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疗机护栏的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2122发布日期:2022-02-23 22:5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光疗机护栏的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套,更具体讲的是一种用于光疗机护栏的防护套。


背景技术:

2.医学上把未满月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这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重症黄疸则可遍及全身。
3.针对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光照疗法,在治疗时首先将新生儿卧放于能够散发蓝光的光疗箱护栏中,通过蓝光照射使新生儿体内未结合的胆红素转变为构形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和光氧化作用的产物,同分异构体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从而体内的降低血清总胆红素。
4.在重症黄疸发生时,新生儿表现为易激惹、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由于新生儿皮肤稚嫩,为防止在光疗过程中头部、颈部、躯干以及四肢摆动时与光疗机护栏壁产生摩擦,造成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防护装置,如公开号为cn209361678u,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黄疸治疗箱用围栏”的中国专利所示,其记载了包括环形棉布袋,环形棉布袋拐角处上端缝制有宽橡皮筋,环形棉布袋内部填充有棉花层;环形棉布袋里侧一端缝制有纽扣,环形棉布袋通过纽扣连接有垫枕,环形棉布袋拐角处在宽橡皮筋内侧开设有开口,在使用时,把环形棉布袋1通过宽橡皮筋2套接在光疗箱立柱上嵌装于箱体内侧,因光疗盘为一个密闭的环,宽橡皮筋2套上后,将环形棉布袋1反折,然后再通过纽扣4连接垫枕5,四周均有柔软的垫子保护,垫枕在患儿治疗时保护其头部皮肤并且可以通过垫头来提高患儿舒适性,不容易产生烦躁情绪,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光疗结束后把垫枕和围栏取下即可。
5.然而上述结构的围栏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宽橡皮筋套设至光疗机围栏上,再通过将环形棉布袋向光疗机围栏内周方向翻折,方可完成固定,整个安装流程较为繁琐,且安装时,宽橡皮筋位于光疗机围栏上的高度决定了环形棉布袋能否完全将整个光疗机护栏进行覆盖,当宽橡皮筋所处位置较高时,环形棉布袋无法将光疗机护栏的下部进行遮挡,而当宽橡皮筋所处位置较低时,则无法将光疗机护栏的上部进行遮挡,此时则需要医护人员反复沿光疗机各个护栏的侧壁拨动宽橡皮筋来调节位置,导致整个安装过程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用于黄疸光疗机护栏上的防护装置安装流程繁琐,在安装时费时费力,并加重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流程精简,安装快速,且方便省力的,不会在医护人员安装时产生额外负担的用于光疗机护栏的防护套。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8.一种用于光疗机护栏的防护套,它包括防护套本体,它还包括张紧调节机构,防护套本体的上下两端相向翻折构成拱形结构,且其左右两端通过张紧调节机构相连同时构成环形结构。
9.作为优选的是,防护套本体包括外层套体、内层套体和垫体,外层套体和内层套体的外缘相连,并于二者内部构成中空的腔室,垫体设置于腔室中。
10.作为优选的是,外层套体的外壁上设有可供垫体收入及取出的开口,开口上设有拉链。
11.作为优选的是,外层套体、内层套体和垫体的材质均为棉料。
12.作为优选的是,防护套本体的两端错位叠置,张紧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防护套本体左端或右端外壁上的导轨,导轨沿防护套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防护套本体的右端或左端的内壁上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导轨上。
13.作为优选的是,导轨包括至少两条,且其分列于防护套本体翻折处的左右两侧的外壁上。
14.作为优选的是,防护套本体设有滑块一端且背离其内环段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把手,把手呈凹字形,并通过其两端固定于防护套本体的外壁上。
15.作为优选的是,导轨下方的防护套本体的外壁上设有遮盖挡片,遮盖挡片靠近防护套本体的一侧壁上设有多个公扣,位于导轨上方的防护套本体外壁上设有与公扣相配的第一母扣。
16.作为优选的是,另一端的防护套本体的外壁上设有与公扣相配的第二母扣。
17.作为优选的是,遮盖挡片的的材质为棉料。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9.本技术方案的防护套本体同时构成拱形结构和环形结构,通过拱形结构之间的部分使得护套本体能够以插配的方式套装至光疗机的护栏上,当防护套本体套装至护栏上后,防护套本体以自重沿护栏下滑,直至护栏顶部与防护套本体相接,无需医护人员手动调节防护套的方位,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安装方式更为简单,整个安装过程省时省力,不会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同时通过其环形结构套装于光练级护栏的各个侧壁上,保证对光疗机护栏的全方位覆盖,使得护栏中的新生儿的皮肤不会直接与护栏内壁接触,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20.张紧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防护套本体所围成的内环段的内径,进而调节防护套本体套装至护栏上时的松紧度,且使本技术方案的防护套能够适配多种尺寸光疗机的护栏。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套第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套第二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套第三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套本体设有滑块一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套本体设有导轨一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套安装至光疗机护栏上后的示意图。
28.如图所示:
29.1、防护套本体;101、外层套体;102、内层套体;103、垫体;104、腔室;2、张紧调节机构;201、导轨;202、滑块;x、拱形结构;y、环形结构;3、拉链;4、把手;5、遮盖挡片;6、公扣;7、第一母扣;8、第二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如图1、图3至图7所示,一种用于光疗机护栏的防护套,它包括用于安装至光疗机护栏上的防护套本体1,以及张紧调节机构2,防护套本体1的上下两端相向翻折,进而使防护套本体1整体构成拱形结构x,通过拱形结构x之间的部分使得护套本体能够以插配的方式套装至光疗机的护栏上,当防护套本体1套装至护栏上后,防护套本体1以自重沿护栏下滑,直至护栏顶部与防护套本体1相接,无需医护人员手动调节防护套的方位,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安装方式更为简单,整个安装过程省时省力,不会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
33.其中,防护套本体1的左右两端通过张紧调节机构2相连,使得防护套本体1同时构成环形结构y,在安装时,护套本体能够通过其环形结构y套装于光练级护栏的各个侧壁上,保证对光疗机护栏的全方位覆盖,使得护栏中的新生儿的皮肤不会直接与护栏内壁接触,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同时,张紧调节机构2用于调节防护套本体1所围成的内环段的内径,进而调节防护套本体1套装至护栏上时的松紧度,且使本技术方案的防护套能够适配多种尺寸光疗机的护栏。
34.如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的,防护套本体1包括外层套体101、内层套体102和垫体 103,外层套体101的上端、下端、左端以及右端均与内层套体102的相对端相连,使得外层套体101和内层套体102之间,即二者的内部构成中空的腔室104,垫体103设置于腔室104 中,在安装时,外层套体101用于同新生儿皮肤直接接触,内层套体102用于同光疗机护栏接触,基于上述设置,防护套本体1包括三层结构,从而当新生儿的皮肤与外层套体101接触后不会感受到护栏的硬质感,强化对新生儿皮肤的保护。
35.如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的,外层套体101、内层套体102和垫体103的材质均为棉料,基于上述设置,保证新生儿皮肤与外层套体101接触后有较好的舒适感,且且能进一步消除护栏外壁的硬质感,同时,面料使防护套本体1具有可形变性,使得能够适配各种形状的光疗机护栏,且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
36.如图1、图3至图5所示,进一步的,外层套体101的外壁上设有可供垫体103收入及取出的开口,开口上设有拉链3,基于上述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对垫体103进行更换和清洗,拉链3可使垫体103封闭于外层套体101和内层套体102构成的腔室104中,防止其掉落。
37.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的,防护套本体1的两端错位叠置,从整体上看,防护套本体1的左端被插装于右端的拱形结构x中,通过该设置不影响整个防护套本体1与护栏的装配,张紧调节机构2包括安装于防护套本体1的外层套体101左端或右端外壁上的导轨201,
导轨201沿防护套本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该导轨201的材质为塑料,防护套本体1的内层套体102右端或左端的内壁上安装有滑块202,滑块202滑动连接于导轨201上,医护人员可通过拉动防护套本体1设有滑块202的一端,使其沿导轨201滑动,实现防护套本体1 内环段内径大小的调节,即实现防护套本体1松紧度的快速调节。
38.需要提及的是上述的导轨201和滑块202与防护套本体1通过黏胶连接,或直接缝制于防护套本体1上。
39.进一步的,导轨201包括至少两条,且其分列于防护套本体1翻折处的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基于少数设置,使得防护套本体1设有滑块202一端移动时更为稳定。
40.如图3至图5所示,进一步的,防护套本体1的外层套体101设有滑块202一端且背离其内环段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把手4,把手4呈凹字形,并通过其两端固定于外套本体的外壁上,从而使该把手4与防护套体的外层套体101间构成通口,基于上述设置,操作人员可通过握持把手4带动滑块202沿导轨201移动,使得滑块202的移动能够更为便利的得到操控。
41.进一步的,导轨201下方的防护套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遮盖挡片5,遮盖挡片5靠近防护套本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多个公扣6,位于导轨201上方防护套本体1的外层套体101外壁上设有第一母扣7,遮盖挡片5用于遮盖导轨201暴露于内环段中的部分,具体的,当医护人员控制防护套本体1设有滑块202的一端沿导轨201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可向导轨201 方向翻动遮盖挡片5,并使遮盖挡片5上的公扣6与位于导轨201上方的防护套本体1上的第一母扣7扣合,实现将导轨201暴露于内环段中的部分进行覆盖,避免新生儿皮肤与导轨 201接触,造成擦伤。
42.如图1、图4和图6所示,进一步的,另一端的防护套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与公扣6相配的第二母扣8,即设有滑块202一端的防护套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与公扣6相配的第二母扣8,当遮盖挡片5将导轨201暴露于内环段中的部分进行覆盖后,可进一步的将其上方的公扣6与护套本体上的第二母扣8扣合,从而加强遮盖挡片5固定后的稳定性。
43.进一步的,遮盖挡片5的的材质为棉料,基于上述设置,保证新生儿皮肤与遮盖挡片5 接触后有较好的舒适感,且且能进一步消除导轨201的硬质感。
44.结合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套在使用时,首先将防护套本体1的拱形间的部分自上方套装至光疗机的护栏,防护套本体1因其自重沿护栏下滑,直至防护套本体1的内层套体102与护栏上缘接触,之后由医护人员控制防护套本体1外层套体101上的把手4,使得防护套本体1设有滑块202的该端沿导轨201向另一端移动,当滑块202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即防护套本体1的内环段与护栏外壁完全贴合后,医护人员向导轨201方向翻动防护套本体1上的遮盖挡片5,使其上方的公扣6与导轨201上方的第一母扣7以及防护套本体1 另一端上的第二母扣8扣合,使遮盖挡片5将导轨201暴露于内环段中的部分遮盖,并使遮盖挡片5得以固定,完成整个防护套的安装,当要拆卸时,只需向护栏上方拉动防护套本体 1,使其沿护栏外壁滑动,直至与护栏分离即可。
45.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