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8551发布日期:2022-03-05 02:20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市场上无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转移、康复、日常生活使用的专用轮椅及轮椅装置。并且市场上的轮椅坐垫和脚踏板之间无支撑下肢装备。趟式轮椅不利于尽早恢复患者坐、站等日常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包括坐垫和两个下肢气垫筒,所述两个下肢气垫筒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坐垫的前端且所述两个下肢气垫筒分别用于支撑左右下肢,所述下肢气垫筒内设有下肢气垫筒充气腔,所述下肢气垫筒上设有与所述下肢气垫筒充气腔相通的下肢气垫筒进排气管,所述下肢气垫筒进排气管上设有下肢气垫筒气阀。
6.作为优选,所述坐垫内设有坐垫充气腔,所述坐垫上设有与所述坐垫充气腔相通的坐垫进排气管,所述坐垫进排气管上设有坐垫气阀。
7.作为优选,所述两个下肢气垫筒分别在相靠近的一侧且对应膝关节部位设有隔档警示器。
8.作为优选,所述下肢气垫筒呈两侧凸起、中间下凹的形状。
9.作为优选,在所述坐垫的四个角和所述坐垫的底面上设有魔术贴。
10.作为优选,所述下肢气垫筒和所述坐垫通过四合扣固定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坐垫上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透气孔。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3.1、下肢气垫筒设置在坐垫和轮椅的脚踏板之间,起到支撑患者下肢的作用,且下肢气垫筒呈两侧凸起、中间下凹的形状,以便与患者下肢贴合,在患者使用轮椅时预防患者下肢的水肿。
14.2、乘坐轮椅者承受压力的主要身体部位是坐骨结节、大腿及腘窝部,在患者使用轮椅时,本坐垫有预防压伤的作用。另外,本轮椅便携辅助装置能够根据患者不同身高、坐姿来选择坐垫的充气量,达到患者术后髋关节屈曲勿超过90度的使用目的。
15.3、两个下肢气垫筒分别在相靠近的一侧且对应膝关节部位设有隔档警示器。当患者下肢髋关节内收超过中线时,两个隔档警示器相互碰撞,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
18.1-坐垫;2-下肢气垫筒;3-下肢气垫筒进排气管;4-下肢气垫筒气阀;5-坐垫进排气管;6-坐垫气阀;7-隔档警示器;8-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如图1所示,一种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包括坐垫1和两个下肢气垫筒2。
21.所述两个下肢气垫筒2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坐垫1的前端且所述两个下肢气垫筒2分别用于支撑左右下肢。本实施例中,坐垫1和下肢气垫筒2是在生产时通过材料的粘合性固定连接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下肢气垫筒2和所述坐垫1也可以通过四合扣固定连接。
22.所述下肢气垫筒2内设有下肢气垫筒充气腔,所述下肢气垫筒2上设有与所述下肢气垫筒充气腔相通的下肢气垫筒进排气管3,所述下肢气垫筒进排气管3上设有下肢气垫筒气阀4。所述下肢气垫筒2呈两侧凸起、中间下凹的形状,以便与患者下肢贴合,在患者使用轮椅时预防患者下肢的水肿。
23.所述坐垫1内设有坐垫充气腔,所述坐垫1上设有与所述坐垫充气腔相通的坐垫进排气管5,所述坐垫进排气管5上设有坐垫气阀6。乘坐轮椅者承受压力的主要身体部位是坐骨结节、大腿及腘窝部,在患者使用轮椅时,本坐垫1有预防压伤的作用。另外,本轮椅便携辅助装置能够根据患者不同身高、坐姿来选择坐垫1的充气量,达到患者术后髋关节屈曲勿超过90度的使用目的。
24.所述两个下肢气垫筒2分别在相靠近的一侧且对应膝关节部位设有隔档警示器7。本实施例中,隔档警示器7的作用原理是当患者下肢髋关节内收超过中线时,两个隔档警示器7相互碰撞,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可以理解的是,隔档警示器7也可以采用靠近报警器,当两个隔档警示器7过于靠近时,隔档警示器7报警。
25.在所述坐垫1的四个角和所述坐垫1的底面上设有魔术贴8,用于坐垫1和轮椅的连接。
26.所述坐垫上1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透气孔。透气孔可以呈蜂窝状布置。
27.本实施例中,坐垫1面料采用医用高分子pvc材料,进排气管是天然乳胶连接管,气阀采用三通旋塞阀,三通旋塞阀采用高密度聚烯材料,整套装置通过涤卡透气棉布罩保护。
28.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29.根据患者身高、体重选择合适的坐垫充气量,通过三通旋塞阀给装置充气,充气后患者下肢可放置于下肢气垫筒的凹槽内,下肢气垫筒临近膝关节部位有隔档警示器凸起提醒,避免髋关节内收超过中线,最后将坐垫上的魔术贴固定于轮椅和患者下肢达到固定作用。
30.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
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和两个下肢气垫筒,所述两个下肢气垫筒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坐垫的前端且所述两个下肢气垫筒分别用于支撑左右下肢,所述下肢气垫筒内设有下肢气垫筒充气腔,所述下肢气垫筒上设有与所述下肢气垫筒充气腔相通的下肢气垫筒进排气管,所述下肢气垫筒进排气管上设有下肢气垫筒气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内设有坐垫充气腔,所述坐垫上设有与所述坐垫充气腔相通的坐垫进排气管,所述坐垫进排气管上设有坐垫气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下肢气垫筒分别在相靠近的一侧且对应膝关节部位设有隔档警示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气垫筒呈两侧凸起、中间下凹的形状。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坐垫的四个角和所述坐垫的底面上设有魔术贴。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气垫筒和所述坐垫通过四合扣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上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透气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轮椅便携辅助装置,包括坐垫和两个下肢气垫筒,所述两个下肢气垫筒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坐垫的前端且所述两个下肢气垫筒分别用于支撑左右下肢,所述下肢气垫筒内设有下肢气垫筒充气腔,所述下肢气垫筒上设有与所述下肢气垫筒充气腔相通的下肢气垫筒进排气管,所述下肢气垫筒进排气管上设有下肢气垫筒气阀。下肢气垫筒设置在坐垫和轮椅的脚踏板之间,起到支撑患者下肢的作用。起到支撑患者下肢的作用。起到支撑患者下肢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09
技术公布日:2022/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