位置和支撑;
26.板套1的内部安装有隔层101,盖布2的一端内侧安装有魔术贴201,板套1的底部安装有贴座202,隔层101可以在固定板102放入板套1内部后,使固定板102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实现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进行环形包裹固定骨骼的作用,工作人员可以对盖布2施加拉力,使魔术贴201与贴座202分离,然后从板套1内取出固定板102,可以实现根据不同人包裹
位置的粗细进行调节板数的作用。
27.进一步,板套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板102,板套1可以为固定板102提供放置空间,固定板102在板套1包裹在患者身上时能够起到骨骼固定的作用。
28.进一步,板套1的顶部安装有软垫203,板套1在包裹在患者身上时会带动软垫203一同包裹,软垫203能够与患者接触,使患者的使用体验更加舒适柔软。
29.进一步,固定杆3的一端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杆301,移动杆301的外侧安装有保护弹簧302,且保护弹簧302位于固定杆3的外侧,固定杆3可以使移动杆301在收到外力撞击时,在固定杆3内收缩,且固定杆3和移动杆301在收缩时会带动外侧安装的保护弹簧302进行收缩,吸收撞击力后保护弹簧302会带动移动杆301归位,过滤撞击力。
30.进一步,挂布4的一端内侧贯穿安装有卡扣401,卡扣401的一端外侧安装有裹紧布402,挂布4可以使卡扣401与板套1相连接,在板套1裹紧后,把裹紧布402s型穿过卡扣401,然后拉动裹紧布402进行紧固板套1,且裹紧布402为布料类材质,可以任意弯折。
31.进一步,支板5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转杆501,转杆501的一端外侧镶嵌安装有插口502,插口50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插板503,插板503的顶部贯穿安装有转轴504,转轴504的外侧安装有固定块505,插板503的两侧内部安装有支撑弹簧506,且支撑弹簧506的一端与固定块505的一侧相连接,当需要对患者手部进行固定时,需要把插板503插入插口502内部,插入时固定块505会因挤压力,以转轴504为圆心向内转动,从而推动支撑弹簧506收缩,固定块505移动到插口502正背两面的开口处使外力消失,固定块505会在支撑弹簧506的反弹作用下归位,与开口进行嵌合,起到连接插板503的作用,同时插口502可以在转杆501外侧以转杆501为圆心转动,方便患者弯手腕。
32.进一步,手托6与插板503的一端相连接,手托6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架601,支撑架601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连杆602,连杆602的外侧安装有固手环603,手托6的背部安装有指托604,指托604的固定块505的顶部安装有指环605,手托6的一端安装有螺栓606,当需要对患者手部进行固定时,需要先把板套1包裹在小臂处,形成对手托6的支撑,螺栓606可以对固手环603进行固定,固手环603为患者的手部提供固定,且可以以支撑架601固定的连杆602为圆心转动,指托604能够为患者的拇指提供支撑位置,使拇指在在指托604的作用下进行固定。
3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固定装置前应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影响使用的问题,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应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扒开盖布2从板套1内适当调整固定板102的数量,然后把软垫203贴紧患者,操作板套1包裹住患者需要进行固定的位置,把挂布4插入卡扣401内拉进固定好板套1即可,在收到外力撞击时,在固定杆3内收缩,且固定杆3和移动杆301在收缩时会带动外侧安装的保护弹簧302进行收缩,吸收撞击力后保护弹簧302会带动移动杆301归位,从而实现过滤撞击力,保护患者不受意外撞击的影响,防止二次伤害的情况发生,当需要对患者手部进行固定时需要先把板套1包裹在小臂处,形成对手托6的支撑,然后把插板503插入插口502内固定好,最后旋送螺栓606把患者手部在手托6和指托604顶部放好,调整固手环603到合适位置处上紧螺栓606即可。
3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