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

文档序号:28584800发布日期:2022-01-19 19:3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尿液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


背景技术:

2.尿液是人体排出的毒素,是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尿液检测是临床上常用的三大检测项目之一,可用于识别肾功能、肝胆功能、尿糖、感染风险、微量元素水平等疾病的风险,同时还可用于用药监测和疗效观察,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常在对尿液进行检测前需要使用到容器来收集尿液。
3.市场上收取尿液的容器种类多样,但都无法对排尿接口的尺寸进行调节,在接尿时易出现尿液喷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包括集尿袋和闭合组件,所述集尿袋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刻度线,且集尿袋的上方连接有排尿接口,所述排尿接口和集尿袋的连接处外部套设有套环,且套环的下方一周连接有遮挡罩,所述闭合组件设置于排尿接口的内部上方一周,且排尿接口的外部中部衔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松紧圈、连接杆、第一支架、第一伸缩杆、第二支架、第二伸缩杆、第三支架、第三伸缩杆、第四支架和第四伸缩杆,且松紧圈的外部一周通过四根连接杆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一伸缩杆,且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三伸缩杆,且第四支架和第一支架之间连接有第四伸缩杆。
6.优选的,所述刻度线和集尿袋位于同一竖直中轴线上,且集尿袋设置为透明色。
7.优选的,所述套环和遮挡罩之间呈固定连接,且遮挡罩的内径尺寸大于集尿袋的外径尺寸,而且遮挡罩设置为黑色。
8.优选的,所述闭合组件包括容纳环、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绑定绳,且容纳环的前端表面上方自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绑定绳设置于容纳环的内部一周。
9.优选的,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关于容纳环的前端表面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绑定绳的其中一段由容纳环表面第一穿孔穿出并再次穿入容纳环表面第二穿孔中。
10.优选的,所述松紧圈的内侧一周和排尿接口的外侧一周之间呈紧密贴合,且连接杆关于松紧圈的外侧一周呈环形等距状分布。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第一伸缩杆、第二支架、第二伸缩杆、第三支架、第三伸缩杆、第四支架和第四伸缩杆以逆时针方向依次组成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松紧圈构成连接结构。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采用套环和遮挡罩相互配合对集尿袋进行全面覆盖,以解决移动或携带集尿袋时给患者带来的尴尬和不适,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弊端。
13.1、本实用新型集尿袋为透明色的设计,是为了方便病患和工作人员更加直观的对尿量进行监测,而遮挡罩能够在病患自行完成接尿操作后对集尿袋进行遮盖,避免拿取移动过程中产生尴尬。
14.2、本实用新型松紧圈具有较强的回弹能力,能够在未受到拉力的情况下带着与其相贴合的排尿接口自然收回至原来的尺寸状态,以此可避免因排尿接口开口过大而造成集尿袋中的尿液受到污染。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组装连接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拉伸至最大程度,使之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相连的松紧圈能够被拉伸至最大程度,以此可以实现对排尿接口的调节扩大,确保在接尿操作时尿液可以顺利进入排尿接口中,有效提高集尿效率。
16.4、本实用新型通过牵引绑定绳露出的一段,能够对容纳环的内径尺寸进行调节缩小,直至达到最小状态时,能够有效防止集尿袋中的尿液不受外界异物污染。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的第三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集尿袋;2、刻度线;3、排尿接口;4、套环;5、遮挡罩;6、闭合组件;601、容纳环;602、第一穿孔;603、第二穿孔;604、绑定绳;7、调节组件;701、松紧圈;702、连接杆;703、第一支架;704、第一伸缩杆;705、第二支架;706、第二伸缩杆;707、第三支架;708、第三伸缩杆;709、第四支架;710、第四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包括集尿袋1和闭合组件6,集尿袋1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刻度线2,刻度线2和集尿袋1位于同一竖直中轴线上,且集尿袋1设置为透明色,且集尿袋1的上方连接有排尿接口3,排尿接口3和集尿袋1的连接处外部套设有套环4,且套环4的下方一周连接有遮挡罩5,套环4和遮挡罩5之间呈固定连接,且遮挡罩5的内径尺寸大于集尿袋1的外径尺寸,而且遮挡罩5设置为黑色,集尿袋1为透明色的设计,是为了方便病患和工作人员更加直观的对尿量进行监测3,而遮挡罩5能够在病患自行完成接尿操作后对集尿袋1进行遮盖,避免拿取移动过程中产生尴尬。
22.如图2和图3所示,闭合组件6设置于排尿接口3的内部上方一周,且排尿接口3的外部中部衔接有调节组件7,调节组件7包括松紧圈701、连接杆702、第一支架703、第一伸缩杆704、第二支架705、第二伸缩杆706、第三支架707、第三伸缩杆708、第四支架709和第四伸缩杆710,且松紧圈701的外部一周通过四根连接杆702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架703、第二支架705、第三支架707和第四支架709,松紧圈701的内侧一周和排尿接口3的外侧一周之间呈紧
密贴合,且连接杆702关于松紧圈701的外侧一周呈环形等距状分布,松紧圈701具有较强的回弹能力,能够在未受到拉力的情况下带着与其相贴合的排尿接口3自然收回至原来的尺寸状态,以此可避免因排尿接口3开口过大而造成集尿袋1中的尿液受到污染;第一支架703和第二支架705之间连接有第一伸缩杆704,且第二支架705和第三支架707之间连接有第二伸缩杆706,第三支架707和第四支架709之间连接有第三伸缩杆708,且第四支架709和第一支架703之间连接有第四伸缩杆710,第一支架703、第一伸缩杆704、第二支架705、第二伸缩杆706、第三支架707、第三伸缩杆708、第四支架709和第四伸缩杆710以逆时针方向依次组成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架703、第二支架705、第三支架707和第四支架709分别通过连接杆702与松紧圈701构成连接结构,通过将组装连接第一支架703、第二支架705、第三支架707和第四支架709的第一伸缩杆704、第二伸缩杆706、第三伸缩杆708和第四伸缩杆710拉伸至最大程度,使之通过连接杆702与第一支架703、第二支架705、第三支架707和第四支架709相连的松紧圈701能够被拉伸至最大程度,以此可以实现对排尿接口3的调节扩大,确保在接尿操作时尿液可以顺利进入排尿接口3中,有效提高集尿效率;闭合组件6包括容纳环601、第一穿孔602、第二穿孔603和绑定绳604,且容纳环601的前端表面上方自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穿孔602和第二穿孔603,绑定绳604设置于容纳环601的内部一周,第一穿孔602和第二穿孔603关于容纳环601的前端表面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绑定绳604的其中一段由容纳环601表面第一穿孔602穿出并再次穿入容纳环601表面第二穿孔603中,通过牵引绑定绳604露出的一段,能够对容纳环601的内径尺寸进行调节缩小,直至达到最小状态时,能够有效防止集尿袋1中的尿液不受外界异物污染。
23.综上,该一次性的尿液收集袋,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3所示的结构,集尿袋1表面刻度线2的设置,是为了病患和工作人员对收集的尿液容量进行监测,病患在自行进行接尿操作时,可先一手牵引第一支架703和第四支架709,另一只手牵引第二支架705和第三支架707,并将两只手各自朝着远离排尿接口3竖直中轴线的方向拉动,使之第一支架703、第二支架705以及第四支架709、第三支架707之间的间距在第一伸缩杆704和第三伸缩杆708的作用下拉大,接着通过一手牵引第一支架703和第二支架705,另一只手牵引第四支架709和第三支架707,并将两只手各自朝着远离排尿接口3横向中轴线的方向拉动,使之第一支架703、第四支架709以及第二支架705、第三支架707之间的间距在第四伸缩杆710和第二伸缩杆706的作用下拉大,其中第一支架703、第二支架705、第三支架707和第四支架709内侧通过连接杆702与松紧圈701相连,而松紧圈701与排尿接口3相连,通过该操作方式能够将松紧圈701和排尿接口3的开口尺寸扩大,从而确保在接尿操作时尿液可以顺利进入至排尿接口3和集尿袋1内,避免排尿接口3口径过小造成尿液外溢、污染病患双手,接着当操作完毕后,可通过牵引容纳环601内绑定绳604露出的一段,使之容纳环601的内径尺寸在绑定绳604收紧的作用下缩小,以此能够防止集尿袋1中的尿液受异物污染,此时的绑定绳604露出面积更大,能够用于拉手帮助病患提起集尿袋1,而通过将黑色的遮挡罩5摆放至如图1所示时,能够对集尿袋1进行遮盖,避免拿取移动过程中产生尴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