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雾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0155发布日期:2022-06-29 01:3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雾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雾管。


背景技术:

2.传统心血管手术过程中为了获取良好的手术视野,常需要对微小血管进行清洗,通常方法是使用镊子夹取医用棉花擦拭或者使用注射器进行清洗,但相对来说清理难度较大和清理效果不够好,且清理过程中的精细度不够高,导致操作时间较长,无法把握清理的程度是否会对创口造成二次创伤,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便于控制清洗微小血管精度和手法的器械来获取良好的手术视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雾管,能对微小血管进行清洗并控制清洗精度,并为手术过程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雾管,包括液路部、气路部和吹雾部;所述液路部和气路部通过三通管与吹雾部相互联通。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雾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吹管、把手和缓冲接头;所述气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接头、鲁尔接头和针筒过滤器;所述液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瓶塞穿刺器、流量调节器和止逆阀;所述缓冲接头通过三通管分别与针筒过滤器和止逆阀相联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软头;所述软头套接在吹管一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接头与三通管通过第一毛细管相联通,所述吹管与把手通过第二毛细管相联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包括防转套管、把手滚轮和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安装在把手内部,所述把手滚轮与把手滑动配合并与过渡管相接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转套管两端分别与吹管和过渡管相联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胶柱;所述胶柱固定在止逆阀和三通管之间的通管内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瓶塞穿刺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穿针和穿刺器主体;所述穿刺器主体另一端与流量调节器相联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吹管护套;所述吹管护套套接在把手一端,所述吹管护套与吹管间隙配合。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分别设在液路部和气路部的第一导管夹和第二导管夹;所述第一导管夹安装在流量调节器和止逆阀之间,所述第二导管夹安装在针筒过滤器和三通管之间。
14.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吹雾管的优点为:
16.1、该吹雾管的气路部通过接驳医用二氧化碳气源瓶提供雾化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液路部接驳生理盐水吊袋输送雾化水源,气体和生理盐水通过三通管混合进入吹雾部进行雾化并吹出雾化水清洗血管。
17.2、软头能避免吹管末端在清洗过程中不慎对血管或手术创口造成损伤,同时还具有对吹管喷射的水雾进行整流,使得液体雾化更均匀的作用。
18.3、相比其他部件之间联通的通用管,直径更小的毛细管能提高液流流速,提高管内压力促进液流和气流混合,使得液体雾化效率提高,能喷出液滴更细更均匀的雾化水汽。
19.4、把手滚轮与把手滑坡式滑动配合并接触挤压过渡管,通过滑动把手滚轮能够调节吹雾部液流的喷速,同时作为紧急时的开关阀门在必要时候中止清洗作业。
20.5、防转套管能避免吹管和把手内的过渡管的接驳处相对转动造成液流泄露,导致创口部位受到浸染。
21.6、胶柱固定在止逆阀和三通管之间的通管内壁,能将通管内的液流流速提升提供过渡段,并减少液流和气流在不同直径的通管和毛细管混合后流速突然变化造成的紊流现象,导致液体雾化效率降低。
22.7、瓶塞穿刺器能穿刺并联通引导生理盐水吊袋内的生理盐水进入液路部。
23.8、吹管护套可以保护吹管针体和前端的软头在闲置时候不受到接触性的污染。
24.9、设在液路部和气路部的第一导管夹和第二导管夹能固定并收拢液路部和气路部的部件,在清洗血管操作完毕或临时中止时提供收纳条件,以免对手术过程造成影响。
25.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吹雾管的正面剖视图;
28.图2为吹雾管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30.实施例
3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吹雾管,包括液路部、气路部和吹雾部;所述液路部和气路部通过三通管11与吹雾部相互联通。所述吹雾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吹管2、把手3和缓冲接头4;所述气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接头5、鲁尔接头6和针筒过滤器7;所述液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瓶塞穿刺器8、流量调节器9和止逆阀10;所述缓冲接头4通过三通管11分别与针筒过滤器7和止逆阀10相联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接头4能对在通过三通管 11并混合的二氧化碳和生理盐水进行整流;所述气源接头5用于医用二氧化碳
气源瓶的减压阀的连接;所述鲁尔接头6能在气源瓶气压不足的时候迅速更换气源瓶而无须更换吹雾管;所述针筒过滤器7能用于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固体杂质过滤;所述流量调节器9为医用输液流量调节器,可以调节液路部相连接的生理盐水吊袋的输液流速,该生理盐水吊袋压力为150mmhg。
32.吹雾管还包括软头1;所述软头1套接在吹管2一端。所述软头1能避免吹管2末端在清洗过程中不慎对血管或手术创口造成损伤,同时还具有对吹管2 喷射的水雾进行整流,使得液体雾化更均匀的作用,所述软头1材质是硅胶。
33.吹雾管所述缓冲接头4与三通管11通过第一毛细管12相联通,所述吹管2 与把手3通过第二毛细管13相联通。本实施例中,三通管11一端的共用管接驳第一毛细管12,另一端的两个分管接驳双排管并分别与液路部的止逆阀10和气路部的针筒过滤器7相联通;所述第一毛细管12内径为0.9
±
0.02mm,第二毛细管13内径为0.6
±
0.02mm,通过吹雾部逐渐变小的管道直径来逐步增加液压压强并提高液体流速,使得液体雾化效率得到提升。
34.吹雾管所述把手3包括防转套管31、把手滚轮32和过渡管33,所述过渡管33安装在把手3内部,所述把手滚轮32与把手3滑动配合并与过渡管33相接触。本实施例中,把手3整体呈中间大两端直径逐渐缩小的圆条状结构,便于医护人员抓取,其表面一侧设有矩形开口,所述把手滚轮32设在矩形开口中,过渡管33安装在把手3内部且过渡管33底部设为斜坡结构,当接触过渡管33 的把手滚轮32前后滑动时,斜坡结构配合把手滚轮32挤压过渡管33改变其液流通过的横截面积,达到调节吹雾部液流的喷速的效果。
35.吹雾管所述防转套管31两端分别与吹管2和过渡管33相联通。防转套管 31能避免吹管2和把手3内的过渡管33的接驳处相对转动造成液流泄露,导致创口部位受到浸染。
36.吹雾管还包括胶柱14;所述胶柱14固定在止逆阀10和三通管11之间的通管内侧。本实施例中,胶柱14固定在靠近三通管11的分管末端,占据通管一部分横截面积并提升液压从而使得气体与生理盐水在三通管内有足够的压强进行气液混合,并减少液流和气流在通管和毛细管过渡混合后直径不同流速突然变化造成的紊流现象,导致液体雾化效率降低。
37.吹雾管所述瓶塞穿刺器8包括依次连接的穿针81和穿刺器主体82;所述穿刺器主体82另一端与流量调节器9相联通。所述瓶塞穿刺器8能穿刺并联通引导生理盐水吊袋内的生理盐水进入液路部。
38.吹雾管还包括吹管护套15;所述吹管护套15套接在把手3一端,所述吹管护套15与吹管2间隙配合。所述吹管护套15可以保护吹管2和前端的软头1 在闲置时候不受到接触性的污染。
39.吹雾管还包括分别设在液路部和气路部的第一导管夹16和第二导管夹17;所述第一导管夹16安装在流量调节器9和止逆阀10之间,所述第二导管夹17 安装在针筒过滤器7和三通管11之间。第一导管夹16和第二导管夹17为医用导管夹,具有防止导管滑脱移位的作用。
40.工作原理
41.首先拆除吹雾管包装袋,将气源接头5连接在医用二氧化碳气源瓶的减压阀上,将穿刺针81插入备好的生理盐水吊袋的袋塞上,该吊袋压力150mmhg;接着打开第一导管夹16和第二导管夹17,用流量调节器9调整生理盐水流速为 1~5ml/min;并打开气源(压力不超
过400kpa≈60psi),将二氧化碳气体初始流速控制在3~5l/min,随后根据需要调整液体流速和气流速度,令一次性吹雾管吹出理想雾化水汽;调整完毕后将可塑性吹雾管体弯曲,将吹管2对准需要吹雾的部位。根据临床情况调整软头1末端与手术部位距离并控制在30~150mm 之间,并移动软头1进行清洗,把手3设置的流量调节器作为紧急开放通路、调节流速等辅助作用。
42.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