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套式穿刺针保护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2224发布日期:2022-02-23 20:49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套式穿刺针保护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帽,具体涉及一种回套式穿刺针保护帽,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是内瘘穿刺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慢行肾脏病患者的日益增长,血液透析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首选方式之一,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成为长期透析患者的可靠生命线,一次性内瘘血管穿刺也是必行的一种方式,随之产生的是大量的锐器针。随着患者的数量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倍增。基于原有的穿刺针针帽结构,工作人员在回套针头的过程当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双手回套针帽,无法按压穿刺位置;2)穿刺针取出后随意,容易出现误伤以及血液流出的问题;3)穿刺针容易与针帽滑脱,同时,还具有针帽平行放置不易回套、穿刺针与针帽单手回套无着力点、固定在治疗巾上的针帽不易取下、穿刺针针尖滴血污染床单或地面、锐器盒距离远无暇回套针帽甚至持“裸针”转移、放置穿刺针入锐器盒时针尖回弹误伤等一系列问题。上述缺陷导致针刺伤以及院感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这对工作人员及患者无疑也是“显在的威胁”。因此,有待设计一种便于固定和回套,且不易滑脱的刺针帽。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回套式穿刺针保护帽,有效减少针刺伤,减小环境污染,降低使用难度,提升操作便利性,具体方案如下:
4.一种回套式穿刺针保护帽,包括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位于软管相对针头的另一端;所述的连接管可拆卸式连接有针头容纳座;所述的针头容纳座内具有单侧开口的中空腔;所述的中空腔内具有柔性填充部;所述的针头插接于柔性填充部内;所述柔性填充部封堵开口;所述柔性填充部的宽度自开口处向内逐渐减小。
5.将柔性填充部与针头容纳座下相结合组成保护帽,针头容纳座在插接针头之后,可以衔接针头与连接管,形成环形结构。且针头穿刺于柔性填充部内不易滑脱。由于柔性填充部外露面积大,插针角度范围广,便于单手使用。
6.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管口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针头容纳座相对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内螺纹和外螺纹相匹配。
7.当完成针头回套之后,容纳座可与连接管旋接,形成环状,便于放入锐器盒收纳。
8.优选的,所述针头容纳座的外轮廓为圆角立方体;所述中空腔的截面呈漏斗状;所述中空腔的开口和槽体处于针头容纳座的两端。
9.针头容纳座立方体的外轮廓在放置时不易出现滚动。
10.优选的,所述槽体沿圆形路径环绕设置;所述的柔性填充部为橡皮活塞;所述的中空腔包括锥形腔和圆柱腔;所述锥形腔在针头容纳座的侧部形成开口;所述的柔性填充部位于锥形腔内。
11.由橡皮活塞制成的柔性填充部,能够紧密的保护针头,防止针头滑脱。且可封堵开
口,防止针尖滴液外流。
12.优选的,所述的柔性填充部具有与中空腔适配的形状和尺寸;所述的柔性填充部与中空腔侧壁之间紧密接触;所述的锥形腔和圆柱腔连通。
13.优选的,所述的针头贯穿柔性填充部;所述针头的针尖部处于圆柱腔内;所述的中空腔与针头容纳座、连接管处于同一水平或竖直轴线。
14.优选的,所述外螺纹的相邻位置设置有握持挡板。
15.优选的,所述的针头通过针筒与软管相接;所述的针筒外侧设置有针翼;所述的所述的柔性填充部上具有彩色涂层。
16.具有彩色涂层的柔性填充部能够提高辨识度,颜色鲜明利于回套穿刺针时确定插入区域。
17.本实用新型中,由针头容纳座和柔性填充部、连接管共同组成保护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帽不易单手回套,容易滑脱等问题。透析结束取下针头时,可单手操作,另一只手可以按压穿刺位置;由于柔性填充部采用漏斗形状,在传统保护的基础之上扩大插针面积,方便单手从多种角度插入;同时,当针头插入之后,柔性填充部能够紧密的将其包覆,防止针头滑脱,而且柔性填充部也会将针头容纳座的开口封堵,方式针头滴液的外流;其次,在完成针头的插入之后,可将整个针头容纳座与连接管进行旋紧,整个软管通过针头容纳座的衔接,将形成一个环状结构,不易反弹,便于收纳的同时可以降低误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20.图3为a部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22.图5为装配状态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23.图6为柔性填充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为连接管,1.1为外螺纹,2为软管,3为针头,4为针头容纳座,4.1为中空腔,4.1.1为锥形腔,4.1.2圆柱腔,4.2为槽体,4.3为内螺纹,5 为柔性填充部,6为针筒,7为针翼。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术语相同的含义,只要不是不同地限定该术语。应当理解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术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
27.参见图1-图4,一种回套式穿刺针保护帽,包括连接管1;所述的连接管1位于软管2相对针头3的另一端;所述的连接管1可拆卸式连接有针头容纳座4;所述的针头容纳座4内
具有单侧开口的中空腔4.1;所述的中空腔内4.1具有柔性填充部5;所述的针头3插接于柔性填充部5内;所述柔性填充部封堵开口;所述柔性填充部的宽度自开口处向内逐渐减小。
2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将针头容纳座4与柔性填充部5结合,共同形成保护帽,在可以收纳针头的同时,也能够衔接连接管与针头,在完成针头回套之后,可以形成环形结构,不易回弹,便于存放。由于柔性填充部外露面积较大,插针角度范围广,便于单手使用。
29.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管1的管口处设置有外螺纹1.1;所述针头容纳座4相对连接管1的一侧设置有槽体4.2;所述槽体4.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4.3;所述的外螺纹1.1和内螺纹4.3相匹配。
3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针头容纳座4优选的采用螺纹旋紧的方式与连接管相接,当针头插入柔性填充部5内之后,可以将针头容纳座4与连接管结合,并旋转,即可形成如图1所示的环形。
31.使用时只需将连接管对准槽体4.2并插入进行旋转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槽体(内螺纹)的一侧为封闭的。
32.进一步的说,所述针头容纳座4的外轮廓为圆角立方体;所述中空腔4.1的截面呈漏斗状;所述中空腔4.1的开口和槽体4.2处于针头容纳座4的两端。
3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外轮廓为圆角立方体的针头容纳座在放置时,不易发生滚动掉落。
34.进一步的说,所述槽体4.2沿圆形路径环绕设置;所述的柔性填充部5为橡皮活塞;所述的中空腔4.1包括锥形腔4.1.1和圆柱腔4.1.2;所述锥形腔4.1.1 在针头容纳座4的侧部形成开口;所述的柔性填充部5位于锥形腔4.1.1内。
35.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部5的形状与锥形腔4.1.1匹配,采用漏斗形设计,开口一侧较大,可多角度插入针头,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同时,柔性填充部采用橡皮活塞制成,其能够紧密保护针头,并封堵开口,防止针头脱落的同时,也可以防止针头滴液的外流。
36.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柔性填充部5具有与中空腔4.1适配的形状和尺寸;所述的柔性填充部5与中空腔4.1侧壁之间紧密接触;所述的锥形腔4.1.1和圆柱腔4.1.2连通。
37.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针头3贯穿柔性填充部5;所述针头3的针尖部处于圆柱腔4.1.2内;所述的中空腔与针头容纳座、连接管处于同一水平或竖直轴线。
38.进一步的说,所述外螺纹4.3的相邻位置设置有握持挡板。
39.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针头3通过针筒6与软管2相接;所述的针筒6外侧设置有针翼7;所述的柔性填充部上具有彩色涂层。
4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对柔性填充部进行彩色涂膜处理,提高其便是度,便于拿取。
41.工作原理:在回血过程中,将针头容纳座(包括内置的柔性填充部)立体放置在治疗巾中方便操作的一侧,柔性填充部外露一面朝上;透析结束后,其中一手按压穿刺位置,防止穿刺点血液流出,另一只手将针头取出后,立即将针尖插入针头容纳座的柔性填充部中,防止管内血液流出及针头误伤现象。能单手回套针帽(可插入角度范围广)。然后再将针头容纳座的另一端(槽体、内螺纹一端)与硅胶连接管尾部螺纹连接,使其成为环状结构。最后放入到锐器盒中。
4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