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5952发布日期:2022-01-26 21:1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肠胃一般指消化系统的胃和小肠、大肠部分;而胃和小肠是营养吸收的核心;人体需要的营养几乎都需要经过肠胃;肠胃成为消化最重要的器官;
3.患有胃肠类病症的患者在进行胃肠外科手术后绝大多数患者都会放置引流管对患者的腹腔渗血进行引流,目前医护人员主要是将引流管用医用绷带固定在患者的腹部,由于引流管的放置会导致患者行动不适并且病人躺在病床上时会不小心压倒引流管导致引流管松动或者脱落,对病人的伤口产生二次伤害,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病人躺在病床上时会不小心压倒引流管导致引流管松动或者脱落,对病人的伤口产生二次伤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滑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上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杆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复位弹簧,所述滑动架上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端与位于左侧位置的定位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配合机构,所述配合机构与定位杆相配合,所述滑动架的底部设有定位机构。
7.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夹管、扭力弹簧和扇形齿轮,所述夹管、扭力弹簧和扇形齿轮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扭力弹簧与夹管固定连接,所述夹管与滑动架转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与滑动架固定连接,所述扇形齿轮与夹管固定连接,两个扇形齿轮相啮合,定位机构用于将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夹持并吊起,使得引流管不会与患者脱离,防止引流管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8.优选的,所述配合机构包括斜块、连接杆、配合杆、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配合杆转动连接,所述配合杆滑动连接在安装板的前侧,所述配合杆的右端与位于右侧位置的定位杆的左侧滑动接触,所述斜块的底部与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斜块的顶部与滑动块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机构用于在推杆向左侧移动时,配合机构可推动右侧的定位杆与套管分离。
9.优选的,两个夹管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胶圈,位于右侧位置的夹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把手,胶圈用于增加引流管与夹管的摩擦力,防止引流管与夹管的内壁脱离,把手则用于打开夹管。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开设有垂直滑槽,所述滑动块的外侧与垂直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使得滑动块可在安装板的前侧进行滑动,推动块再推动连接杆。
11.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两侧均开设有等间距排列的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杆的外侧与定位槽的内壁滑动接触,在定位杆与定位槽啮合时,定位杆就可阻挡滑动架在套管上上下滑动,就会将滑动架与套管的位置定位住。
12.有益效果:
13.1、通过拉动把手,把手就可打开两个夹管,两个夹管再对引流管进行夹持,防止引流管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夹管内还安装了胶圈,胶圈用于增加引流管与夹管的摩擦力,防止引流管与夹管的内壁脱离;
14.2、通过推动套管可改变引流管的左右位置,通过推动推杆,推杆可对滑动架进行解锁,然后再推动架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就改变了套管上下的位置;
15.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把手,把手将夹管打开,夹管就可对引流管进行夹持,再通过推动套管和滑动架就可改变引流管的左右以及上下位置,方便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的结构夹管三维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的结构图3中a放大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的结构图3中b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安装架、2套管、3滑动架、4夹管、5把手、6胶圈、7推杆、8定位杆、9斜块、10连接杆、11配合杆、12滑动块、13安装板、14扭力弹簧、15复位弹簧、16扇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5,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护理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上滑动连接有套管2,套管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3,滑动架3上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定位杆8,定位杆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杆8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复位弹簧15,滑动架3上滑动连接有推杆7,推杆7的左端与位于左侧位置的定位杆8的右侧固定连接,滑动架3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上设有配合机构,配合机构与定位杆8相配合,滑动架3的底部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夹管4、扭力弹簧14和扇形齿轮16,夹管4、扭力弹簧14和扇形齿轮16的数量均为两个,扭力弹簧14与夹管4固定连接,夹管4与滑动架3转动连接,扭力弹簧14与滑动架3固定连接,扇形齿轮16与夹管4固定连接,两个扇形齿轮16相啮合,定位机构用于将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夹持并吊起,使得引流管不会与患者脱离,防止引流管对患
者造成二次伤害,配合机构包括斜块9、连接杆10、配合杆11、滑动块12,滑动块12与连接杆10转动连接,连接杆10与配合杆11转动连接,配合杆11滑动连接在安装板13的前侧,配合杆11的右端与位于右侧位置的定位杆8的左侧滑动接触,斜块9的底部与推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斜块9的顶部与滑动块12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机构用于在推杆7向左侧移动时,配合机构可推动右侧的定位杆8与套管2分离,两个夹管4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胶圈6,位于右侧位置的夹管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把手5,胶圈6用于增加引流管与夹管4的摩擦力,防止引流管与夹管4的内壁脱离,把手5则用于打开夹管4,安装板13的前侧开设有垂直滑槽,滑动块12的外侧与垂直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使得滑动块12可在安装板13的前侧进行滑动,推动块再推动连接杆10,套管2的两侧均开设有等间距排列的多个定位槽,定位杆8的外侧与定位槽的内壁滑动接触,在定位杆8与定位槽啮合时,定位杆8就可阻挡滑动架3在套管2上上下滑动,就会将滑动架3与套管2的位置定位住。
24.工作原理:在需要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夹持时,先将安装架1安装在患者的病床上,然后再在右侧夹管4的右侧拉动把手5,把手5再拉动夹管4在滑动架3的底部转动,当右侧位置的夹管4开始转动后,右侧的夹管4先回蓄力扭力弹簧14,然后再带动扇形齿轮16转动,右侧的扇形齿轮16开始转动后,右侧的扇形齿轮16就会带动左侧的扇形齿轮16反转,此时两个夹管4机会相互远离,此时两个夹管4被打开,然后再将患者的引流管放置在两个夹管4之间,然后再放开把手5,两个夹管4再通过扭力弹簧14复位,来对引流管进行夹持,就实现了对引流管的夹持,需要调节夹管4的位置时,可之间在安装架1上推动套管2,套管2带动滑动架3在安装架1上向左侧或者向右侧滑动,然后滑动架3就会带动夹管4向左侧或者向右侧移动,就实现了对引流管左右的移动,需要调节引流管上下的高度时,只需要在滑动架3上按动推杆7,推杆7在滑动架3上向左侧移动,直接推动左侧的定位杆8与套管2的左侧脱离,推杆7在向左侧移动时,推杆7带动斜块9向左侧移动,斜块9上的斜边与滑动块12接触,滑动块12在安装板13上只能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当斜块9进入到滑动块12的底部时,斜块9就会向上推动滑动块12,使得滑动块12向上移动,滑动块12再推动连接杆10,连接杆10再推动配合杆11,配合杆11在安装板13上只能向左侧或者向右侧移动,连接杆10被推动时,配合杆11就会被连接杆10向右侧推动,右侧的连接杆10再推动右侧的定位杆8与套管2的右侧脱离,此时两个定位杆8相互远离并同时拉伸复位弹簧15,两个定位杆8同时放开套管2,此时定位杆8就不会阻挡滑动架3在套管2上滑动,滑动架3就可在套管2上滑动,然后再推动滑动架3在套管2上滑动,滑动架3再带动夹管4和引流管向上向下移动,就调节了引流管的上下高度,调节完成后再松开推杆7,此时推杆7放开定位杆8,两个定位杆8通过复位弹簧15进行复位,右侧位置的定位杆8再推动配合杆11返回,配合杆11再推动连接杆10和滑动块12返回,此时两个定位杆8都会插入到套管2两侧的定位槽内,定位杆8就可阻挡滑动架3在套管2上上下滑动,就会将滑动架3与套管2的位置定位住,就实现了对夹管4和引流管的定位。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