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7605发布日期:2022-02-09 11:5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留置尿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在临床上,患者因尿潴留、术后制动、昏迷、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等多种原因不能自行起身排尿时,临床常采用留置导尿。但是,在插入导尿管前数日内,由于导尿管气囊与尿道内皮肤贴合不完全可能导致尿液顺导流管渗出,从而增加护理难度;同时,患者因导尿时不舒适感或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抓拔导尿管,极有可能导致尿道损伤、感染,又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其次,长期导尿增加患者尿路感染几率,临床工作中,留置导尿后漏尿的患者占有20%-30%的比例,一般处理是通过更换导尿管,这种做法除了由于导尿管堵塞而导致漏尿能够解决外,危重患者和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导尿会导致尿道括约肌松弛,需要更换更大好尿管的方法来防止漏尿,虽然能阻止漏尿但是给人体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3.专利号为cn20649969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防漏导尿接尿器,包括导尿管、引流管和接尿容器,所述导尿管上设有穿戴装置,穿戴装置包括主体兜、前裆、后裆、防漏装置、前绑带、后绑带、环状气囊及充气气囊,其中,前裆和后裆分别位于主体兜两端并与主体兜位于同一弧面上,防漏装置主要包括弧形吸水层并贴附于主体兜上表面,前绑带和后绑带各有两条分别位于前裆两侧和后裆两侧,环状气囊设于导尿管与主体兜的连接处,充气气囊固定在主体兜下部并通过管道与环状气囊连通;所述引流管套接在导尿管末端,其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接尿容器设有供引流管末端插入的开口,开口处设有密封塞穿套在引流管上。但这种结构通过穿戴在身上的类似兜布一样的结构吸收尿液来防漏,防漏效果一般,吸收的尿液停留在防漏装置上,类似于尿不湿,这种结构的尿液收集后仍然贴合在人体上,容易造成不适。翻身过程中也易压迫防漏装置造成防漏装置漏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能够便于吸收沿尿管漏出的尿液,避免漏尿,提高舒适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包括尿管本体,所述尿管本体一端为可通过尿道伸入膀胱的引流端,所述引流端端部设有可供尿液流入所述尿管本体内的导尿孔,所述尿管本体上远离所述导尿孔的一端设有引流端口接头,所述尿管本体上靠近所述引流端口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设有用于收集沿所述尿管本体外壁漏出的尿液的防漏尿装置,所述的防漏尿装置包括第一半壳体和可以与所述第一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半壳体内设有第一半腔,所述第二半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半腔相对应的第二半腔,所述第一半壳体与所述第二半壳体连接时,所述第一半腔与所述第
二半腔可以组合构成一个可供容纳吸液材质的腔体,所述腔体一端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导尿孔端设置,所述第一半壳体上还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半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应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配合可以将所述防漏尿装置固定在所述尿管本体。
6.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半腔和/或所述第二半腔内壁设有若干凸刺。
7.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半腔和/或所述第二半腔上设有可供观察内部情况的透明观察窗。
8.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半腔和/或所述第二半腔与所述透明观察窗相对应处设有用于固定试纸的试纸卡槽,所述试纸卡槽内可拆卸设有湿度试纸。
9.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分别设有可以与所述尿管本体外壁配合的第一半套和第二半套。
10.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半套或所述第二半套上远离所述导尿孔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导料管防折护套,所述导料管防折护套上设有贯穿所述导料管防折护套侧壁设置的护套开口槽。
11.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半壳体与所述第二半壳体一侧铰接连接、另一侧分别设有可以相互配合的卡扣件和卡口槽。
12.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上靠近所述导尿孔的一端分别设有可以互相配合的第一半环挡边、第二半环挡边。
13.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漏尿装置上设有可以与人体大腿或躯干连接的绑带。
14.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尿管本体上设置防漏尿装置,可以自动收集沿尿管本体外壁漏出的尿液,沿尿管本体外壁漏出的尿液可以直接沿沿尿管本体流到第一半腔和第二半腔内,通过内部的吸液材质将尿液吸收,避免遗漏到患者身上或病床上,且内部吸液材质可更换,防漏尿装置能够重复使用。
15.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的防漏尿装置打开后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的防漏尿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的防漏尿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尿管本体、2-防漏尿装置、3-绑带、11-导尿孔、12-引流端口接头、21-第一半壳体、22-第二半壳体、23-凸刺、24-透明观察窗、25-试纸卡槽、26-第一半套、27-第二半套、28-导料管防折护套、211-第一半腔、212-第一固定部、213-第一半环挡边、221-第二半腔、222-第二固定部、223-第二半环挡边、251-湿度试纸、281-护套开口槽、291-卡扣件、292-卡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
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一:
26.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包括尿管本体1。尿管本体1一端为可通过尿道伸入膀胱的引流端。引流端端部设有可供尿液流入尿管本体1内的导尿孔11。尿管本体1上远离导尿孔11的一端设有引流端口接头12。尿管本体1上靠近引流端口接头12的一端可拆卸设有用于收集沿尿管本体1外壁漏出的尿液的防漏尿装置2。防漏尿装置2包括第一半壳体21和可以与第一半壳体2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半壳体22。第一半壳体21内设有第一半腔211。第二半壳体22内设有与第一半腔211相对应的第二半腔221。第一半壳体21与第二半壳体22连接时,第一半腔211与第二半腔221可以组合构成一个可供容纳吸液材质的腔体,腔体一端设有开口且开口朝向导尿孔11端设置。第一半壳体21上还设有第一固定部212。第二半壳体2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部212相对应的第二固定部222。第一固定部212和第二固定部222配合可以将防漏尿装置2固定在尿管本体1。本实施例通过在尿管本体1上设置防漏尿装置2,可以自动收集沿尿管本体1外壁漏出的尿液,具体实施时可以在第一半腔211和第二半腔221内填充用于吸收尿液的棉花或海绵等吸液材质,并将第一半壳体21与第二半壳体22扣合,通过第一固定部212和第二固定部222固定在尿管本体1上,沿尿管本体1外壁漏出的尿液可以直接沿沿尿管本体1流到第一半腔211和第二半腔221内,通过内部的吸液材质将尿液吸收,避免遗漏到患者身上或病床上,且内部吸液材质可更换,防漏尿装置2能够重复使用。
27.实施例二:
28.参阅图2,第一半腔211和第二半腔221内壁设有若干凸刺23。设置凸刺23可以提高第一半腔211和第二半腔221内吸液材质安装牢固性。
29.参阅图2和图3,第二半腔221上设有可供观察内部情况的透明观察窗24。通过透明观察窗24可以观察内部吸液材质干湿度,判断是否有漏尿、是否需要更换内部吸液材质。
30.参阅图2和图3,第二半腔221与透明观察窗24相对应处设有用于固定试纸的试纸卡槽25。试纸卡槽25内可拆卸设有湿度试纸251。设置湿度试纸251可以通过观察湿度试纸251是否变色判断是否有漏尿,观察更直观方便,且湿度试纸251通过试纸卡槽25固定,湿度试纸251可更换,使用更方便。
31.参阅图2,第一固定部212和第二固定部222上分别设有可以与尿管本体1外壁配合的第一半套26和第二半套27。通过第一半套26和第二半套27夹紧尿管本体1从而固定防漏尿装置2。第一半套26和第二半套27均为软体材质,可以保护尿管本体1,避免夹伤。
32.参阅图2、图3和图4,第一半套26上远离导尿孔11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导料管防折护套28。导料管防折护套28上设有贯穿导料管防折护套28侧壁设置的护套开口槽281。固定时,尿管本体1可以通过护套开口槽281卡设到导料管防折护套28内,导料管防折护套28将尿管本体1包裹,避免尿管本体1弯折。
33.参阅图4,第一半壳体21与第二半壳体22一侧铰接连接、另一侧分别设有可以相互配合的卡扣件291和卡口槽292。便于安装拆卸。
34.参阅图2,第一半壳体21和第二半壳体22上靠近导尿孔11的一端分别设有可以互相配合的第一半环挡边213、第二半环挡边223。进一步提高内部吸液材质固定稳固性。
35.参阅图1,防漏尿装置2上设有可以与人体大腿连接的绑带3,通过绑带将防漏尿装置2固定,避免防漏尿装置2压坏。
36.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37.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漏尿留置尿管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在第一半腔211和第二半腔221内填充用于吸收尿液的棉花或海绵等吸液材质,并将第一半壳体21与第二半壳体22扣合,通过第一固定部212和第二固定部222固定在尿管本体1上,沿尿管本体1外壁漏出的尿液可以直接沿沿尿管本体1流到第一半腔211和第二半腔221内,通过内部的吸液材质将尿液吸收,通过透明观察窗24可以观察湿度试纸251是否变色判断是否有漏尿,观察更直观方便。
38.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