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手术刀用换能器组件与超声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7920发布日期:2022-02-08 09:5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超声手术刀用换能器组件与超声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手术刀用换能器组件,以及超声手术刀。


背景技术:

2.超声手术刀采用超声能量在各种腔镜手术和常规手术中,用于软组织的止血性分离及组织凝结。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普及,超声手术刀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手术器械而被广泛应用。
3.目前,市场上超声刀系统主要是由带超声波发生器的主机、手柄、刀具、换能器组成,其中,换能器需要通过连接电源线与电源连接以获取动力源。该电源线通常是悬置于手柄的后方,一方面,在手术的过程中,电源线具有一定的重量,导致医生在握持手柄时需要更大的握持力,造成手部较累;另一方面,手术过程中,换能器旋转带动刀具换向的过程中,电源线也会跟着旋转,从而形成卷绕打结的现象,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时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声手术刀用换能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手术刀用换能器组件,包括相互固定地设置的换能器壳体与换能器,所述换能器壳体具有中空腔,所述换能器至少后部收容在所述中空腔中,所述换能器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换能器壳体外侧周部上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具有圆环状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的轴心线与所述换能器组件的轴心线共线延伸,所述换能器与所述导电部之间电连接。
6.优选地,所述导电部包括相互绝缘设置的且均呈圆环状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所述换能器具有第一接电导线与第二接电导线,所述第一接电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之间电连接,且所述第二接电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电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包括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两个导电环、沿轴向位于两个所述导电环之间且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隔挡圈,两个所述导电环与所述隔挡圈相对固定地套设在所述换能器壳体的外侧周部上,两个所述导电环分别构成所述的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的第二导电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环与所述隔挡圈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相对转动的周向限位结构,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换能器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导电件旋转及限制所述导电件沿轴向运动的定位结构。
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超声手术刀。
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手术刀,包括超声手术刀手柄,所述超声手术刀手柄包括手柄外壳与换能器组件,所述换能器组件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收容在所述手柄外壳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组件包括相互固定地设置的
换能器壳体与换能器,所述换能器壳体具有中空腔,所述换能器至少后部收容在所述中空腔中,所述换能器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换能器壳体外侧周部上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具有圆环状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的轴心线与所述换能器组件的轴心线共线延伸,所述换能器与所述导电部之间电连接;所述手柄外壳中还设置有接电元件,所述接电元件抵靠在所述换能器壳体的外侧周部上并与所述导电部相互抵接,在所述换能器组件相对所述手柄外壳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接电元件始终与所述导电部接触而保持电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导电部包括相互绝缘设置的且均呈圆环状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所述换能器具有第一接电导线与第二接电导线,所述第一接电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之间电连接,且所述第二接电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电连接;所述接电元件具有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接电元件与第二接电元件,所述第一接电元件抵靠在所述第一导电部上,所述第二接电元件抵靠在所述第二导电部上。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沿所述换能器壳体的轴向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接电元件、所述第二接电元件沿所述手柄外壳的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包括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两个导电环、沿轴向位于两个所述导电环之间且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隔挡圈,两个所述导电环与所述隔挡圈相对固定地套设在所述手柄外壳的外侧周部上,两个所述导电环分别构成所述的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的第二导电部。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电元件位于所述换能器组件的周向外侧,所述接电元件由金属材质制成且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弹性,所述接电元件沿所述换能器壳体的径向向内弹性地抵触在所述导电部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手术刀手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换能器工作状态的控制器组,所述控制器组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中并位于所述换能器组件的上方,所述接电元件固设于所述控制器组的下部;所述超声手术刀手柄还包括电源连接线,所述电源连接线的一端在所述手柄外壳中与所述接电元件电连接,所述电源连接线的另一端自所述手柄外壳的下部穿出至所述手柄外壳的外部。
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用换能器组件,其中在换能器壳体外侧周部上设置导电件,通过导电件上圆环状的导电部来与换能器保持固定地接电连接,同时在手柄外壳中设置接电元件,使得换能器组件相对手柄外壳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过程中,接电元件始终与所述导电部接触而保持电连接。如此,无论换能器组件如何旋转,与接电元件连接的如电源线等连接线都不会跟着旋转,这不仅便于超声手术刀手柄上电源线的设置,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电源线设置在手柄的后方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该超声手术刀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手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具的立体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具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其中:
22.图5a、5b、5c分别为刀具外管上外管接头的立体图、前视图及纵向断面示意图;
23.图5d、5e分别为刀具保护套的立体图及纵向断面示意图;
24.图5d’、5e’分别为刀具保护套一种变形实施例的立体图及纵向断面示意图;
25.图5f、5g、5h、5i为刀具的整体或部分纵向断面示意图,其中钳夹处于打开状态;
26.图5j、5k为刀具内管的正视图与俯视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手柄中外壳保护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a、6b、6c分别为外壳保护套的后视、侧视及前视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手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手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具与连接器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10a、10b分别为其前视图及纵向断面示意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具与连接器及驱动机构连接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1a、11b、11c分别为调节螺母的前视图、正视图与纵向断面示意图;
33.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换能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3为图12的换能器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5.图14为图12的换能器组件的正视图,图14a为沿图14中a1-a1向剖视示意图;图14b为图14中的d1处放大示意图;
36.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换能器组件在手柄外壳中被约束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手柄的局部视图;图16a为沿图16中a2-a2向剖视图;图16b、16c、16d分别为图16中手柄外壳上操作窗口的可变形的形状示意;
38.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换能器组件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7a为图17的前视图;图17b为沿图17a中b1-b1向剖视图;图17c为沿图17b中b2-b2向剖视图;
39.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换能器组件另一实施例在手柄外壳中的断面示意图,图18a示出了换能器外壳的前视图;
40.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旋钮调节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其中,图19a为齿型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9b为旋转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手柄与刀具的配合示意图;
42.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刀具插入超声手术刀手柄中但尚未连接;图21a为图21中d2处的放大示意图;
43.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刀具插入超声手术刀手柄中且完成连接;图22a为沿图22中c1-c1向的剖视图;图22b为图22a中d3处的放大示意图;
44.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手术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刀具插入超声手术刀手柄中且完成连接,且驱动刀具内管向后运动时;图23a为沿图23中c2-c2向的剖视图;图23b为图23a中d4处的放大示意图;
45.其中:1、超声手术刀手柄;
46.11、手柄外壳;11a、外壳-左;11b、外壳-右;11c、顶盖;11d、透视窗;11e、操作窗口;
47.12、换能器组件;121、换能器壳体;1211、前壳体;1212、后壳体;1213、中壳体;121a、直齿圈;121b、滚花齿部;121c、花键齿;122、换能器;1221、变幅杆轴;1222、变幅杆芯;
1223、第一接电导线/第二接电导线;123、导电件;1231、第一导电环(第一导电部);1232、第二导电环(第二导电部);1233、隔挡圈;1234、绝缘套管;1235、定位凸台;124、连接螺钉;125、胶垫;126、胶环;
48.13、连接器;131、安装筒部;132、弹性臂;132a、定位凸起;133、隔档凸环;134、中空通道;
49.14、驱动机构;141、滑块;141a、套管部;141b、滑动部;142、第二弹性件(弹簧);143、第三弹性件(波簧);144、调节螺母;145、滑套;146、手把;147、铰链;
50.15、压紧机构;151、压杆;151a、压紧端;151b、操作端;152、转轴;153、第一弹性件(弹簧);154、抵压部/压盖;
51.16、扭矩调节组件;161、旋钮内圈; 161a、安装部;161b、调节部;1611、前连接臂;1612、开口槽;1613、直齿槽;1614、限位凸台;1615、环形凹槽;1616、容置槽;1617、定位凸柱;162、旋钮外圈;162a、配合槽;162b、旋钮凸部;163、齿型圈;1631、外齿部;1632、内齿部;1633、槽部;164、弹片;164a、弹片主体;164b、弹性凸部;164c、定位孔;
52.17、接电元件;171、第一接电元件;172、第二接电元件;
53.181、控制器组(功率板/控制板);182、显示屏;183、功能键;184、喇叭;185、前按键;186、前按键fpc组;187、pcb组(功率板/控制板);
54.19、卡套;
55.10、外壳保护套;10a、可密封拉锁;10b、圆形护边;10c、虚线;
56.2、刀具;21、外管;22、内管;22a、腰型槽;22b、环形槽;
57.23、刀杆;231、刀杆头;24、外管端头;241、外管接头;241a、凸筋;241b、安装槽;242、固定套;243、nfc线圈;
58.25、钳夹;251、252、销轴;26、刀具保护套;261、手拉线;27、销钉;
59.3、电源适配器;31、连接线;4、脚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6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61.为便于描述说明超声手术刀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上及以下关于前后方向的描述,均是以操作者在握持该超声手术刀进行操作时所观察到的方向进行参考定义的,其中超声手术刀作用于手术部位的位置为前,超声手术刀靠近人体的位置为后。
62.参见图1所示的超声手术刀系统,其包括超声手术刀,以及向超声手术刀功能的电源适配器3;可选择地设置有脚踏开关4,用于超声手术刀的开启与关闭等操作控制,其中,超声手术刀包括超声手术刀手柄1,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超声手术刀手柄1上的刀具2。
63.参见图4、图5所示,刀具2包括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内管22、外管21及刀杆23,此处,内管22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地穿设在外管21的管腔中,两者同轴心线地设置,且内管22与外管2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沿轴向相对滑动位移的刀具限位结构,该刀具限位结构此处具体包括开设在内管22上腰型槽22a,以及固设于外管21上的限位销27,限位销27滑动配合地插设于腰型槽22a中,避免内管22相对外管21向前或向后越位滑脱。刀杆23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相对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内管22的管腔中,其后部向后伸出于内管22的后方,其前部具有刀杆头231。该刀杆23与外管21之间通过限位销27连接而保持相对固定,使
得刀杆23与外管21能够保持同步运动,该同步运动主要包括同步转动与同步地相对内管22前后移动。
64.刀具2还包括位于前部的钳夹25,其通过销轴251、销轴252转动地设置在内管22的前部与外管21的前部之间,内管22相对外管21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的过程中驱使钳夹25相对刀杆头231张开或闭合,从而实现对手术对象的软组织予以夹持或止血等操作。
65.外管21的后部还固设有外管端头24,该外管端头24包括外管接头241、nfc线圈243及固定套242,其中,nfc线圈243安装在外管接头241的后部,固定套242固定地套设在外管接头241的后部并罩设在nfc线圈243外。外管接头241的外侧周部还开设有用于容置nfc线圈243的安装槽241b。外管接头241的前部还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凸筋241a,该凸筋241a的筋条沿前后方向延伸。
66.内管22后部的外周上还开设有环形槽22b,主要用于与超声手术刀手柄1连接时的配合。
67.该刀具2还包括滑动地套设在外管21外侧周部上的刀具保护套26,其内侧周部与外管21的外侧周部之间动密封地设置,其后部具有一朝后延伸而便于操作以取下该刀具保护套26的手拉线261。
68.参见图7至图23所示,超声手术刀手柄1包括手柄外壳11与换能器组件12,手柄外壳11包括固定连接配合的外壳-左11a与外壳-右11b,以及位于顶部的顶盖11c,该手柄外壳11具有一收容腔,换能器组件12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收容在该收容腔中。
69.参见图12至图16所示,换能器组件12包括相互固定的换能器壳体121和换能器122,换能器壳体121具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中空腔,换能器122为一整体式元件,其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变幅杆轴1221与变幅杆芯1222,变幅杆芯1222全部容置在换能器壳体121的中空腔中,变幅杆轴1221的前部伸出在中空腔外且用于与刀具2连接。
70.该换能器组件12还包括固设于换能器壳体121外侧周部上的导电件123,该导电件123具有圆环状的导电部,导电部的轴心线与换能器组件12的轴心线共线延伸,换能器122与上述导电部之间电连接。具体地,导电部包括相互绝缘设置且均呈圆环状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换能器122具有两个接电导线1223——第一接电导线与第二接电导线,两根接电导线分别与两个导电部之间电连接。
71.两个导电部在换能器壳体121的轴向上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件123包括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两个导电环——第一导电环1231与第二导电环1232,以及设置在第一导电环1231与第二导电环1232之间且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隔挡圈1233,第一导电环1231构成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环1232构成第二导电环1232。第一接电导线1223的端部固设于第一导电环1231上实现电连接,第二接电导线1223的端部固设于第二导电环1232上实现电连接。
72.第一导电环1231、第二导电环1232及隔挡圈1233相对固定地套设在换能器壳体121的外侧周部上,具体地,每个导电环与隔挡圈1233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相对转动的周向限位结构,导电件123整体与换能器壳体12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导电件123旋转与限制导电件123沿轴向运动的定位结构。
73.在这里,参见图13、图14所示,换能器壳体121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前壳体1211、中壳体1213及后壳体1212,前壳体1211与中壳体1213之间设置有胶垫125与胶环126
来实现密封,中壳体1213与后壳体1212之间设置有胶环126来实现密封,并同时将收容在换能器壳体121中的换能器122密封在该换能器壳体121中。导电件123固定地安装在中壳体1213上并位于后壳体1212的前部。
74.导电件123还包括绝缘套管1234,绝缘套管1234固定地套设在中壳体1213的外侧周部上,第一导电环1231、隔挡圈1233及第二导电环1232共同套设在绝缘套管1234的后部管段的外侧周部上,第一导电环1231的前部与绝缘套管1234之间、第一导电环1231的后部与隔挡圈1233的前部之间、隔挡圈1233的后部与第二导电环1232的前部之间、第二导电环1232的后部与后壳体1212的前部之间均通过定位凸台1235与凹槽的方式相互配合定位,如此,导电件123被固定在换能器壳体121上。
75.参见图7、图15所示,手柄外壳11中还设置有接电元件17,该接电元件17位于换能器组件12的周向外侧,接电元件17抵靠在换能器壳体121的外侧周部上并与导电部相互抵接,具体地,该接电元件17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接电元件171与第二接电元件172,第一接电元件171与第二接电元件172均由金属材质制成且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弹性,两者沿手柄外壳11的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第一接电元件171沿换能器壳体121的径向向内弹性地抵靠在第一导电环1231的外侧周部上,第二接电元件172沿换能器壳体121的径向向内弹性地抵靠在第二导电环1232的外侧周部上。在换能器组件12整体相对手柄外壳11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过程中,第一接电元件171与第一导电环1231之间、第二接电元件172与第二导电环1232之间始终接触而保持电连接。
76.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超声手术刀手柄1还包括用于控制换能器122工作状态的控制器组181,该控制器组181设置在手柄外壳11中并位于换能器组件12的上方,接电元件17固设于控制器组181的下部,使得接电元件17能够向下地抵靠在换能器组件12的外侧周部上以更稳定地保持电连接。
77.换能器122前部变幅杆轴1221的前端设置有连接螺钉124,用于与刀具2的刀杆23的后部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78.参见图7至图11所示,该超声手术刀手柄1还包括连接器13,该连接器13具有能够供内管22自前向后滑动地穿入的中空通道134,连接器13上具有多个自连接器13的内侧面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定位凸起132a,所有的定位凸起132a沿周向间隔地设置,所有的定位凸起132a能够沿周向相对滑动配合地卡设在内管22后部的环形槽22b中,如此,驱动连接器13运动时便可以带动内管22相对刀杆23及外管21前后运动而使得钳夹25相应地打开或闭合。
79.具体地,参见图10所示,连接器13具有安装筒部131,以及位于安装筒部131前方且用于与内管22连接的连接筒部132,安装筒部131与连接筒部相接的位置处形成有一外径较大的隔档凸环133,连接筒部132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地设置的弹性臂132,弹性臂132的后端与安装同步131相接,部分或全部的弹性臂132的前端内侧面上设有定位凸起132a。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32设置有沿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四个,其中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臂132的前端内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32a,另两个弹性臂132的前端内侧面上未有设置定位凸起132a。当内管22与连接器13连接时,两个定位凸起132a同时卡设在环形槽22b中,使得内管22轴向上相对连接器13被限制。内管22能够相对连接器13旋转。
80.参见图7至图11所示,该超声手术刀手柄1还包括用于将定位凸起132a限制在环形槽22b中的压紧机构15,该压紧机构15至少包括压杆151,该压杆151转动地设置在手柄外壳
11上,压杆151具有用于压紧在弹性臂132外侧周部上的压紧端151a,压紧机构15还包括提供压紧端151a朝向弹性臂132运动所需作用力的第一弹性件153。
81.本实施例中,该压紧机构15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组,以分别在连接器13的相对两侧将相对设置的两组定位凸起132a限制在环形槽22b中,保证内管22与连接器13的稳定连接。此处,两组压紧机构15关于连接器13的轴心线对称地设置在连接器13的周向外侧。
82.每组压紧机构15中,压杆151沿前后方向延伸,压杆151的中部通过转轴152转动地设置在手柄外壳11上,转轴152沿上下方向延伸,压紧端151a位于压杆151的前端部,第一弹性件153为弹簧,压紧端151a处形成一柱状体,其内开设有收容槽,第一弹性件153的弹簧部分地收容在上述收容槽中且另一端抵靠在手柄外壳11的内壁上。
83.压杆151的后端部形成一操作端151b,同时捏住两侧的操作端151b的过程中,两个操作端151b相向运动,两个压紧端151a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而远离弹性臂132,如此便能够解除对弹性臂132的压紧,在向前施力于刀具2时,便能够使得环形槽22b的内壁挤压弹性臂132的前端,从而使得定位凸起132a从环形槽22b中脱出,使得内管22从连接器13上拆离。
84.手柄外壳11与换能器组件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约束换能器组件12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换能器约束机构,该换能器约束机构主要用于刀具2的刀杆23与换能器组件12中变幅杆轴1221连接时,将换能器组件12约束住而限制其旋转,以便于通过旋转刀具2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刀杆23与变幅杆轴1221连接。该换能器约束机构包括两组操作件,该两组操作件均位于手柄外壳11的收容腔中并分设于换能器组件12的相对两侧,每组操作件均具有用于抵压在换能器组件12外侧周部上的抵压部154,抵压部154的内侧面与换能器壳体121的外侧周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相对转动的约束结构。操作件活动地设置在手柄外壳11上使得抵压部154能够朝向或远离换能器组件12运动地设置,手柄外壳1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操作件运动的操作窗口11e。
85.本实施例中,压杆151构成了上述的操作件,抵压部154固定地设置在压杆151的操作端151b上,该抵压部154此处具体设置的为一弧形的压盖,该压盖154在手柄外壳11的内侧遮挡操作窗口11e,通过操作窗口11e可以施力于压盖154,从而驱使压杆151转动,同时实现对换能器组件12的约束,以及解除对连接器13上弹性臂132的抵压。操作窗口11e除了本实施例示出的形式,还可以是16b至16d示出的形式,或者其他未示出的形式。
86.抵压部154的内侧面与换能器壳体121外侧周部之间设置的约束结构,其具体可以为设置在换能器壳体121外侧周部与抵压部154内侧面之间能够相互配合而实现对换能器壳体121周向定位的定位结构,或是设置在换能器壳体121外侧周部与抵压部154内侧面之间用于增大两者之间摩擦力而限制换能器壳体121旋转的增摩结构。本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15所示,其中,约束结构设置的为相互配合的齿啮合结构,具体为,换能器壳体121的前壳体1211的外侧周部设置有直齿圈121a,抵压部154的内侧面也设置有类似的多个直齿,按压两侧的压盖154时便能够使得两个压盖154上的直齿与换能器壳体121上的直齿圈121a啮合而实现相互定位,实现对换能器组件12整体旋转的约束。
87.图17示出的为约束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换能器壳体121的前部设置的为一圈滚花齿121b,压盖154的内侧面设置为摩擦力较大的面即可,按压两侧的压盖154时便能够依靠摩擦力的作用而实现对换能器组件12整体旋转的约束。图18示出的为约束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换能器壳体121的前部设置的为花键齿121c,相应地,压盖154的内侧面上设
置的为对应结构的花键齿。
88.参见图7至图11所示,该超声手术刀手柄1还包括用于驱使连接器13前后运动而使得内管22相对外管21前后运动的驱动机构14,该驱动机构14至少包括:
89.滑块141,该滑块141滑动地设置在手柄外壳11上,滑块141连接于连接器13上。此处具体地,滑块141包括呈l型布置的滑动部141b与套管部141a,其中,套管部141a通过滑套145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连接器13的安装筒部131上,滑动部141b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能够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手柄外壳11中;
90.第二弹性件142,此处具体为弹簧,该第二弹性件142设置在手柄外壳11与滑动部141b的后部之间,且用于提供滑块141向前运动所需的作用力;
91.手把146,该手把146绕销轴转动地设置在手柄外壳11上,其操作部位位于手柄外壳11的收容腔外,其有部分位于手柄外壳11的收容腔内;
92.联动组件,该联动组件设置在手把146与滑块141之间且用于在转动手把146时驱使滑块141前后运动。此处,联动组件为包含铰链147的机构,以将驱使手把146的转动转换为滑块141的滑动。
93.该驱动机构14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器13后部且位置可调节的调节螺母144,该调节螺母144与安装筒部13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两者沿前后方向相对远离的第三弹性件143,此处,该第三弹性件143为套设在安装筒部131上的波簧,滑块141的套管部141a被限制在第三弹性件143与隔档凸环133之间。通过旋转调节螺母144,能够使得波簧被压持在不同的状态,从而使得需要施加不同大小的力才能够使得套管部141a相对连接器13向后运动。其中,调节螺母144的结构参见图11a至图11c所示,其外侧周部设置有外径滚花144a和六角形144b,可同时满足手调节或扳手调节的方式来调整调节螺母144,其上开设有1个小孔144c,安装调整完成后小孔内点胶用来防松,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小孔144c也可以设置多个。
94.参见各附图所示,手柄外壳11的前部还设置有扭矩调节组件16,通过该扭矩调节组件16可以使得刀杆23安装至换能器组件12的变幅杆轴1221上时扭矩不至于过大,从而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造成换能器122的损坏。参见图19所示,该扭矩调节组件16包括:
95.旋钮内圈161,该旋钮内圈161的轴心线、外管21的轴心线及变幅杆轴1221的轴心线共线设置,旋钮内圈161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置在手柄外壳11上,外管21沿轴向穿设在旋钮内圈161中并与旋钮内圈161在周向上位置相对固定;
96.旋钮外圈162,该旋钮外圈162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套设在旋钮内圈161的外侧周部;
97.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设置在旋钮内圈161的外侧周部与旋钮内圈161的内侧周部之间且用于使得旋钮内圈161与旋钮外圈162之间的扭矩值控制在设定范围内。
98.具体地,参见图19所示,弹性组件包括齿型圈163和两组弹片164,每组弹片164均由金属材质制成且为能够在径向与周向上弹性变形的弧形片状,两组弹片164沿周向相接并围设在旋钮内圈161的外侧周部上,齿型圈163固定配合地设置在旋钮外圈162的内侧周部中,且齿形圈163配合地套设在两组弹片164的外侧周部上。
99.齿型圈163呈封闭的圆环状,其具有沿周向间隔分布且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多个内齿部1632,相邻的两个内齿部1632之间形成一槽部1633,此处,该齿型圈163还具有沿周向间隔分布且沿径向向外凸出延伸的多个外齿部1631,所有的外齿部1631与所有的内齿部
1632沿周向交替设置,外齿部1631的内侧形成槽部1633,内齿部1632的外侧也形成槽。本实施例中,外齿部1631与内齿部1632的形状与尺寸相同。旋钮外圈162的内侧周部设置有用于与所有的外齿部1631对应配合的多个安装槽部162a,以对齿型圈163予以周向上的限位。
100.每个弹片164均具有呈弧形的弹片主体164c,以及位于弹片主体164c一端部的弹性凸部164b,该弹性凸部164b能够配合地卡设在任一槽部1633中,两个弹片164上的两根弹性凸部164b间隔180
°
地设置。
101.旋钮内圈161具有位于前部的调节部161b,以及自调节部161b向后延伸的安装部161a,安装部161a能够相对转动地安装在手柄外壳11上,其上具有圆柱状的筒体部1618,以及位于筒体部1618前部且间隔地设置的两个限位挡圈1619,两个限位挡圈1619之间形成一环形卡槽,供手柄外壳11的前部卡设在在其中,从而使得旋钮内圈161在轴向上被定位且能够相对手柄外壳11旋转。弹性组件与旋钮外圈162均安装在调节部161b上。
102.调节部161b的后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615,以及2个分别自环形凹槽1615的底壁沿径向内凹的容置槽1616,环形凹槽1615的底壁上还固设有多个定位凸台1617,此处定位凸台1617具体为两对,每对各2个;每个弹片164的弹片主体164c上均开设有两个定位孔164c,弹片164的卡设在环形凹槽1615中,其上的弹性凸部164b与容置槽1616的位置对应,定位凸台1617与定位孔164c配合实现对弹片164的定位。
103.旋钮内圈161靠近安装部161a的内侧周部上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613,所有的定位槽1613均自前向后延伸,外管21后部的外管接头241上设置的多个凸筋241a能够对应配合地卡设在上述多个定位槽1613中,使得刀具2与旋钮内圈161在周向上被定位而能够同步旋转。
104.旋钮内圈161的前部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开口槽1612,每个开口槽1612沿径向贯穿旋钮内圈161的侧壁并贯穿旋钮内圈161的前部,旋钮内圈161的前部还设置有限位凸台1614,旋钮外圈162套设在旋钮内圈161的前部并位于限位凸台1614的后部,上述多个开口槽1612的设计,一方面便于齿型圈163与旋钮外圈162安装至调节部161b上,另一方面,也使得调节部161b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旋钮外圈162的外侧周部还设置有多个旋钮凸部162b,便于用户旋转操作。
105.本实施例的刀具保护套26的外形与旋钮外圈162的形状一致,能够配合地包设在旋钮外圈162的外侧周部,从前侧形成对手柄外壳11的密封,避免手术过程中组织液、血渍渗透到手柄旋钮内而对超声手术刀手柄1内造成污染。刀具保护套26也可以设计为如图5d’、5e’的式样,其能够从前部插入至旋钮外圈162的中间,以实现在手柄外壳11的前侧形成密封。刀具保护套26材料为高弹性橡胶,如天然橡胶或聚亚安酯或其它高弹性塑胶材料。
106.参见图2所示,超声手术刀手柄1还包括包覆在手柄外壳11的外部的外壳保护套10,该外壳保护套10的主体部分与手柄外壳11的造型一致并弹性地包覆在手柄外壳11的外侧周部。该外壳保护套10可以由两种不同透明橡胶材料-高弹性或一般弹性材料,外壳保护套10前端可有配合孔,该孔的周缘有圆形护边10b,防止安装或拆卸手柄保护套10时被撕破,虚线10c中间可分开(图中箭头方向),装配时此虚线位分开,以利于避开手柄把手146的阻碍,在虚线位置设计有可密封拉锁10a,也可用扣边结构代替拉锁结构。手柄装配后,拉锁拉上实现了对手柄的密封。此套手术前使用,手术后即可废弃,能够更有效地阻止血渍、污渍进入手柄,造成手柄清洗困难。
107.参见图20至图23所示,以下简述本实施例的超声手术刀的装拆及使用方法:
108.参见图20所示,刀具2与超声手术刀手柄1尚未安装,两者可以独立地存放的。安装时,将刀具2自前向后插入超声手术刀手柄1中,刀具2与旋钮内圈161相互配合使得旋钮内圈161自动旋转找正,使得刀具2后部的凸筋241a与旋钮内圈161上定位槽1613相对对应配合,实现对刀具2与旋钮内圈161周向上的定位,继续向后插入刀具2。如图21所示,刀具2的后部已插入手柄外壳11中但尚未完成连接。
109.操作者一只手从手柄外壳11的左右两侧同时捏住两侧的抵压部154,使得抵压部154的内侧周面与换能器组件12前部的直齿圈121a相互啮合,从而约束换能器组件12以限制其旋转,同时还使得压杆151前部的压紧端151a向外抬起而远离连接器13,解除对弹性臂132的压持。当然,该操作可以在插入刀具2前就可以执行并保持。
110.接着,待刀具2向后的运动被阻挡时,此时刀杆23的后部碰触到变幅杆轴1221,转动旋钮外圈162,带动刀具2同步旋转,使得刀杆2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经连接螺钉124逐渐地连接至变幅杆轴1221上。在转动旋钮外圈162的过程中,待刀杆23与变幅杆轴1221之间的连接已完成后,再继续转动旋钮外圈162时,旋钮内圈161与旋钮外圈162之间的弹性组件使得两者相对运动,从而不能带动刀具2同步旋转,避免换能器122被损坏。
111.与此同时,刀具2向后运动的过程中,内管22的后部逐渐地插入连接器13的中空通道134中,并作用于弹性臂132内侧的定位凸起132a前侧的斜面,并将弹性臂132向外顶开,直至内管22向后运动至定位凸起132a卡入至环形槽22b内,内管22安装至连接器13上。
112.随后,松开两侧对抵压部154的压持,压杆151前部的压紧端151a便在弹簧153的作用下复位而朝向连接器13运动,使得两侧的压紧端151a压紧在弹性臂132的外侧,从而使得定位凸起132a被限制的环形槽22b中,避免内管22相对连接器13脱离。同时,抵压部154远离换能器组件12运动,也解除了对换能器组件12的约束。如此,刀具2的安装完成,如图22所示。
113.而当拆除刀具2时,操作者用一只手从手柄外壳11的左右两侧同时捏住两侧的抵压部154,然后旋转刀具2,待刀具2上刀杆23与换能器122解除连接后,便可向前拔出刀具2,完成刀具2的拆卸。上述刀具2的装拆过程都很简单方便。
114.在使用该超声手术刀的过程中,参见图23所示,用户可以拨动旋钮外圈162来调整刀具2的角度;在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操作者握持手把146,驱动手把146转动的过程中刀具2有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手把146转动的初期,滑块141克服第二弹性件142的作用力向后运动,滑块141同时经过第三弹性件143的波簧到调节螺母144,带动连接器13向后移动,带动内管22相对外管21向后运动,驱动钳夹25与刀杆头231接触上,此阶段实现钳夹闭合操作,该阶段可以实现对软组织的夹持等操作;当继续转动手把146,滑块141继续压迫第二弹性件142,此时第二弹性件142被压缩并形成弹簧压力,使得内管22进一步被向后拉动,使得钳夹25进一步闭合而形成夹持力,该阶段可用于软组织的切割分离及止血等操作。待操作完成后,松开手把146,各部件便会在多个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在按压手把146驱使连接器13并带动内管22前后运动而使得钳夹25张开与闭合的过程中,压紧端151a始终保持对弹性臂132的抵压,保证内管22与连接器13的稳定连接。
115.参见图7、图8所示,该超声手术刀手柄1内还有如下的部件或线路设置:手柄外壳11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182,其被透视窗11d遮挡覆盖,用于显示需要指示的信息,显示屏
182的一侧设置有功能键183;手柄外壳11顶部的控制器组181,其与接电元件17电连接,导线路径短,电磁辐射低。手柄外壳11的握把中设置有pcb组187,握把的前部还设置有前按键185,手柄外壳11中还设置有喇叭184、前按键fpc组186。手柄外壳11的握把下部设有卡套19,用于对用于可拆卸连接电源适配器3的连接线31的元件予以保护。
116.该超声手术刀手柄1在接入电源适配器3,再接通电源适配器3的电源后,激发前按键185、功能键183检查系统状况,激发前按键185喇叭184会发出激发提示音,按压功能键183,此时手柄nfc与刀具nfc芯片通讯,对刀具进行编码识别,根据刀的编码,匹配输出功率,通讯匹配完成后(刀具安装后,手柄内主控芯片与刀具nfc芯片成功握手建立通信,读取nfc芯片内各种刀头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id、已使用次数、刀头工作功率、刀头工作频率等信息后,成功读取信息且信息有效后,手柄内主控芯片判定刀头为有效刀头,认为匹配程序完成,可进入待机等待激发工作。),系统可进行手术操作。操作者可通过功能键183选择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可在显示屏182观看到。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喇叭184会发出报警提示音,同时显示屏182会提示故障代码。
117.在对软组织进行处理时,激发前按键185,通过控制板把功率板的电传递给换能器122的变幅杆轴1221陶瓷片,陶瓷片产生高频超声振动,超声振动通过变幅杆轴1221放大传到刀具刀杆23,从而实现对于组织的切割,(前按键185上按键为大功率键主要用来切割组织,下按键为小功率键,主要用来血管凝闭)当组织被切断或血管凝闭后,停止激发前按键185,释放手把146,钳夹25复位而张开,完成此次闭合、张开循环。多次重复以上过程,即可完成手术(也有不闭合钳夹25,激发前按键185切割的情况,不单独介绍)。
11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