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护理急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6889发布日期:2022-03-02 04:0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护理急救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急诊护理急救箱。


背景技术:

2.在医疗救护中,由于突发情况多,医疗救护工作紧张繁忙,而往往携带的药品种类繁多,急救箱又比较单一,需要对药品进行寻找,在寻找的难免会错失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现有的装置当患者需要进行打麻醉剂和一些其他药剂时需要在急救箱内进行翻找,弄得急救箱杂乱无章,很浪费时间,并不能及时给患者做出措施,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现有的装置不能很快的将一些很重要的器械及时拿出使用,延误了宝贵的时间,造成患者抢救不及时死亡,而现有的装置医护人员在紧急使用时,很容易不能将药品归位,没有能够放置药品和其他器械的地方容易造成丢失和器械的细菌感染,在紧急救治时往往需要对患者进行药物注射,现有注射类药物大多使用注液瓶封装,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逐个对注液瓶乳头进行破碎,容易导致医务人员受伤及可能将玻璃碎片落入药液中造成污染,因此需要一个能够快速将注液瓶瓶口打开且能够在紧急使用时快速将需要的器械拿出来的急诊护理急救箱。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诊护理急救箱,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达到了注液瓶头部快速打断的目的,新增了重要器械快速弹出的功能,新增了临时放置药品的功能,优化了药物固定方式,避免了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一个第一盒子,第一盒子的下侧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盒子,第二盒子的左侧开设有一个固定槽,所述箱体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一个z形板,z形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弹簧,所述z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梯形柱,第一弹簧、z形板、梯形柱与固定槽相互配合形成第二盒子的限位结构,第一盒子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移动板,移动板的下侧设有一个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第一盒子相互配合形成移动板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盒子的内部设有多个固定机构,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弹出机构。
5.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一个固定盒,固定盒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横板,第一横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夹,所述固定盒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横板,第二横板的右侧设有一个第三横板,第三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第三横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固定夹,第二弹簧、第二横板与固定盒相互配合形成第二固定夹的限位结构。
6.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一个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转盘,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锥齿轮,锥齿轮的右侧啮合有一个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一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上端啮合有一个齿板,齿板与移动板固
定连接。
7.优选的,每个所述弹出机构均包括一个储物盒,储物盒的后侧设有多个第三弹簧,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拉杆,每个储物盒的一侧对应拉杆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限位槽,每个所述拉杆的外侧均设有一个第四弹簧,每个第四弹簧、拉杆与对应的限位槽相互配合形成对应储物盒的限位结构。
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一个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杆,所述箱体的右侧上方设有一个储物盘,每个连杆的上端均与储物盘的对应侧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侧设有一个第一跨带,第一跨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母扣,第一跨带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一个子扣,所述箱体右侧设有一个第二跨带,第二跨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子扣,所述第二跨带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一个母扣。
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侧转动连接有一个箱盖,箱盖的上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脚,所述箱盖的上侧转动连接有一个提手,所述第一盒子的内部设有一个磨砂片,所述第一盒子的内部设有一个打瓶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具有转动机构、移动板与固定机构,有效的达到了注液瓶头部快速打断的目的,使用时旋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带动移动板与对应的固定机构进行前后移动。2.本装置具有,储物盒、第三弹簧、限位槽、拉杆、第四弹簧,有效的新增了重要器械快速弹出的功能,使用时拉动拉杆,拉杆挤压第三弹簧,拉杆的一端脱离限位槽,此时第四弹簧将储物盒弹出来,弹出来的同时不会将储物盒全部弹出来,方便医生可以快速的拿出使用。3.本装置具有箱盖、支撑脚,有效的达到了临时放置药品的目的,在对病人进行急救时可以将用过的药品先放在箱盖上,以防在使用时找不到药品,箱盖上侧的支撑脚可以方便对箱盖进行支撑,防止箱盖防止物品过多导致倾斜。4.本装置具有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三横板第二固定夹、第二弹簧,有效的增加药物固定的方式,拉动左侧的第三横板,第三横板带动第二固定夹挤压第二弹簧,然后将注液瓶放进固定盒的内部,松开第三横板时,第二弹簧带动第三横板和第二固定夹复位,此时对注液瓶进行了固定。5.本装置具有第一跨带、第二跨带、子扣、母扣,有效的达到了方便携带的问题,使用将第一跨带上的母扣和第二子扣配合在一起,方便外出进行挎着,在床边时,可以将第一跨带和第二跨带上的子扣和母扣进行缠几圈进行绑住,方便固定。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展开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闭合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盒子和第二盒子滑动配合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z形板和固定槽配合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机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转轴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弹出机构示意图。
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拉杆和储物盒的分解示意图。
23.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跨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1-1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实施例一,由图1-图4给出,本实用包括箱体1,为了达到固定的目的,包括箱体 1,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一个第一盒子2,在进行备药时,可以将注液瓶全部放进去,这样可以节约空间,第一盒子2的下侧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盒子3,第二盒子3用来储存废弃的玻璃渣,第二盒子3的左侧开设有一个固定槽4,所述箱体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一个z形板5,z形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弹簧6,所述z形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梯形柱7,第一弹簧6、z形板5、梯形柱7与固定槽4相互配合形成第二盒子 3的限位结构,在使用时,按动z形板5,z形板5转动挤压一端的第一弹簧6,使固定在z形板5右侧的梯形柱7脱离固定槽4,将手伸进第二盒子3后侧的槽里,就可以将第二盒子3拉出来,将里面的玻璃渣倒出来,第一盒子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移动板 9,移动板9的下侧设有一个转动机构10,转动机构10与第一盒子2相互配合形成移动板9的限位结构,通过转动机构10的运行来来进行对移动板9的移动,所述第一盒子2的内部设有多个固定机构11,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弹出机构。
2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5、图6和图7给出,为了达到挤压固定的目的,所述固定机构11包括有一个固定盒1101,固定盒110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横板1102,第一横板11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夹1105,所述固定盒110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横板1103,第二横板1103的右侧设有一个第三横板1104,第三横板1104与第二横板110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1107,第三横板110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固定夹1106,第二弹簧1107、第二横板1103与固定盒1101相互配合形成第二固定夹1106的限位结构,拉动左侧的第三横板1104,第三横板1104带动第二固定夹1106挤压第二弹簧1107,然后将注液瓶放进固定盒1101 的内部,松开第三横板1104时,第二弹簧1107带动第三横板1104和第二固定夹1106 复位,此时对注液瓶进行了固定
2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图5、图6和图8给出,为了达到转动的目的,所述转动机构10包括有一个第一转轴101,第一转轴1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转盘102,所述第一转轴10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锥齿轮103,锥齿轮103 的右侧啮合有一个第二转轴104,第二转轴104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一个第一齿轮105,第一齿轮105的上端啮合有一个齿板106,齿板106与移动板9固定连接,在使用时转动转盘102,转盘102带动第一转轴101,第一转轴101带动锥齿轮组103,锥齿轮组 103带动右侧的第二转动,第二转轴104带动第一齿轮105转动,第一齿轮105在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板106和移动板9进行前后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注液瓶的碰断,方便针管对注液瓶的抽取。
28.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图9和图10给出,为了达到弹出固定的目的,每个所述弹出机构均包括一个储物盒1201,储物盒1201的后侧设有多个第三弹簧1202,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拉杆1204,每个储物盒1201 的一侧对应拉杆1204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限位槽1203,每个所述拉杆1204的外侧均设有一个第四弹簧
1205,每个第四弹簧1205、拉杆1204与对应的限位槽1203相互配合形成对应储物盒1201的限位结构,在使用时,拉动拉杆1204,拉杆1204挤压第四弹簧1205,拉杆1204的一端脱离限位槽1203,此时第三弹簧1202将储物盒1201弹出来,弹出来的同时不会将储物盒1201全部弹出来,方便医生可以快速的拿出使用。
29.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为了达到药品放置的目的,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一个第一空腔13,第一空腔13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杆14,所述箱体1的右侧上方设有一个储物盘15,每个连杆14的上端均与储物盘15的对应侧转动连接,使用时,转动连杆14可以将储物盘15转动出第一空腔13内,方便拿出和第一空腔13底部进行分类存储。
30.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和图11给出,为了达到手提和挎着的目的,所述箱体1的左侧设有一个第一跨带16,第一跨带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母扣 19,第一跨带16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一个子扣18,所述箱体1右侧设有一个第二跨带17,第二跨带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子扣18,所述第二跨带17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一个母扣19,在使用将第一跨带16上端的母扣19和第二跨带17上端的子扣18配合在一起,方便外出进行挎着,在车放置时将上端的子扣18和母扣19配合解除,将第一跨带 16在床边缠几圈,将上端的母扣19和子扣18进行配合固定,之后便将第二跨带17在床边缠绕几圈,将上端的17子扣18与中部的母扣19相互配合,即可将箱体1固定。
31.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图5和图6给出,为了达到对注液瓶头部打断的目的,所述箱体1的上侧转动连接有一个箱盖20,箱盖20的上侧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撑脚21,在对病人进行急救时可以将用过的药品先放在箱盖20上,以防在使用时找不到药品,箱盖20上侧的支撑脚21可以方便对箱盖20进行支撑,防止箱盖20防止物品过多导致倾斜,所述箱盖20的上侧转动连接有提手22,在挎着的同时,也可以方便手提,所述第一盒子2的内部设有一个磨砂片23,所述第一盒子2的内部设有一个打瓶片8,在移动时,磨砂片23先对注液瓶进行摩擦,然后移动的过程中注液瓶的摩痕处会触碰到打瓶片8,会将注液瓶的头部打掉,方便针管进行吸出。
3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日常补充药品时拉动左侧的第三横板1104,第三横板1104带动第二固定夹1106挤压第二弹簧1107,然后将注液瓶放进固定盒1101的内部,松开第三横板1104时,第二弹簧1107带动第三横板1104和第二固定夹1106复位,此时对注液瓶进行了固定,将固定盒1101放进移动板9内,移动板9在固定盒1101内为过盈配合,可将多余的固定机构11放置在第一盒子2内进行备用,需要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时,固定完成后转动转盘102,转盘102带动第一转轴101,第一转轴101带动锥齿轮103,锥齿轮103带动右侧的第二转动,第二转轴104带动第一齿轮105转动,第一齿轮105在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板106和移动板9向前滑动,此时移动板9内的同步固定盒1101向前滑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磨砂片23先对注液瓶进行摩擦,然后移动的过程中注液瓶的摩痕处会触碰到打瓶片8,会将注液瓶的头部打掉,方便针管进行吸出,同时也节约了时间,在日常补充药品时可以将一些急救的器械放进储物盒1201内,通过拉动拉杆1204,拉杆1204挤压第三弹簧1202,拉杆1204的一端脱离限位槽1203,此时第四弹簧1205将储物盒1201弹出来,弹出来的同时不会将储物盒1201全部弹出来,方便医生可以快速的拿出使用,使用将第一跨带16上的母扣19和第二子扣18配合在一起,方便外出进行挎着,在床边时,可以将第一跨带16和第二跨带17上的子扣18 和母扣
19进行缠几圈进行绑住,方便固定。
33.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达到了注液瓶头部快速打断的目的,新增了重要器械快速弹出的功能,新增了临时放置药品的功能,优化了药物固定方式,避免了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