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多功能安全性吸氧调节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0607发布日期:2022-01-15 09:2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多功能安全性吸氧调节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安全性吸氧调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氧疗是指各类缺氧的治疗,通过吸氧治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的供氧,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急诊科处理一些急重症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临床护理人员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合理氧疗能使患者获益,而氧疗管理不当,将导致氧中毒和肺不张等不良后果,甚至增加患者病死率,因此提高用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3.目前常见的还是传统的壁式鼻导管吸氧疗法,不同疾病给予氧气吸入的流量要求不同,而输氧量的调节主要由护理人员旋转氧气流量调节开关来完成,目前大多数医院使用是浮标式旋转调节流量装置,常常会出现患者依从性欠缺随意旋转调节开关,或因为搬运等操作时勾住流量开关的旋转,从而导致流量突然的改变现,使患者病情恶化,引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4.具体发生情况如下:
5.1.急诊缺口cop缺口d患者(缺口cop缺口d患者需要低流量的氧气吸入) 吸氧过程牵拉时流量旋钮的转动,导致流量突然变大,会抑制呼吸,造成呼吸变慢,从而加重呼吸衰竭,延误治疗甚至给患者带来伤害;
6.2.患者自行的调节流量,如2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吸入高浓度氧,反而会加重呼吸衰竭;
7.3.氧气瓶转运患者时,氧气流量装置碰擦颠簸会引起流量旋钮的转动,一过性高流量的气流进入鼻腔引起患者不适,甚至氧气的关闭,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严重时延误病情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因氧流量异常导致的不良事件;同时可减轻护士的作强度,保障护理工作质量,进而提升护理服务;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医用多功能安全性吸氧调节固定装置,包括四通管、横向设置在四通管里的转杆和设置在转杆一端的转钮;
9.所述四通管包括纵向圆柱体和横向圆柱体,纵向圆柱体从顶端中心位置向下垂直开设一个矩形的第一通槽,第一通槽长边与横向圆柱体方向一致,横向圆柱体从左端面中心位置向右水平开设通孔,第一通槽与通孔呈“十”型相交,第一通槽的宽边,小于通孔的直径;通孔左边的第一通口设置内螺纹,通孔右边的第二通口内壁上设置多个环形同轴的凹槽,相邻的凹槽与凹槽之间形成槽埂,在每个槽埂上开设多个缺口,每层缺口数量相同;每相邻两层槽埂上的缺口交错设置;
10.所述转杆包括第一圆柱杆和第二圆柱杆,第一圆柱杆的直径与通孔直径相等,第
一圆柱杆的一端与第二圆柱杆的一端连接,第一圆柱杆和第二圆柱杆同轴,在第一圆柱杆中间位置沿着径向开设第二通槽,第一圆柱杆自由端端平面中心上开设圆柱孔,圆柱孔与第一圆柱杆同轴且连接第一圆柱杆自由端端平面与第二通槽,第一圆柱杆自由端外表面设置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二圆柱杆的自由端端平面设置转槽;
11.所述转钮包括转钮盖、转钮体、卡块和卡件;转钮体为圆管,转钮体垂直设置在转钮盖上,卡块位于转钮体内,卡块设置在转钮盖的中心位置上,卡件的数量与每个槽埂上开设的缺口数量相同,卡件的厚度小于等于凹槽的槽宽,所有卡件均设置在转钮体自由端的外壁上;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转钮只有在知道安插密码的情况下才能快速插入四通管内,使旋钮与转杆配合旋动调节氧气流量,调节结束后再将转钮退出,则不可调节氧气流量,再次调节时需重新将转钮按照密码顺序插入四通管,避免患者不遵循医嘱自行调节氧气流量,从而保障患者用氧安全,减少因氧流量异常导致的不良事件;
13.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卡块能与转槽相配合,卡件与缺口数量相等,卡件与缺口配合并且在力作用下通过缺口,确保每个卡块对应一个缺口,缺口数量多提升难解度。
14.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转杆第一圆柱杆直径和长度大于第二圆柱杆,节省材料,减少成本。
15.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最靠近四通管中心的凹槽,槽宽与内螺纹长度相等,转动转杆时,转杆前端螺纹组转动会改变转杆的伸缩出来的长度,最里面的宽槽设计更宽是为了给转钮下方卡块增加变量的空间。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部分患者不遵循医嘱的情况下,擅自调节氧,导致流量异常,出现不良事件。
18.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转钮盖在没插入到最底部时,受到碰撞或摩擦不会对流量造成任何改变。
附图说明
19.图1为多功能安全性吸氧调节固定装置使用状态下立体图;
20.图2为四通管剖视图;
21.图3图2中缺口a处局部放大图;
22.图4为转杆立体图;
23.图5为转钮立体图;
24.图6为图1剖视图;
25.图7为多功能安全性吸氧调节固定装置右视图;
26.图8为多功能安全性吸氧调节固定装置设置在氧气管上视图;
27.图9为四通管正视图;
28.图10为图9中j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30.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实施例1
34.如图1和图6所示,一种医用多功能安全性吸氧调节固定装置,包括四通管 1、横向设置在四通管1里的转杆2和设置在转杆2一端的转钮3。
35.如图2,图3和图10所示,所述四通管1包括纵向圆柱体11和横向圆柱体 12,纵向圆柱体11和横向圆柱体12直径相等,纵向圆柱体11从顶端中心位置向下垂直开设一个矩形的第一通槽13,第一通槽13长边与横向圆柱体12方向一致,横向圆柱体12从左端面中心位置向右水平开设通孔14,第一通槽13与通孔14呈“十”型相交,第一通槽13的宽边,小于通孔14的直径;通孔14 左边的第一通口设置内螺纹14-1,通孔14右边自由端的端平面上避开第二通口设置数字数字1、2、3

12,数字1、2、3

12呈环形均匀设置,第二通口内壁上设置5个环形同轴的凹槽14-2,从外向内数第五个凹槽14-2宽度与螺纹14-1 的长度相同,相邻的凹槽14-2与凹槽14-2之间形成槽埂14-3,五个凹槽形成四个槽埂14-3,四个槽埂14-3组成密码层,在每个槽埂14-3上开设多个缺口 14-31,每个缺口的形状不同,形状相同的情况下,有几个缺口就是有几个解法,降低装置的防解性,每层槽埂14-3上不同形状的缺口14-31排列顺序相同,但整体角度与每层之间交错设置,举例:槽埂(12-3)为4层,每层上有4个缺口 14-31,定义缺口14-31分别为缺口a、缺口b、缺口c、缺口d,第一层缺口a 对应数字3,缺口b对应数字6,缺口c对应数字9,缺口d对应数字12;第二层缺口a对应数字2,缺口b对应数字5,缺口c对应数字8,缺口d对应数字 11;第三层缺口a对应数字1,缺口b对应数字4,缺口c对应数字7,缺口d 对应数字10,第4层缺口a对应数字2,缺口b对应数字5,缺口c对应数字8,缺口d对应数字11;每层只有缺口对应的数字改变,缺口14-31的顺序始终以缺口a、缺口b、缺口c、缺口d顺序排列,相邻缺口14-31之间的间距始终一致保持不变;四通管1不可采用透明的材质,防止患者看见内部缺口分布,从而让装置失去存在意义。
36.如图4所示,所述转杆2包括第一圆柱杆21和第二圆柱杆22,第一圆柱杆 21的一端与第二圆柱杆22的一端连接,第一圆柱杆长度大于等于内螺纹14-1 的长度加上第一通槽
13的外直径之和,第一圆柱杆21和第二圆柱杆22同轴,在第一圆柱杆21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21-1,第一圆柱杆21自由端端平面中心上开设圆柱孔21-3,圆柱孔21-3与第一圆柱杆21同轴且连接第一圆柱杆21自由端端平面与第二通槽21-1,将转杆变为三通管,通孔21-1为矩形,第一圆柱杆21自由端外壁设置能与内螺纹14配合的外螺纹21-2,设置螺纹增加转杆2 与通孔14之间的摩擦,使其不会再晃动的情况下对内部转杆2角度造成影响,第二圆柱杆22的自由端端平面设置“y”型转槽22-1;第一圆柱杆21和第二圆柱杆22是一体结构制造,转槽除了“y”型,亦有多种方案可采取如“x”型,啮合齿轮型,多边型都可以,只需实现拥有一定的阻力即可,转杆整体不可采用金属材质制作,谨防长时间与氧气接触产生氧化物,对氧气的质量及纯净度产生影响。
37.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转钮3以硬质塑料材质制作,其组成包括转钮盖 31、转钮体32、卡块33和卡件34;转钮体32为圆管,管状可套住第二圆柱杆 22的自由端,转钮体32垂直设置在转钮盖31上,卡块33的形状与转槽的形状一致,卡块33的高度与转槽22-1的深度相等,卡块33位于转钮体32内,卡块 33设置在转钮盖31的中心位置上,卡件34的数量与槽埂上开设的缺口14-31 数量相同,每一个卡件34的形状都与一个缺口14-31的形状相同,且不同卡件 34的排放顺序与槽埂14-3上不同缺口14-31的排放顺序相同,相邻卡件34之间的角度也与相邻缺口14-31之间的角度想同,所有卡件34均设置在转钮体32 自由端的外壁上,在转钮盖31自由端平面上设置一个指示箭头,指示箭头和多个卡件中一个卡件对应设置,转钮盖31设置外形设置成多边形状增加摩擦,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38.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医用多功能安全性吸氧调节固定装置,第一通槽13上端槽口连接流量计16,第一通槽13下端槽口连接潮化瓶15,通孔14 有螺纹端孔口连接气管,通气管上设有压力表17,减压阀18,螺帽19,医用多功能安全性吸氧调节固定装置与流量计16、潮化瓶15和气管连接方式有多种,例:螺纹连接,套筒连接。
39.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医用多功能安全性吸氧调节固定装置在连接呼吸面罩与供氧装置的气管中间,转钮3由四通管1上右边的第二通口插入,转钮体32套在第二圆柱杆22的自由端上,医护人员捏住转钮盖31,转动转钮3,第一层将转钮盖31上的指示箭头向3,第二层将转钮盖上31的指示箭头向2,第三层将转钮盖31上的指示箭头向1,第4层将转钮盖31上的指示箭头向2,转钮3通过最后的密码层,将转钮下方卡块33与第二圆柱杆22自由端接触,在转动转钮,将转钮下方的卡块33卡进转槽22-1里,拧动转钮,带动转杆旋转,从而调节氧气流量,医护人员调节结束后,将转钮反向推出,患者在想调节的时候,不知密码的情况下,需要摸索很长时间,从而减少因氧流量异常导致的不良事件。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