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腔镜术前穿刺定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2805发布日期:2021-12-11 12:2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肺结节腔镜术前穿刺定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穿刺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肺结节腔镜术前穿刺定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高分辨率 ct 扫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难以定性的肺部亚毫米级小结节被发现,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的提高,通过胸腔镜进行局部病灶切除成为可能。但是肺部结节较小、肺组织压缩后实变,难以通过触诊指导小结节切除,肺叶或肺段的切除创伤太大,因此肺部小结节的定位至关重要。
3.公告号为cn2123466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肺结节定位的穿刺定位针套件,包括穿刺针、内芯针、推送管、推送针、双端螺旋导丝,内芯针插入穿刺针内,内芯针与穿刺针可拆卸连接,推送管插入穿刺针内,推送管与穿刺针可拆卸连接,推送管内载双端螺旋导丝,推送针插入推送管内,推送针与推送管可拆卸连接,双端螺旋导丝的材质为为镍钛记忆合金材质,推送针用于将双端螺旋导丝从推送管内推出。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操作者在进行肺部穿刺的过程中,需要从规定的角度将穿刺针刺入患者的肺部,由于操作者需要凭经验对穿刺针进行穿刺,因此操作者很难对穿刺的角度进行准确的掌握,容易出现穿刺定位不精准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操作者很难对穿刺的角度进行准确的掌握,容易出现穿刺定位不精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肺结节腔镜术前穿刺定位辅助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肺结节腔镜术前穿刺定位辅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肺结节腔镜术前穿刺定位辅助装置,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为一端开口的罩体,所述定位座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定位座沿调节孔的长度方向设有刻度线,所述定位座的开口端设有用于与穿刺针配合使用的定位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肺结节穿刺手术的过程中,操作者可以将穿刺针穿设到调节孔内,并且将穿刺针的针头插入定位件内,使得定位件对穿刺针进行限位,以方便操作者推动穿刺针在调节孔内滑动,达到了定位穿刺针的效果,从而便于操作者对穿刺针的穿刺角度进行调节,并且提升了穿刺针在穿刺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便于操作者将穿刺针精准的刺入患者肺部,提升了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和精准度。
9.可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球,所述定位球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球上套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通过连杆连接于定位座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穿刺针的针头部分插入定位孔内,使得定位孔对穿刺针进行定位,当操作者调节穿刺针角度时,穿刺针带动定位球在定位环内转动,此时定位环通过连杆对定位球进行限位,使得穿刺针始终绕着定位球的中心转动,以达到定位穿刺针的效果,从而便于操作者对穿刺针的偏转角度进行调节;同时增加了穿刺针在穿刺
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便于操作者将穿刺针精准刺入病患处,以提升穿刺定位的精准度。
11.可选的,所述定位座在调节孔中穿设有导向筒。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刺针在穿刺的过程中,操作者将穿刺针从导向筒中穿过,此时导向筒对穿刺针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导向筒对穿刺针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进而增加穿刺针穿刺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穿刺定位的精准度和准确性。
13.可选的,所述导向筒位于定位座内的一端套设有定位板,所述导向筒位于定位座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抵紧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将穿刺针调节到适当的角度时,操作者转动抵紧板,此时抵紧板向定位座的表面靠近,直至定位板和抵紧板同时抵紧于定位座上,以达固定导向筒的效果,从而增加导向筒与定位座之间的配合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穿刺针的稳定性,以减少穿刺针在穿刺的过程中,导向筒出现偏移的可能。
15.可选的,所述定位座沿调节孔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对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刻度线一一对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穿刺针角度的过程中,操作者将穿刺针嵌设到对应的定位槽内,此时定位槽对穿刺针进行定位,以便于操作者对穿刺针的角度进行快速的调节,并且有利于对穿刺针进行精准的定位,以提升穿刺针角度调节的精准度。
17.可选的,所述定位座的开口端沿周缘方向设有调节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放置定位座的过程中,操作者将调节环抵触于患者的皮肤上,此时操作者可以对定位座的角度进行调节,调节环可以根据定位座的偏转角度产生形变,从而增加定位座与患者的皮肤之间的灵活度,进而便于操作者对定位座进行快速的定位。
19.可选的,所述调节环背离定位座的一侧设有吸盘。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放置定位座的过程中,操作者将吸盘抵触于患者的皮肤上,此时吸盘可以增加定位座与患者皮肤之间的吸附力,从而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对定位座进行定位,进而增加定位座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定位座上设有水准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调节定位座偏转角度时,操作者可以对水准泡进行观察,以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对定位座进行调节。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定位件和定位座,可以达到定位穿刺针的效果,以便于操作者对穿刺针的穿刺角度进行调节,并且提升了穿刺针在穿刺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便于操作者将穿刺针精准的刺入患者肺部,提升了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和精准度;
25.2.通过导向筒对穿刺针进行导向,以增加穿刺针穿刺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穿刺定位的精准度和准确性;
26.3.通过调节环可以增加定位座与患者的皮肤之间的灵活度,以便于操作者对定位座进行快速的定位。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座;11、调节孔;111、定位槽;2、定位件;21、定位球;211、定位孔;22、定位环;23、连杆;3、导向筒;31、定位板;32、抵紧板;4、调节环;41、吸盘;5、水准泡;6、穿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肺结节腔镜术前穿刺定位辅助装置。
34.参照图1和图2,穿刺定位辅助装置包括定位座1,定位座1为一端开口的罩体,且罩体呈半球形。定位座1的侧壁沿半球形的圆弧方向开设有供穿刺针6穿入的调节孔11,且定位座1沿调节孔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角度刻度线。同时定位座1靠近开口端的内壁上设有定位件2,定位件2作为刻度线的圆心点,且穿刺针6同时穿设于定位件2中。定位座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水准泡5,且定位座1开口端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调节环4,调节环4呈波纹状,调节环4背离定位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盘41,吸盘41呈环状。
35.操作者在穿刺定位的过程中,操作者先将穿刺针6从调节孔11和定位件2中穿过,使得定位件2对穿刺针6进行定位。接着操作者通过吸盘41将定位座1吸附与患者的皮肤上,以达到固定定位座1的效果。然后操作者通过调节环4对定位座1的偏转角度进行调节,调节环4由橡胶材质制成,橡胶自身较软且具有弹性,容易产生形变,从而调节环4增加了定位座1的灵活性,以便于操作者对定位座1的偏转角度进行调节。同时操作者通过观察水准泡5,用于判断定位座1的偏转角度,以便于操作者将定位座1快速的调至竖直状态。
36.操作者推动穿刺针6沿调节孔1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穿刺针6绕着定位件2转动。此时定位件2对穿刺针6进行定位,从而便于操作者对穿刺针6的偏转角度进行调节,进而增加穿刺针6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以提高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和精准度。
37.参照图2和图3,定位件2包括定位球21、定位环22和连杆23,定位球21沿径向开设有供穿刺针6穿入的定位孔211,且定位球21转动设置于定位环22内。连杆23的一端固定于定位环22的外侧壁上,另一端固定于定位座1的内壁上,且连杆23设置有三个,三个连杆23沿定位环2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此时定位球21的圆心位于定位座1的轴线上。
38.操作者在调节穿针偏转角度的过程中,操作者将穿刺针6从定位孔211中穿过,使得定位球21通过定位孔211对穿刺针6进行定位。此时穿刺针6带动定位球21在定位环22内转动,定位环22对定位球21进行限位,从而增加穿刺针6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便于操作者对穿刺针6的偏转角度进行精准的调节。
39.参照图2和图4,定位座1上穿设有导向筒3,导向筒3穿设于调节孔11中,且导向筒3呈圆形筒状。导向筒3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座1内并套设有定位板31,定位板31固定于导向筒3上,导向筒3的另一端位于定位座1的外侧且螺纹连接有抵紧板32。在穿刺定位的过程中,操作者将穿刺针6从导向筒3内穿过。此时导向筒3对穿刺针6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对穿刺针6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进而增加穿刺针6在穿刺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操作者可以转动抵紧板32向定位座1靠近,使得定位板31和抵紧板32同时抵紧于定位座1上,以达到固定导
向筒3的效果,从而增加导向筒3的稳定性,以减少导向筒3出现偏移的可能。
40.参照图1和图2,定位座1沿调节孔1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对定位槽111,若干对定位槽111与刻度线一一对应,且同一对定位槽111开口相对设置,导向筒3嵌设于定位槽111内。此时定位槽111可以对定位槽111进行限位,以便于操作者对穿刺针6的角度进行快速的调节,有利于提高穿刺针6角度调节的精准度。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肺结节腔镜术前穿刺定位辅助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穿刺定位的过程中,操作者推动导向筒3沿调节孔11长度方向滑动,使得导向筒3移动到规定的刻度线处。此时操作者转动抵紧板32,使得抵紧板32和定位板31同时抵紧到定位座1上,以达固定导向筒3的效果。接着操作者将穿刺针6从导向筒3中穿过,并将穿刺针6的针头穿设到定位孔211中。然后操作者通过吸盘41将定位座1吸附在患者的皮肤上,再对定位座1的偏转角度进行调节。最后操作者推动穿针刺入病患处。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