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变色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7250发布日期:2021-12-31 23:2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温变色眼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感温变色眼罩。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近视人群越来越多,人们慢慢地重视起对眼睛的保护,除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也可以在乘坐交通工具或者睡前使用一些眼部护理产品,适当地缓解眼睛疲劳,如蒸汽眼罩;而现在市面上流通着的蒸汽眼罩是采用自发热控温技术,让空气中的水分与铁粉在眼罩内部发生反应形成发热体,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细微温润的水蒸气,从而无法辨别的眼罩内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而无法判断眼罩热敷最佳效果时间的长短,导致等待眼罩升温时间过长错过热敷最佳效果时间和长时间佩戴眼罩等待眼罩内部升温进行热敷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会影响眼罩热敷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地设计一种感温变色眼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外层采用可变色材料,即为根据温度的不同,眼罩外层的颜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打开产品后,眼罩外层的颜色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改变,当眼罩外层的颜色变为指定颜色后,即表示眼罩内部温度已达到最佳使用温度,提醒使用者热敷的最佳效果时间长短,从而更为具针对性来改善或缓解眼部疲劳的眼罩。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感温变色眼罩,包括眼罩主体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设置在眼罩主体的两侧上,所述眼罩主体从外层到与眼睛接触的层依次为感温变色层、发热层、内表面层,所述感温变色层内表面的边沿设置有定型边,所述感温变色层和内表面层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发热层位于放置槽内,所述感温变色层和内表面层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棉质内衬。
6.进一步,所述感温变色层由热敏变色纤维制成。
7.进一步,所述感温变色层的内壁和内表面层的内壁至少开设有四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均匀分布于感温变色层内壁和内表面层内壁的左右两侧上,所述放置槽为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呈两两相对且相互平行,所述发热层为发热包,所述发热包呈条形状。
8.进一步,所述感温变色层的内壁和内表面层的内壁至少开设有两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均匀分布于感温变色层内壁和内表面层内壁的左右两侧上,所述放置槽呈矩形状,所述发热层为发热包,所述发热包的截面呈回字形。
9.进一步,所述内表面层由真丝制成,所述内表面层的内壁边沿上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内表面层通过魔术贴与定型边连接。
10.进一步,所述定型边由无纺布制成,所述定型边通过热轧的方式连接在感温变色层内表面上,所述定型边与感温变色层的边沿形状相同。
11.进一步,所述眼罩主体下端的中心处设置有向上凹陷的鼻梁卡接槽,所述鼻梁卡接槽一侧外的感温变色层内表面边沿上设置有软铁丝,所述软铁丝外侧覆盖有通过热轧的
方式连接在感温变色层内表面上的无纺布。
12.进一步,所述棉质内衬分别位于放置槽外侧的感温变色层和内表面层内壁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外层采用可变色材料,即为根据温度的不同,眼罩外层的颜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打开产品后,眼罩外层的颜色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改变,当眼罩外层的颜色变为指定颜色后,即表示眼罩内部温度已达到最佳使用温度,提醒使用者热敷的最佳效果时间长短,从而更为具针对性来改善或缓解眼部疲劳;同时发热层的位置上根据中医眼部穴位分布,避开眼球进行热敷,有效改善或缓解眼部不适;内表面层通过魔术贴的方式与感温变色层上的定型边连接,从而能打开眼罩对眼罩内部的发热包进行更换;在佩戴眼罩后,鼻梁卡接槽卡接在鼻梁上,再通过按压软铁丝使眼罩主体下端的边沿处与鼻梁贴合,使眼罩更贴合面部轮廓,避免出现漏光的现象。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感温变色层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18.图4内实施例一中表面层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实施例二中的感温变色层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实施例二中表面层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固定带1、感温变色层2、内表面层4、定型边5、放置槽6、棉质内衬7、发热包8、魔术贴9、软铁丝10、鼻梁卡接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4结合所示,一种感温变色眼罩,包括眼罩主体和固定带1,所述固定带1设置在眼罩主体的两侧上,所述眼罩主体从外层到与眼睛接触的层依次为感温变色层2、发热层、内表面层4,所述感温变色层2内表面的边沿设置有定型边5,所述感温变色层2和内表面层4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放置槽6,所述发热层位于放置槽6内,所述感温变色层2和内表面层4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棉质内衬7。
24.所述感温变色层2由热敏变色纤维制成。
25.所述感温变色层2的内壁和内表面层4的内壁至少开设有四个放置槽6,所述放置槽6均匀分布于感温变色层2内壁和内表面层4内壁的左右两侧上,所述放置槽6为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呈两两相对且相互平行,所述发热层为发热包8,所述发热包8呈条形状。
26.所述内表面层4由真丝制成,所述内表面层4的内壁边沿上设置有魔术贴9,所述内表面层4通过魔术贴9与定型边5连接。
27.所述定型边5由无纺布制成,所述定型5边通过热轧的方式连接在感温变色层2内表面上,所述定型边5与感温变色层2的边沿形状相同。
28.所述眼罩主体下端的中心处设置有向上凹陷的鼻梁卡接槽11,所述鼻梁卡接槽11一侧外的感温变色层2内表面边沿上设置有软铁丝10,所述软铁丝10外侧覆盖有通过热轧
的方式连接在感温变色层2内表面上的无纺布。
29.所述棉质内衬7分别位于放置槽6外侧的感温变色层2和内表面层4内壁上。
30.眼罩的外层采用可变色材料,根据温度的不同,眼罩外层的颜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打开产品后,发热包8内的铁粉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使眼罩内部发热,眼罩外层的颜色会随眼罩内部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变化,当眼罩外层的颜色变为指定颜色后,即表示眼罩内部温度已达到最佳使用温度,提醒使用者热敷的最佳效果时间长短,从而更为具针对性来改善或缓解眼部疲劳;同时,放置槽6和发热包8的位置位于眼球上下两侧外的眼皮位置上,根据中医眼部穴位分布,避开眼球进行热敷,有效改善或缓解眼部不适;内表面层4通过魔术贴9的方式与感温变色层2上的定型边5连接,从而能打开眼罩对眼罩内部的发热包8进行更换;在佩戴眼罩后,鼻梁卡接槽11卡接在鼻梁上,再通过按压软铁丝10使眼罩主体下端的边沿处与鼻梁贴合,使眼罩更贴合面部轮廓,避免出现漏光的现象。
31.实施例二:
32.如图1、图2、图5和图6结合所示,一种感温变色眼罩,包括眼罩主体和固定带1,所述固定带1设置在眼罩主体的两侧上,所述眼罩主体从外层到与眼睛接触的层依次为感温变色层2、发热层、内表面层4,所述感温变色层2内表面的边沿设置有定型边5,所述感温变色层2和内表面层4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放置槽6,所述发热层位于放置槽6内,所述感温变色层2和内表面层4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棉质内衬7。
33.所述感温变色层2由热敏变色纤维制成。
34.所述感温变色层2的内壁和内表面层4的内壁至少开设有两个放置槽6,所述放置槽6均匀分布于感温变色层2内壁和内表面层4内壁的左右两侧上,所述放置槽6呈矩形状,所述发热层为发热包8,所述发热包8的截面呈回字形。
35.所述内表面层4由真丝制成,所述内表面层4的内壁边沿上设置有魔术贴9,所述内表面层4通过魔术贴9与定型边5连接。
36.所述定型边5由无纺布制成,所述定型边5通过热轧的方式连接在感温变色层2内表面上,所述定型边5与感温变色层2的边沿形状相同。
37.所述眼罩主体下端的中心处设置有向上凹陷的鼻梁卡接槽11,所述鼻梁卡接槽11一侧外的感温变色层2内表面边沿上设置有软铁丝10,所述软铁丝10外侧覆盖有通过热轧的方式连接在感温变色层2内表面上的无纺布。
38.所述棉质内衬7分别位于放置槽6外侧的感温变色层2和内表面层4内壁上。
39.眼罩的外层采用可变色材料,根据温度的不同,眼罩外层的颜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打开产品后,发热包8内的铁粉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使眼罩内部发热,眼罩外层的颜色会随眼罩内部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变化,当眼罩外层的颜色变为指定颜色后,即表示眼罩内部温度已达到最佳使用温度,提醒使用者热敷的最佳效果时间长短,从而更为具针对性来改善或缓解眼部疲劳;同时,放置槽6和发热包8的位置位于眼球四周外的眼皮位置上,根据中医眼部穴位分布,避开眼球进行热敷,有效改善或缓解眼部不适;内表面层4通过魔术贴9的方式与感温变色层2上的定型边5连接,从而能打开眼罩对眼罩内部的发热包8进行更换;在佩戴眼罩后,鼻梁卡接槽11卡接在鼻梁上,再通过按压软铁丝10使眼罩主体下端的边沿处与鼻梁贴合,使眼罩更贴合面部轮廓,避免出现漏光的现象。
4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