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用化痰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1580发布日期:2022-01-26 18:5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用化痰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化痰吸痰器,属于呼吸内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呼吸内科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患者往往会存在呼吸到生痰的现象,医护人员需要对此使用化痰器进行呼吸道的化痰护理,并且在化痰后要再次在患者呼吸道内设置设备进行吸痰,不仅使患者更加的不适,还会增加工作量,并且吸出的痰液内往往含有较多的病菌,增加清理时医护人员的危险性,以及要能够对化痰用液进行加热,使药液温度适合患者,为此,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化痰吸痰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化痰吸痰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呼吸内科用化痰吸痰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箱体左侧对称设置有导液机构,两个导液机构之间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一端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外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内腔顶面设置有紫外线灯,所述箱体内腔后壁嵌设有加热管,且所述加热管处于分隔板底面与箱体之间的腔室内,所述箱体右侧设置有排液机构以及进液机构,排液机构设置于进液机构上方,所述箱体前侧对称铰接有箱门,且所述箱门分别与分隔板顶面与箱体之间的腔室、分隔板底面与箱体之间的腔室相对应。
6.进一步的,导液机构包括安装板、泵箱、液压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第一控制阀,所述安装板设置于箱体左侧,所述泵箱设置于安装板顶部,所述液压泵设置于泵箱内,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分别与液压泵以及箱体内腔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于箱体左侧顶部,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于箱体左侧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管两端分别与液压泵以及导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第二连接管上。
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腔顶面设置有防护罩,且所述防护罩设置于紫外线灯外侧。
8.进一步的,排液机构包括方形口、方形板与把手,所述方形口开设于箱体右侧,且所述方形口处于分隔板顶部,所述方形板与箱体铰接,所述把手设置于方形板与箱体相背的一侧。
9.进一步的,进液机构包括进液管与第二控制阀,所述进液管连接于箱体右侧,且所述进液管处于分隔板底部,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进液管上。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内设置有隔离框板。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导液机构,能够分别进行化痰以及吸痰,减少操作步骤,并且在化痰后,通过紫外线灯能够对痰液进行消毒,降低清理时痰液对工作人员的危害性,并且能够对化痰用液进行加热,使药液温度适合患者。
13.2、通过设置防护罩,能够对紫外线灯进行防护,通过设置放置框以及隔离框板,能够为装置提供一定的放置功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化痰吸痰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化痰吸痰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化痰吸痰器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化痰吸痰器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箱体;2、分隔板;3、导管;4、导液管;5、通孔;6、紫外线灯;7、加热管;8、箱门;9、安装板;10、泵箱;11、液压泵;12、第一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4、第一控制阀;15、防护罩;16、方形口;17、方形板;18、把手;19、进液管;20、第二控制阀;21、放置框;22、隔离框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化痰吸痰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腔设置有分隔板2,所述箱体1左侧对称设置有导液机构,两个导液机构之间连接有导管3,所述导管3一端连通有导液管4,所述导液管4外壁开设有通孔5,所述箱体1内腔顶面设置有紫外线灯6,所述箱体1内腔后壁嵌设有加热管7,且所述加热管7处于分隔板2底面与箱体1之间的腔室内,所述箱体1右侧设置有排液机构以及进液机构,排液机构设置于进液机构上方,所述箱体1前侧对称铰接有箱门8,且所述箱门8分别与分隔板2顶面与箱体1之间的腔室、分隔板2底面与箱体1之间的腔室相对应。
22.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导液机构包括安装板9、泵箱10、液压泵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与第一控制阀14,所述安装板9设置于箱体1左侧,所述泵箱10设置于安装板9顶部,所述液压泵11设置于泵箱10内,所述第一连接管12两端分别与液压泵11以及箱体1内腔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连接管12连接于箱体1左侧顶部,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连接管12连接于箱体1左侧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管13两端分别与液压泵11以及导管3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14设置于第二连接管13上,开启位于下方的第一控制阀14以及液压泵11,将药液通过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导管3、导液管4以及通孔5喷至患者呼吸道内进行化痰,化痰后,关闭位于下方的第一控制阀14与液压泵11,开启位于上方的第一控制阀14以及液压泵11,将痰液通过通孔5、导液管4、导管3、第二连接管13以及第一连接管12导至分隔板2顶部与箱体1之间的腔室内。
23.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箱体1内腔顶面设置有防护罩15,且所述防护罩15设置于紫外线灯6外侧,对紫外线灯6进行防护。
24.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排液机构包括方形口16、方形板17与把手18,所述方形口16开设于箱体1右侧,且所述方形口16处于分隔板2顶部,所述方形板17与箱体1铰
接,所述把手18设置于方形板17与箱体1相背的一侧,吸痰后,通过把手18打开方形板17,将痰液通过方形口16导出。
25.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进液机构包括进液管19与第二控制阀20,所述进液管19连接于箱体1右侧,且所述进液管19处于分隔板2底部,所述第二控制阀20设置于进液管19上,开启第二控制阀20,将药液通过进液管19注进分隔板2底面与箱体1之间的腔室内。
26.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放置框21,所述放置框21内设置有隔离框板22,为装置提供一定的放置功能。
27.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开启第二控制阀20,将药液通过进液管19注进分隔板2底面与箱体1之间的腔室内,通过外接电源为液压泵11、加热管7以及紫外线灯6进行供电,开启加热管7,对药液进行加热,防止药液温度过低使患者不适,开启位于下方的第一控制阀14以及液压泵11,将药液通过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导管3、导液管4以及通孔5喷至患者呼吸道内进行化痰,化痰后,关闭位于下方的第一控制阀14与液压泵11,开启位于上方的第一控制阀14以及液压泵11,将痰液通过通孔5、导液管4、导管3、第二连接管13以及第一连接管12导至分隔板2顶部与箱体1之间的腔室内,开启紫外线灯6,对痰液进行杀菌消毒,提高安全性,吸痰后,通过把手18打开方形板17,将痰液通过方形口16导出。
28.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