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接触压缩型药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0435发布日期:2022-01-05 11:4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接触压缩型药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免接触压缩型药袋。


背景技术:

2.近年,随着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医药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在医疗健康方面的消费支出越来越高。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500亿元,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8442亿元,约占整个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1/3。可见,我国中医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期。
3.目前对于煎药有许多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目前适用面最广的煎药机熬制中药,第二种方法为传统的饮片熬制以后通过纱布过滤再分三次药混合为一份药的方式,第三种方法为直接使用过滤袋进行熬制以后使用。但目前使用的方法,都存在各自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4.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煎药机熬制中药,虽然快速高效的煎制过程减少了大部分患者的时间,但因为在煎制过程中会涉及到煎煮时间不够、过滤不完等问题,使得用煎药机熬制中药对于药物效果尤其是药物浓度的影响是这三个方法中最大的,因此,带来的对病人治疗上的影响不言而喻。
5.第二种传统的方法,有研究发现使用纱布熬制中药由于过滤不完而剩下药汁,并且在过滤的时候会涉及到病人在使用双手挤压药袋时由于里面的药液是刚煎煮好的所以病人不仅会烫伤自己的手也会挤压不完里面的药液,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的浓度。该方法在更准确的药物浓度及使用安全性这两个纬度上很难平衡。
6.第三种方法,使用过滤袋进行熬制也会涉及到药汁遗漏的问题,同样也会较大的改变药物的浓度。
7.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上述三个煎药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会导致药物浓度较大程度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使用的效果;另外,在追求更准确的药物浓度及使用安全性上未能两全。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接触压缩型药袋。
9.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0.一种免接触压缩型药袋,包括药袋,药袋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药袋的开口处设置密封组件,所述药袋通过压缩绳吊装,压缩绳上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上设置有数个与压缩绳对应的通孔,压缩绳贯穿过通孔。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药袋将中药装在里面进行包煎的方式,可以防止药物漂浮,可以防止异物混人汤液,可以防止汤液稠化糊化,可以防止药液混浊熬药,药袋开口处通过密封组件进行密封,防止中药药渣漏出,挤压板可掉在锅外,当中药完成煎煮,可一手提起压缩绳上端,一手向下挤压板。此时压缩线被向上抽出,袋体皱缩,而压缩线下端的固
定点受力向上,而调节器给袋体的压力向下,达到一个上下挤压的目的,增大压缩力,可挤出更多药汁,同时也避免了手与药袋直接接触,防止手被烫伤。
12.优选的,所述药袋的开口朝上,方便从上方向下装药。
13.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拉链,药袋开口通过密封拉链进行密封,实现对开口处进行密封,操作简单。
14.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封口绳和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位于药袋开口处,是由药袋顶端开口的布料向下卷折后压缩粘合而成的一个环形管状通道,环形管状通道上设置有圆孔,封口绳一端从圆孔处进入穿过环形管状通道后从圆孔处伸出,在装好药物后,可一手牵住线头,一手将袋口推向固定点,实现药袋的封口,避免熬制的途中药物的溢出。
15.优选的,压缩绳在高于袋口15厘米的地方穿过挤压板,然后四根线打一个绳结,避免压缩绳滑脱。
16.优选的,所述药袋为底面为正方形而略高的柱型容器,可以容纳更多的药材。
17.优选的,所述压缩绳的数量为4根,药袋上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从底面正方形的中心开始,发散向正方形的四个角,向上延伸至封口绳通道的下方并开孔,在底面呈现十字交叉形,在侧面呈现为相对平行的直线形,将煎药包向下提拉进行挤压时,压缩绳向上收紧药袋的底部,且收紧药袋的两侧面,进而使收到向上向下向内的力压缩收紧,可以充分的挤压出煎药包的药汁。
18.优选的,所述挤压板为竹片,所述药袋采用无纺布材质制成,所述封口绳和压缩绳为棉线,都是耐高温,安全,环保的材料,且成本低廉,材料易获得。且竹片可以重复利用,更能有效的降低成本。
19.进一步的,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其透气性优异,可以有效防止药材受潮。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21.1.采用药袋将中药装在里面进行包煎的方式,可以防止药物漂浮,可以防止异物混人汤液,可以防止汤液稠化糊化,可以防止药液混浊熬药,药袋开口处通过密封组件进行密封,防止中药药渣漏出,挤压板可掉在锅外,当中药完成煎煮,可一手提起压缩绳上端,一手向下挤压板。此时压缩线被向上抽出,袋体皱缩,而压缩线下端的固定点受力向上,而调节器给袋体的压力向下,达到一个上下挤压的目的,增大压缩力,可挤出更多药汁,同时也避免了手与药袋直接接触,防止手被烫伤。
22.2.所述挤压板为竹片,所述药袋采用无纺布材质制成,所述封口绳和压缩绳为棉线,都是耐高温,安全,环保的材料,且成本低廉,材料易获得。且竹片可以重复利用,更能有效的降低成本。
23.3.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其透气性优异,可以有效防止药材受潮。
附图说明
24.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免接触压缩型药袋结构状态示意图1;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免接触压缩型药袋结构状态示意图2;
27.图3是另一实施方式中免接触压缩型药袋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0029]2‑
开口、3

密封组件、1

药袋、4

压缩绳、5

挤压板、6

通孔、7

封口绳、8

第一通道、9

第二通道、10

绳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34]
一种免接触压缩型药袋,包括药袋1,药袋1上设置有开口2,所述药袋1的开口2处设置密封组件3,对药物进行包煎时,开口2处通过密封组件3进行密封,通过包煎的方式,可以防止药物漂浮,可以防止异物混人汤液,可以防止汤液稠化糊化,可以防止药液混浊熬药,药袋1开口2处通过密封组件3进行密封,防止中药药渣漏出,所述药袋1通过压缩绳4吊装,压缩绳4上设置有挤压板5,挤压板5上设置有数个与压缩绳4对应的通孔6,压缩绳4贯穿过通孔6。
[0035]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药袋1的开口2朝上,方便从上方向下装药。
[0036]
上述实施例中,压缩绳4在高于袋口15厘米的地方穿过挤压板5,然后四根线打一个绳结10,避免压缩绳4滑脱。
[0037]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药袋1为底面为正方形而略高的柱型容器,可以容纳更多的药材。
[0038]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板5为竹片,所述药袋1采用无纺布材质制成,所述封口绳7和压缩绳4为棉线,都是耐高温,安全,环保的材料,且成本低廉,材料易获得。且竹片可以重复利用,更能有效的降低成本。
[0039]
上述实施例中,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其透气性优异,可以有效防止药材受潮。
[0040]
密封组件3的第一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
[0041]
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3为密封拉链,药袋开口2通过密封拉链进行密封,实现对开
口2处进行密封,操作简单。
[0042]
密封组件3的第二实施方式:
[0043]
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3包括封口绳7和第一通道8,第一通道8位于药袋1开口2处,是由药袋1顶端开口2的布料向下卷折后压缩粘合而成的一个环形管状通道,环形管状通道上设置有圆孔,封口绳7一端从圆孔处进入穿过环形管状通道后从圆孔处伸出,在装好药物后,可一手牵住线头,一手将袋口推向固定点,实现药袋的封口,避免熬制的途中药物的溢出。
[0044]
压缩绳4与药袋1配合的第一实施例:
[0045]
如图1所示,所述压缩绳4的数量为4根,药袋1上设置有第二通道9,第二通道9从底面正方形的中心开始,发散向正方形的四个角,向上延伸至封口绳7通道的下方并开孔,在底面呈现十字交叉形,在侧面呈现为相对平行的直线形,将煎药包向下提拉进行挤压时,压缩绳4向上收紧药袋1的底部,且收紧药袋1的两侧面,进而使收到向上向下向内的力压缩收紧,可以充分的挤压出煎药包的药汁。
[0046]
压缩绳4与药袋1配合的第二实施例:
[0047]
如图2所示,所述压缩绳4的数量为4根,药袋1上设置有第二通道9,第二通道9从底面正方形的中心开始,发散向正方形的四个角,向上延伸至封口绳7通道的下方并开孔,在底面呈现十字交叉形,在侧面呈现为十字交叉形。
[0048]
压缩绳4与药袋1配合的第三实施例(图中未示出):
[0049]
所述压缩绳4的数量为4根,压缩绳4分别与药袋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药袋1的侧表面,也可以实现对药袋1实施向上的拉力,是药袋1收到挤压板5的挤压。
[0050]
使用时:将药材提前装入药袋1中,密封开口2,将药袋1放入锅中进行煎药,煎药时挤压板5可选择悬挂在锅外,当中药完成煎煮后,可一手提起压缩绳4上端,一手向下挤压板5,此时压缩线被向上抽出,袋体皱缩,而压缩线下端的固定点受力向上,而调节器给袋体的压力向下,达到一个上下挤压的目的,增大压缩力,可挤出更多药汁,同时也避免了手与药袋直接接触,防止手被烫伤,煎药完成后,将药材倒出,可以将药袋1,挤压板5,压缩绳4和封口绳7进行清洗、晾晒、消毒处理。
[005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