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75621发布日期:2022-01-12 11:2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2.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现有专利cn202021674046.9提供了一种透气型气管插管固定器,该固定器设有固定插孔、连接块和连接带,将气管插管从固定插孔中放入,撕拉连接块上端的连接带,将连接带绕过气管插管并固定准确刻度位置,然后再将连接带与连接块粘贴固定,便于使气管插管在固定插孔中固定。
4.但是该固定器在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该固定器在使用时需要连接带缠绕气管插管并与连接块粘贴固定,在使用上十分的不方便,需要十分熟练的医务人员才能实现快速的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使得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包括弧形塑料框,所述弧形塑料框一侧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弧形塑料框的一端设有穿扣,所述弧形塑料框的另一侧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靠近弧形塑料框的位置设有魔术贴勾面,所述绑带远离弧形塑料框的位置设有与魔术贴勾面相配合的魔术贴毛面;
8.所述弧形塑料框两个弧形框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件,两个固定件之间固定连接有主环体,所述主环体上设有用于对插管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环,所述底环固定连接在主环体下端位置,所述底环上端面开设有三个限位滑槽,三个限位滑槽之间夹角相同,所述主环体下端开设有三个与限位滑槽相配合的豁口槽,所述限位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条,所述限位滑条上端均设有传动齿,三个限位滑条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主环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限位滑条进行移动的驱动组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下端固定连接有转筒,转筒转动连接在主环体的圆孔上,转筒位于主环体内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空心盘,空心盘下端面设有平面螺纹,所述平面螺纹与传动齿相啮合,用于驱动限位滑条沿限位滑槽进行移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三个所述夹块远离限位滑条的一侧均设有橡胶垫。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环外侧圆周表面设有防滑花纹。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塑料框表面包裹有亲肤层。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环下端面位于中心孔洞边侧的位置套设有防咬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可在使用时实现对插管的固定,在固定时通过旋转转动环使转筒和空心盘进行转动,空心盘转动通过平面螺纹与传动齿的啮合,进而可带动限位滑条沿限位滑槽进行移动,使三个夹块进行扩张或缩小,进而可实现对插管的固定,且在固定时只需旋转转动环即可实现插管的快速固定,使用十分的方便。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块上设置的橡胶垫,不但可增加摩擦力使插管固定的更加牢固,还可避免在对插管固定时对插管表面造成损伤。
18.3、本实用新型采用弧形塑料框为固定主体,在使用时不会对患者的嘴部造成多余的遮挡,进而可方便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口部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19.图1为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中固定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中底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中固定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1、弧形塑料框;2、固定件;3、转动环;4、连接带;5、穿扣;6、魔术贴勾面;7、绑带;8、魔术贴毛面;9、夹块;10、橡胶垫;11、限位滑条;12、传动齿;13、底环;14、主环体;15、转筒;16、平面螺纹;17、空心盘;18、豁口槽;19、限位滑槽;20、防咬圈。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机构,包括弧形塑料框1,所述弧形塑料框1一侧连接有连接带4,所述连接带4远离弧形塑料框1的一端设有穿扣5,所述弧形塑料框1的另一侧连接有绑带7,所述绑带7靠近弧形塑料框1的位置设有魔术贴勾面6,所述绑带7远离弧形塑料框1的位置设有与魔术贴勾面6相配合的魔术贴毛面8;在使用时,通过将弧形塑料框1放置到患者口部位置,使弧形塑料框1的两个弧形长边框分别置于
嘴巴的上方和下方,然后将绑带7从患者头部绕过,将绑带7从穿扣5内穿出,然后通过魔术贴毛面8和魔术贴勾面6进行固定。
30.所述弧形塑料框1两个弧形框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件2,两个固定件2之间固定连接有主环体14,所述主环体14上设有用于对插管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弧形塑料框1为固定主体,在使用时不会对患者的嘴部造成多余的遮挡,进而可方便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口部进行观察。
31.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环13,所述底环13固定连接在主环体14下端位置,所述底环13上端面开设有三个限位滑槽19,三个限位滑槽19之间夹角相同,所述主环体14下端开设有三个与限位滑槽19相配合的豁口槽18,所述限位滑槽19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条11,所述限位滑条11上端均设有传动齿12,三个限位滑条11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块9,所述主环体14上还设有用于驱动限位滑条11进行移动的驱动组件;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可在使用时实现对插管的固定,在固定时只需旋转转动环3即可实现插管的快速固定,使用十分的方便。
3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环3,所述转动环3下端固定连接有转筒15,转筒15转动连接在主环体14的圆孔上,转筒15位于主环体14内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空心盘17,空心盘17下端面设有平面螺纹16,所述平面螺纹16与传动齿12相啮合,用于驱动限位滑条11沿限位滑槽19进行移动。
33.在固定时通过旋转转动环3使转筒15和空心盘17进行转动,空心盘17转动通过平面螺纹16与传动齿12的啮合,进而可带动限位滑条11沿限位滑槽19进行移动,使三个夹块9进行扩张或缩小,进而可实现对插管的固定。
34.三个所述夹块9远离限位滑条11的一侧均设有橡胶垫10;通过在夹块9上设置的橡胶垫10,不但可增加摩擦力使插管固定的更加牢固,还可避免在对插管固定时对插管表面造成损伤。
35.所述转动环3外侧圆周表面设有防滑花纹,设置的防滑花纹可避免在旋转转动环3时手部出现打滑现象。
36.所述弧形塑料框1表面包裹有亲肤层;通过包裹的亲肤层可避免弧形塑料框1在使用时对患者脸部造成不适。
37.实施例2
38.请参阅图7,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底环13下端面位于中心孔洞边侧的位置套设有防咬圈20,设置的防咬圈20可避免在进行插管时患者咬到插管管道。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弧形塑料框1放置到患者口部位置,使弧形塑料框1的两个弧形长边框分别置于嘴巴的上方和下方,然后将绑带7从患者头部绕过,将绑带7从穿扣5内穿出,然后通过魔术贴毛面8和魔术贴勾面6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将插管从转动环3上的圆孔插入,气管插管完成后通过旋转转动环3,使转筒15和空心盘17进行转动,空心盘17转动通过平面螺纹16与传动齿12的啮合,进而可带动限位滑条11沿限位滑槽19进行移动,使三个夹块9进行之间距离缩小,进而可实现对插管的固定。
4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
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