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下肢固定支架

文档序号:27884698发布日期:2021-12-08 18:0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下肢固定支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下肢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2.介入疗法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将特质的导管通过人体动脉、静脉等通道送达体内病变区域,起到诊断、治疗、检查的目的,因其微创治疗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主要的手术方式之一,其中股动脉穿刺介入最为常用。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后,按常规护理,患者需要卧床12

24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6

12小时,并髂关节处于伸直位。对清醒的患者来说,保持一侧下肢伸直制动6

12小时是很困难的。目前临床多采用护士宣教、提醒等方式,让患者制动。患者极易出现不自觉的肢体弯曲、活动而导致穿刺点出血、皮下血肿等,造成患者痛苦或更严重损伤。
3.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穿刺点的出血和血肿,其术后护理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制动、禁止弯曲、大量饮水、观察术侧肢体的皮肤温度、颜色、肿胀程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靠护士口头宣教和提醒的方式,患者多数不能重视和完全知晓制动的要求,并全力配合,且患者因多饮多尿,排尿过程也会影响制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下肢固定支架,该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限制和提醒患者肢体保持制动。
5.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下肢固定支架,包括限位护架、第一支撑调节架、绳带和第二支撑调节架,限位护架为网状结构,限位护架呈拱形,第一支撑调节架和第二支撑调节支架分别与限位护架的两拱形边缘连接,且限位护架的高度可调节,绳带有四根,四根绳带分别分布于限位护架四个角的外侧,其中两根绳带分别与第一支撑调节架连接,另外两根绳带分别与第二支撑调节架连接。
7.所述的第一支撑调节架包括第一支撑筋、两第一调节插条和两第一插销,第一支撑筋呈拱形,第一支撑筋固定于限位护架的一拱形边缘上,第一支撑筋的两端部呈中空状,第一支撑筋的两端部对称设有两第一穿孔,第一调节插条呈弧形,第一调节插条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两第一调节插条对称分布于第一支撑筋的两侧,且两第一调节插条的开口相互背对,两第一调节插条的一端部分别插入第一支撑筋的两端部中,且两第一调节插条与第一支撑筋的两端部通过第一插销连接,两第一调节插条的另一端部与其中两根绳带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调节架包括第二支撑筋、两第二调节插条和两第二插销,第二支撑筋呈拱形,第二支撑筋固定于限位护架的另一拱形边缘上,第二支撑筋的两端部呈中空状,第二支撑筋的两端部对称设有两第二穿孔,第二调节插条呈弧形,第二调节插条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调节孔,两第二调节插条对称分布于第二支撑筋的两侧,且
两第二调节插条的开口相互背对,两第二调节插条的一端部分别插入第二支撑筋的两端部中,且两第二调节插条与第二支撑筋的两端部通过第二插销连接,两第二调节插条的另一端部与另外两根绳带的一端连接。
8.所述的限位护架呈半椭圆形,限位护架的一拱形边缘的尺寸大于其另一拱形边缘的尺寸。
9.所述的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上分别设有保护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
11.1、该支架的限位护架呈拱形,可贴合患者大腿上,并通过绳带将限位护架固定在护理床上,可有效限制患者腿部弯曲和活动,能够有效制动,减少术后并发症。
12.2、该支架能起到提醒患者的作用,帮助护士提高患者术后卧床和肢体制动的依从性,特别是在患者床上小便过程中,能有效提醒患者腿部制动。
13.3、该支架的限位护架弧顶到护理床的高度可调节,可以适用于各种腿围的患者。
14.4、该支架的限位护架呈网状结构,便于临床护士观察病情,海绵皮套可避免支架对患者可能造成的损伤,有效协助临床护士工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下肢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
17.图3为图1的俯视图。
18.其中,1

限位护架、2

绳带、3

第一支撑筋、4

第一调节插条、5

第一插销、6

第二支撑筋、7

第二调节插条、8

第二插销、9

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0.本实施例提供的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下肢固定支架的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限位护架1、第一支撑调节架、绳带2和第二支撑调节架。
21.限位护架1为网状结构,限位护架1选择具有良好承重能力的金属材质进行制作。限位护架1呈半椭圆状,限位护架1的一拱形边缘尺寸稍大一些,其高度为25cm,短轴长度为30cm,限位护架1的另一拱形边缘尺寸稍小一些,其高度为22cm,短轴长度为25cm。
22.第一支撑调节架采用不易变形的金属材质进行制作,第一支撑调节架包括第一支撑筋3、两第一调节插条4和两第一插销5。第一支撑筋3呈拱形,第一支撑筋3焊接于限位护架1的尺寸较小的拱形边缘上。第一支撑筋3上套设有保护套9,保护套9采用海绵制作而成,保护套9可避免限位护架直接与患者接触,有效保护患者的皮肤不受伤害。第一支撑筋3的两端部呈中空状,第一支撑筋3的两端部对称设有两第一穿孔。第一调节插条4呈弧形,第一调节插条4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两第一调节插条4对称分布于第一支撑筋3的两侧,且两第一调节插条4的开口相互背对。两第一调节插条4的一端部分别插入第一支撑筋3的两端部中,且两第一调节插条4与第一支撑筋3的两端部通过第一插销5连接。
23.第二支撑调节架采用不易变形的金属材质进行制作,第二支撑调节架包括第二支撑筋6、两第二调节插条7和两第二插销8。第二支撑筋6呈拱形,第二支撑筋6焊接于限位护
架1的尺寸较大的拱形边缘上。第二支撑筋6上套设有保护套9,保护套9采用海绵制作而成,保护套9可避免限位护架直接与患者接触,有效保护患者的皮肤不受伤害。第二支撑筋6的两端部呈中空状,第二支撑筋6的两端部对称设有两第二穿孔。第二调节插条呈弧形,第二调节插条7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调节孔。两第二调节插条7对称分布于第二支撑筋6的两侧,且两第二调节插条7的开口相互背对。两第二调节插条7的一端部分别插入第二支撑筋6的两端部中,且两第二调节插条7与第二支撑筋6的两端部通过第二插销8连接。
24.绳带2采用不易变形和断裂的尼龙材质,绳带2有四根,四根绳带2分别分布于限位护架1四个角的外侧。两第一调节插条4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绳扣,两第二调节插条7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绳扣,其中两根绳2带分别与两第一调节插条4上的绳扣连接,另外两根绳带2分别与两第二调节插条7上的绳扣连接。
25.使用该支架时,患者躺在护理床上,将限位护架1放置于患者穿刺侧下肢上,覆盖大腿根部至膝关节下方,由于第一调节插条4上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插条7上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可根据患者不同的腿围进行调节,当患者腿围较大时,可将第一调节插条4上位置较上的第一调节孔与第一穿孔配合、第二调节插条7上位置较上的第二调节孔与第二穿孔配合,再插入第一插销5和第二插销8固定,反之亦然,调节好后,将四根绳带2系带固定于护理床两侧床栏或床缘,有效起到限制下肢活动、提醒制动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