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先天性吞咽困难患者专用间歇定量给水装置

文档序号:28904122发布日期:2022-02-12 14:3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先天性吞咽困难患者专用间歇定量给水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定量饮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先天性吞咽困难患者专用间歇定量给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吞咽障碍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堵塞气管,危及患儿生命,对于先天性吞咽困难的儿童,试行正常饮水时,每次只能喂饮定量的水,多一点都会导致呛咳,进而引发更多并发症,更甚窒息,因此需要一种专用给水装置给该类儿童间歇定量补水,保证患儿机体所必须的水供应。


技术实现要素: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吞咽困难患者专用间歇定量给水装置,其公开号为(cn212678858u),该专利主要通过固定时间点进行提示给患者饮水,通过plc控制流量计对水流量的控制,通过打开电磁阀水从出水口缓慢的流出,便于患者饮用,通过流量计每次的水流量为设置好的阈值,不会出现给患者饮水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使用安全方便,但是通过plc控制流量计对水流量进行控制,使结构复杂化,而复杂化的结构使整个设备造价提高,实用性降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先天性吞咽困难患者专用间歇定量给水装置,具有快速精准定量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储存杯、固定连接在所述储存杯内部用于储存液体的储存内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储存杯底端与所述储存内仓相连通用于定量存水的给水杯、固定连接在所述给水杯侧面用于给水的给水软管,所述储存内仓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给水杯相连通的连接控制管,所述连接控制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连接控制管启闭的电磁阀,所述储存杯侧面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连接控制管启闭的控制器。
5.其中,所述储存杯顶部螺接有用于封闭的杯盖,所述给水杯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储存杯底面螺接配合的螺接部。
6.其中,所述给水杯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控制管相配合的收缩管,所述收缩管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筋圈,所述连接控制管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密封筋圈相配合的让位槽。
7.其中,所述储存内仓的底端通过弧形过渡面与所述连接控制管平滑过渡。
8.其中,所述控制器的形状呈圆弧形,所述控制器背面与所述储存杯相贴合。
9.其中,所述储存内仓的容积大于所述给水杯的容积。
10.其中,所述储存杯的底端为完全开放结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液体储存在储存内仓内部,控制器通过plc控制电磁阀定点启动关闭,电磁阀开启后,控制管开放,液体流入给水杯的内部,由于给水杯容积固定,此时电磁阀将给水杯注满
时,即到达指定量,因此电磁阀的流速可以增加,实现快速给水,同时保证水量,此时操作人员将给水软管从储存杯侧壁取出,通过手部挤压给水软管控制水流速度向病人口腔给水即可,该装置使每次给水的液体给水量相同,简化了结构,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与维护的便利性。
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储存杯剖面的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储存杯剖面的主视示意图;
17.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储存杯;11、控制器;2、杯盖;3、储存内仓;31、弧形过渡面;32、连接控制管;321、让位槽;33、电磁阀;4、给水杯;41、螺接部;42、收缩管;43、密封筋圈;5、给水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储存杯1、固定连接在储存杯1内部用于储存液体的储存内仓3、可拆卸连接在储存杯1底端与储存内仓3相连通用于定量存水的给水杯4、固定连接在给水杯4侧面用于给水的给水软管5,储存内仓3底端固定连接有与给水杯4相连通的连接控制管32,连接控制管32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连接控制管32启闭的电磁阀33,储存杯1侧面安装有用于控制连接控制管32启闭的控制器11。
20.本实施方案中:液体储存在储存内仓3内部,控制器11通过plc控制电磁阀33定点启动关闭,电磁阀33开启后,连接控制管32开放,液体流入给水杯4的内部,由于给水杯4容积固定,此时电磁阀33将给水杯4注满时,即到达指定量,因此电磁阀33的流速可以增加,实现快速给水,该装置使每次给水的液体给水量相同,简化了结构,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与维护的便利性,此时操作人员将给水软管5从储存杯1侧壁取出,通过手部挤压给水软管5控制水流速度向病人口腔给水即可,储存杯1侧壁可以开设用于存放给水软管5的槽体用于放置给水软管5。
21.储存杯1顶部螺接有用于封闭的杯盖2,给水杯4顶部开设有与储存杯1底面螺接配合的螺接部41;杯盖2可以使储存杯1内部的液体长期存放也可以保证水的洁净度,而给水杯4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不同容积的杯体,由于给水杯4不需要频繁的更换拆卸,采用螺接的方式,使储存杯1与给水杯4固定更加稳定。
22.给水杯4顶部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控制管32相配合的收缩管42,收缩管42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筋圈43,连接控制管32内壁开设有与密封筋圈43相配合的让位槽321;收缩管42的目的为了将给水杯4的顶部连接端口缩小,使收缩管42与连接控制管32可以正确对位,而密封筋圈43使收缩管42向上移动时与让位槽321配合实现密封,防止液体从连接控制管32与收缩管42之间的缝隙流失。
23.储存内仓3的底端通过弧形过渡面31与连接控制管32平滑过渡;目的为了防止液体残留在储存内仓3与连接控制管32的固定变形处,提高液体流动的顺畅性。
24.控制器11的形状呈圆弧形,控制器11背面与储存杯1相贴合;圆弧形的控制器11与
储存杯1的形状贴合,使操作人员握持时更加方便。
25.储存内仓3的容积大于给水杯4的容积;由于储存内仓3内为储存用水,此时通过给水杯4进行供水,而储存内仓3为给水杯4提供液体,因此储存内仓3的容积大于给水杯4的容积可以减少灌装次数。
26.储存杯1的底端为完全开放结构;为了保证使用卫生,储存杯1在与给水杯4分离时,储存杯1的底部完全开放,从而使储存杯1的内部更加便于清理,更加符合医疗行业使用。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转动杯盖2,将液体通过储存杯1的顶端注入储存内仓3内部进行储存,到达指定时间,通过控制器11控制连接控制管32开启,圆弧形的控制器11与储存杯1的形状贴合,使操作人员握持时更加方便,此时储存内仓3内部的液体受到弧形过渡面31的影响向下流动,目的为了防止液体残留在储存内仓3与连接控制管32的固定变形处,提高液体流动的顺畅性,通过连接控制管32流入收缩管42内部,由于密封筋圈43与让位槽321的配合保证了连接的密封性,液体流入给水杯4的内部,由于给水杯4容积固定,由于储存内仓3内为储存用水,此时通过给水杯4进行供水,而储存内仓3为给水杯4提供液体,因此储存内仓3的容积大于给水杯4的容积可以减少灌装次数,此时电磁阀33通过控制器11关闭,操作人员将给水软管5弯曲,移动至病人口腔处,通过手部挤压给水软管5控制给水速度,更换时,只需要转动给水杯4使螺接部41与储存杯1分离即可,储存杯1的底部完全开放,从而使储存杯1的内部更加便于清理,更加符合医疗行业使用,给水杯4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不同容积的杯体,由于给水杯4不需要频繁的更换拆卸,采用螺接的方式,使储存杯1与给水杯4固定更加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