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轻鼻腔黏膜损伤的鼻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4109发布日期:2022-01-15 10:2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轻鼻腔黏膜损伤的鼻饲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鼻饲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轻鼻腔黏膜损伤的鼻饲管。


背景技术:

2.临床显示许多下胃管的患者,时间长了胃管会对鼻腔形成压疮,鼻饲管外部不易固定,有一定的重力,下垂时间长了,固定鼻饲管的胶带松动,鼻饲管管口端易晃动晃,每天喂饭和鼻饲管的晃动摩擦会使鼻腔磨损起泡。


技术实现要素:

3.鼻饲管45-55区间为常用留置鼻腔内的区间,现有鼻饲管材质较硬,长期与鼻腔内粘膜接触、挤压、鼻饲管管口处摆动牵拉极易形成压疮,对患者治疗带来不便,增加患者痛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轻鼻腔黏膜损伤的鼻饲管,具有防止管口摆动同时减少植入部分与粘膜接触损伤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鼻饲管体、转动连接在所述鼻饲管体端部两厘米处的扣耳环、固定连接在所述鼻饲管体四十五厘米处至五十五厘米处的水胶体层,所述鼻饲管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缓冲空心管,所述缓冲空心管位于所述水胶体层的内部,所述扣耳环侧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鼻饲管体转动连接的连接环,所述扣耳环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扣耳环开放端的锁定带。
5.其中,所述鼻饲管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环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环转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的内部。
6.其中,所述扣耳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病人耳部接触的缓冲垫。
7.其中,所述扣耳环远离所述锁定带固定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锁定带拆卸连接的粘附层。
8.其中,所述缓冲空心管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
9.其中,所述锁定带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病人侧脸接触的贴附层。
10.其中,所述扣耳环的两端均具有弧形倒角。
11.其中,所述鼻饲管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刻度环。
12.其中,所述水胶体层的两端与所述鼻饲管体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面平滑过渡。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扣耳环扣在病人的耳部,有效减少鼻饲管体下垂晃动,进而减少鼻饲管体位于鼻体内部的晃动量,减少对鼻体的损伤,水胶体层与鼻腔内膜接触不易形成压疮,同时缓冲空心管为水胶体层进一步提供了形变空间,使水胶体层对鼻腔壁的影响进一步的降低,结合上述对鼻饲管体的定位,从而有效的降低鼻饲管体对病人的影响,降低了病人的痛苦,结构简单,易于普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扣耳环的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鼻饲管体横截面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扣耳环的后视示意图;
20.图中:1、鼻饲管体;11、刻度环;12、限位环;13、缓冲空心管;2、水胶体层;21、弧形过渡面;3、扣耳环;31、缓冲垫;32、连接环;321、限位槽;33、粘附层;4、锁定带;41、贴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鼻饲管体1、转动连接在鼻饲管体1端部两厘米处的扣耳环3、固定连接在鼻饲管体1四十五厘米处至五十五厘米处的水胶体层2,鼻饲管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缓冲空心管13,缓冲空心管13位于水胶体层2的内部,扣耳环3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鼻饲管体1转动连接的连接环32,扣耳环3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扣耳环3开放端的锁定带4。
22.本实施方案中:鼻饲管体1的管口处通过连接环32转动连接有扣耳环3,扣耳环3扣在病人的耳部,有效减少鼻饲管体1下垂晃动,进而减少鼻饲管体1位于鼻体内部的晃动量,减少对鼻体的损伤,并且扣耳环3扣接方便,然后通过锁定带4将扣耳环3封闭防止滑脱,将管道引至耳后并且不会受到头部的压迫,水胶体层2包裹在鼻饲管体1的四十五厘米处至五十五厘米处,由于鼻饲管体1的四十五厘米处至五十五厘米处常用留置鼻腔内的区间,由于水胶体质地软并且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符合医疗实用规定,水胶体层2与鼻腔内膜接触不易形成压疮,同时缓冲空心管13为水胶体层2进一步提供了形变空间,使水胶体层2对鼻腔壁的影响进一步的降低,结合上述对鼻饲管体1的定位,从而有效的降低鼻饲管体1对病人的影响,降低了病人的痛苦,结构简单,易于普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3.鼻饲管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连接环32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环12相配合的限位槽321,限位环12转动连接在限位槽321的内部;限位环12与限位槽321对位转动连接,使连接环32无法沿着鼻饲管体1的轴向发生位移,进而防止鼻饲管体1由于位移导致滑动量增加造成鼻饲管体1位于鼻腔内部的管道发生位移造成粘膜受损的情况,并且限位环12与鼻饲管体1转动连接,使鼻饲管体1的连接弯曲方向不受到限位环12的限制,使鼻饲管体1可以顺着管道的弯曲方向自由弯曲。
24.扣耳环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病人耳部接触的缓冲垫31;缓冲垫31与病人耳部接触使扣耳环3与耳背接触更加柔软舒适,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对耳背处造成磨损。
25.扣耳环3远离锁定带4固定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锁定带4拆卸连接的粘附层33;粘附层33的材质为魔术贴阴面,锁定带4一端固定连接有魔术贴阳面,通过魔术贴的粘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锁定带4固定的稳定性与拆卸的便利性。
26.缓冲空心管13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半圆形的缓冲空心管13受力更加均匀,缓冲空心管13提供的形变空间使水胶体层2的形变量进一步增加。
27.锁定带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病人侧脸接触的贴附层41;贴附层41主要为了防止锁定带4与病人面部摩擦力较大造成皮肤不适,贴附层41的材质为铁氟龙,铁氟龙的不粘性更好清洁并且表面光滑便于清理。
28.扣耳环3的两端均具有弧形倒角;弧形倒角可以防止扣耳环3的尖端与病人皮肤接触造成划损。
29.鼻饲管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刻度环11;刻度环11主要为了使护士更加清晰的分辨鼻饲管体1的插入深度。
30.水胶体层2的两端与鼻饲管体1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面21平滑过渡;弧形过渡面21使水胶体层2端部平滑,防止传入时与鼻腔内壁造成划伤。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鼻饲管体1的管口处通过连接环32转动连接有扣耳环3,限位环12与限位槽321对位转动连接,使连接环32无法沿着鼻饲管体1的轴向发生位移,进而防止鼻饲管体1由于位移导致滑动量增加造成鼻饲管体1位于鼻腔内部的管道发生位移造成粘膜受损的情况,并且限位环12与鼻饲管体1转动连接,使鼻饲管体1的连接弯曲方向不受到限位环12的限制,使鼻饲管体1可以顺着管道的弯曲方向自由弯曲,扣耳环3扣在病人的耳部,缓冲垫31与病人耳部接触使扣耳环3与耳背接触更加柔软舒适,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对耳背处造成磨损,有效减少鼻饲管体1下垂晃动,进而减少鼻饲管体1位于鼻体内部的晃动量,减少对鼻体的损伤,并且扣耳环3扣接方便,然后通过锁定带4将扣耳环3封闭防止滑脱,粘附层33的材质为魔术贴阴面,锁定带4一端固定连接有魔术贴阳面,通过魔术贴的粘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锁定带4固定的稳定性与拆卸的便利性,贴附层41主要为了防止锁定带4与病人面部摩擦力较大造成皮肤不适,贴附层41的材质为铁氟龙,铁氟龙的不粘性更好清洁并且表面光滑便于清理,将管道引至耳后并且不会受到头部的压迫,水胶体层2包裹在鼻饲管体1的四十五厘米处至五十五厘米处,由于鼻饲管体1的四十五厘米处至五十五厘米处常用留置鼻腔内的区间,由于水胶体质地软并且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符合医疗实用规定,水胶体层2与鼻腔内膜接触不易形成压疮,同时缓冲空心管13为水胶体层2进一步提供了形变空间,使水胶体层2对鼻腔壁的影响进一步的降低,结合上述对鼻饲管体1的定位,从而有效的降低鼻饲管体1对病人的影响,降低了病人的痛苦,结构简单,易于普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