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护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4427发布日期:2022-01-22 12:4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护理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急诊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诊护理箱。


背景技术:

2.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然发病的人,往往需要医疗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即保证了人们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然而急诊的速度越快,病人存活的几率就越大,使得急诊过程中往往需要争分夺秒;然而用存放医疗用具、药品的护理箱对医疗人员尤其是必不可少,能够将急救用具、药品带到急救第一线,以便对病人或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3.目前,医疗人员对患者进行急救时,很多患者往往是第一次进行就医,导致医疗人员难以第一时间确定患者的身份、患者的血型等基础信息,为此,医疗人员往往需要采集患者的血液进行检验,从而便于医疗人员掌握患者信息,即便于医疗人员对患者抢救,但是现有的急救护理箱难以区分采集管放置区域,同时紧急救治过程难免有些手忙脚乱,直接将采集管放置到护理箱内,采集管带回的过程中,采集管难免磕碰到护理箱的箱壁上以及护理箱内放置的利器上,导致采集管收到损坏;并且采集管从护理箱取出时,往往需先将放置护理箱才能打开护理箱,从而影响医疗人员紧急救治的效率;而且对于部分医疗设备在急救前应当进行充电,然而由于急诊往往是突发的,突发急诊需要医疗人员进行时,医疗人员再将充电的设备放置到护理箱内,往往影响急救的效率,但提前将医疗设备放置在护理箱内,医疗设备的电量又难以确保满足急救的需要,导致急救难免受到影响。
4.因此,生产一种携带方便,便于采集血液,避免医疗药品、用具出现混乱以及损坏,便于携带医疗设备,使用方便,方便取出置物盒的急诊护理箱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便于采集血液,避免医疗药品、用具出现混乱以及损坏,便于携带医疗设备,使用方便,方便取出置物盒,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急诊护理箱,包括开口朝上的护理箱体,通过合页铰接在护理箱体顶部的护理箱盖,以及连接护理箱盖与护理箱体的卡扣组,所述的护理箱体内竖直设有两个隔离板,两个隔离板等间距粘接在护理箱体的内壁上,两个隔离板之间设有十字板,十字板的底端粘接在护理箱体的底板上,十字板的上方设有开口朝上置物盒,置物盒和十字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隔离板相接触,其中一个隔离板的外侧设有电源转换接头,电源转换接头镶嵌在护理箱体的侧壁上,另一个隔离板的外侧设有分类板,分类板的两端粘接在其中一个隔离板中部以及护理箱体的内壁中部,分类板的一侧设有采血收纳装置。
7.所述的采血收纳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采血盒,采血盒的中部水平粘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若干个固定孔等间距开设在固定板上,采血盒的外侧套装
有移动手柄,移动手柄采用凵字型杆状结构,移动手柄的内形与采血盒的外形相吻合,移动手柄的两侧分别设有铰接头,铰接头通过螺钉铰接固定在采血盒的外壁中部,铰接头与分类板或护理箱体相接触,铰接头与移动手柄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粘接在铰接头与移动手柄上。
8.所述的移动手柄的外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移动手柄相接触,护理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的形状与限位板的形状相吻合,限位板套装在该限位槽内,限位板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护理箱体上,限位板的另一侧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粘接在限位板的外侧面上,限位块的外侧设有卡扣板,卡扣板上套装有卡扣块,卡扣块采用凵字型块状结构,卡扣块的内形与卡扣板的形状相吻合,所述的卡扣板与限位块之间设有伸缩管件,伸缩管件包括固定管、伸缩杆以及固定弹簧,该固定管和该固定弹簧分别套装在该伸缩杆上,该伸缩杆和该固定弹簧的一端粘接在卡扣板上,该固定弹簧的一端粘接在该固定管的一端上,该固定管的另一端粘接在卡扣块上。
9.所述的卡扣板的内侧面上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沿着卡扣板的中部开设到卡扣板的一端上,卡扣板的外侧设有操作块,操作块采用圆弧形块状结构,操作块与卡扣板为一体结构。
10.所述的采血盒的上方设有采集盖,采集盖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的板状,采集盖的底面与采血盒的顶端相接触,采集盖的顶面粘接在护理箱盖内,采集盖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置物槽,置物槽采用圆弧形槽状结构。
11.所述的置物盒的中部粘接有提拿板,提拿板的中上部开设有提拿槽,提拿槽内套装有提拿手柄,提拿手柄采用凵字型杆状结构,提拿手柄的两侧分别设有提拿弹簧,提拿弹簧的两端分别粘接在提拿槽的底端以及提拿手柄的底端上。
12.所述的护理箱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弹性支撑带,若干个弹性支撑带等间距设在护理箱盖的顶部,弹性支撑带的两侧分别粘接在护理箱盖上,弹性支撑带的下方设有的海绵支撑块,海绵支撑块粘接在护理箱盖的内壁底部,海绵支撑块上竖直开设有限位孔,该限位孔的中心与弹性支撑带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的轴线。
13.所述的护理箱体的外侧设有荧光反光层,荧光反光层采用荧光材质制成的层状结构,荧光反光层粘接在护理箱体的顶面上。
14.所述的卡扣组的下方设有携带手柄,携带手柄的两侧粘接固定在护理箱体的外壁上。
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朝上的护理箱体,通过合页铰接在护理箱体顶部的护理箱盖,以及连接护理箱盖与护理箱体的卡扣组,所述的护理箱体内竖直设有两个隔离板,两个隔离板等间距粘接在护理箱体的内壁上,两个隔离板之间设有十字板,十字板的底端粘接在护理箱体的底板上,十字板的上方设有开口朝上置物盒,置物盒和十字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隔离板相接触,其中一个隔离板的外侧设有电源转换接头,电源转换接头镶嵌在护理箱体的侧壁上,另一个隔离板的外侧设有分类板,分类板的两端粘接在其中一个隔离板中部以及护理箱体的内壁中部,分类板的一侧设有采血收纳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十字板,便于对放置的物品进行隔开,通过设有的电源转换接头,便于对放置在护理箱体内的设备进行供电;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采血盒和固定板,便于对采血管进行固定,通过设有的移动手柄、铰接头以及复位弹簧,便于移动采集盒,
并通过设有限位块、卡扣板、卡扣块以及伸缩管件,便于开关限位板,从而便于通过拉拽移动手柄取出采血盒,便于医疗人员进行送检处理,并通过卡扣板的内侧面上开设有辅助槽以及卡扣板的外侧设有操作块,便于将卡扣板卡扣在卡扣块内以及拉拽卡扣板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医疗人员进行操作;再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提拿板、提拿手柄以及提拿弹簧,从而通过手部握住提拿手柄便于取出置物盒,通过设有的若干个弹性支撑带以及海绵支撑块,方便利器进行放置以及限位,进一步提高医疗人员急救的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荧光反光层,便于来往人员观察到医务人员,即便于对医务人员进行礼让,通过设有的携带手柄,于医疗人员移动本实用新型,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出置物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采血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置物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卡扣板和卡扣块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2、3、4、5所示,一种急诊护理箱,包括开口朝上的护理箱体1,通过合页铰接在护理箱体1顶部的护理箱盖2,以及连接护理箱盖2与护理箱体1的卡扣组3,所述的护理箱体1内竖直设有两个隔离板4,两个隔离板4等间距粘接在护理箱体1的内壁上,两个隔离板4之间设有十字板5,十字板5的底端粘接在护理箱体1的底板上,从而便于放置的物品进行隔开,十字板5的上方设有开口朝上置物盒6,置物盒6和十字板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隔离板4相接触,从而便于取出放于护理箱体1内的物品,其中一个隔离板4的外侧设有电源转换接头7,电源转换接头7镶嵌在护理箱体1的侧壁上,从而便于对放置在护理箱体1内的设备进行供电,另一个隔离板4的外侧设有分类板8,分类板8的两端粘接在其中一个隔离板4中部以及护理箱体1的内壁中部,分类板8的一侧设有采血收纳装置,从而便于收纳采血管。
24.所述的采血收纳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采血盒9,采血盒9的中部水平粘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若干个固定孔等间距开设在固定板10上,从而对采血管进行固定,采血盒9的外侧套装有移动手柄11,移动手柄11采用凵字型杆状结构,移动手柄11的内形与采血盒9的外形相吻合,移动手柄11的两侧分别设有铰接头12,铰接头12通过螺钉铰接固定在采血盒9的外壁中部,铰接头12与分类板8或护理箱体1相接触,铰接头12与移动手柄1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的两端分别粘接在铰接头12与移动手柄11上,便于通过握住移动手柄11,便于移动采血盒9;所述的移动手柄11的外侧设有限位板14,限位板14与移动手柄11相接触,护理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的形状与限位板14的形状相吻合,限位板14套装在该限位槽内,限位板14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护理箱体1上,限位板14的另一侧设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粘接在限位板14的外侧面上,限位块15的外
侧设有卡扣板16,卡扣板16上套装有卡扣块17,卡扣块17采用凵字型块状结构,卡扣块17的内形与卡扣板16的形状相吻合,所述的卡扣板16与限位块15之间设有伸缩管件18,伸缩管件18包括固定管、伸缩杆以及固定弹簧,该固定管和该固定弹簧分别套装在该伸缩杆上,该伸缩杆和该固定弹簧的一端粘接在卡扣板16上,该固定弹簧的一端粘接在该固定管的一端上,该固定管的另一端粘接在卡扣块17上,从而便于开关卡扣板16,即通过拉拽卡扣板16,便于打开限位板14,使得移动手柄11在复位弹簧13的复位力的作用进行移动,从而便于通过拉拽移动手柄11取出采血盒9,便于医疗人员进行送检处理;所述的卡扣板16的内侧面上开设有辅助槽19,辅助槽19沿着卡扣板16的中部开设到卡扣板16的一端上,从而便于将卡扣板16卡扣在卡扣块17内,卡扣板16的外侧设有操作块20,操作块20采用圆弧形块状结构,操作块20与卡扣板16为一体结构,从而便于拉拽卡扣板16进行移动;所述的采血盒9的上方设有采集盖21,采集盖21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的板状,采集盖22的底面与采血盒9的顶端相接触,采集盖21的顶面粘接在护理箱盖2内,从而便于对放置在采血盒9内的采血管进行限位,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稳定性,采集盖2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置物槽22,置物槽22采用圆弧形槽状结构,从而便于放置棉签、纱布等物品。
25.所述的置物盒6的中部粘接有提拿板23,提拿板23的中上部开设有提拿槽24,提拿槽24内套装有提拿手柄25,提拿手柄25采用凵字型杆状结构,提拿手柄25的两侧分别设有提拿弹簧26,提拿弹簧26的两端分别粘接在提拿槽24的底端以及提拿手柄25的底端上,通过手部握住提拿手柄25,便于取出置物盒6;所述的护理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弹性支撑带27,若干个弹性支撑带27等间距设在护理箱盖2的顶部,弹性支撑带27的两侧分别粘接在护理箱盖2上,弹性支撑带27的下方设有的海绵支撑块28,海绵支撑块28粘接在护理箱盖2的内壁底部,海绵支撑块28上竖直开设有限位孔,该限位孔的中心与弹性支撑带27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的轴线,从而便于对利器进行放置以及限位;所述的护理箱体1的外侧设有荧光反光层29,荧光反光层29采用荧光材质制成的层状结构,荧光反光层29粘接在护理箱体1的顶面上,荧光反光层29上图案优先使用红十字标志,从而便于来往人员观察到医务人员,即便于对医务人员进行礼让;所述的卡扣组3的下方设有携带手柄30,携带手柄30的两侧粘接固定在护理箱体1的外壁上,通过手部握住携带手柄30,便于医疗人员移动本实用新型。
26.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2、3、4、5、6、7所示,首先,充电设备的电源端插到电源转换接头7的内侧,使用充电线将电源转换接头7的外侧与电源相连接,从而为急救设备进行充电,将其急救设备放置在护理箱体1内,将纱布等物品依次放置到置物槽22内,将药品、纱布等备用物品放置到十字板5之间;然后,通过握住提拿手柄25,将置物盒6放到十字板5上,将急救需要的物品依次放置到置物盒6以及分类板8的一侧,将温度计、利器等细长物品分别放置到弹性支撑带27以及海绵支撑块28内,并将采血管放置到采血盒9内,以及将采血盒9放置到分类板8的另一侧,即将采血盒9放置到限位板14的一侧,关闭限位板14且将卡扣板16卡扣在卡扣块17内,使得限位板14挤压移动手柄11和复位弹簧13,再然后,通过推拉护理箱盖2,合上护理箱盖2,通过护理箱盖2的推动以及提拿弹簧26的作用下,使得提拿手柄25向下移动,并通过卡扣组3将护理箱盖2固定在护理箱体1上,使得本产品处于便于携带的状态;另外,打开护理箱盖2后,在提拿弹簧26的作用下,使得提拿手柄25向上移动,从而便于医疗人员取出置物盒6,而需用将采集管进行送检时,通过拉拽卡扣板16打开限位板14,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使得移动手柄11向外移动,从而便于医疗人员进行送检。
27.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便于采集血液,避免医疗药品、用具出现混乱以及损坏,便于携带医疗设备,使用方便,方便取出置物盒,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