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5282发布日期:2022-04-27 12: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外壳,与所述内壳相连接,并且,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围设出一安装空间;中间壳,设置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且所述中间壳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所述中间壳形成有风道和眼罩框,所述眼罩框的框体围设出的空间形成按摩腔,所述风道和所述按摩腔相连通,并且,所述风道和所述按摩腔与所述安装空间不连通;所述内壳在与所述眼罩框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一避位孔以显露所述按摩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框的框体被构造成环形且伸入所述第一避位孔;所述眼罩框的框体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与所述外壳相对接,所述后端与所述第一避位孔尺寸对应,以阻止进入所述按摩腔内的气流再流入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的安装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也围合有与所述风道和所述按摩腔不连通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布置有眼部护理装置的电器件与电源相连接的导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内壳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包括:第一段壳体,形成有第一风道;第二段壳体,所述第二段壳体包括第一风道壳和第一眼罩框,所述第一风道壳形成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对接连通;所述第一眼罩框连接于所述第一风道壳,所述第一眼罩框的框体围设出的空间形成第一按摩腔,所述第一风道壳上形成有第一风孔,所述第一按摩腔与所述第二风道通过所述第一风孔直接连通;所述内壳在与所述第一按摩腔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避位孔,以显露所述第一按摩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眼罩框开设有第一嵌设槽,所述第一风道壳嵌设于所述第一嵌设槽内并显露于所述第一按摩腔。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在向着所述第二风道的方向逐渐变窄,以提高气体流入所述第二风道的流速。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壳体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壳体的两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组件,连接于所述中间壳,用于加湿所述中间壳的风道内的气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储液件,连接于所述中间壳,并且,所述储液件内的储水空间与所述中间壳的风道之间具有连通通道;导热板,贴设于所述储液件;加热件,贴设于所述导热板,用于对所述储液件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储液件内的液体蒸发后加湿所述风道内的气流。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温度检测件,连接于所述加热件,用于检测所述加热件的温度。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被构造成片状;所述外壳安装有镜片;所述加热件沿着厚度方向的侧面对着所述镜片和/或所述外壳的方向设置。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还包括:风机组件,置于所述第一段壳体的第一风道内,用于向所述第一风道内通风并驱动气流通过所述第二风道流入所述第一按摩腔。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壳体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被构造成敞开式结构,以便于安装所述风机组件。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形成有用于盖设所述敞开式结构的盖体。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段壳体形成有第四避位孔,所述风机组件穿设所述第四避位孔且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17.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壳体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段壳体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的连接处形成有凸起;所述内壳在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相配合,以用于所述第一段壳体和所述第二段壳体与所述内壳相连接时进行定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眼部护理装置。该眼部护理装置包括:内壳;外壳,与内壳相连接,并且,内壳和外壳围设出一安装空间;中间壳,置于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且与内壳和外壳之间的至少一个相连接,所述中间壳形成有风道和眼罩框,所述眼罩框的内部空间形成按摩腔,所述风道和所述按摩腔直接连通;所述内壳在与所述眼罩框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一避位孔以显露所述按摩腔。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间壳限定出独立的风道,使风道内的气流直接进入按摩室,而不会透过中间壳进入到外壳和内壳之间的安装空间内,使气流不会影响置于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电子器件,对电子器件起到了保护作用,安全性较高,气道的密封性较强。性较强。性较强。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兴 张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0
技术公布日:2022/4/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