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按摩仪。
背景技术:2.近年来,由于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颈部病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颈部病的困扰。作为一种有效的非手术颈部保健装置,颈椎按摩仪成为了很多颈部病患者的选择。但现有颈椎按摩仪由于没有设置固定装置,仅单纯依靠u形夹口固定在颈部,与患者的颈部贴合不够紧密,无法保证有效按摩。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cn202020833959.4,公开日为20210212,该专利提出一种颈椎按摩仪,其背景技术中公开:“市场上的颈椎按摩仪一般包括呈u型的主体结构,及在主体结构中部设置按摩组件,消费者将颈椎按摩仪佩戴带脖颈上时,通过按摩组件产生振动或微电流或红外理疗光等方式,以舒缓颈椎部位的疲劳。而按摩组件在运行过程中,与人体皮肤的贴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按摩舒缓的效果,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通过增加颈椎按摩仪的重量,使得其在重力作用下尽可能地往下贴附在人体皮肤上”。
4.现有技术201220735386.7,公开日为2013.7.31,该专利提出按摩器及其拉带固定结构,其背景技术中公开:目前的颈部按摩器一般具有两个拉带,这样,按摩时手拉住拉带,一方面防止其从肩部滑落,另一方面也借助拉力加大按摩器对颈部按摩力度,从而使按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通过设置拉带,保证颈椎按摩仪牢固固定在颈部,与患者的颈部紧密贴合,从而保证有效按摩的颈椎按摩仪。
6.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颈椎按摩仪,包括机壳、对称设于机壳上的两个按摩头以及分别驱动两个按摩头工作的两个摇摆机芯,所述按摩头安装在机壳上,按摩头与机壳之间设有用于密封安装按摩头的减震硅胶,所述摇摆机芯设于机壳内且所述摇摆机芯与按摩头连接以驱动按摩头工作,所述机壳上对称设有两条拉带,两条拉带的两端均设有公扣和母扣,以将拉带的一端固定在机壳上,在拉带的另一端扣合组成一个拉环,从而将机壳固定在颈椎上。
7.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按摩头具有按摩加热功能,在按摩时加热,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并保证按摩头的柔软触感;所述按摩头包括按摩头上盖、按摩头下盖、硅胶头、加热头以及加热灯板,所述按摩头上盖呈猫爪形,所述按摩头下盖通过螺丝与按摩头上盖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头套设在按摩头上盖上,所述加热灯板通过螺丝安装在按摩头下盖上,所述加热头罩设于加热灯板上方,加热头上设有若干个向下延伸设置的弹性扣爪,所述按摩头上盖上设有用于扣入扣爪的扣槽,所述硅胶头上设有用于穿出加热头的通孔。
8.进一步地,为了仿猫爪设置按摩凸点,以提高按摩头按摩舒适度;所述按摩头上盖上表面的前侧环设有若干个前按摩凸点,按摩头上盖上表面的后侧环设有若干个后按摩凸
点,所述前按摩凸点的高度高于后按摩凸点的高度,所述加热头设于按摩凸点和后按摩凸点之间。
9.进一步地,为了驱动按摩头偏心转动,扩大按摩范围;所述摇摆机芯包括驱动盒、驱动电机、传动齿轮组、偏心安装座以及按摩头驱动杆,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齿轮组和偏心安装座均设于驱动盒内,所述驱动电机经传动齿轮组与偏心安装座传动连接以驱动偏心安装转动,所述按摩头驱动杆的一端与偏心安装座连接,按摩头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按摩头连接以驱动按摩头偏心转动。
10.进一步地,为了驱动按摩头转动;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蜗杆、与蜗杆啮合配合的涡轮、与涡轮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三齿轮以及与第三齿轮啮合配合的第四齿轮,所述偏心安装座包括与第四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上侧面设有倾斜安装面,所述圆柱体上安装有垂直于倾斜安装面且位于倾斜安装面中心处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按摩头驱动杆连接,所述按摩头驱动杆上设有连接键,所述按摩头上设有用于插入连接键的键槽。
11.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拉带,将机壳固定在患者颈部,保证按摩头与颈部贴合,从而达到有效按摩,按摩头偏心安装,在转动时不断变换按摩范围的同时,还扩大按摩范围,并且猫爪状的按摩头形状,配合按摩头上仿猫爪指甲肉垫分布的按摩凸点,前侧按摩凸点高度较高,后侧按摩凸点高度较低,在按摩头转动时,按摩凸点接触深度改变,保证给予患者不同的按摩力度,按摩头上还设置硅胶头,保证按摩时的柔软触感,给予患者人手按摩般的舒适感,并且,在按摩的同时,加热灯板工作,对按摩部位进行加热,能更好的保证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1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15.图3为摇摆机芯的结构爆炸图;
16.图4为按摩头的结构爆炸图。
17.图中:1-按摩头;101-加热头;102-硅胶头;103-按摩头上盖;104-加热灯板;105-按摩头下盖;2-固定圈;3-减震硅胶;4-上盖;5-摇摆机芯;501-上盒体;502-按摩头驱动杆;503-连接轴;504-偏心安装座;505-下盒体;506-第一齿轮;507-第二齿轮;508-驱动电机;509-蜗杆;6-拉带;7-拉带固定件;8-电池;9-下盖;10-usb充电端子;11-线路板;12-按键;13-按键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19.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颈椎按摩仪,包括机壳、对称设于机壳上的两个按摩头1以及分别驱动两个按摩头1工作的两个摇摆机芯5,所述按摩头1安装在机壳上,按摩头1与机壳之间设有用于密封安装按摩头1的减震硅胶3,减震硅胶3还能防止
皮肤被夹入按摩头与机壳之间的间隙,所述摇摆机芯5设于机壳内且所述摇摆机芯5与按摩头1连接以驱动按摩头1工作,所述机壳上对称设有两条拉带6,两条拉带6的两端均设有公扣和母扣,以将拉带6的一端固定在机壳上,在拉带6的另一端扣合组成一个拉环,从而将机壳固定在颈椎上。
20.在本实施例中,机壳包括上盖4和下盖9,上盖4和下盖9通过螺丝连接,上盖4与下盖9之间固定安装有拉带固定件7,从而将拉带6固定在机壳的两侧,机壳上设有按键12和usb充电端子10,按键12通过按键固定板13安装在机壳上,机壳内设有与按键12连接的线路板11,线路板11连接电池8获得电能,且线路板11与摇摆机芯5连接以控制摇摆机芯5工作。
2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按摩头1具有按摩加热功能,在按摩时加热,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并保证按摩头1的柔软触感;所述按摩头1包括按摩头上盖103、按摩头下盖105、硅胶头102、加热头101以及加热灯板104,所述按摩头上盖103呈猫爪形,所述按摩头下盖105通过螺丝与按摩头上盖103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头102套设在按摩头上盖103上,所述加热灯板104通过螺丝安装在按摩头下盖105上,所述加热头101罩设于加热灯板104上方,加热头101上设有若干个向下延伸设置的弹性扣爪,所述按摩头上盖103上设有用于扣入扣爪的扣槽,所述硅胶头102上设有用于穿出加热头101的通孔。
2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仿猫爪设置按摩凸点,以提高按摩头1按摩舒适度;所述按摩头上盖103上表面的前侧环设有若干个前按摩凸点,按摩头上盖103上表面的后侧环设有若干个后按摩凸点,,硅胶头102的形状与按摩头上盖103形状相适应,所述前按摩凸点的高度高于后按摩凸点的高度,所述加热头101设于按摩凸点和后按摩凸点之间。
2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驱动按摩头1偏心转动,扩大按摩范围;所述摇摆机芯5包括驱动盒、驱动电机508、传动齿轮组、偏心安装座504以及按摩头驱动杆502,驱动盒由上盒体501和下盒体505组成,所述驱动电机508、传动齿轮组和偏心安装座504均设于驱动盒内,所述驱动电机508经传动齿轮组与偏心安装座504传动连接以驱动偏心安装转动,所述按摩头驱动杆502的一端与偏心安装座504连接,按摩头驱动杆502的另一端与按摩头1连接以驱动按摩头1偏心转动。
2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驱动按摩头1转动;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与驱动电机508的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蜗杆509、与蜗杆509啮合配合的涡轮、与涡轮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506、与第一齿轮506啮合配合的第二齿轮507、与第二齿轮507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三齿轮以及与第三齿轮啮合配合的第四齿轮,所述偏心安装座504包括与第四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上侧面设有倾斜安装面,所述圆柱体上安装有垂直于倾斜安装面且位于倾斜安装面中心处的503,所述503的另一端与按摩头驱动杆502连接,所述按摩头驱动杆502上设有连接键,所述按摩头1上设有用于插入连接键的键槽。
25.具体实施过程:按下按键,按摩仪开始工作:驱动电机508开始输送动力,驱动蜗轮蜗杆509转动,蜗轮蜗杆509带动斜齿轮转动,斜齿轮再带动齿轮转动,因偏心安装座504与第四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偏心安装座504会随第四齿轮同步转动,而按摩头驱动杆502安装在偏心安装座504上设置的倾斜安装面上,因此按摩头驱动杆502转动中心与偏心安装座504的转动中心不重合,按摩头1偏心转动,增大按摩范围;按摩头1上仿猫爪形设置的按摩凸点,前侧按摩凸点高度较高,后侧按摩凸点高度较低,在按摩头1转动时,按摩凸点接触深度改变,保证给予患者不同的按摩力度,并且,在按摩的同时,加热灯板104工作,对按摩部
位进行加热,能更好的保证按摩效果。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