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多功能输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4924发布日期:2022-01-15 10:2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用多功能输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临床用多功能输氧装置。


背景技术:

2.输氧是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人体的氧气供应,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输氧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氧疗主要是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适量输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3.输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常,因而可能需要输氧。如某些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胎心音不良或分娩时产程过长等病人等。
4.输氧常用的方法是用户佩戴输氧鼻导管,现有常用的输氧鼻导管不易固定于鼻孔,容易导致患者吸氧过程中鼻导管的意外脱落;而且氧气容易从鼻孔开口处流失,造成氧气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用多功能输氧装置,其便于固定于患者鼻孔内,不易脱落,而且降低了氧气的损耗,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临床用多功能输氧装置,包括氧气输送组件和第一输氧管,上述第一输氧管的一端与上述氧气输送组件连通,上述第一输氧管的另一端设有弹性的鼻塞;上述鼻塞设有输氧孔和排气通道,上述输氧孔与上述第一输氧管连通。
8.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输氧管外侧壁设有外螺纹,上述输氧孔为螺孔;上述第一输氧管与上述鼻塞螺纹连接。
9.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氧气输送组件包括安装块、第二输氧管和第三输氧管,上述第二输氧管滑动设于上述安装块;上述第三输氧管与上述第二输氧管连通;上述第一输氧管与上述第二输氧管连通。
10.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输氧管与上述第一输氧管转动连接;上述第二输氧管设有第二隔板,上述第二隔板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上述第一输氧管设有第一隔板,上述第一隔板设有多个与上述第二通气孔配合的第一通气孔;上述第二隔板与上述第一隔板抵接。
11.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安装块设有卡槽,上述第二输氧管设有滑块,上述滑块滑动设于上述卡槽。
12.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块设有弹性的防滑垫,上述防滑垫与上述安装块抵接。
13.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鼻塞包括内环和套设于上述内环外部的外环,上述排气通道位于上述内环与上述外环之间,上述内环与上述外环通过支架连接;上述输氧孔设于上述内环。
14.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输氧管、上述第三输氧管与上述第一输氧管的数量均为两个。
15.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输氧管设有弯折部。
16.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束紧套环,两个上述第三输氧管均穿过上述束紧套环。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临床用多功能输氧装置,包括氧气输送组件和第一输氧管,上述第一输氧管的一端与上述氧气输送组件连通,上述第一输氧管的另一端设有弹性的鼻塞;上述鼻塞设有输氧孔和排气通道,上述输氧孔与上述第一输氧管连通。
19.实际使用时,氧气输送组件连接氧气瓶等以输送氧气,鼻塞嵌入患者鼻孔中,由于鼻塞具有弹性,鼻塞可以与患者鼻腔内壁紧密贴合,如此降低了鼻塞从患者鼻腔内掉落的风险。鼻塞安放好后,氧气通过氧气输送组件输送进入第一输氧管中,再通过鼻塞的输氧孔进入患者鼻腔,便于患者吸氧。
20.由于弹性的鼻塞与患者鼻腔内壁紧密贴合,如此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氧气不易从鼻孔流走,降低了氧气的损耗,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排气通道的设置,当患者呼气时,呼出的气体可以从排气通道排出鼻孔。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氧装置的正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块位置的剖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块位置的分解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标:1-第一输氧管;2-输氧孔;3-排气通道;4-支架;5-鼻塞;6-安装块;7-第二输氧管;8-第三输氧管;9-第一隔板;10-第二隔板;11-第一通气孔;12-第二通气孔;13-卡槽;14-滑块;15-防滑垫;16-弯折部;17-束紧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此外,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者竖直,而是可以稍微的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于“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实施例
36.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临床用多功能输氧装置,包括氧气输送组件和第一输氧管1,上述第一输氧管1的一端与上述氧气输送组件连通,上述第一输氧管1的另一端设有弹性的鼻塞5;上述鼻塞5设有输氧孔2和排气通道3,上述输氧孔2与上述第一输氧管1连通。
37.实际使用时,氧气输送组件连接氧气瓶等以输送氧气,鼻塞5嵌入患者鼻孔中,由于鼻塞5具有弹性,鼻塞5可以与患者鼻腔内壁紧密贴合,如此降低了鼻塞5从患者鼻腔内掉落的风险。鼻塞5安放好后,氧气通过氧气输送组件输送进入第一输氧管1中,再通过鼻塞5的输氧孔2进入患者鼻腔,便于患者吸氧。
38.由于弹性的鼻塞5与患者鼻腔内壁紧密贴合,如此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氧气不易从鼻孔流走,降低了氧气的损耗,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排气通道3的设置,当患者呼气时,呼出的气体可以从排气通道3排出鼻孔。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鼻塞5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39.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输氧管1外侧壁设有外螺纹,上述输氧孔2为螺孔;上述第一输氧管1与上述鼻塞5螺纹连接。
4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输氧管1与上述鼻塞5螺纹连接,如此便于拆卸下鼻塞5对鼻塞5进行更换,也便于通过螺纹连接对鼻塞5进行安装,操作方便。
41.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氧气输送组件包括安装块6、第二输氧管7和第三输氧管8,上述第二输氧管7滑动设于上述安装块6;上述第三输氧管8与
上述第二输氧管7连通;上述第一输氧管1与上述第二输氧管7连通。
42.因为不同的患者其鼻孔之间的间距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输氧管7滑动设于上述安装块6,如此便于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滑动第二输氧管7以调整相邻两个第二输氧管7之间的间距,如此以调整鼻塞5的位置,便于鼻塞5舒适地嵌入患者鼻孔内。
43.实际使用时,可通过第三输氧管8连接氧气瓶等设备以输送氧气,氧气通过第三输氧管8进入第二输氧管7。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安装块6设有空腔和通孔,第三输氧管8一端穿过通孔和空腔并与第二输氧管7连通。
44.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输氧管7与上述第一输氧管1转动连接;上述第二输氧管7设有第二隔板10,上述第二隔板10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12;上述第一输氧管1设有第一隔板9,上述第一隔板9设有多个与上述第二通气孔12配合的第一通气孔11;上述第二隔板10与上述第一隔板9抵接。
4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输氧管7与上述第一输氧管1转动连接,如此当需要输氧时,可转动第一输氧管1,使第一隔板9的第一通气孔11对准第二隔板10的第二通气孔12,如此第一通气孔11和第二通气孔12相互导通,便于氧气的通过。当不需要输氧时,可转动第一输氧管1,使第一通气孔11与第二通气孔12相互错位,此时第一通气孔11被第二隔板10遮挡,第二通气孔12被第一隔板9遮挡,第一通气孔11和第二通气孔12相互闭合,氧气不能通过,如此停止氧气的输送。如此便于对是否使用氧气进行调节,而且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通气孔11和第二通气孔12相对位置以调节氧气的输送量。
46.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安装块6设有卡槽13,上述第二输氧管7设有滑块14,上述滑块14滑动设于上述卡槽13。
4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槽13,如此便于对滑块14进行安装,也便于滑块14的滑动,如此便于滑动调整第二输氧管7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卡槽13横截面为t字形,卡槽13两端开口,便于将滑块14安放入卡槽13中。
48.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块14设有弹性的防滑垫15,上述防滑垫15与上述安装块6抵接。
4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滑垫15,上述防滑垫15与上述安装块6抵接,如此弹性的防滑垫15可对安装块6和滑块14同时进行挤压,防滑垫15与安装块6之间的摩擦力大,防止了由于振动或重力等原因造成防滑垫15滑动,进而增加了滑块14位置的稳定性,防止滑块14滑动。当需要滑动滑块14时,可通过手移动第二输氧管7,第二输氧管7带动滑块14滑动,滑块14带动防滑垫15移动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手移动第二输氧管7的作用力大于防滑垫15的摩擦力,便于带动防滑垫15滑动;防滑垫15的摩擦力大于滑块14的重力,防止由于振动或重力等原因造成防滑垫15滑动。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防滑垫15采用橡胶垫。
50.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鼻塞5包括内环和套设于上述内环外部的外环,上述排气通道3位于上述内环与上述外环之间,上述内环与上述外环通过支架4连接;上述输氧孔2设于上述内环。
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架4,便于通过支架4对内环与上述外环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支架4为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对内环与上述外环进行支撑固定,形成排气通道3。
52.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输氧管7、上述第三输氧
管8与上述第一输氧管1的数量均为两个。
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输氧管7、上述第三输氧管8与上述第一输氧管1的数量均为两个,如此可通过两个第一输氧管1上的鼻塞5分别嵌入患者两个鼻孔中进行输氧。
54.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输氧管8设有弯折部16。
55.由于使用时,为了便于第三输氧管8的放置,以为了提高鼻塞5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弯折部16,如此可将弯折部16挂在患者耳朵上,将第三输氧管8进行悬挂固定,防止第三输氧管8掉落,如此防止了鼻塞5从患者鼻孔内掉落,进一步提高输氧的稳定性。
56.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束紧套环17,两个上述第三输氧管8均穿过上述束紧套环17。
5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束紧套环17,两个上述第三输氧管8均穿过上述束紧套环17,如此当悬挂固定好第三输氧管8后,可以沿着第三输氧管8往患者头部方向滑动束紧套环17,通过束紧套环17将两个上述第三输氧管8束紧于患者的脸部,防止了第三输氧管8移动,进一步提高输氧时第三输氧管8的稳定性。
58.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临床用多功能输氧装置,包括氧气输送组件和第一输氧管1,上述第一输氧管1的一端与上述氧气输送组件连通,上述第一输氧管1的另一端设有弹性的鼻塞5;上述鼻塞5设有输氧孔2和排气通道3,上述输氧孔2与上述第一输氧管1连通。
59.实际使用时,氧气输送组件连接氧气瓶等以输送氧气,鼻塞5嵌入患者鼻孔中,由于鼻塞5具有弹性,鼻塞5可以与患者鼻腔内壁紧密贴合,如此降低了鼻塞5从患者鼻腔内掉落的风险。鼻塞5安放好后,氧气通过氧气输送组件输送进入第一输氧管1中,再通过鼻塞5的输氧孔2进入患者鼻腔,便于患者吸氧。
60.由于弹性的鼻塞5与患者鼻腔内壁紧密贴合,如此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氧气不易从鼻孔流走,降低了氧气的损耗,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排气通道3的设置,当患者呼气时,呼出的气体可以从排气通道3排出鼻孔。
6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
62.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