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的吸收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6028发布日期:2022-03-23 09:3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设有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的吸收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设有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的吸收芯。


背景技术:

2.在一次性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现有使用的吸收芯体包括绒毛浆/吸水树脂颗粒共混而成的第一代混合吸收芯体,以及第二代多层复合吸收芯体,其中,第一代混合吸收芯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移位、起坨以及断层的问题。
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领域开发了第二代多层复合吸收芯体,现阶段国内市场卫生用品吸收芯体以五层复合芯体为主,但是,第二代多层复合吸收芯体在使用过程中同样存在较大的弊端:由于中复合芯体高分子含量较大,因此,容易导致第二代多层复合吸收芯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液体堵塞、渗透不良的情况,由此造成吸水树脂利用率低,成本浪费严重,且容易产生渗漏的问题。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吸收芯体渗透不良、渗漏或/和起坨断层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3089561u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黄金双弧多层芯体纸尿裤,一种黄金双弧多层芯体纸尿裤,包括设置在纸尿裤内的长条形内芯体,所述内芯体具有让位腿部用的内凹弧线,所述内凹弧线沿着内芯体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内芯体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内芯体沿着其长度方向包括两个端部以及位于两个端部之间的中部,中部的宽度小于两端部的宽度,中部的两端与端部分别由过渡段连接,过渡段逐渐变宽地由中部向两端部自然过渡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纸尿裤干爽防漏的基础上,使纸尿裤更加轻薄、透气,内芯体不断层、不起坨。
5.公告号为cn206391092u的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扩散吸收芯体以及使用该高扩散吸收芯体的吸收制品,所述高扩散吸收芯体包括的吸收芯体由无尘纸面层、至少包括上吸收层与下吸收层层层复合构建而成的两层吸收层及无尘纸底层由上至下复合而成,所述吸收层以由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构建而成纤维网络结构层,在所述纤维网络结构层内的纤维网格之间嵌合、固定有高吸水树脂颗粒而构成的吸收层,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高扩散吸收芯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组成,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呈镂空结构,并至少从上层吸收层的表面沿垂直方向向下贯穿上层吸收层的底面,能有效避免吸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因液体吸收或扩散不良导致产生的侧后漏问题。
6.公告号为cn209091878u的现有技术公开一种防起坨纸尿裤,包括吸收芯体,所述吸收芯体包括无尘纸外包覆层、吸收材料层和布料网,所述布料网包括上层网格、下层网格和连接线,所述上层网格与下层网格对应网格并间隔开设置,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上层网格的交叉点和下层网格的交叉点,连接线分别对应上层网格和下层网格的各交叉点设置,所述吸收材料层布设在布料网上并包覆住布料网的网格,所述无尘纸外包覆层包覆住吸收材料层和布料网,该吸收芯体的吸收材料层是布设在布料网上的,在吸收了液体后,吸收材料在布料网限制作用下能够使吸收芯体除吸水膨胀一些外,不会出现起
坨、分离、断层的现象。
7.公告号为cn209529503u的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导流槽式吸收芯体包括吸收体和包覆所述吸收体的包片,其幅面中部、长轴两侧对称地设置两道导流槽,所述包片在所述吸收体的外周以及导流槽的局部上下相互粘合而形成加强所述吸收体的结构稳定性的若干第一粘合部和第二粘合部,从而可防止吸液后的起坨、分层,并且提高了透气性和导流能力。采用以上导流槽式吸收芯体的一次性尿裤具有不易起坨、不易断层、导流效果高、成本低等优点。
8.此外,公告号为cn208677744u的现有技术也提供了一种增强型分区式复合芯体。该增强型分区式复合芯体包括底层、上层和高分子层,高分子层位于底层和上层之间,底层和上层设有多个连接部,连接部为压纹,压纹将高分子层分区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吸收均匀,不易断层或起坨,有效的预防使用纸尿裤后的不适感和红屁股等常见不良现象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设有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的吸收芯,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
10.设有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的吸收芯,包括包裹层,所述吸收芯包括绒毛浆纤维网,以及固定结合于所述绒毛浆纤维网内的吸收介质颗粒,所述吸收芯沿其幅宽方向至少包括位于吸收芯中心位置的中心吸收芯,以及分列于所述中心吸收芯两侧的第一侧吸收芯与第二侧吸收芯,并采用包裹层将中心吸收芯、第一侧吸收芯与第二侧吸收芯包裹连接为一体;在所述中心吸收芯与两相邻的第一侧吸收芯、第二侧吸收芯之间构建有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
11.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为所述中心吸收芯的密度,分别是第一侧吸收芯、第二侧吸收芯的密度的1.1-1.5倍。
12.作为其中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为所述中心吸收芯内吸收介质的分布密度,分别是第一侧吸收芯、第二侧吸收芯内吸收介质分布密度的1.2-2.5倍。
13.优选地,所述中心吸收芯的纵向轨迹形状为波浪形,所述中心吸收芯分别与两相邻的第一侧吸收芯、第二侧吸收芯以波浪线进行侧向连接。
14.优选地,所述中心吸收芯的纵向轨迹形状为直条形。其中,所述中心吸收芯的幅宽是第一侧吸收芯与第二侧吸收芯的幅宽之和的0.8-1.5倍。
15.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对吸收芯分区的基础上设置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其中一种方式为将中心吸收芯的密度设置为第一侧吸收芯、第二侧吸收芯的密度的1.1-1.5倍,通过该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调整吸收芯对液体的导流、扩散作用。
16.另一种方式是调整每一区域内吸收介质的分布密度即中心吸收芯内吸收介质的分布密度,分别是第一侧吸收芯、第二侧吸收芯内吸收介质分布密度的1.2-2.5倍,进而实现吸收芯对液体的导流、扩散作用,即:对于位于中心区域的吸收芯即中心吸收芯适当调高高吸水性树脂含量,即让纸尿裤使用频率较高的中心吸收芯投放较高的高吸水性树脂,而位于两侧的侧吸收芯则适当降低高吸水性树脂含量,使得第一代混合吸收芯体的高吸水性
树脂及其分布结构发生改变,并减少高吸水性树脂使用量,可以有效提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利用率,使得吸收芯体性能做到最大化、最优化,提高芯体综合性能,从而让第一代混合吸收芯体在使用性能、成本控制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经验证,相比于第二代多层复合吸收芯体,第一代混合吸收芯体的高吸水性树脂使用量可减少20%-40%,并提高产品干爽性,提升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17.图1是用于吸收芯分区与吸收介质差异化设置的成型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18.图2是用于吸收芯分区与吸收介质差异化设置的成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19.图3是对图2沿b-b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对图2沿c-c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对图1沿a-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中心成型槽与侧成型槽沿成型鼓磨轮轴心连线方向的投影示意图。
23.图7是吸收芯的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的示意图。
24.图8是中心吸收芯的波浪形纵向轨迹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请同时参阅附图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吸收芯分区与吸收介质差异化设置的成型装置,包括成型鼓磨轮,具有如下的结构特征:
27.其一、所述成型鼓磨轮由第一成型鼓磨轮11,沿第一成型鼓磨轮的水平切线13方向与所述第一成型鼓磨轮11并排设置的第二成型鼓磨轮12组成。
28.其二、在所述第一成型鼓磨轮11幅宽方向上上的中心位置,周向设置有用于中心吸收芯21成型的中心成型槽111,并在所述第二成型鼓磨轮12正对于所述中心成型槽111的位置的幅宽两侧,分别周向设置有第一侧成型槽121、第二侧成型槽122。
29.具体地,所述中心成型槽111在两所述成型鼓磨轮轴心连线14方向上的投影111b,与第一侧成型槽121、第二侧成型槽122在两所述成型鼓磨轮轴心连线14方向上的投影121b、投影122b沿着成型鼓磨轮的幅宽并列排列,使得第一侧成型槽121、第二侧成型槽122分别并列于所述中心成型槽111的两侧,从而将所述吸收芯体2分区为中心吸收芯21,以及分列于所述中心吸收芯两侧的第一侧吸收芯22与第二侧吸收芯23。
30.具体地,所述中心成型槽111与第一侧成型槽121、第二侧成型槽122,基于投影具有如下的两种并列方式:
31.其中,一种并列方式为:所述中心成型槽的投影111b与第一侧成型槽、第二侧成型槽的投影121b、投影122b互补而形成密缝连接。
32.其中,另一种并列方式为:所述中心成型槽的投影111b与第一侧成型槽、第二侧成型槽的投影121b、投影122b之间分别设有1-10mm的间距。
33.本实用新型对中心成型槽111、第一侧成型槽121、第二侧成型槽122的形状不作具
体的限制,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对所述中心成型槽111的形状优选为波浪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成型槽111的形状还可以选择为直条形。
34.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一侧成型槽、第二侧成型槽的幅宽以及中心成型槽的幅宽不作具体的限制,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第一侧成型槽、第二侧成型槽的幅宽均为20-40mm,而中心成型槽的幅宽为30-70mm。
35.在上述成型装置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设有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的吸收芯的实施方式:将吸收芯沿其纵向方向分为三个区域,即中心吸收芯21,以及分列于所述中心吸收芯两侧的第一侧吸收芯22与第二侧吸收芯23。
36.具体的,所述吸收芯2的吸收芯分区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
37.首先,按照现有绒毛浆的粉碎工艺及绒毛浆纤维与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吸收介质)的混合工艺,将共混后的混合体进入第一成型鼓磨轮11,并在中心成型槽111上进行成型而获得中心吸收芯21。
38.其次,中心吸收芯21在传送带的线性输送下向第二成型鼓磨轮12方向移动。
39.再次,与上述步骤一致,混合体进入第二成型鼓磨轮12,并分别在第一侧成型槽121、第二侧成型槽122上进行成型,分别获得第一侧吸收芯22与第二侧吸收芯23。
40.最后,第一侧吸收芯22与第二侧吸收芯23分别并列于中心吸收芯21幅宽方向的两侧位置,从而获得对吸收芯进行分区(即吸收芯分区)的吸收芯。
41.具体的,在吸收芯分区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吸收芯2的有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
42.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辊压(压实)工艺分别调整中心吸收芯、第一侧吸收芯、第二侧吸收芯的密度,具体地,所述中心吸收芯的密度是第一侧吸收芯、第二侧吸收芯的密度的1.1-1.5倍。
43.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吸收芯内吸收介质(高吸水性树脂)的分布密度分别是第一侧吸收芯、第二侧吸收芯内吸收介质分布密度的1.2-2.5倍。
44.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吸收芯21的幅宽是第一侧吸收芯22与第二侧吸收芯23的幅宽之和的0.8-1.5倍。
4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吸收芯的纵向轨迹形状为波浪形,具体地,所述中心吸收芯21分别与两相邻的第一侧吸收芯22、第二侧吸收芯23以波浪线24、波浪线25进行侧向连接。
46.但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吸收芯的纵向轨迹形状为直条形。其中,所述中心吸收芯的幅宽是第一侧吸收芯与第二侧吸收芯的幅宽之和的0.8-1.5倍。
47.本实用新型在对吸收芯分区的基础上设置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其中一种方式为将中心吸收芯的密度设置为第一侧吸收芯、第二侧吸收芯的密度的1.1-1.5倍,通过该阶梯状差异化密度结构调整吸收芯对液体的导流、扩散作用。
48.另一种方式是调整每一区域内吸收介质的分布密度即中心吸收芯内吸收介质的分布密度,分别是第一侧吸收芯、第二侧吸收芯内吸收介质分布密度的1.2-2.5倍,进而实现吸收芯对液体的导流、扩散作用,即:对于位于中心区域的吸收芯即中心吸收芯适当调高高吸水性树脂含量,即让纸尿裤使用频率较高的中心吸收芯投放较高的高吸水性树脂,而位于两侧的侧吸收芯则适当降低高吸水性树脂含量,使得第一代混合吸收芯体的高吸水性
树脂及其分布结构发生改变,并减少高吸水性树脂使用量,可以有效提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利用率,使得吸收芯体性能做到最大化、最优化,提高芯体综合性能,从而让第一代混合吸收芯体在使用性能、成本控制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经验证,相比于第二代多层复合吸收芯体,第一代混合吸收芯体的高吸水性树脂使用量可减少20%-40%,并提高产品干爽性,提升使用感受。
49.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