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

文档序号:28298845发布日期:2021-12-31 23:3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


背景技术:

2.在各大医院手术室,对于意识模糊的病人、具有精神疾病的病人及具有躁动症的病人,其在手术完成后,一般要求将其身体捆绑于护理床,以避免其手术后乱动出现坠床或拔管等现象而引起生命安全事故。
3.传统的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一般仅为单根绑带构成,实施时,一般为采用两根绑带对应绑设固定病人两上肢于护理床床栏等处或采用四根绑带对应绑设固定病人两上肢及两下肢于护理床床栏等处,对于此种方法,其虽然使用广泛,但本专利发明人在护理过程中确发现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
4.具体来说,一方面,采用两根绑带对应绑设固定病人两上肢于护理床床栏等处或采用四根绑带对应绑设固定病人两上肢及两下肢于护理床床栏等处,病人两上肢和/或两下肢虽然不能动弹,但病人在躁动时,其身体整个躯干依然能够大幅度的侧翻及扭动,使得容易拉扯到身体躯干手术创口,继而影响身体躯干手术创口的快速愈合,另一方面,病人两上肢和/或两下肢完全被绑设固定死而不能动弹,使得容易引起病人恐惧等紧张情绪,造成病人严重不适感,继而使得会更易引起病人躁动,而这些反噬现象也时有发生。
5.因此,基于上述所述,本专利发明人构思良久,并设计出本技术,以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
7.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包括腰部束带、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一上肢束带及第二上肢束带;
8.腰部束带包括腰背带、连于腰背带左端的公魔术贴带a及连于腰背带右端的母魔术贴带a;
9.第一绑带向左连于腰背带下底面中部;第二绑带向右连于腰背带下底面中部;第一上肢束带可左右滑动的固于第一绑带上;第二上肢束带可左右滑动的固于第二绑带上。
10.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11.优选地,腰部束带还包括两弹性松紧带a;
12.其中一弹性松紧带a连于公魔术贴带a右端与腰背带左端之间;另一弹性松紧带a连于母魔术贴带a左端与腰背带右端之间。
13.优选地,第一上肢束带包括第一上肢缠绕带、公魔术贴带b、母魔术贴带b及两弹性松紧带b;第二上肢束带包括第二上肢缠绕带、公魔术贴带c、母魔术贴带c及两弹性松紧带
c;
14.第一上肢缠绕带底中部设有适于第一绑带穿过的第一上穿套环;其中一弹性松紧带b连于公魔术贴带b右端与第一上肢缠绕带左端之间;另一弹性松紧带b连于母魔术贴带b左端与第一上肢缠绕带右端之间;
15.第二上肢缠绕带底中部设有适于第二绑带穿过的第二上穿套环;其中一弹性松紧带c连于公魔术贴带c右端与第二上肢缠绕带左端之间;另一弹性松紧带c连于母魔术贴带c左端与第二上肢缠绕带右端之间。
16.优选地,还包括第三绑带;第三绑带向前连于腰背带前中部。
17.优选地,还包括第四绑带;第四绑带沿左右方向设置,第四绑带中部设有适于第三绑带穿过的第四穿套环。
18.优选地,还包括第一下肢束带及第二下肢束带;
19.第一下肢束带可左右滑动的固于第四绑带左半部分外;第二下肢束带可左右滑动的固于第四绑带右半部分外。
20.优选地,第一下肢束带包括第一下肢缠绕带、公魔术贴带d、母魔术贴带d及两弹性松紧带d;第二下肢束带包括第二下肢缠绕带、公魔术贴带e、母魔术贴带e及两弹性松紧带e;
21.第一下肢缠绕带底中部设有适于第四绑带左半部分穿过的第一下穿套环;其中一弹性松紧带d连于公魔术贴带d右端与第一下肢缠绕带左端之间;另一弹性松紧带d连于母魔术贴带d左端与第一下肢缠绕带右端之间;
22.第二下肢缠绕带底中部设有适于第四绑带右半部分穿过的第二下穿套环;其中一弹性松紧带e连于公魔术贴带e右端与第二下肢缠绕带左端之间;另一弹性松紧带e连于母魔术贴带e左端与第二下肢缠绕带右端之间。
23.优选地,还包括第五绑带;第五绑带沿左右方向设置,位于第四绑带前侧,且第五绑带中部设有适于第三绑带穿过的第五穿套环。
24.优选地,还包括第三下肢束带及第四下肢束带;
25.第三下肢束带可左右滑动的固于第五绑带左半部分外;第四下肢束带可左右滑动的固于第五绑带右半部分外。
26.优选地,第三下肢束带包括第三下肢缠绕带、公魔术贴带f、母魔术贴带 f及两弹性松紧带f;第四下肢束带包括第四下肢缠绕带、公魔术贴带g、母魔术贴带g及两弹性松紧带g;
27.第三下肢缠绕带底中部设有适于第五绑带左半部分穿过的第三下穿套环;其中一弹性松紧带f连于公魔术贴带f右端与第三下肢缠绕带左端之间;另一弹性松紧带f连于母魔术贴带f左端与第三下肢缠绕带右端之间;
28.第四下肢缠绕带底中部设有适于第五绑带右半部分穿过的第四下穿套环;其中一弹性松紧带g连于公魔术贴带g右端与第四下肢缠绕带左端之间;另一弹性松紧带g连于母魔术贴带g左端与第四下肢缠绕带右端之间。
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0.其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所设置的腰部束带可用以绑设固定病人腰部,并通过所述第一绑带及所述第二绑带绑设固定至
护理床床栏等处,使得病人在出现躁动时,其身体躯干被固定而不易大幅度的侧翻或扭动,使得不易拉扯到其身体躯干手术创口部位而加重其身体躯干手术创口部位的炎症,使得本技术使用起来安全可靠,另一方面,所设置的所述第一上肢束带及所述第二上肢束带可用以对应绑设固定病人两上肢,由于所述第一上肢束带可左右滑动的固设于第一绑带上,且所述第二上肢束带可左右滑动的固设于第二绑带上,由此,病人两上肢在被绑设固定后,依然可在护理床宽度方向微辐度挪动,使得病人两上肢不是完全被固定死而不能动弹,使得不易引起病人恐惧等紧张情绪,不易造成病人严重不适感,使得病人情绪能趋于稳定而不易加重躁动感,进而,本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31.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本技术还包括适于绑设固定至护理床床尾的第三绑带、适于绑设固定至护理床床栏且中部可前后滑动的固于所述第三绑带的第四绑带、可左右滑动的固于所述第四绑带左半部分外的第一下肢束带及可左右滑动的固于所述第四绑带右半部分外的第二下肢束带,如此,在固定好所述第三绑带后,即可调节所述第四绑带的前后位置,以实现所述第一下肢束带及所述第二下肢束带前后位置可调,以便于将其调节至合适的前后位置来绑设固定至病人下肢外,而所述第一下肢束带及所述第二下肢束带又均能左右滑动,使得所绑设固定的病人两下肢也不是完全被固定死而不能动弹,使得同样不易引起病人恐惧等紧张情绪,同样不易造成病人严重不适感,使得病人情绪能继续趋于稳定而不易加重躁动感,进而,本技术对于病人身体躯干及四肢均能进行绑设固定,使得使用效果更优。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的分解图;
3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腰部束带、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及所述第三绑带相连接在一起的仰视角度立体图。
3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36.附图标号:
37.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1000;
38.腰部束带10;
39.腰背带101;公魔术贴带a102;母魔术贴带a103;弹性松紧带a104;
40.第一绑带20;
41.第二绑带30;
42.第一上肢束带40;
43.第一上肢缠绕带401;第一上穿套环4011;公魔术贴带b402;母魔术贴带b403;弹性松紧带b404;
44.第二上肢束带50;
45.第二上肢缠绕带501;第二上穿套环5011;公魔术贴带c502;母魔术贴带c503;弹性松紧带c504;
46.第三绑带60;
47.第四绑带70;
48.第四穿套环701;
49.第一下肢束带80;
50.第一下肢缠绕带801;第一下穿套环8011;公魔术贴带d802;母魔术贴带d803;弹性松紧带d804;
51.第二下肢束带90;
52.第二下肢缠绕带901;第二下穿套环9011;公魔术贴带e902;母魔术贴带e903;弹性松紧带e904;
53.第五绑带100;
54.第五穿套环1001;
55.第三下肢束带110;
56.第三下肢缠绕带1101;第三下穿套环11011;公魔术贴带f1102;母魔术贴带f1103;弹性松紧带f1104;
57.第四下肢束带120;
58.第四下肢缠绕带1201;第四下穿套环12011;公魔术贴带g1202;母魔术贴带g1203;弹性松紧带g1204;
具体实施方式
59.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60.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
6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1000,包括腰部束带10、适于贴合护理床而绑设固定至护理床床栏的第一绑带20、适于贴合护理床而绑设固定至护理床床栏的第二绑带30、第一上肢束带40及第二上肢束带50;
62.其中,所述腰部束带10包括腰背带101、连接于所述腰背带101左端的适于绑设病人腰部的公魔术贴带a102及连接于所述腰背带101右端的适于绑设病人腰部且适于粘设所述公魔术贴带a102的母魔术贴带a103;
63.基于此,本技术所述第一绑带20为向左连接于所述腰背带101下底面中部;本技术所述第二绑带30为向右连接于所述腰背带101下底面中部;所述第一上肢束带40可左右滑动的固于所述第一绑带20上;所述第二上肢束带 50可左右滑动的固于所述第二绑带30上。
64.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则主要用以作为手术室护理体位约束带1000使用。
65.一方面,所设置的腰部束带10可用以绑设固定病人腰部,并通过所述第一绑带20及所述第二绑带30绑设固定至护理床床栏等处,使得病人在出现躁动时,其身体躯干被固定而不易大幅度的侧翻或扭动,使得不易拉扯到其身体躯干手术创口部位而加重其身体躯干手术创口部位的炎症,使得本技术使用起来安全可靠。
66.另一方面,所设置的所述第一上肢束带40及所述第二上肢束带50可用以对应绑设固定病人两上肢,由于所述第一上肢束带40可左右滑动的固设于第一绑带20上,且所述第二上肢束带50可左右滑动的固设于第二绑带30上,由此,病人两上肢在被绑设固定后,依然可在护理床宽度方向微辐度挪动,使得病人两上肢不是完全被固定死而不能动弹,使得不
易引起病人恐惧等紧张情绪,不易造成病人严重不适感,使得病人情绪能趋于稳定而不易加重躁动感。
67.并且,将所述母魔术贴带a103粘设所述公魔术贴带a102,即使得所述腰部束带10能快速简易的绑设固定至病人腰部位置,使得本技术所述腰部束带10操作便捷。
68.进而,本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69.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腰部束带10还包括两弹性松紧带a104;
70.具体实施时,其中一所述弹性松紧带a104连接于所述公魔术贴带a102 右端与所述腰背带101左端之间;另一所述弹性松紧带a104连接于所述母魔术贴带a103左端与所述腰背带101右端之间。
71.由此,将所述母魔术贴带a103粘设所述公魔术贴带a102,以使所述腰部束带10绑设固定至病人腰部位置,由于两所述弹性松紧带a104均具有一定弹性,使得伸缩性好,使得所述腰部束带10绑设固定至病人腰部时松紧度可调,以适配能绑设固定至腰围大小不同的病人腰部外,使得本技术使用适应性强,与此同时,病人腰部被绑设固定后,病人腰部也不是完全被固定死而不能动弹,病人腰部可以适当上抬一定幅度进行微动,以避免长时间平躺于护理床造成腰部形成压疮。
72.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上肢束带40包括第一上肢缠绕带401、公魔术贴带b402、母魔术贴带b403及两弹性松紧带b404;
73.其中,所述第一上肢缠绕带4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一绑带20穿过的第一上穿套环4011;其中一所述弹性松紧带b404连接于所述公魔术贴带b402 右端与所述第一上肢缠绕带401左端之间;另一所述弹性松紧带b404连接于所述母魔术贴带b403左端与所述第一上肢缠绕带401右端之间;
74.并且,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上肢束带50包括第二上肢缠绕带501、公魔术贴带c502、母魔术贴带c503及两弹性松紧带c504;
75.其中,所述第二上肢缠绕带5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二绑带30穿过的第二上穿套环5011;其中一所述弹性松紧带c504连接于所述公魔术贴带c502 右端与所述第二上肢缠绕带501左端之间;另一所述弹性松紧带c504连接于所述母魔术贴带c503左端与所述第二上肢缠绕带501右端之间;
76.由此,则可总结:
77.一方面,将所述母魔术贴带b403粘设所述公魔术贴带b402,即使得所述第一上肢束带40能快速简易的绑设固定至病人上肢外,使得本技术所述第一上肢束带40操作便捷;将所述母魔术贴带c503粘设所述公魔术贴带c502,即使得所述第二上肢束带50能快速简易的绑设固定至病人上肢外,使得本技术所述第二上肢束带50同样操作便捷。
78.另一方面,所述第一上肢缠绕带4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一绑带20穿过的第一上穿套环4011,使得所述第一上肢束带40固于所述第一绑带20时不易滑脱;所述第二上肢缠绕带5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二绑带30穿过的第二上穿套环5011,使得所述第二上肢束带50固于所述第二绑带30时也不易滑脱,使得本技术使用稳定可靠。
79.并且,由于两所述弹性松紧带b404及两所述弹性松紧带c504均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均伸缩性好,使得所述第一上肢束带40及所述第二上肢束带 50在绑设固定至病人上肢时松紧度可调,以适配能绑设固定至上肢胖瘦大小不同的病人上肢外,使得本技术使用
适应性更强。
80.与此同时,病人两上肢被绑设固定后,病人两上肢也不是完全被固定死而不能动弹,病人两上肢可以适当上抬一定幅度进行微动,以避免长时间平置于护理床造成两上肢形成压疮。
81.进而,本技术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82.再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本技术还包括适于贴合护理床而绑设固定至护理床床尾的第三绑带60;所述第三绑带60向前连接于所述腰背带101 前中部。
83.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还包括用以约束病人下肢且适于贴合护理床而绑设固定至护理床床栏的第四绑带70;所述第四绑带70沿左右方向设置,且所述第四绑带70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三绑带60穿过的第四穿套环701。
84.基于此,本技术还包括第一下肢束带80及第二下肢束带90;
85.其中,所述第一下肢束带80可左右滑动的固于所述第四绑带70左半部分外;所述第二下肢束带90可左右滑动的固于所述第四绑带70右半部分外。
86.由上所述,可以总结:
87.一方面,在固定好所述第三绑带60后,即可调节所述第四绑带70在其上的前后位置,以实现所述第一下肢束带80及所述第二下肢束带90前后位置可调,以便于将其调节至合适的前后位置来绑设固定至病人下肢外,使得本技术使用灵活。
88.另一方面,由于所述第一下肢束带80可左右滑动的固设于所述第四绑带70左半部分外,且由于所述第二下肢束带90可左右滑动的固于所述第四绑带 70右半部分外,由此,病人两下肢在被绑设固定后,依然可在护理床宽度方向微辐度挪动,使得病人两下肢也不是完全被固定死而不能动弹,使得同样不易引起病人恐惧等紧张情绪,同样不易造成病人严重不适感,使得病人情绪能继续趋于稳定而不易加重躁动感。
89.进而,本技术对于病人身体躯干及四肢均能进行绑设固定,使得使用效果更优。
90.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肢束带80包括第一下肢缠绕带801、公魔术贴带d802、母魔术贴带d803及两弹性松紧带d804;
91.其中,所述第一下肢缠绕带8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四绑带70左半部分穿过的第一下穿套环8011;其中一所述弹性松紧带d804连接于所述公魔术贴带d802右端与所述第一下肢缠绕带801左端之间;另一所述弹性松紧带 d804连接于所述母魔术贴带d803左端与所述第一下肢缠绕带801右端之间;
92.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下肢束带90包括第二下肢缠绕带901、公魔术贴带e902、母魔术贴带e903及两弹性松紧带e904;
93.其中,所述第二下肢缠绕带9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四绑带70右半部分穿过的第二下穿套环9011;其中一所述弹性松紧带e904连接于所述公魔术贴带e902右端与所述第二下肢缠绕带901左端之间;另一所述弹性松紧带 e904连接于所述母魔术贴带e903左端与所述第二下肢缠绕带901右端之间。
94.由此,则可总结:
95.一方面,将所述母魔术贴带d803粘设所述公魔术贴带d802,即使得所述第一下肢束带80能快速简易的绑设固定至病人下肢外,使得本技术所述第一下肢束带80操作便捷;将所述母魔术贴带e903粘设所述公魔术贴带e902,即使得所述第二下肢束带90能快速简易
的绑设固定至病人下肢外,使得本技术所述第二下肢束带90同样操作便捷。
96.另一方面,所述第一下肢缠绕带8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四绑带70左半部分穿过的第一下穿套环8011,使得所述第一下肢束带80固于所述第四绑带70左半部分外时不易滑脱;所述第二下肢缠绕带9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四绑带70右半部分穿过的第二下穿套环9011,使得所述第二下肢束带90 固于所述第四绑带70右半部分外时也不易滑脱,使得本技术使用稳定可靠。
97.并且,由于两所述弹性松紧带d804及两所述弹性松紧带e904均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均伸缩性好,使得所述第一下肢束带80及所述第二下肢束带 90在绑设固定至病人下肢时松紧度也可调,以适配能绑设固定至下肢胖瘦大小不同的病人下肢外,使得本技术使用适应性更强。
98.与此同时,病人两下肢被绑设固定后,病人两下肢也不是完全被固定死而不能动弹,病人两下肢可以适当上抬一定幅度进行微动,以避免长时间平置于护理床造成两下肢形成压疮。
99.进而,本技术使用效果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100.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还包括用以约束病人下肢且适于贴合护理床而绑设固定至护理床床栏的第五绑带100;所述第五绑带100沿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第四绑带70前侧,且所述第五绑带100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三绑带60穿过的第五穿套环1001。
101.基于此,本技术还包括第三下肢束带110及第四下肢束带120;
102.其中,所述第三下肢束带110可左右滑动的固于所述第五绑带100左半部分外;所述第四下肢束带120可左右滑动的固于所述第五绑带100右半部分外。
103.由此,在通过所述第一下肢束带80及所述第二下肢束带90绑设固定病人下肢大腿的同时,则还可通过所述第三下肢束带110及所述第四下肢束带 120绑设固定病人下肢小腿,使得病人下肢绑设固定效果更优。
104.相应的,在固定好所述第三绑带60后,即可调节所述第五绑带100在其上的前后位置,以实现所述第三下肢束带110及所述第四下肢束带120前后位置可调,以便于将其调节至合适的前后位置来绑设固定至病人下肢小腿外,使得本技术使用灵活。
105.而由于所述第三下肢束带110可左右滑动的固设于所述第五绑带100左半部分外,且由于所述第四下肢束带120可左右滑动的固于所述第五绑带100 右半部分外,由此,病人两下肢小腿在被绑设固定后,依然可在护理床宽度方向微辐度挪动,使得病人两下肢小腿也不是完全被固定死而不能动弹,使得同样不易引起病人恐惧等紧张情绪,同样不易造成病人严重不适感,使得病人情绪能继续趋于稳定而不易加重躁动感。
106.此外,在本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下肢束带110包括第三下肢缠绕带1101、公魔术贴带f1102、母魔术贴带f1103及两弹性松紧带f1104;
107.其中,所述第三下肢缠绕带11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五绑带100左半部分穿过的第三下穿套环11011;其中一所述弹性松紧带f1104连接于所述公魔术贴带f1102右端与所述第三下肢缠绕带1101左端之间;另一所述弹性松紧带f1104连接于所述母魔术贴带f1103左端与所述第三下肢缠绕带1101右端之间;
108.并且,在本优选方案中,所述第四下肢束带120包括第四下肢缠绕带1201、公魔术
贴带g1202、母魔术贴带g1203及两弹性松紧带g1204;
109.其中,所述第四下肢缠绕带12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五绑带100右半部分穿过的第四下穿套环12011;其中一所述弹性松紧带g1204连接于所述公魔术贴带g1202右端与所述第四下肢缠绕带1201左端之间;另一所述弹性松紧带g1204连接于所述母魔术贴带g1203左端与所述第四下肢缠绕带1201 右端之间。
110.由此,则可总结:
111.一方面,将所述母魔术贴带f1103粘设所述公魔术贴带f1102,即使得所述第三下肢束带110能快速简易的绑设固定至病人下肢小腿外,使得本技术所述第三下肢束带110操作便捷;将所述母魔术贴带g1203粘设所述公魔术贴带g1202,即使得所述第四下肢束带120能快速简易的绑设固定至病人下肢小腿外,使得本技术所述第四下肢束带120同样操作便捷。
112.另一方面,所述第三下肢缠绕带11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五绑带100 左半部分穿过的第三下穿套环11011,使得所述第三下肢束带110固于所述第五绑带100左半部分外时不易滑脱;所述第四下肢缠绕带1201底中部设有适于所述第五绑带100右半部分穿过的第四下穿套环12011,使得所述第四下肢束带120固于所述第五绑带100右半部分外时也不易滑脱,使得本技术使用稳定可靠。
113.并且,由于两所述弹性松紧带f1104及两所述弹性松紧带g1204均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均伸缩性好,使得所述第三下肢束带110及所述第四下肢束带120在绑设固定至病人下肢小腿时松紧度也可调,以适配能绑设固定至下肢小腿胖瘦大小不同的病人下肢小腿外,使得本技术使用适应性更强。
114.与此同时,病人两下肢小腿被绑设固定后,病人两下肢小腿也不是完全被固定死而不能动弹,病人两下肢小腿可以适当上抬一定幅度进行微动,以避免长时间平置于护理床造成两下肢小腿形成压疮。
115.进而,本技术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116.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使用所述第一上肢束带40、第二上肢束带50、第一下肢束带80、第二下肢束带90、第三下肢束带110及所述第四下肢束带120。
117.其他实施例等,在此,则不作一一举例说明。
1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实用性强,专用性强,制造成本低,在结构的改进及技术的改进中,均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1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而因此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