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护理防感染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7241发布日期:2022-01-01 00:2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防感染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感染隔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呼吸内科护理防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突飞猛进的向前迈步,国民对于医疗安全和医疗保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呼吸传染疾病作为一种十分容易传播的疾病,如何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传染的概率,成为医生们的主要研究方向。
3.呼吸内科属于医学传统科室之一,为临床二级科室,属于内科系统,呼吸内科主要看的疾病就是呼吸系统疾病,大致有以下几类,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有感冒、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气道阻塞性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血管性疾病,包括肺动脉栓塞、肺源性心脏病等:肿瘤性疾病,包括支气管肺癌、肺部其他恶性肿瘤等:职业性肺病包括硅肺、职业性哮喘等;胸膜疾病主要为胸膜炎、气胸、胸膜间皮瘤等。
4.现在的呼吸传染疾病多为飞沫传播,医护人员长时间与患者在同一个环境里共处,容易传染医护人员,患者之间也容易产生交叉感染,引起额外的医疗事故,医护人员也经常需要给患者交流病情,给患者送药物和食物,需要与患者接触,加大了医护人员被传染的可能性,针对此现象的发生,我们提出一种呼吸内科护理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呼吸内科护理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结构简单,能过滤空气,能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
6.所述的呼吸内科护理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带门的隔离箱,门位于隔离箱前侧,隔离箱左侧设置有进气管,对应进气管在隔离箱左侧开设有进气孔,进气管穿装在进气孔内,进气管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隔离箱右侧设置有出气管,对应出气管在隔离箱右侧开设有出气孔,出气管穿装在出气孔内,出气管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隔离箱内底部水平设置有支架,支架的左端安装在隔离箱的内侧壁上,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隔离箱内外传递物品的传递组件,隔离箱内部安装有电话。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hepa过滤网,hepa过滤网安装在进气管内。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第一过滤壳体和第二过滤壳体,第一过滤壳体和第二过滤壳体设置在出气管内并与之呈抽屉式配合,第一过滤壳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透气的孔,第一过滤壳体内装有用于消毒的医用消毒棉,第二过滤壳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透气的孔,第二过滤壳体内装有用于吸附病毒的蜂窝活性炭。
9.进一步的,所述传递组件包括传递箱,传递箱无左右两侧,传递箱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门,隔离箱左侧开设有传递口,传递箱安装在传递口内。
10.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箱内顶部安装有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吸入外部空气后,把外部气体过滤后提供给患者空气,给患者带来新鲜的空气,将患者呼吸后的空气过滤后排出,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避免医护人员直接接触患者,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中各部件名称:1、进气管 2、hepa过滤网 3、雾化喷头 4、紫外线灯 5、储存箱 6、隔离箱 7、第一过滤壳体 8、第二过滤壳体 9、拉环 10、出气管 11、电话 12、床 13、支架 14、传递口 15、传递箱 1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6.实施例1
17.本实施例所述的呼吸内科护理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带门的隔离箱6,门位于隔离箱6前侧,隔离箱6左侧设置有进气管1,对应进气管1在隔离箱6左侧开设有进气孔,进气管1穿装在进气孔内,进气管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隔离箱6右侧设置有出气管10,对应出气管10在隔离箱6右侧开设有出气孔,出气管10穿装在出气孔内,出气管10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隔离箱6内底部水平设置有支架13,支架13的左端安装在隔离箱6的内侧壁上,支架13上设置有用于隔离箱6内外传递物品的传递组件,隔离箱6内部安装有电话11。
18.本实施例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气管1吸入外部空气,第一过滤组件过滤外部气体提供给患者空气,通过出气管10排出患者呼吸后的气体,第二过滤组件过滤内部空气后排出,通过传递组件给患者提供药物等,避免直接接触患者,患者通过电话11与医生交流病情,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保护医护人员。
20.本实施例使用时,患者打开门进入隔离箱6后,进气管1吸入外部空气,空气经过第一过滤组件后提供给患者,医护人员将药物放在传递组件内,患者再去传递组件内取出,医生通过电话11与患者交流病情。
21.本实施例中隔离箱6内底面设置有床12,患者可以躺在床12上休息。
22.实施例2
23.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hepa过滤网2,hepa过滤网2安装在进气管1内。
24.本实施例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25.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能给患者提供干净,清爽的空气。
26.本实施例中的hepa过滤网2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hepa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风阻大,容尘量大,过滤精度高,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加工成各种尺寸和形状。
27.本实施例中hepa过滤网2也可以是活性炭过滤层和加湿器组成。
28.本实施例中在进气管1内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向隔离箱6内吸入空气,进一步保证隔离箱6的空气流通。
29.实施例3
30.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第一过滤壳体7和第二过滤壳体8,第一过滤壳体7和第二过滤壳体8设置在出气管10内并与之呈抽屉式配合,第一过滤壳体7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透气的孔,第一过滤壳体7内装有用于消毒的医用消毒棉,第二过滤壳体8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透气的孔,第二过滤壳体8内装有用于吸附病毒的蜂窝活性炭。
31.本实施例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将患者呼吸后的空气过滤处理后净化为无病毒的气体,排出隔离箱6外,保护了医护人员的身体,避免受到感染。
33.本实施例使用时,室内气体通过第一过滤壳体7时进行消毒,通过第二过滤壳体8时进行吸附,将患者呼吸后的空气净化,排出隔离箱6外部。
34.本实施例中出气管10为矩形管道,矩形管道与第一过滤壳体7和第二过滤壳体8抽屉式配合更流畅,密封效果更好,过滤效果更好。
35.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组件也可以使通过出气管10将患者呼吸后的空气收集起来,通过冷凝法,燃烧法,催化转化法和吸收法等方法处理。
36.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过滤壳体7和第二过滤壳体8上均安装有用于手拉的拉环9,便于医护人员取出和安装过滤网。
37.实施例4
38.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传递组件包括传递箱15,传递箱15无左右两侧,传递箱15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门,隔离箱6左侧开设有传递口14,传递箱15安装在传递口14内。
39.本实施例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结构简单,传递箱15将医护人员和患者隔离开来,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直接接触,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41.本实施例使用时,医护人员在隔离箱6左侧打开传递箱15左侧的门,将药物放入传递箱15内,关闭左侧的门,通过电话11嘱咐患者按时定量吃药,患者在隔离箱6内接到消息后,打开传递箱15右侧的门,拿出药物,关闭右侧的门。
42.本实施例中传递箱15左端安装在传递口14内,左端底部安装支架13上。
43.本实施例中在门上安装有把手16,便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打开和关闭门。
44.本实施例中传递组件还可以是医药盘,将药物放在医药盘内,从传递口14传递进隔离箱6。
45.实施例5
46.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隔离箱6内顶部安装有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4。
47.本实施例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4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在紫外线灯4的作用下能全方位的对隔离箱6和进
入隔离箱6的患者消毒。
49.本实施例使用时,打开紫外线灯4,通过紫外线杀死病毒。
50.本实施例中在隔离箱6的内顶部安装有用于喷洒消毒水的雾化喷头3,在隔离箱6顶部安装有装消毒水的储存箱5,雾化喷头3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3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