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

文档序号:28565536发布日期:2022-01-19 17:2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


背景技术:

2.目前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被认为是股骨干骨折治疗的金标准、首选方法,临床上闭合复位股骨干骨折使用牵引床或其他牵引器械可充分解决肢体短缩移位,且已被广泛应用;肢体骨折端侧方移位则无相应专用工具,虽然有少数学者介绍了一些复位工具或技巧,但可重复性及操作性不强,大多数骨科医师仍采用切开复位或小切口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固定股骨骨折存在很多并发症,同时增加患者痛苦及恢复时间。
3.现有复位器仅可帮助复位,但无法维持骨折端稳定,术中容易出现再次移位,反复多次复位增加了骨折端肌肉、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损伤。股骨骨折需尽可能选择较粗的交锁髓内钉固定以提高骨折固定强度和固定的有效性,常常需要扩髓;骨折端反复移位可能导致导针或扩髓器在骨折端断裂。
4.现有复位器二个钳夹体只能在同一平面给骨折端施加挤压力,提供不了剪切力,复位器施加给骨折断端的力量可能被肌肉等软组织吸收,难以有效到达骨折断端而获得满意复位效果。复位器为不锈钢材料,二个钳夹体多位于骨折端水平,阻碍x线穿透,影响透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能够对前后或侧方移位的骨折断端提供剪切力,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包括座板、固定座、滑动座、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所述固定座、所述滑动座分设于所述座板一端的两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座板的长边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座板间设有调节并固定所述滑动座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臂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臂的第一固定螺杆;所述滑动座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臂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中,所述滑动座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二固定臂的第二固定螺杆,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固定臂相平行。
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及旋转手柄,所述齿条设于所述滑动座一侧的所述座板底部,所述齿轮设于所述滑动座一侧且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旋转手柄所述滑动座外侧并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座板的一端设有柱状的连接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臂、所述第二固定臂均由横臂和竖臂组成l型,所述横臂呈方形,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均为与所述横臂匹配的方形孔。
11.进一步的,所述竖臂呈圆柱形,所述竖臂上套接有压板。
12.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由弧形板和套管组成。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用于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和术中临时维持固定,无需另作任何辅助切口复位,既可减轻患者痛苦,加速患者康复,又可减轻手术医生的体力劳动,避免术中再次移位,降低骨折端肌肉、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损伤以及导针或扩髓器在骨折端断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的结构图。
16.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17.图3是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座板;11、连接部;2、固定座;21、第一固定孔;22、第一固定螺杆;3、滑动座;31、第二固定孔;32、第二固定螺杆;4、第一固定臂;41、横臂;42、竖臂;5、第二固定臂;6、齿条;7、齿轮;8、旋转手柄;9、压板;91、弧形板;92、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1
21.如图1-3所示,一种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包括座板1、固定座2、滑动座3、第一固定臂4、第二固定臂5。固定座2、滑动座3分设于座板1一端的两侧,其中,固定座2与座板1的长边固定连接,滑动座3与座板1的长边滑动连接。
22.滑动座3与座板1间设有调节并固定滑动座3位置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齿条6、齿轮7及旋转手柄8。齿条6设于滑动座3一侧的座板1底部且沿长度方向设置,齿轮7转动连接于滑动座3一侧且与齿条6啮合。旋转手柄8设于滑动座3外侧并与齿轮7的转轴固定连接。如此设置,通过转动旋转手柄8,可通过齿轮7带动滑动座3在座板1的长度方向运动。
23.固定座2上设有朝向滑动座3的第一固定孔21,第一固定臂4的一端滑动设于第一固定孔21中,固定座2上设有固定第一固定臂4的第一固定螺杆22,第一固定螺杆22的一端通入第一固定孔21中,通过旋转第一固定螺杆22,即可压紧第一固定臂4。
24.滑动座3设有朝向固定座2的第二固定孔31,第二固定臂5的一端滑动设于第二固定孔31中,滑动座3上设有固定第二固定臂5的第二固定螺杆32,第二固定螺杆32的一端通入第二固定孔31中,通过旋转第二固定螺杆32,即可压紧第二固定臂5。
25.第一固定臂4与第二固定臂5相平行。第一固定臂4、第二固定臂5均由横臂41和竖臂42组成l型。其中,横臂41呈方形,第一固定孔21、第二固定孔31均为与横臂41匹配的方形孔。如此,可防止两个固定臂在对应的固定孔内发生转动。
26.竖臂42呈圆柱形,竖臂42上套接有压板9。压板9由弧形板91和套管92组成。套管92的内径与竖臂92的外径匹配,可套接在竖臂42上;弧形板91表面光滑可以保护肢体软组织
免受损伤。
27.座板1的一端设有柱状的连接部11,该连接部11可与万向固定夹连接,以将座板1固定在手术床上。
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固定座、滑动座、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所述固定座、所述滑动座分设于所述座板一端的两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座板的长边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座板间设有调节并固定所述滑动座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臂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臂的第一固定螺杆;所述滑动座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臂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中,所述滑动座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二固定臂的第二固定螺杆,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固定臂相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及旋转手柄,所述齿条设于所述滑动座一侧的所述座板底部,所述齿轮设于所述滑动座一侧且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旋转手柄设于所述滑动座外侧并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的一端设有柱状的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臂、所述第二固定臂均由横臂和竖臂组成l型,所述横臂呈方形,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均为与所述横臂匹配的方形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臂呈圆柱形,所述竖臂上套接有压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由弧形板和套管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包括座板、固定座、滑动座、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所述固定座、所述滑动座分设于所述座板一端的两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座板的长边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座板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臂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臂的第一固定螺杆;所述滑动座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臂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中,所述滑动座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二固定臂的第二固定螺杆,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固定臂相平行。本实用新型的骨折体外辅助复位器,能够对前后或侧方移位的骨折断端提供剪切力,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谌业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梅州市人民医院(梅州市医学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02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