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3007发布日期:2022-01-27 10:4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2.椎体扩张球囊导管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所用的可膨胀性球囊导管,其工作原理/作用机理是通过经皮穿刺建立椎体的工作通道,通过该通道将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置于椎体内,将球囊充压装置的锁定接头与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的鲁尔接头连接,用球囊充盈装置为球囊进行充压,实现球囊在椎体内逐渐扩张,从而撑开两侧椎体,建立注入骨水泥的空腔。
3.现有的椎体扩张球囊包括球囊40、外管30、芯管20、支撑丝10、手柄以及支撑螺帽,芯管20穿设在外管30内,球囊40前端连接芯管20,球囊40后端连接外管30,芯管20和外管30后端连接手柄,支撑丝10后端连接支撑螺帽,支撑丝10从经过手柄插入至芯管20前端,用于对球囊40进行支撑,便于其插入工作通道。
4.现有的椎体扩张球囊的主要结构为外管30+芯管20+支撑丝10,在手术中为了增加支撑性将从手柄后端穿入到芯管20内,这样三层的结构占用的大量空间使工作通道内径最小只能为3.1mm左右,因此也就导致目前市场上小规格的工作通道外径多为3.6mm内径多为3.1mm左右,3.6mm外径的工作通道会使手术实用穿刺的床上较大;现在为减少微创手术的穿刺创伤,需要尽可能的缩小穿刺的工作通道,现在目标是将工作通道内径控制在2.6mm,工作通道是可以非常容易将其做到2.6mm,但是,现有的椎体扩张球囊的最大插入外径在3.0mm左右,无法使用在2.6mm的微创工作通道中。
5.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椎体扩张球囊进行改进,使球囊可以穿过2.6mm的微创工作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解决现有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的最大插入外径过大以至于无法在2.6mm的穿刺工作通道内使用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提供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包括
9.外管、球囊、手柄以及支撑螺帽,所述外管前端与球囊后端密封固定连接,
10.所述外管后端与手柄组件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螺帽固定设置在手柄组件后端;
11.所述外管内穿设芯棒,所述芯棒前端与球囊前端形成密封固定连接、以对球囊进行支撑,所述芯棒后端与支撑螺帽固定连接;
12.所述球囊导管的最大插入外径小于2.6mm。
13.进一步的,所述球囊后端密封包裹在外管外壁时,所述球囊后端所形成的外径即
为所述球囊导管的最大插入外径。
14.进一步的,所述芯棒为实心结构。
15.进一步的,所述芯棒的材质与外管的材质相同,均采用尼龙或者聚氨酯。
16.进一步的,所述芯棒上设置显影标记。
17.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前端设置护套,所述外管与手柄的连接处位于护套内。
18.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外径小于2.4mm。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提供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该球囊导管用实心芯棒代替芯管和支撑丝,仅依靠芯棒对球囊进行支撑,可以有效减小对外管内径的占用空间,从而可以将外管的外径和内径做小,从而缩小球囊导管的最大插入外径尺寸,使球囊导管能通过更小的工作通道,使手术的创伤减小。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图1是传统椎体扩张球囊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椎体扩球囊的前端部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椎体扩球囊整体图;
25.其中,10、支撑丝,20、芯管,30外管,40、球囊;
26.1、球囊,2、外管,3、芯棒,4、护套,5、手柄,6、支撑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2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8.如图2图3所示,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包括外管2、球囊1、手柄5以及支撑螺帽6,所述外管2前端与球囊1后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管2后端与手柄5组件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螺帽6固定设置在手柄5组件后端;
29.所述外管2内穿设芯棒3,所述芯棒3前端与球囊1前端形成密封固定连接、以对球囊1进行支撑,所述芯棒3后端与支撑螺帽6固定连接;
30.所述球囊1导管的最大插入外径小于2.6mm。
31.具体的,所述球囊1后端密封包裹在外管2外壁时,所述球囊1后端所形成的外径即为所述球囊1导管的最大插入外径。
32.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芯棒3为实心结构。
33.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芯棒3的材质与外管2的材质相同,均采用尼龙或者聚氨酯。
34.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芯棒3上设置显影标记。
35.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柄5前端设置护套4,所述外管2与手柄5的连接处位于护套4内。
36.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管2的外径小于2.4mm。
37.芯棒3后端与支撑螺帽6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支撑螺帽6与手柄5之间螺纹连接,确
保支撑螺帽6与手柄5之间保持密封。
38.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导管,直接用芯棒3替代以往的芯管+支撑丝,芯棒3虽像支撑丝那么强硬,但可以满足球囊1基本的支撑功能,使球囊1可以稳定穿入工作通道,芯棒3的前端固定连接球囊1,芯棒3后端固定连接支撑螺帽6,整个球囊1在手术中无需取出芯棒3,只需通道手柄5注液,经过外管2至球囊1,使球囊1鼓起支撑。
39.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导管,取消了支撑丝和芯管,可以将外观尺寸做小,可以插入更小的工作通道内。
40.举例来说,可以将现有的微创手术中,将穿刺工作通道内径由3.1mm降至2.6mm,减小产品占用空间,可以通过内径为2.6mm的工作通道,从而减小手术造成的创伤。
41.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是,包括外管、球囊、手柄以及支撑螺帽,所述外管前端与球囊后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管后端与手柄组件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螺帽固定设置在手柄组件后端;所述外管内穿设芯棒,所述芯棒前端与球囊前端形成密封固定连接、以对球囊进行支撑,所述芯棒后端与支撑螺帽固定连接;所述球囊导管的最大插入外径小于2.6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是,所述球囊后端密封包裹在外管外壁时,所述球囊后端所形成的外径即为所述球囊导管的最大插入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是,所述芯棒为实心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是,所述芯棒的材质与外管的材质相同,均采用尼龙或者聚氨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是,所述芯棒上设置显影标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是,所述手柄前端设置护套,所述外管与手柄的连接处位于护套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外管的外径小于2.4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包括外管、球囊、手柄以及支撑螺帽,所述外管前端与球囊后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管后端与手柄组件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螺帽固定设置在手柄组件后端;所述外管内穿设芯棒,所述芯棒前端与球囊前端形成密封固定连接、以对球囊进行支撑,所述芯棒后端与支撑螺帽固定连接;所述球囊导管的最大插入外径小于2.6mm。该球囊导管用实心芯棒代替芯管和支撑丝,仅依靠芯棒对球囊进行支撑,可以有效减小对外管内径的占用空间,从而可以将外管的外径和内径做小,从而缩小球囊导管的最大插入外径尺寸,使球囊导管能通过更小的工作通道,使手术的创伤减小。使手术的创伤减小。使手术的创伤减小。


技术研发人员:姚敏 张鋆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常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5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