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7768发布日期:2022-01-19 16:22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2.单孔腹腔镜手术是指在人体天然的瘢痕,即脐孔做一个小于1.5cm的切口,从而进行腹腔镜操作的一种微创手术,由于仅需单一孔道进入盆腔、腹腔且大多利用人体脐部天然瘢痕,因此比传统多孔腹腔镜的体表创伤更少、更加美观;在手术种需要使用到不同直径的器械,不同直径的器械通过同一通道中反复进出腹腔时影响气密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装置,包括主体、器械通道、气阀,所述主体底部开口,所述主体上分别设有气阀基座、通道基座,所述气阀装于所述气阀基座上;所述器械通道装于所述通道基座上,所述器械通道包括通道主体、阻风阀、固定环、密封硅胶阀,所述通道主体插入所述通道基座,所述通道主体内装入所述阻风阀,所述阻风阀顶部压紧有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装于所述密封硅胶阀底部,所述密封硅胶阀内腔中设有漏斗部,所述漏斗部内装有密封硅胶复位件。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道主体外侧壁上设有外圈板,所述外圈板的垂直段内壁上设有卡块;所述阻风阀顶部边缘向外水平延展出外圈部,所述外圈部压于所述通道主体顶部,所述外圈部的底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阻风阀外侧壁间形成容纳所述通道主体顶部的空间;所述固定环底部外缘设有扣位,所述卡块卡于所述扣位上。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环外侧壁上安装凹位;所述密封硅胶阀底部内缘向内水平延伸出内圈,所述内圈装入所述安装凹位内,所述漏斗部的大口处装有硅胶盖,所述硅胶盖上设有伸入所述密封硅胶复位件内的内圈部,所述内圈部用于固定所述密封硅胶复位件。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器械通道与所述通道基座均采用四个。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切口通道,所述切口通道装于所述主体底部开口处,所述切口通道的底部开口外缘设有底圈。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切口通道的顶部开口外缘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剖面呈字形,所述主体侧壁上设有内凹压部,所述内凹压部压于所述固定圈的凹位上。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阀基座采用两个,所述气阀分为注气阀、排气阀,所述注气阀与所述排气阀分别于两个所述气阀基座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阀包括硅胶管、气管接头、基座接头,所述
硅胶管装于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基座接头之间,所述气管接头内装有气阀开关,所述基座接头装于所述气阀基座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管接头包括第一横管、竖管、第二横管,所述竖管内装入所述气阀开关,所述气阀开关包括扳手、阀杆,所述扳手位于所述阀杆顶部,所述阀杆上开有两个通气孔,两个所述通气孔对称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座接头出气端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内卡入有固定卡簧。
13.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在主体上分别设有气阀基座、通道基座,气阀装于气阀基座上,用于向腹腔注气,在通道基座上安装器械通道,器械通道通过阻风阀、密封硅胶阀防止注入腹腔中的气体漏出,保证了良好的密闭性。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径为10mm的器械通道顶部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径为10mm的器械通道底部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径为10mm的器械通道剖面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与直径为10mm的器械通道组合状态剖面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径为12mm的器械通道顶部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径为12mm的器械通道底部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径为12mm的器械通道剖面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与直径为12mm的器械通道组合状态剖面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道主体与固定环组合状态剖面示意图;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阀示意图;
28.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与气阀组合状态剖面示意图;
29.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口通道示意图;
30.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与切口通道组合状态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参照图1,一种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装置,包括主体100、器械通道200、气阀300,主体100底部开口,主体100上分别设有气阀基座110、通道基座120,气阀300装于气阀基座
110上,气阀300用于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形成气腹,以建立手术操作空间,完成腹腔镜手术后,将腹腔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器械通道200装于通道基座120上并通过固定盖270固定,腹腔镜手术器械通过器械通道200进入腹腔中,器械通道200包括通道主体210、阻风阀220、固定环230、密封硅胶阀240,通道主体210插入通道基座120,通道主体210内装入阻风阀220,阻风阀220顶部压紧有固定环230,固定环230装于密封硅胶阀240底部,密封硅胶阀240内腔中设有漏斗部241,漏斗部241内装有密封硅胶复位件250,通过阻风阀220、密封硅胶阀240防止注入腹腔中的二氧化碳漏出,保证了良好的密闭性。同时不影响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活动。
33.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至5所示,器械通道200的直径可采用10mm,参照图6至9所示,器械通道200的直径可采用12mm。
34.器械通道200与通道基座120均采用四个,一个直径为12mm的器械通道200、三个直径为10mm的器械通道200。
35.参照图2至10所示,在通道主体210外侧壁上设有外圈板211,外圈板211的垂直段内壁上设有卡块212;阻风阀220顶部边缘向外水平延展出外圈部221,外圈部221压于通道主体210顶部,外圈部221的底部设有限位部222,限位部222与阻风阀220外侧壁间形成容纳通道主体210顶部的空间;固定环230底部外缘设有扣位231,卡块212卡于扣位231上。
36.固定环230外侧壁上安装凹位232;密封硅胶阀240底部内缘向内水平延伸出内圈242,内圈242装入安装凹位232内,漏斗部241的大口处装有硅胶盖260,硅胶盖260上设有伸入密封硅胶复位件250内的内圈部261,内圈部261用于固定密封硅胶复位件250,使密封硅胶复位件250位于漏斗部241内壁与内圈部261之间。
37.参照图13、14所示,还包括切口通道400,切口通道400置于切口内,切口通道400装于主体100底部开口处,切口通道400的底部开口外缘设有底圈410,保证切口装置在切口内的稳定。
38.切口通道400的顶部开口外缘设有固定圈420,固定圈420剖面呈8字形,主体100侧壁上设有内凹压部130,内凹压部130压于固定圈420的凹位上。
39.参照图1、11、12所示,气阀基座110采用两个,气阀300分为注气阀301、排气阀302,分别用于注入二氧化碳和排出二氧化碳,注气阀301与排气阀302分别于两个气阀基座110上。
40.气阀300包括硅胶管310、气管接头320、基座接头330,硅胶管310装于气管接头320与基座接头330之间,气管接头320内装有气阀开关340,基座接头330装于气阀基座110上。
41.气管接头320包括第一横管321、竖管322、第二横管323,竖管322内装入气阀开关340,气阀开关340包括扳手341、阀杆342,扳手341位于阀杆342顶部,阀杆342上开有两个通气孔343,两个通气孔343对称设置,通过扳动扳手341,使两个通气孔343分别对准第一横管321、第二横管323,实现管路的通畅。
42.在基座接头330出气端设有环形卡槽331,将基座接头330出气端插入气阀基座110中,使环形卡槽331位于主体100内,再将固定卡簧360卡入环形卡槽331内,以实现气阀300的固定。
4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
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