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0624发布日期:2022-02-23 22:4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口保护套,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


背景技术:

2.在外科手术中,当医生在患者的手术部位切口后,由于组织的收缩作用,切口会呈闭合状态,为了实施手术,需要使切口牵张扩开。目前,为了防止手术过程中对切口组织造成二次伤害,临床上会采用切口保护套来使切口张开,并起到保护患者手术切口的作用,常用的切口保护套主要由外环、置入环和通道膜组成,外环和置入环分别设于通道膜的两端,使用时,将置入环置入切口内侧,外环位于外侧,通道膜套在切口内侧,使切口张开,医生通过切口保护套的通道实施手术。
3.然而,现有切口保护套的外环和置入环的尺寸大多是固定的,其外径无法根据患者手术处的切口大小进行适当调节,经常需要医护人员挑选合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而开始做手术的时候不好判断选择多大型号的切口保护套,以至于减缓手术进程,延误病情;并且,固定尺寸的切口保护套往往难以恰好与切口组织贴合,容易造成切口保护套与切口贴合度差等问题,降低了切口保护套的实用性。
4.针对传统固定尺寸的切口保护套存在的上述问题,也有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可调节的切口保护套,现有可调节的切口保护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切口保护套与切口大小的匹配性问题,但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尺寸调节操作不够灵活方便,调节过程中容易导致通道膜褶皱扭曲等现象,实际使用的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切口保护套的尺寸调节结构设计复杂、调节操作不便等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外环和置入环设计为由弧形套管和弧形杆首尾连接而成的环体结构,弧形杆能够在弧形套管内伸缩滑动,并利用软质卡环与弧形杆形成调节定位阻尼,使切口保护套的尺寸调节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实现。
7.2.技术方案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包括通道膜和分别设于通道膜两端的外环和置入环,所述的外环和置入环均为由弧形套管和弧形杆首尾连接而成的环体结构,所述的弧形套管具有用于容纳弧形杆的管腔,所述的弧形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软质卡环,所述的弧形杆的端部穿过软质卡环伸入对应弧形套管的管腔内,且在弧形杆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能够与软质卡环相配合的定位凹槽。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环或置入环的弧形套管数量为3~4组,相邻的弧形套管之
间通过弧形杆首尾连接。
11.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形杆的两端还设有限位卡头。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通道膜的两端分别与外环和置入环的对应弧形套管热合连接。
1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通道膜为管状薄膜。
14.3.有益效果
15.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其包括通道膜和分别设于通道膜两端的外环和置入环,外环和置入环均为由弧形套管和弧形杆首尾连接而成的环体结构,弧形套管具有用于容纳弧形杆的管腔,弧形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软质卡环,弧形杆的端部穿过软质卡环伸入对应弧形套管的管腔内,且在弧形杆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能够与软质卡环相配合的定位凹槽;弧形杆能够在弧形套管内伸缩滑动,并利用软质卡环与弧形杆形成调节定位阻尼,通过扩张或压缩弧形套管即可灵活调节切口保护套的尺寸,使切口保护套的尺寸调节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方便调整手术视野,便于医生操作;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制作方便,易于实现;
17.(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其外环或置入环的弧形套管数量为3~4组,相邻的弧形套管之间通过弧形杆首尾连接,采用上述设计,外环或置入环能够实现多段共同调节,使外环或置入环在调节时尺寸变化更加均匀,进一步方便了切口保护套的尺寸调节,且调节后通道膜易于保持整洁状态,有利于临床手术操作;
18.(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其弧形杆的两端还设有限位卡头,利用限位卡头能够有效防止弧形杆的端部从弧形套管内滑脱,进一步提高了切口保护套的结构稳定性;
19.(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其通道膜的两端分别与外环和置入环的对应弧形套管热合连接,使通道膜与弧形杆之间能够保持活动配合,保证了外环和置入环的稳定尺寸调节。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环或置入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弧形套管与弧形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环或置入环的收缩状态示意图。
24.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25.1、通道膜;2、外环;3、置入环;4、弧形套管;4-1、管腔;4-2、软质卡环;5、弧形杆;5-1、定位凹槽;5-2、限位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7.[实施例]
[0028]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包括通道膜1和分
别设于通道膜1两端的外环2和置入环3,外环2和置入环3能够将通道膜1的两端撑开,在通道膜1的两端形成敞口结构,使用时置入环3置于切口内侧,外环2位于切口外侧,由通道膜1形成切口通道。与现有的切口保护套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外环2和置入环3均为由弧形套管4和弧形杆5首尾连接而成的环体结构,弧形套管4具有用于容纳弧形杆5的管腔4-1,使弧形杆5能够在弧形套管4内伸缩滑动,弧形套管4的两端分别设有软质卡环4-2,该软质卡环4-2可采用橡胶材质制作,可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在弧形套管4的两端管腔4-1内壁上,弧形杆5的端部穿过软质卡环4-2伸入对应弧形套管4的管腔4-1内,且在弧形杆5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能够与软质卡环4-2相配合的定位凹槽5-1。软质卡环4-2的内径可略小于定位凹槽5-1的外径,使软质卡环4-2紧密包裹在弧形杆5上,定位凹槽5-1可间隔设于弧形杆5上,相邻定位凹槽5-1之间形成隆起,从外观上看类似于连珠结构,在调节切口保护套尺寸时,弧形杆5在弧形套管4内伸缩运动,同时由于软质卡环4-2与定位凹槽5-1的配合形成卡滞顿挫感,实现尺寸调节后的稳定定位,以便于维持切口保护套的稳定使用状态。采用上述外环2和置入环3设计,通过扩张或压缩弧形套管4即可灵活调节切口保护套的尺寸,使切口保护套的尺寸调节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方便调整手术视野,便于医生操作;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制作方便,易于实现。
[0029]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外环2或置入环3的弧形套管4数量优选设计为3~4组,相邻的弧形套管4之间通过弧形杆5首尾连接。以图2所示的三组弧形套管4设计为例,三组弧形套管4之间采用三根弧形杆5连接,弧形杆5的圆弧直径与弧形套管4的弧形直径相适配,由于管腔4-1的内径大于弧形杆5的最大外径,因此即使外环2或置入环3的调节直径与弧形套管4的圆弧直径不同,弧形杆5也能够在弧形套管4内伸缩运动而不会卡死,实现了外环2或置入环3在一定尺寸范围内稳定调节。采用上述设计,外环2或置入环3能够实现多段共同调节,使外环2或置入环3在调节时尺寸变化更加均匀,进一步方便了切口保护套的尺寸调节,且调节后通道膜1易于保持整洁状态,有利于临床手术操作。
[0030]
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弧形杆5从弧形套管4内滑脱,在弧形杆5的两端还设有限位卡头5-2。具体地,该限位卡头5-2的尺寸略大于定位凹槽5-1之间形成的隆起尺寸,使软质卡环4-2对限位卡头5-2的阻力大于对隆起的阻力,能够有效防止弧形杆5的端部从弧形套管4内滑脱,进一步提高了切口保护套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上述的通道膜1的两端分别与外环2和置入环3的对应弧形套管4热合连接,使通道膜1与弧形杆5之间能够保持活动配合,保证了外环2和置入环3的稳定尺寸调节。通道膜1的两端可通过翻边包裹在外环2和置入环3上,通过将通道膜1与外环2和置入环3的对应弧形套管4热合连接后,使外环2和置入环3不易在通道膜1的两端窜动,使切口保护套的整体性更好。上述的通道膜1优选为管状薄膜,其材质与现有切口保护套的材质相同,具有一定弹性,在使用时能够利用外环2和置入环3形成手术器械通道,减少对切口的二次伤害。
[003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切口保护套,其将外环和置入环设计为由弧形套管和弧形杆首尾连接而成的环体结构,弧形杆能够在弧形套管内伸缩滑动,并利用软质卡环与弧形杆形成调节定位阻尼,使用时通过扩张或压缩弧形套管即可灵活调节切口保护套的尺寸,使切口保护套的尺寸调节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方便调整手术视野,便于医生操作;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制作方便,易于实现。
[0032]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
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