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8049发布日期:2022-01-12 07:0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透析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


背景技术:

2.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是其生命线之一。中心静脉导管极易发生导管腔内感染。感染的发生机理主要是皮肤部位的金黄色表皮葡萄球菌附着到导管开口部位,并移行致官腔内种植形成菌落,在以后血液透析发生感染,极易引发菌血症、白血症,肺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致命的并发症。对于其治疗,重点在于预防,只能加强皮肤及导管口的消毒,发生感染时只能拔出导管或者原位置更换导管,这给患者及国家医保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3.现有的导管在透析结束后只用肝素帽,此次透析结束至下次透析之间间隔3天,这三天之内除了导管外包扎的无菌敷料之外在没有任何预防感染的屏障,它不能有效防止表皮葡萄球菌等细菌通过导管口进入导管,进一步引发导管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具有提升安全性,降低感染概率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包括肝素帽帽体,所述肝素帽帽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部开设有碘伏囊,所述密封圈的内部还设置有压板,所述肝素帽帽体内部相对设置密封圈的一端两侧内表面均设置有海绵,所述压板的上端一体成型设置有与碘伏囊对应的刺针,所述刺针能够刺破碘伏囊;所述密封圈的内部还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刺针贯通,另一端连接至海绵的内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碘伏囊在密封圈的内部为环形结构设置,且个数为不同直径的两个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和刺针均为不锈钢构件,且所述刺针与压板为一体呈l字型结构的两个设置,所述刺针分别对应两个碘伏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海绵个数为不同直径的两个设置,所述不同直径的两个所述海绵的上端均连接有导流管。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碘伏囊内部靠近刺针尖刺端与导流管的连接处通过保护膜进行密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和刺针均为不锈钢构件,所述刺针为对称的两个设置,且与压板呈y字型结构设置,所述两个刺针分别对应两个不同的碘伏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内部相
对设置刺针和压板的位置与导流管直接贯通设有分流导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碘伏囊内部靠近刺针尖刺端与分流导管的连接处通过保护膜进行密封。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刺针和导流管在密封圈的内部为环形均匀的多个设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表皮葡萄球菌等细菌通过导管口进入导管,进一步降低导管感染发生,提升安全性,且本实用新型将碘伏囊设置成刺破使用的结构,在肝素帽帽体未使用时内部碘伏不会与外界接触,保证在使用前无菌,只有在刺针刺破保护膜后碘伏囊内部碘伏才会与外界接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中a部分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视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中b部分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肝素帽帽体;2、密封圈;3、碘伏囊;4、压板;5、海绵;6、刺针;7、分流导管;8、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包括肝素帽帽体1,肝素帽帽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密封圈2,密封圈2的内部开设有碘伏囊3,密封圈2的内部还设置有压板4,肝素帽帽体1内部相对设置密封圈2的一端两侧内表面均设置有海绵5,所述压板4的上端一体成型设置有与碘伏囊3对应的刺针6,所述刺针6能够刺破碘伏囊3;所述密封圈2的内部还设置有导流管8,所述导流管8的一端与刺针6贯通,另一端连接至海绵5的内部。
24.具体的,碘伏囊3在密封圈2的内部为环形结构设置,且个数为不同直径的两个设置。
25.具体的,压板4和刺针6均为不锈钢构件,且所述刺针6为对称的两个设置,且与压板4呈y字型结构设置,所述两个刺针6分别对应两个不同的碘伏囊3。本实施例中通过该种y型结构,可使肝素帽帽体1不同直径的侧壁上的海绵5均能稀释到碘伏。
26.所述海绵5个数为不同直径的两个设置,所述不同直径的两个所述海绵5的上端均连接有导流管8。
27.具体的,所述密封圈2内部相对设置刺针6和压板4的位置与导流管8直接贯通设有分流导管7;所诉导流管8通过分流导管7互通。
28.具体的,述碘伏囊3内部靠近刺针6尖刺端与分流导管7的连接处通过保护膜进行
密封,本实施例中碘伏囊3和分流导管7连接处的保护膜为易刺破的橡胶构件。
29.具体的,压板4、刺针6和导流管8在密封圈2的内部为环形均匀的多个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刺破结构和引流结构设置成环形的多个,为了保证碘伏囊3刺破后内部碘伏能均匀且快速的被海绵5稀释。
30.实施例2
31.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导管感染的封管帽,包括肝素帽帽体1,肝素帽帽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密封圈2,密封圈2的内部开设有碘伏囊3,密封圈2的内部还设置有压板4,肝素帽帽体1内部相对设置密封圈2的一端两侧内表面均设置有海绵5,所述压板4的上端一体成型设置有与碘伏囊3对应的刺针6,所述刺针6能够刺破碘伏囊3;所述密封圈2的内部还设置有导流管8,所述导流管8的一端与刺针6贯通,另一端连接至海绵5的内部。
32.具体的,所述碘伏囊3在密封圈2的内部为环形结构设置,且个数为不同直径的两个设置。
33.具体的,压板4和刺针6均为不锈钢构件,且所述刺针6与压板4为一体呈l字型结构的两个设置,所述刺针6分别对应两个碘伏囊3。
34.具体的,碘伏囊3内部靠近刺针6尖刺端与导流管8的连接处通过保护膜进行密封,本实施例中碘伏囊3和导流管8连接处的保护膜为易刺破的橡胶构件。
35.具体的,所述海绵5个数为不同直径的两个设置,所述不同直径的两个所述海绵5的上端均连接有导流管8,两个导流管8与碘伏囊3均独立连接。
36.具体的,压板4、刺针6和导流管8在密封圈2的内部为环形均匀的多个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刺破结构和引流结构设置成环形的多个,为了保证碘伏囊3刺破后内部碘伏能均匀且快速的被海绵5稀释。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需要使用肝素帽帽体1密封导管时,将肝素帽帽体1旋入导管的密封端,旋入后导管的一端与肝素帽帽体1内部的密封圈2接触,继续旋合,此时压板4被带动向密封圈2的内部移动,压板4的一端的刺针6向内移动后刺破碘伏囊3和分流导管7连接处的密封膜,然后将肝素帽帽体1在导管的上端稍稍旋出,使刺针6退出被刺破的通孔内,此时碘伏囊3内部的碘伏将沿着分流导管7和导流管8流至海绵5的内部,被海绵5吸附,然后再次将肝素帽帽体1旋转至与导管连接端密封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