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5851发布日期:2022-02-12 11:4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底疾病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


背景技术:

2.眼底疾病有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及玻璃体的炎症、肿瘤,各类血管的病变,各种变性疾病及多系统疾病引起的眼部病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对视功能损害较大。在一些眼底疾病治疗中,需要将患者头部支撑摆放。公开号为cn209236559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医用眼底疾病治疗头部摆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头部托架,头部托架上设有四个电动伸缩杆以调节高度,头部托架之间设有下巴托和布片,下巴托中部设有孔,使用时将下巴托在下巴托上。该装置无法保证头部不向两边偏斜,如果患者头部突然偏斜,在治疗时容易产生意外。而且患者长时间保持下巴承受整个头部的重量,对该处的肌肉、关节、皮肤造成压迫,如果患者没有打麻药,长时间的治疗下下巴会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包括底座、转轴、第一托板、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呈v形角度布置,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外侧均铰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均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与固定架连接,第一伸缩杆的移动端与第一托板或第二托板接触,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朝下并各自设有滑块,滑块通过滑轨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转轴贯穿两滑块并与两滑块通过旋向相反的螺纹连接。
6.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
7.所述底座上远离电机的一边设有轴座,转轴与轴座通过轴承连接。
8.所述轴座一端还设有端盖,端盖与转轴的端部接触。
9.所述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内侧对应脸腮的位置还设有弧形的下凹部。
10.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风机。
11.所述风机在正投影上位于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之间,并位于底座边缘。
12.所述第一托板上还设有带盒,带盒内设有绑带,第二托板上设有卡扣。
13.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容纳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的凹槽,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设于凹槽内。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托板、第二托板托住患者的两边脸部,患者头部不容易向两侧偏,可防止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提高了安全性;并且头部支撑受力面积大,长时间治疗下患者不容易出现疼痛现象;通过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滑块相互配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患者的头部摆放姿势,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底座;2-转轴;3-第一托板;4-第二托板;5-固定架;6-第一伸缩杆;7-第二伸缩杆;8-滑块;9-电机;10-轴座;11-轴承;12-端盖;13-下凹部;14-风机;15-带盒;16-绑带;17-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19.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包括底座1、转轴2、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所述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呈v形角度布置,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外侧均铰接有固定架5,固定架5上均设有第一伸缩杆6、第二伸缩杆7,第一伸缩杆6的固定端与固定架5连接,第一伸缩杆6的移动端与第一托板3或第二托板4接触,第二伸缩杆7的固定端朝下并各自设有滑块8,滑块8通过滑轨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转轴2贯穿两滑块8并与两滑块8通过旋向相反的螺纹连接。
21.使用时,由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托住患者的两边脸部,医生就可以开始进行治疗,由于患者是脸部被托住,头两边均受力,头部不容易向两侧偏,而且受力面积较大,而脸部脂肪和肌肉相对于下巴较厚,长时间治疗下患者不容易出现疼痛现象。转动转轴2可以调节两滑块8的距离,进而调节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的距离,通过第一伸缩杆6可分别调节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的角度,再配合第二伸缩杆7分别调节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的高度,继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患者的头部摆放姿势。
22.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托住患者的两边脸部,患者头部不容易向两侧偏,可防止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提高了安全性;并且头部支撑受力面积大,长时间治疗下患者不容易出现疼痛现象;通过第一伸缩杆6、第二伸缩杆7、滑块8相互配合,可以根据患者脸型和需要调整患者的头部摆放姿势,操作方便。
23.所述底座1上设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与转轴2连接。通过电机9控制转轴2正传和反转,操作便捷,降低了工作强度。
24.所述底座1上远离电机9的一边设有轴座10,转轴2与轴座10通过轴承11连接。增强了转轴2与底座1的一体性,防止承受较大的力时转轴2翘起,提高了安全性。
25.所述轴座10一端还设有端盖12,端盖12与转轴2的端部接触。便于承受轴向力,通过与电机9配合,转轴2两端均被限位,防止转轴2窜动,保证了运动调节效率。
26.所述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内侧对应脸腮的位置还设有弧形的下凹部13。脸腮长时间受压时,口水容易失去控制,通过该设置,防止脸腮受压,使腮部肌肉不收到束缚,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
27.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风机14。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开启风机14为患者降温,减少出汗,同时避免患者的耐力急剧下降。
28.所述风机14在正投影上位于第一托板3与第二托板4之间,并位于底座1边缘。便于从正面吹风,风力均匀吹向患者颈部上下的范围,散热效果好,并且可以防止长发患者头发被卷入风机14中。
29.所述第一托板3上还设有带盒15,带盒15内设有绑带16,第二托板4上设有卡扣17。当有需要时,可以将绑带16拉出,绕过患者后脑后扣在卡扣17上,防止患者头部后仰。
30.所述固定架5上设有容纳第一伸缩杆6的固定端的凹槽,第一伸缩杆6的固定端设于凹槽内。节约了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轴(2)、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所述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呈v形角度布置,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外侧均铰接有固定架(5),固定架(5)上均设有第一伸缩杆(6)、第二伸缩杆(7),第一伸缩杆(6)的固定端与固定架(5)连接,第一伸缩杆(6)的移动端与第一托板(3)或第二托板(4)接触,第二伸缩杆(7)的固定端朝下并各自设有滑块(8),滑块(8)通过滑轨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转轴(2)贯穿两滑块(8)并与两滑块(8)通过旋向相反的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与转轴(2)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远离电机(9)的一边设有轴座(10),转轴(2)与轴座(10)通过轴承(11)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10)一端还设有端盖(12),端盖(12)与转轴(2)的端部接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内侧对应脸腮的位置还设有弧形的下凹部(1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风机(14)。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4)在正投影上位于第一托板(3)与第二托板(4)之间,并位于底座(1)边缘。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3)上还设有带盒(15),带盒(15)内设有绑带(16),第二托板(4)上设有卡扣(17)。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上设有容纳第一伸缩杆(6)的固定端的凹槽,第一伸缩杆(6)的固定端设于凹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底疾病治疗用头部托架,包括底座、转轴、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呈V形角度布置,且外侧均铰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均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与固定架连接,移动端与第一托板或第二托板接触,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朝下并各自设有滑块,滑块通过滑轨与底座滑动连接,转轴贯穿两滑块并与两滑块通过旋向相反的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托板、第二托板托住患者的两边脸部,患者头部不容易向两侧偏,提高了安全性;头部支撑受力面积大;通过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滑块相互配合,可以根据患者脸型和需要调整患者的头部摆放姿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雷令 姚元勋 伍立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雷令
技术研发日:2021.06.29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