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1233发布日期:2022-02-12 14:1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


背景技术:

2.东方鲀一般指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鱼类,其中已经开展人工养殖的有暗纹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双斑东方鲀、菊黄东方鲀等,2016年养殖东方鲀的加工经营有条件放开,极大促进东方鲀养殖产业的发展。东方鲀可利用皮肤进行空气呼吸,离水后在保湿条件下可存活一定时间,因此,科研人员在离水条件下对东方鲀开展一系列实验,为相关技术开发和运用提供基础数据。在实验室中,利用恒温生化培养箱,可设定不同温度梯度和时间长度,对离水的东方鲀活鱼进行观察、组织采样等相关操作和实验分析。由于实验时需要对同一实验组的每尾鱼进行对应的操作,一旦鱼在实验过程中运动,错位,将导致实验数据错误。针对东方鲀离水实验中遇到的实验鱼难以定位和标识等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实验专用限位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对实验鱼进行定位的限位容器。
4.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包括
5.托盘,所述托盘的底部和周部分布有透气孔,能够让托盘内部与外部空气流通,托盘的底部设有支撑体。
6.调节限位格,包括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所述横向限位板的长度等于所述托盘的长度。所述纵向限位板的长度等于所述托盘的宽度。所述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的侧部均分布有缺刻,所述缺刻的宽度等于所述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的厚度,深度等于所述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的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通过缺刻拼接成长方格,根据使用者需求,或者活鱼的尺寸,能够随意拼接出适合尺寸的长方格。
7.吸水海绵片,有两片,分别铺设在所述调节限位格的底部和顶部,吸附有水。
8.盖板,封盖所述托盘的开口。
9.优选的,所述托盘长35cm-45cm,宽20cm-30cm,高8cm-10cm。所述支撑体高0.8cm-1.2cm,长2.8cm-3.2cm。所述调节限位格高5cm-7cm,厚0.1cm-0.3cm。
10.优选的,所述托盘的顶部四周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板,便于使用者搬运托盘。
11.优选的,所述延伸板的延伸宽度为0.4cm-0.6cm。所述延伸板的厚度为0.4cm-0.6cm。
12.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两侧设有向下且向内的折板,形成对接槽,通过对接槽对接并包覆延伸板,所述盖板从托盘顶部的侧部滑入并封盖所述托盘,加强了托盘的封盖效果。
13.优选的,所述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上分布有透气孔,提高活鱼限制空间的透气性。
14.优选的,所述盖板分布有透气孔,提高活鱼限制空间的透气性。
15.优选的,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4cm-0.6cm。
16.优选的,所述托盘、调节限位格和盖板均采用无色透明硬质塑料片,便于外部查看活鱼的状况。
17.优选的,所述缺刻间的间距为0.9cm-1.1cm。
18.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可利用在限位板做标记的方式对每尾鱼进行编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容器结构牢固,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可重复使用,而且能够通过堆叠的方式将限位容器多层叠放,充分利用恒温生化培养箱内的有限空间。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0.其中:
21.图1是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的轴侧视图;
22.图2是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的正视图;
23.图3是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的侧视图;
24.图4是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的俯视图;
25.图5是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的剖视图;
26.图6是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的爆炸图;
27.图1到图6中的标识分别是:托盘1、延伸板11、支撑体12、调节限位格2、横向限位板21、纵向限位板22、缺刻23、吸水海绵片3、盖板4。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请参阅图1到图6,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包括托盘1、调节限位格2、吸水海绵片3和盖板4。优选的,为了便于外部查看活鱼的状况,所述托盘1、调节限位格2和盖板4均采用无色透明硬质塑料片。
30.所述托盘1长35cm-45cm,宽20cm-30cm,高8cm-10cm,优选规格为长40cm、宽25cm、高9cm。所述托盘1的底部四角及长边的中间各向下延伸设置一个支撑体12,所述支撑体12长3cm,高1cm。通过设置支撑体12,能将上下两层的托盘1底部和盖板4间隔开来,利于托盘1的底部和盖板4透气。
31.所述托盘1的底部和周部分布有透气孔,能够让托盘1内部与外部空气流通。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1的顶部四周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板11,便于使用者搬运托盘1。优选的,所述延伸板11的延伸宽度为0.4cm-0.6cm。所述延伸板11的厚度为0.4cm-0.6cm。
32.所述调节限位格2高5cm-7cm,包括横向限位板21和纵向限位板22。所述横向限位板21的长度等于所述托盘1的长度,厚0.1cm-0.3cm。所述纵向限位板22的长度等于所述托
盘1的宽度,厚0.1cm-0.3cm。本实施例中,优选规格为高6cm,厚0.2cm。
33.所述横向限位板21和纵向限位板22的侧部均分布有缺刻23,所述缺刻23间的间距优选1cm,所述缺刻23的宽度等于所述横向限位板21和纵向限位板22的厚度,深度等于所述横向限位板21和纵向限位板22的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横向限位板21和纵向限位板22通过缺刻23拼接成长方格,根据使用者需求,或者活鱼的尺寸,能够随意拼接出适合尺寸的长方格。优选的,所述横向限位板21和纵向限位板22上分布有透气孔,提高活鱼限位空间的透气性。
34.所述吸水海绵片3有两片,分别铺设在所述调节限位格2的底部和顶部,充分吸附有水。
35.所述盖板4封盖所述托盘1的开口。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4的两侧设有向下且向内的折板,形成对接槽,通过对接槽对接并包覆延伸板11,所述盖板4从托盘1顶部的侧部滑入并封盖所述托盘1,加强了托盘1的封盖效果。优选的,所述盖板4分布有透气孔,提高活鱼限位空间的透气性。
36.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4cm-0.6cm,优选0.5cm。
3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底部和周部分布有透气孔,所述的托盘底部设有支撑体;调节限位格,包括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所述横向限位板的长度等于所述托盘的长度,所述纵向限位板的长度等于所述托盘的宽度;所述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的侧部均分布有缺刻,所述缺刻的宽度等于所述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的厚度,深度等于所述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的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通过缺刻拼接成长方格;吸水海绵片,有两片,分别铺设在所述调节限位格的底部和顶部;盖板,封盖所述托盘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长35cm-45cm,宽20cm-30cm,高8cm-10cm;所述支撑体高0.8cm-1.2cm,长2.8cm-3.2cm;所述调节限位格高5cm-7cm,厚0.1cm-0.3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顶部四周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的延伸宽度为0.4cm-0.6cm;所述延伸板的厚度为0.4cm-0.6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两侧设有向下且向内的折板,形成对接槽,通过对接槽对接并包覆延伸板,所述盖板从托盘顶部的侧部滑入并封盖所述托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上分布有透气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分布有透气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4cm-0.6c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调节限位格和盖板均采用无色透明硬质塑料片。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刻间的间距为0.9cm-1.1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底部和周部分布有透气孔,底部设有支撑体。调节限位格,包括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所述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的侧部均分布有缺刻并通过缺刻拼接成长方格,根据使用者需求,或者活鱼的尺寸,能够随意拼接出适合尺寸的长方格。吸水海绵片,有两片,分别铺设在所述调节限位格的底部和顶部,吸附有水。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实验室用的活鱼限位容器,可利用在限位板做标记的方式对每尾鱼进行编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容器结构牢固,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可重复使用,还能通过堆叠的方式将限位容器多层叠放,充分利用恒温生化培养箱内的有限空间。限空间。限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方民杰 李雷斌 朱志煌 钟建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8.23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