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用输液泵使用的保温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8672发布日期:2022-03-23 11:4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2.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喉癌的治疗手段是根据肿瘤侵犯程度采取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术,两类手术均需做气管切开术,重新建立人工气道,而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最重要一环,如气道湿化不足容易形成痰痂,造成缺氧、炎症等并发症;湿化过度,湿化液会滴入下气道引起痉挛和刺激性咳嗽、呼吸心率加速、血压增高等,咳嗽严重甚至会导致套管活动,造成气管损伤,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要求,不论何种湿化方式,均要求吸入气体相对湿度达100%,温度为37℃,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保温套,其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372413.7,申请日为:2016.04.28,公布号为cn206044813u,公布日为:2019.3.29,该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一种热水袋保温套,包括内胆布、外套布和拉链;保温套的正反面分别设置有内胆布和外套布,内胆布和外套布缝制成保温套体,保温套体留有向下的一侧开口,正面保温套体和反面保温套体通过拉链连接;该实用新型操作保温效果不理想,因为吸入人体温度不应超过40℃,否则影响纤毛活动,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出汗,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道烧伤且使用一段时间后温度下降过快,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及诱发咳嗽,损伤患者呼吸道黏膜上的皮细胞,甚至黏膜出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医用输液泵使用的保温套;该实用新型可以持续滴入恒温液体,一方面使气道分泌物保持较好的黏稠度,另一方面减少了患者的刺激性咳嗽,也能充分保护气道黏膜纤毛的功能,同时结合常规气道管理技术,湿化液滴速均匀,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医用输液泵使用的保温套,包括保温套本体1,所述保温套本体1配合设置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配合设置有填充层13,所述保温套本体1一侧配合设置有开口3,所述开口3配合设置有锁定装置4及调整机构15,所述保温层2粘接于保温套本体1的内侧且可进行拆卸,所述开口3配合锁定装置4设置有铰接链5,所述铰接链5与保温套本体1配套设置,所述开口3的两端皆配合设置有锁定装置4,所述开口3的两侧配合设置有松紧绳12,所述保温套本体1配合设置有管路凹槽14。
5.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安装时,将锁定棒8插入连接块一6和连接块二7的通槽9内,将锁槽11与连接块一6、连接块二7对应相固定,将锁定棒8与铰接链5相连接并旋转锁定棒8使铰接链5的两侧合拢,至此安装完成;在使用时,通过旋转锁定棒8使得铰接链5两侧相连接,此时保温套本体1内部形成密闭空间,将保温套本体1套装置于所需保温的物品外部,通过旋转锁定棒8使得铰接链5两侧相连接,将保温层2粘接于保温套本体1的内侧,将保温套本体1套装于杯子外部四周,将输液管放入对应的管路凹槽14,将松紧绳12拉紧并通过调整机构15调整输液管的位置,此时保温套本体1内部形成密闭空间,至此保温完成,在使用过
程中,采用常规的气道湿化护理,即输液泵持续滴药湿化法,输液泵和自制保温套对气道进行持续地加温湿化.即将抽好湿化液的50 ml注射器连接输液泵延长管,延长管另一端连接输液器的头皮针并去掉针头,放入气管套管内5~8 cm。在套管外周用胶布固定,然后将水杯内放入35℃~37℃的水,最高不能超过40℃,最后将水杯放入自制保温套内,静脉延长管从自制保温套中穿过,最后以2~8 ml/h的速度泵入湿化液。
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一种用于医用输液泵使用的保温套;该实用新型可以持续滴入恒温液体,一方面使气道分泌物保持较好的黏稠度,另一方面减少了患者的刺激性咳嗽,也能充分保护气道黏膜纤毛的功能,同时结合常规气道管理技术,湿化液滴速均匀,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保温套本体1在使用时内部的密闭性同时增加保温时效;所述锁定装置4包括有连接块一6、连接块二7及锁定棒8,所述锁定棒8与保温套本体1固定连接,所诉连接块一6、连接块二7与保温套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6和连接块二7上均设有通槽9,所诉连接块一6和连接块二7上设有对应的锁槽11。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医护人员拆卸保温套本体1及提高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所述铰接链5设置于锁定装置4上通槽9处的两侧,所述铰接链5通过锁定棒8的旋转而进行松紧动作。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保温套本体1内部的保温效果;所述保温套本体1内部是装有羽绒的密封布袋,所述保温层2是羽毛、棉花、珍珠棉、pp棉、人造纤维、海绵、气凝胶、岩棉、聚苯乙烯、聚乙烯中的任何一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保温套本体(1)在使用时内部空间密闭性更好;所述保温套本体1通过锁定装置4与铰接链5相配合可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松紧绳12用于调整保温套本体1的松紧程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保温套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调整输液管的位置,防止阻碍输液管属输液;所述调整机构15整体呈圆形设置于开口3处的上下两侧且与保温套本体1相固定并通过魔术贴进行粘接,所述调整机构15的上端配合设置有梯形块用于进行开合动作。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适用不同型号的输液管路且保持输液管路与保温套本体1之间的稳定性;所述管路凹槽14设置于保温套本体1的内侧并与保温层2相贴合,所述管路凹槽14与保温套本体1一体成型且具有弹性,该管路凹槽14用于放置输液管。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保温套本体1的保温效果及耐高温效果;所述填充层13设置于保温层2的外侧,所述填充层13采用耐火材料设置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二。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定装置的立体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测试数据表格。
19.其中,1保温套本体、2保温层、3开口、4锁定装置、5铰接链、6连接块一、7连接块二、8锁定棒、9通槽、11锁槽、12松紧绳、13填充层、14管路凹槽、15调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医用输液泵使用的保温套,包括保温套本体1,所述保温套本体1配合设置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配合设置有填充层13,所述保温套本体1一侧配合设置有开口3,所述开口3配合设置有锁定装置4及调整机构15,所述保温层2粘接于保温套本体1的内侧且可进行拆卸,所述开口3配合锁定装置4设置有铰接链5,所述铰接链5与保温套本体1配套设置,所述开口3的两端皆配合设置有锁定装置4,所述开口3的两侧配合设置有松紧绳12,所述保温套本体1配合设置有管路凹槽14,所述锁定装置4包括有连接块一6、连接块二7及锁定棒8,所述锁定棒8与保温套本体1固定连接,所诉连接块一6、连接块二7与保温套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6和连接块二7上均设有通槽9,所诉连接块一6和连接块二7上设有对应的锁槽11,所述铰接链5设置于锁定装置4上通槽9处的两侧,所述铰接链5通过锁定棒8的旋转而进行松紧动作,所述保温套本体1内部是装有羽绒的密封布袋,所述保温层2是羽毛、棉花、珍珠棉、pp棉、人造纤维、海绵、气凝胶、岩棉、聚苯乙烯、聚乙烯中的任何一种,所述保温套本体1通过锁定装置4与铰接链5相配合可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松紧绳12用于调整保温套本体1的松紧程度,所述调整机构15整体呈圆形设置于开口3处的上下两侧且与保温套本体1相固定并通过魔术贴进行粘接,所述调整机构15的上端配合设置有梯形块用于进行开合动作,所述管路凹槽14设置于保温套本体1的内侧并与保温层2相贴合,所述管路凹槽14与保温套本体1一体成型且具有弹性,该管路凹槽14用于放置输液管,所述填充层13设置于保温层2的外侧,所述填充层13采用耐火材料设置。
21.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安装时,将锁定棒8插入连接块一6和连接块二7的通槽9内,将锁槽11与连接块一6、连接块二7对应相固定,将锁定棒8与铰接链5相连接并旋转锁定棒8使铰接链5的两侧合拢,至此安装完成;在使用时,通过旋转锁定棒8使得铰接链5两侧相连接,此时保温套本体1内部形成密闭空间,将保温套本体1套装置于所需保温的物品外部,通过旋转锁定棒8使得铰接链5两侧相连接,将保温层2粘接于保温套本体1的内侧,将保温套本体1套装于杯子外部四周,将输液管放入对应的管路凹槽14,将松紧绳12拉紧并通过调整机构15调整输液管的位置,此时保温套本体1内部形成密闭空间,至此保温完成,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气道湿化护理,即输液泵持续滴药湿化法,输液泵和自制保温套对气道进行持续地加温湿化.即将抽好湿化液的50 ml注射器连接输液泵延长管,延长管另一端连接输液器的头皮针并去掉针头,放入气管套管内5~8 cm。在套管外周用胶布固定,然后将水杯内放入35℃~37℃的水,最高不能超过40℃,最后将水杯放入自制保温套内,静脉延长管从自制保温套中穿过,最后以2~8 ml/h的速度泵入湿化液。
22.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