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睡眠检测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2462发布日期:2021-12-29 17:16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睡眠检测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助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睡眠检测治疗仪。


背景技术:

2.睡眠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行为,睡眠能够对疲劳的人体起到最直接的恢复作用,合理且充足的睡眠习惯还能够保持人体较高的免疫力和精神状态,因此睡眠质量对于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进而造成睡眠时精神烦躁难以入睡,久而久之便发展为失眠,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睡眠治疗仪则是辅助人体睡眠的一种高效治疗设备,相较于药物助眠其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但一般的睡眠治疗仪在使用时佩戴并不稳定,仅仅通过其自身的弹性夹持在使用者头部,在睡眠过程中容易脱落,造成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睡眠检测治疗仪,能够在使用者使用治疗仪辅助睡眠时,确保治疗仪能够稳固地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防止脱落。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睡眠检测治疗仪,包括弧形主体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弧形主体中部,所述弧形主体两端均设有耳罩,所述弧形主体上侧对称设有两个治疗机构,所述弧形主体端部设有稳定机构;
7.所述治疗机构包括翻盖、导线、电极片和双面胶贴,所述弧形主体开有与所述治疗机构相匹配的收纳槽,所述翻盖一端阻尼铰接于所述收纳槽且通过卡扣与所述收纳槽连接,所述导线位于所述收纳槽内并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电极片与所述导线另一端连接,所述双面胶贴粘于所述电极片;
8.所述稳定机构包括一个弹性束带、一个弹性眼罩和两个调整组件,所述弹性束带两端固定设于所述弧形主体后侧两边,两个所述调整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弧形主体两侧,所述弹性眼罩设于两个调整组件之间;
9.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滑块、螺纹杆和固定件,所述弧形主体侧面开有与所述调整组件相匹配的通槽,所述滑块滑动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螺纹杆固定设于所述滑块且远离所述弧形主体一端,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螺纹杆,所述弹性眼罩设于两个所述滑块之间。
10.两个所述耳罩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弧形主体,所述弧形主体的两个端部远离所述弹性眼罩一侧均设有限位条;耳罩通过阻尼转轴设于弧形主体便于在不使用装置时装置的收纳,可翻转耳罩以减小装置的整体体积,限位条能够对耳罩的翻折角度进行限位。
11.所述耳罩设有海绵圈,所述耳罩内置有播放器,所述播放器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海绵圈能够使得耳罩佩戴时更加舒适,播放器可用于播放白噪音音乐,提高助眠效
果。
12.所述固定件为内螺纹帽;这样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便于对滑块进行锁止限位。
13.所述翻盖侧面开有导向口;这样能够便于导线取出收纳槽使用。
14.所述耳罩均匀开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能够提高耳罩的透气性。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主体、弹性束带和弹性眼罩的配合,能够在使用者使用时更加稳固地将装置佩带于使用者头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避免脱落;调整组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弹性眼罩贴于使用者头部的程度,不仅能够提高稳定效果,而且弹性眼罩自身还具有遮光的效果,使得使用者在睡眠时能够避免受到光线的刺激影响;治疗机构配合耳罩能够对使用者进行助眠治疗,促进其快速入眠,并且翻盖配合收纳槽的设计能够便于导线和电极片的收纳,避免导线和电极片暴露被拉扯损坏。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睡眠检测治疗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睡眠检测治疗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23.弧形主体1、控制面板11、耳罩12、海绵圈121、限位条13、翻盖2、导向口201、导线21、电极片22、双面胶贴23、收纳槽24、弹性束带3、弹性眼罩31、调整组件32、滑块321、螺纹杆322、内螺纹帽323、通槽33。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

6所示,一种睡眠检测治疗仪,包括弧形主体1和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设于弧形主体1中部,弧形主体1两端均设有耳罩12,弧形主体1上侧对称设有两个治疗机构,弧形主体1端部设有稳定机构;
26.治疗机构包括翻盖2、导线21、电极片22和双面胶贴23,弧形主体1开有与治疗机构相匹配的收纳槽24,翻盖2一端阻尼铰接于收纳槽24且通过卡扣与收纳槽24连接,导线21位于收纳槽24内并与控制面板11连接,电极片22与导线21另一端连接,双面胶贴23粘于电极片22;
27.稳定机构包括一个弹性束带3、一个弹性眼罩31和两个调整组件32,弹性束带3两端固定设于弧形主体1后侧两边,两个调整组件32分别设于弧形主体1两侧,弹性眼罩31设于两个调整组件32之间;
28.调整组件32包括滑块321、螺纹杆322和固定件,弧形主体1侧面开有与调整组件32相匹配的通槽33,滑块321滑动设于通槽33内,螺纹杆322固定设于滑块321且远离弧形主体1一端,固定件设于螺纹杆322,弹性眼罩31设于两个滑块321之间。
29.在使用者使用本装置治疗助眠时,先将治疗机构的翻盖2打开,将内部导线21和电极片22取出后关闭翻盖2,然后保持弹性束带3贴于使用者头部后脑勺,将弧形主体1佩带于使用者头部,耳罩12罩住使用者的耳朵,最后再将电极片22通过双面胶贴23贴于使用者头部并调整弹性眼罩31的位置,即可将整个装置稳固佩戴于使用者头部;
30.弧形主体1内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与控制面板11电性连接,电极片22贴于使用者头部时,控制面板11会控制电极片22发出微电流,进而缓解使用者睡眠障碍,促进患者快速入眠,电极片22通过双面胶贴23贴于使用者头部能够确保在使用者睡眠时电极片22不会脱落,提高稳定性,而双面胶贴23自身可贴于电极片22,因此在一次使用后可将双面胶贴23撕下,更换新的双面胶贴23,这样更加方便快捷且使用成本低,耳罩12能够将使用者的耳朵罩住,从而隔绝外界噪音,避免噪音影响难以入眠;
31.弹性束带3自身具有弹性,在弧形主体1配到到头部时弹性束带3会产生向前的收束力,此时便可调节弹性眼罩31的位置,调节时先取消固定件对螺纹杆322的限位,从而使得滑块321能够前后滑动,这样同时通过两个螺纹杆322推动滑块321移动,使得弹性眼罩31向头部一侧靠近,直至弹性眼罩31贴于使用者头部,最后再通过固定件锁紧,使得滑块321无法再移动,这样除了弧形主体1通过自身夹持力佩带于使用者头部以外,弹性束带3和弹性眼罩31还能够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使得装置不易从使用者头部脱落,并且弹性眼罩31自身具有遮挡外界光线的作用,在使用者睡眠时能够避免外界光线刺激导致难以入眠,而且通过两个调整组件32的调整方式能够使得弹性眼罩31更加贴合于使用者眼部;
32.而在不使用时可将电极片22和导线21收回收纳槽24内,并通过翻盖2将其封闭,这样能够保护导线21和电极片22,避免暴露在外界被拉扯损坏;
33.这样通过弧形主体1、弹性束带3和弹性眼罩31的配合,能够在使用者使用时更加稳固地将装置佩带于使用者头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避免脱落,调整组件3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弹性眼罩31贴于使用者头部的程度,不仅能够提高稳定效果,而且弹性眼罩31自身还具有遮光的效果,使得使用者在睡眠时能够避免受到光线的刺激影响,治疗机构配合耳罩12能够对使用者进行助眠治疗,促进其快速入眠,并且翻盖2配合收纳槽24的设计能够便于导线21和电极片22的收纳,避免导线21和电极片22暴露被拉扯损坏。
34.两个耳罩12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设于弧形主体1,弧形主体1的两个端部远离弹性眼罩31一侧均设有限位条13;耳罩12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设于弧形主体1,这样在不使用装置时可将两个耳罩12翻转使其折叠于弧形主体1侧,进而减小装置的整体体积,而阻尼转轴的使用能够避免耳罩12过于松动,限位条13能够对耳罩12进行限位,避免耳罩12过度向外翻转。
35.耳罩12设有海绵圈121,耳罩12内置有播放器,播放器与控制面板11电性连接;海绵圈121能够起到佩戴更加舒适的作用,避免耳罩12压迫耳部造成不适,播放器能够用于播放白噪音音乐,这样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使用者入眠。
36.固定件为内螺纹帽323;在需要固定滑块321时,只需将内螺纹帽323旋向弧形主体1,直至抵紧即可对滑块321固定。
37.翻盖2侧面开有导向口201;这样在取出导线21和电极片22时,可将导线21卡在导向口201内后再关闭翻盖2,减小翻盖2的空间体积且不影响导线21。
38.耳罩12均匀开有若干透气孔;这样能够提高耳罩12的透气效果,避免使用者佩戴
装置时耳部过于闷热。
39.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