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外科护理用术后创口防崩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9352发布日期:2022-03-23 11:53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外科护理用术后创口防崩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儿外科护理用术后创口防崩裂装置。


背景技术:

2.外科学是研究外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外科护理学是通过护士的对外科病人的观察、处置及借助医疗仪器为病人进行的救治而使病人及早康复的学科。
3.然而现有的术后创口防崩裂装置在实际的使用中,当患者的创口需要进行药物更换时,需要将创口防崩裂装置取下从而进行换药作业,此时可能由于装置与患者伤口之间发生粘黏,从而导致患者的肢体皮层在拉扯中被破坏,影响实际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儿外科护理用术后创口防崩裂装置,增加了便捷上药结构,解决了当患者的创口需要进行药物更换时,需要将创口防崩裂装置取下从而进行换药作业,此时可能由于装置与患者伤口之间发生粘黏,从而导致患者的肢体皮层在拉扯中被破坏,影响实际治疗效果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外科护理用术后创口防崩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的外表面之间滑动连接有盖板,盖板的顶部卡合连接有透明板,装置本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基座,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板,两个支板的外表面之间通过转杆旋转连接,装置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与盖板的外表面相适配,装置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内壁与盖板的外表面相适配。
8.优选的,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辊齿,盖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辊齿,若干个第一辊齿的外表面分别与若干个第二辊齿的外表面相啮合,可以使第一辊齿被第二辊齿带动进行进行转动。
9.优选的,装置本体的顶部旋转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顶部固定套设有旋钮,传动杆的底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可以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进行转动,随后第二锥形齿轮在转动使带动转杆转动。
10.优选的,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弧形弹性板,四个弧形弹性板呈矩形阵列在装置本体的底部,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软垫,可以通过弧形弹性板配合软垫将皮肤与装置本体的底部隔开从而避免粘黏。
11.优选的,装置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装置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有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远离装置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扣,且挂扣的内壁与第二连接带的外表面相适配,可以通过将第二连接带穿过挂扣从而对装置本体进行限位固定。
12.优选的,第二连接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扣,第二连接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扣,且第一魔术扣的外表面与第二魔术扣的外表面相适配,可以通过第一魔术扣和第二魔术扣粘在一起。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儿外科护理用术后创口防崩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小儿外科护理用术后创口防崩裂装置,通过转动旋钮,随后旋钮带动传动杆沿着装置本体的顶部进行转动,此时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转杆沿着两个支板的中心处就进行转动,此时第一辊齿被转杆带动进行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辊齿带动盖板沿着滑块滑动,盖板沿着第二通孔的内壁向外滑动,此时第一通孔逐渐打开,即可对创口进行换药处理,增加了便捷上药结构,解决了当患者的创口需要进行药物更换时,需要将创口防崩裂装置取下从而进行换药作业,此时可能由于装置与患者伤口之间发生粘黏,从而导致患者的肢体皮层在拉扯中被破坏,影响实际治疗效果的问题。
16.2、该小儿外科护理用术后创口防崩裂装置,通过向下扣动第二连接带,从而使得第二连接带沿着挂扣的内壁反向滑动,直至第二魔术扣的外表面与第一魔术扣的外表面相贴合时停止,此时根据患者的四肢粗细程度进行调节,直至弧形弹性板向内收缩,软垫与患者皮肤外表面相贴合时停止,增加了腕带可调节结构,避免了传统的拉力绳绑带可能由于无法调节力度大小从而导致血液不通畅影响恢复速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剖视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药结构侧视剖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药结构侧视示意图。
20.图中:1、装置本体;2、第一连接带;3、挂扣;4、第二连接带;5、第一魔术扣;6、第二魔术扣;7、盖板;8、透明板;9、旋钮;10、第一通孔;11、传动杆;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基座;15、支板;16、转杆;17、第一辊齿;18、滑块;19、第二辊齿;20、第二通孔;21、软垫;22、弧形弹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3,一种小儿外科护理用术后创口防崩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块18,两个滑块18的外表面之间滑动连接有盖板7,盖板7的顶部卡合连接有透明板8,装置本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基座14,基座14的顶部固定
安装有两个支板15,两个支板15的外表面之间通过转杆16旋转连接,装置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0,且第一通孔10的内壁与盖板7的外表面相适配,装置本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0,且第二通孔20的内壁与盖板7的外表面相适配。
23.转杆1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辊齿17,盖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辊齿19,若干个第一辊齿17的外表面分别与若干个第二辊齿19的外表面相啮合,可以使第一辊齿17被第二辊齿19带动进行进行转动,装置本体1的顶部旋转连接有传动杆11,传动杆11的顶部固定套设有旋钮9,传动杆11的底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2,转杆16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13,第一锥形齿轮12的外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13的外表面相啮合,可以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2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3进行转动,随后第二锥形齿轮13在转动使带动转杆16转动,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弧形弹性板22,四个弧形弹性板22呈矩形阵列在装置本体1的底部,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软垫21,可以通过弧形弹性板22配合软垫21将皮肤与装置本体1的底部隔开从而避免粘黏,装置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2,装置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4,第一连接带2远离装置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扣3,且挂扣3的内壁与第二连接带4的外表面相适配,可以通过将第二连接带4穿过挂扣3从而对装置本体1进行限位固定,第二连接带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扣5,第二连接带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扣6,且第一魔术扣5的外表面与第二魔术扣6的外表面相适配,可以通过第一魔术扣5和第二魔术扣6粘在一起。
24.工作原理:通过转动旋钮9,随后旋钮9带动传动杆11沿着装置本体1的顶部进行转动,此时第一锥形齿轮12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3进行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3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转杆16沿着两个支板15的中心处就进行转动,此时第一辊齿17被转杆16带动进行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辊齿19带动盖板7沿着滑块18滑动,盖板7沿着第二通孔20的内壁向外滑动,此时第一通孔10逐渐打开,即可对创口进行换药处理,增加了便捷上药结构,解决了当患者的创口需要进行药物更换时,需要将创口防崩裂装置取下从而进行换药作业,此时可能由于装置与患者伤口之间发生粘黏,从而导致患者的肢体皮层在拉扯中被破坏,影响实际治疗效果的问题;
25.在需要对装置本体1进行固定时,通过向下扣动第二连接带4,从而使得第二连接带4沿着挂扣3的内壁反向滑动,直至第二魔术扣6的外表面与第一魔术扣5的外表面相贴合时停止,此时根据患者的四肢粗细程度进行调节,直至弧形弹性板22向内收缩,软垫21与患者皮肤外表面相贴合时停止,增加了腕带可调节结构,避免了传统的拉力绳绑带可能由于无法调节力度大小从而导致血液不通畅影响恢复速度的问题。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