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护理用创口保护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5925发布日期:2022-01-08 03:0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透析护理用创口保护辅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领域,尤其是一种血液透析护理用创口保护辅具。


背景技术:

2.血液透析(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当患者在血液透析护理时,创口处通常需要用到保护辅具,但现有的创口保护辅具在血液透析后依然存在着缺陷,就比如:
3.其不便于直接通过保护辅具来对患者透析护理后的创口进行压制止血,通常需要医护人员或患者自己用手压制,从而导致医生或患者需要往复的松开手指来查看患者创口处是否止血成功。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血液透析护理用创口保护辅具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透析护理用创口保护辅具,利用止血机构能够有效的对患者创口处进行压制止血,从而避免了人工在对其按压过程中导致反复的松开手指来观看创口处的止血情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血液透析护理用创口保护辅具,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方活动铰接有上壳体,且所述上壳体通过轴杆安装有可对透析护理后的创口进行按压止血和确定其是否止血成功的止血机构,所述止血机构包括通过固定圈和轴杆卡合在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背面交接处的反应布,且所述反应布末端固定有挂钩,所述下壳体内侧均分布有固定管,且所述下壳体正前方中间处设置有可对手腕进行固定的锁紧机构。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能够贯穿患者手臂的限位圆孔,且所述限位圆孔内侧安装有可对手臂活血的加热板,能够通过加热板有效的对患者手腕进行加热,从而能够促进血液透析的过程更加流畅。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正前方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卡块,且所述卡块的卡口处均朝向内侧,能够通过上壳体翻转与下壳体合上时,自动带动卡块同时进行翻转。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挂钩与所述固定管构成卡合连接,能够通过挂钩与固定管的连接固定,有效的增加了反应布对手腕创口处压制止血的牢固性。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焊接在所述下壳体正前方左右两侧的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左右内侧均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卡合有弹簧,且所述伸缩杆上方焊接有卡杆,能够通过伸缩杆和弹簧的配合,辅助了卡杆与卡块能够快速卡合固定。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卡杆外侧均与所述卡块配合着所述弹簧构成卡合机构,此处设置的作用与上方相同。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杆与所述卡块呈一一对应关系,能够通过卡杆与卡块的固定有效的使得下壳体和上壳体进行锁紧固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锁紧机构,利用上壳体翻转盖住手腕贴合于下壳体上方时,其卡块会自动与卡杆配合着伸缩杆和弹簧进行卡合固定,与现有的创口保护辅具相比,能够防止患者弯曲手腕而导致刺针刺穿于静脉血管外侧的问题,增加了刺针在静脉内侧的稳定性。
16.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止血机构,利用反应布往右侧拉动并对患者贴有创可贴的创口处进行压制,然后通过其末端的挂钩挂在固定管外侧,与现有的创口保护辅具相比,能够便于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随时观察创口处的止血情况,从而避免了人工在对其按压过程中导致反复的松开手指来观看创口处的止血情况。
附图说明
17.图1为血液透析护理用创口保护辅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血液透析护理用创口保护辅具中下壳体和下壳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血液透析护理用创口保护辅具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血液透析护理用创口保护辅具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下壳体;101、限位圆孔;102、加热板;2、上壳体;201、卡块;3、止血机构;301、反应布;302、挂钩;4、固定管;5、锁紧机构;501、固定块;502、伸缩杆;503、弹簧;504、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血液透析护理用创口保护辅具包括下壳体1、限位圆孔101、加热板102、上壳体2、卡块201、止血机构3、反应布301、挂钩302、固定管4、锁紧机构5、固定块501、伸缩杆502、弹簧503和卡杆504,下壳体1上方活动铰接有上壳体2,且上壳体2通过轴杆安装有可对透析护理后的创口进行按压止血和确定其是否止血成功的止血机构3,下壳体1内侧均分布有固定管4,且下壳体1正前方中间处设置有可对手腕进行固定的锁紧机构5。
26.实施例1
27.请参阅图1和图3,下壳体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能够贯穿患者手臂的限位圆孔101,且限位圆孔101内侧安装有可对手臂活血的加热板102,上壳体2正前方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卡块201,且卡块201的卡口处均朝向内侧,锁紧机构5包括焊接在下壳体1正前方左右两侧的固定块501,且固定块501左右内侧均焊接有伸缩杆502,伸缩杆502外侧卡合有弹簧503,且伸缩杆502上方焊接有卡杆504,两个卡杆504外侧均与卡块201配合着弹簧503构成卡合机构,卡杆504与卡块201呈一一对应关系,先将抽血管贯穿于上壳体2上方的方孔外侧,接着医护人员用刺针扎入患者手腕处的静脉进行血液透析工作,此工作完毕后,然后将患者刺针的手腕放置在下壳体1和上壳体2内侧的限位圆孔101处进行固定,此设置能够防止患者弯曲手腕而导致刺针刺穿于静脉血管外侧的问题,在限位圆孔101内侧安装有加热板102,且整个手腕均与加热板102外侧相接触,通过加热板102能够促进血液透析的过程更加流畅,当患者手腕固定完成后,再将下壳体1和上壳体2合上,为了进一步对患者手腕进行固定,当上壳体2与下壳体1合上时,此时通过卡块201会迅速的与卡杆504配合着伸缩杆502和弹簧503进行卡合固定。
28.实施例2
29.请参阅图1-3,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止血机构3包括通过固定圈和轴杆卡合在下壳体1和上壳体2背面交接处的反应布301,且反应布301末端固定有挂钩302,挂钩302与固定管4构成卡合连接,将上壳体2打开后,将反应布301往右侧拉动,并对患者贴有创可贴的创口处进行压制,然后将反应布301末端的挂钩302挂在固定管4外侧即可注意此处的反应布301若与血液接触为立即染色,因此能便于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随时观察创口处的止血情况。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对患者做透析前,如图1和图3所示,先将抽血管贯穿于上壳体2上方的方孔外侧,接着医护人员用刺针扎入患者手腕处的静脉进行血液透析工作,此工作完毕后,然后将患者刺针的手腕放置在下壳体1和上壳体2内侧的限位圆孔101处进行固定,此设置能够防止患者弯曲手腕而导致刺针刺穿于静脉血管外侧的问题,在限位圆孔101内侧安装有加热板102,且整个手腕均与加热板102外侧相接触,通过加热板102能够促进血液透析的过程更加流畅,当患者手腕固定完成后,再将下壳体1和上壳体2合上,为了进一步对患者手腕进行固定,当上壳体2与下壳体1合上时,此时通过卡块201会迅速的与卡杆504配合着伸缩杆502和弹簧503进行卡合固定,从而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
31.在对患者血液透析完成后,如图2和图4所示,医护人员会先通过拇指和食指将伸缩杆502配合着弹簧503和固定块501同时向内侧按压,使得卡杆504迅速与卡块201分离,接着将上壳体2向上翻转打开,然后将患者手腕静脉里的刺针抽出,此时为了给患者手腕的创口处进行压制止血,通常医护人员会用最原始的方法在创口处贴上创可贴,并通知患者自
己手动按压止血,这种方法不仅耽误了医护人员的宝贵时间,还会增加患者不必要的麻烦,最为重要的是不便于患者或者医护人员观察在对创口处按压过程中是否止血成功,为解决此问题,将上壳体2打开后,此时将反应布301往右侧拉动,并对患者贴有创可贴的创口处进行压制,然后将反应布301末端的挂钩302挂在固定管4外侧即可注意此处的反应布301若与血液接触为立即染色,因此能便于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随时观察创口处的止血情况,从而避免了人工在对其按压过程中导致反复的松开手指来观看创口处的止血情况,增加了整体的安全性,这便是本案的工作原理,由此,完成一系列工作。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