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消毒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7161发布日期:2022-03-02 05:2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野外消毒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盒,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野外消毒盒。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病菌的感染能力也是不可忽视。尤其在野外,因为大部分的野外医疗箱仅仅是用于装载消毒好的急救器械,野外医疗箱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引发的其他细菌感染。
3.因此需要设计一款野外消毒盒,使野外消毒盒内装载的急救器械时刻保持消毒状态,避免引发的其他细菌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外消毒盒,使野外消毒盒内装载的急救器械时刻保持消毒状态,避免引发的其他细菌感染。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野外消毒盒,包括盒体和位于盒体上方的盒盖,盒盖一侧通过合页与盒体连接,盒盖另一侧通过锁扣与盒体连接;盒盖相对于盒体一面设有凹槽,凹槽内壁安装有紫外线灯,盒体内壁覆盖有棉垫。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8.所述盒体包括主盒体和多个副盒体,多个副盒体可依次上下套合,处于底层的副盒体底面设有卡槽,主盒体内底壁设有卡块,多个副盒体可放置在主盒体内且卡块卡入卡槽内;棉垫设置于顶层的副盒体内壁。由于紫外线灯无法对已经使用过的急救器械进行彻底消毒,因此设计了多个副盒体。消毒液与急救器械均放入盒体内,不仅可利用紫外线灯对已经消毒好的急救器械进行防护,避免二次污染,而且将消毒液倒入副盒体,将已经使用过的急救器械浸泡,对其进行彻底消毒后再将其放入隔板上。从而实现急救器械在野外的重复使用。通过利用卡块卡入卡槽,防止副盒体在主盒体内左右晃动,避免消毒瓶破碎导致消毒液溢出。
9.更进一步的,处于顶层的所述副盒体内壁设有将其分隔成下部的储存仓和上部的消毒仓的隔板,储存仓底部设有多个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消毒瓶。将消毒瓶与急救器械分类摆放,更有效的保护消毒瓶,避免消毒瓶破碎导致消毒液溢出。同时,能更好的利用紫外线灯照射急救器械,不受消毒瓶的干扰。
10.更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两侧通过滑轨结构与副盒体的侧壁相连接,以使隔板可相对副盒体滑动并伸出副盒体;滑轨结构包括相互适配的导轨和滑动部,导轨和滑动部两者其一设置在隔板上,导轨和滑动部两者中的另外一个设置在副盒体的侧壁上。方便操作隔板,便于取出消毒瓶。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副盒体外表面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在光滑表面。光滑表面方便多个副盒体可依次上下套合。同时副盒体外表面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方便多个副盒体依
次上下套合得更加稳固。
12.所述卡块为环形卡块,卡槽为环形槽。增加卡块与卡槽的接触面积,使卡块与卡槽连接更加稳固。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4.1.利用紫外线灯,使上述野外消毒盒内装载的急救器械时刻保持消毒状态,避免引发的其他细菌感染。而且利用紫外线灯,提高消毒效率。
15.2.盒体内壁覆盖有棉垫,防止上述野外消毒盒在搬运过程急救器械的损坏,同时避免急救器械与盒体撞击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16.图1是野外消毒盒的结构图。
17.图2是盒体的剖视图。
18.图3是副盒体的剖视图。
19.图4是副盒体的结构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盒体;2、盒盖;3、合页;4、紫外线灯;5、滑轨结构;6、锁扣;11、主盒体;12、副盒体;13、卡块;14、卡槽;15、放置槽;16、隔板;17、消毒仓;18、储存仓;21、凹槽;51、导轨;52、滑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野外消毒盒,包括盒体1和位于盒体1上方的盒盖2,盒盖2一侧通过合页3与盒体1连接,盒盖2另一侧通过锁扣6与盒体1连接;盒盖2相对于盒体1一面设有凹槽21,凹槽21内壁安装有紫外线灯4,盒体1内壁覆盖有棉垫。
24.其中,盒体1包括主盒体11和多个副盒体12,多个副盒体12可依次上下套合,处于底层的副盒体12底面设有卡槽14,主盒体11内底壁设有卡块13,多个副盒体12可放置在主盒体11内且卡块13卡入卡槽14内;棉垫设置于顶层的副盒体12内壁。处于顶层的副盒体12内壁设有将其分隔成下部的储存仓18和上部的消毒仓17的隔板16,储存仓18底部设有多个放置槽15,放置槽15内放置有消毒瓶。隔板16两侧通过滑轨结构5与副盒体12的侧壁相连接,以使隔板16可相对副盒体12滑动并伸出副盒体12;滑轨结构5包括相互适配的导轨51和滑动部52,导轨51和滑动部52两者其一设置在隔板16上,导轨51和滑动部52两者中的另外一个设置在副盒体12的侧壁上。副盒体12外表面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在光滑表面。卡块13为环形卡块,卡槽14为环形槽。副盒体12优选为三个。
25.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
26.首先,将已经经过高温消毒的急救器械放入消毒仓17。然后,盒盖2合上并通过锁扣6将其锁紧。再次,开启紫外线灯4,在野外行进的过程中,也可以时刻对消毒仓17内的急救器械进行消毒,避免急救器械二次污染。
27.在野外使用过上述急救器械内的急救器械后,首先,将主盒体11内的所有副盒体
12取出,将所有副盒体12分开后依次摆放。其次,拉动隔板16,将储存在储存仓18内的酒精和碘酒分别取出,并将其分别导入不同的副盒体12。再次,将使用过的急救器械先浸泡在装载酒精的副盒体12内,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将其放入装载碘酒的副盒体12内。最后,将急救器械装入盒体1,利用紫外线灯4进一步消毒,方便下一次继续使用。


技术特征:
1.野外消毒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和位于盒体(1)上方的盒盖(2),盒盖(2)一侧通过合页(3)与盒体(1)连接,盒盖(2)另一侧通过锁扣(6)与盒体(1)连接;盒盖(2)相对于盒体(1)一面设有凹槽(21),凹槽(21)内壁安装有紫外线灯(4),盒体(1)内壁覆盖有棉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包括主盒体(11)和多个副盒体(12),多个副盒体(12)可依次上下套合,处于底层的副盒体(12)底面设有卡槽(14),主盒体(11)内底壁设有卡块(13),多个副盒体(12)可放置在主盒体(11)内且卡块(13)卡入卡槽(14)内;棉垫设置于顶层的副盒体(12)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外消毒盒,其特征在于:处于顶层的所述副盒体(12)内壁设有将其分隔成下部的储存仓(18)和上部的消毒仓(17)的隔板(16),储存仓(18)底部设有多个放置槽(15),放置槽(15)内放置有消毒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外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6)两侧通过滑轨结构(5)与副盒体(12)的侧壁相连接,以使隔板(16)可相对副盒体(12)滑动并伸出副盒体(12);滑轨结构(5)包括相互适配的导轨(51)和滑动部(52),导轨(51)和滑动部(52)两者其一设置在隔板(16)上,导轨(51)和滑动部(52)两者中的另外一个设置在副盒体(12)的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外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盒体(12)外表面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的光滑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外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3)为环形卡块,卡槽(14)为环形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外消毒盒,包括盒体和位于盒体上方的盒盖,盒盖一侧通过合页与盒体连接,盒盖另一侧通过锁扣与盒体连接;盒盖相对于盒体一面设有凹槽,凹槽内壁安装有紫外线灯,盒体内壁覆盖有棉垫。利用紫外线灯,使上述野外消毒盒内装载的急救器械时刻保持消毒状态,避免引发的其他细菌感染。而且利用紫外线灯,提高消毒效率。盒体内壁覆盖有棉垫,防止上述野外消毒盒在搬运过程急救器械的损坏,同时避免急救器械与盒体撞击产生噪音。避免急救器械与盒体撞击产生噪音。避免急救器械与盒体撞击产生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易亚萍 刘科玲 农小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7.22
技术公布日:2022/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