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8735发布日期:2022-03-23 10:0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


背景技术:

2.等离子体灭菌是现在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的常用手段,能够在低温下达到灭菌的目的,而且不会对医疗器械造成损坏。常见的灭菌设备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普遍设置有一个体积较大的灭菌舱及其配套装置。医护人员在对数量较少、体积较小的医疗器械或需要单独灭菌的医疗器械通过灭菌器进行灭菌时,会造成使用成本增加。
3.专利号为201120228686.1等离子体灭菌设备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中将灭菌舱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且每个灭菌舱通过与配套装置相连接,能够实现每个灭菌舱单独进行灭菌,但该专利提供的灭菌器需要“当配套装置对第一灭菌舱的作用完成后,处于空闲时,可以在不影响第一灭菌舱的灭菌操作的情况下,再被用于对第二灭菌舱作用。”多个灭菌器不能同时使用同一个配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仅需要对一个灭菌舱进行注液,但其它灭菌舱的第二控制单元未闭合的情况,造成灭菌材料的浪费和增加对灭菌舱清洗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至少两个灭菌舱和安装在底座内的真空装置、注液装置、蒸发装置和自检模块,所述蒸发装置和注液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灭菌舱,每个灭菌舱均可独立工作或控制,适用于需要对多种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但每种医疗器械的数量又不多,且各种医疗器械的灭菌要求又不同的使用场景,使用时,将各种需灭菌的医疗器械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灭菌舱内,根据不同医疗器械的灭菌要求,分别设置和控制各个灭菌舱的抽真空度、灭菌介质浓度以及灭菌时间,从而使其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不同医疗器械的灭菌要求,灭菌效率和灭菌效果也更优。
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电路板、至少两个灭菌舱和安装在底座内的、真空装置、注液装置、蒸发装置和自检模块,电路板、真空装置、蒸发装置和注液装置安装于底座内部,蒸发装置和注液装置连接,灭菌舱安装于底座顶面,每个灭菌舱均设置分别连接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数量相同且与灭菌舱的设置数量也相同,在每个灭菌舱上均安装有和第一控制板,与每个灭菌舱连接的每个灭菌舱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与该灭菌舱上安装的第一控制板电连接,每个灭菌舱通过各自连接的第一控制阀与真空装置连通,每个灭菌舱通过各自连接的第二控制阀与蒸发装置连通,每个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与自检模块电连接,且自检模块安装在电路板上且与每个灭菌舱上安装的第一控制板电连接。
7.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底座内的电路板和处理模块,自检模块和处理模块均安装在电路板上,每个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与处理模块电连接;在自检模块上还设置有报警单元,每个第一控制板上均设有显示面板和控制按键。
8.进一步的,在每个灭菌舱内均安装有真空检测装置和浓度检测装置,真空检测装置和浓度检测装置均与处理模块电连接。
9.进一步的,灭菌舱的数量为二至八个,每个灭菌舱的结构及配置均相同,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为电磁阀。进一步的,还包括操作台,操作台安装于底座的一侧。
10.进一步的,在操作台上安装有第二控制板,第二控制板与每个第一控制板电连接,第二控制板能够通过第一控制板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打开和闭合。
11.进一步的,操作台前侧面开设有多个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收纳盒,收纳盒能够沿容纳腔的深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自检模块和处理模块,在灭菌器开始工作时和完成灭菌工作后,通过自检模块对每个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状态进行检查,当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为打开状态时,第一控制板会进行显示,同时自检模块向处理模块发出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未关闭的控制阀进行关闭,避免在真空装置或注液装置工作时,对未使用的灭菌舱进行抽真空或注液工作,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灭菌工作量增加。此外,每个灭菌舱还设置有真空检测装置和浓度检测装置。当多个灭菌舱同时进行灭菌工作时,每个灭菌舱内的真空检测装置和浓度检测装置会对灭菌舱内的气压和过氧化氢浓度进行实时检测,当灭菌舱内的气压值或过氧化氢浓度达到预设值时,处理模块会关闭与该灭菌舱连接的第一控制阀或第二控制阀,从而实现多个灭菌舱同时进行灭菌工作。
附图说明
14.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的配件连接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菌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的电路连接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的剖面结构图。
20.其中:
21.110-底座;130-第一灭菌舱;131-第一控制阀;132-第二灭菌舱;133-第二控制阀;135-第一控制板;137-真空检测装置;139-浓度检测装置;150-真空装置;170-注液装置;171-蒸发装置;190-自检模块;191-报警单元;210-处理模块;230-操作台;231-第二控制板;233-容纳腔;235-收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23.请参考图1和图5所示,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包括底座110、设于底座110上的至少两个灭菌舱和安装在底座110内的真空装置150、注液装置170、蒸发装置171和自检模块190,蒸发装置171与注液装置17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注液装置170为盛有过氧化氢的罐体。灭菌舱安装于底座110顶面,在底座110上安装多个灭菌舱130,每个灭菌舱的结构及配置均相同,设置多个灭菌舱,每个灭菌舱均可独立工作或控制,适用于需要对多种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但每种医疗器械的数量又不多,且各种医疗器械的灭菌要求又不同的使用场景,这样,可以将各种需灭菌的医疗器械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灭菌舱内,然后根据不同医疗器械的灭菌要求,分别设置和控制各个灭菌舱的抽真空度、灭菌介质浓度以及灭菌时间,从而使其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不同医疗器械的灭菌要求,灭菌效率和灭菌效果也更优。
24.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还包括设于底座110内的电路板和处理模块210,自检模块190和处理模块210均安装在电路板上,每个第一控制阀131和第二控制阀133均与处理模块210电连接;在自检模块190上还设置有报警单元191,每个第一控制板135上均设有显示面板和控制按键。
25.在本实施方式中,真空装置150和注液装置170均为一个,灭菌舱的数量为二至八个,每个灭菌舱的结构及配置均相同。为方便描述,本实施方式将灭菌舱的数量举例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灭菌舱130和第二灭菌舱132,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灭菌舱的数量通常会多于两个,较优的设置数量是设置八个灭菌舱,比如在底座110上,从上至下共安装四排灭菌舱,每排设置两个灭菌舱。
26.每个灭菌舱均分别连接有第一控制阀131和第二控制阀133,第一控制阀131和第二控制阀133的数量相同,且第一控制阀131和第二控制阀133的设置数量与灭菌舱的设置数量相同,每个灭菌舱分别对应连接一个第一控制阀131和一个第二控制阀133,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控制阀131用于控制对灭菌舱进行抽真空,第二控制阀133用于控制向灭菌舱内注入灭菌介质,如过氧化氢蒸汽。
27.在每个灭菌舱上均安装有第一控制板135,与每个灭菌舱连接的第一控制阀131和第二控制阀133均与该灭菌舱的第一控制板135电连接。优选的,第一控制板135安装在每个灭菌舱的舱门上,第一控制板135上设有显示面板和控制按键,显示面板用于显示该灭菌舱内的相关参数、对应的第一控制阀131和第二控制阀133的开关状态,控制按键用于输入对该灭菌舱的相关控制指令,如开启该灭菌舱的工作状态、设定灭菌时长和抽真空的时长等参数。
28.每个灭菌舱通过各自连接的第一控制阀131与真空装置150连通,每个灭菌舱通过各自连接的第二控制阀133与蒸发装置171连通,具体如图1所示。
29.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在底座110内的真空装置150、蒸发装置171、注液装置170和自检模块190,其设置数量均为一个,第一控制阀131和第二控制阀133均为电磁阀。
30.进一步的,每个第一控制阀131和每个第二控制阀133均与自检模块190电连接,自检模块190安装在底座110内的电路板上,灭菌器的任一灭菌舱在灭菌工作开始之前和灭菌工作结束之后,自检模块190均会对未处于工作状态的每个第一控制阀131和第二控制阀133进行检查,保证未处于工作状态的每个第一控制阀131和第二控制阀133均处于关闭状态,避免灭菌器在工作时,真空装置150和注液装置170对未使用的灭菌舱内部进行抽真空
工作或/和注液工作。自检模块190还与每个灭菌舱上设置的第一控制板135电连接,在自检模块190上还设置有报警单元191,如果自检模块190在检查过程中检测到第一控制阀131和/或第二控制阀133有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自检模块190会将信号传输给对应的拟开始工作的灭菌舱或灭菌结束后拟关闭的灭菌舱的第一控制板135,在该第一控制板135上显示呈打开状态的第一控制阀131和/或第二控制阀133的具体编号,相应的,该信息还能同步显示在后续的第二控制板231上。同时,报警单元191发出警报,且自检模块190会将该信号传输给处理模块210,处理模块210自动控制未关闭的控制阀进行关闭,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灭菌工作量增加。
31.进一步的,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210,处理模块210也安装于底座110内的电路板上,在每个灭菌舱内均安装有真空检测装置137和浓度检测装置139,如图3所示。每个灭菌舱内的真空检测装置137和每个浓度检测装置139均与处理模块210电连接,每个第一控制阀131和每个第二控制阀133也均与处理模块210电连接。真空检测装置137和浓度检测装置139能够对灭菌舱内的气压和过氧化氢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处理模块210将真空检测装置137和浓度检测装置139检测得到的值与预设定的值进行比较,从而控制第一控制阀131和第二控制阀133的打开或关闭,实现多个灭菌舱同时进行灭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2.本实施方式以第一灭菌舱130和第二灭菌舱132同时工作时为例进行说明,当第一灭菌舱130内的气压值达到处理模块210预设定的气压值而第二灭菌舱132未达到预设定的气压值时,处理模块210会控制与第一灭菌舱130连通的第一控制阀131进行关闭,与第二灭菌舱132相连通的第一控制阀131继续保持打开状态,此时真空装置150通过呈打开状态的第一控制阀131继续对第二灭菌舱132进行抽真空工作,第一灭菌舱130进行下一步工作,如向第一灭菌舱130内注入过氧化氢蒸汽灭菌介质;当第一灭菌舱130内的过氧化氢浓度达到处理模块210预设定的浓度值而第二灭菌舱132未达到预设定的浓度值时,处理模块210会控制与第一灭菌舱130连通的第二控制阀133进行关闭,与第二灭菌舱132相连通的第二控制阀133保持打开状态,注液装置170继续向第二灭菌舱132内入过氧化氢蒸汽灭菌介质,并停止再向第一灭菌舱130中注入。
33.请参考图2所示,一种多舱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设备,还包括操作台230,操作台230安装于底座110的一侧。工作人员可以在操作台230的台面上对已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打包和暂时的摆放。在操作台230上安装有第二控制板231,第二控制板231与每个第一控制板135电连接,第二控制板231能够通过第一控制板135控制第一控制阀131和第二控制阀133的打开和闭合。第二控制板231上能够显示每个灭菌舱、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等配套装置的状态信息。
34.进一步的,操作台230前侧面开设有多个容纳腔233,容纳腔233内设置有收纳盒235,收纳盒235能够沿容纳腔233的深度方向做往复运动。收纳盒235可以盛放已消毒打包的医疗器械。
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