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9385发布日期:2022-06-11 00:0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体的呼吸过程卡痰,所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伤的病理状态称为窒息。而叩击排痰是通过叩击背部,促进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内的分泌物松动以利其排出,以利肺炎控制,以防肺泡萎缩和肺不张。操作步骤是协助患者坐位或者侧卧位、趴着,医护人员五指并拢呈弓形,以患者能承受为宜的力量对患者进行叩击,帮助患者进行排痰,但这种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且只能对患者的背部进行局部拍打,排痰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包括,
7.支撑拍打排痰机构,其包括支撑床体和承载架板,支撑床体的一端设置有主铰接转轴且其远离主铰接转轴的一侧上端面开设有覆面槽孔,覆面槽孔靠近支撑床体的一侧边沿处,且支撑床体的底面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防滑腿,承载架板的底端开设有安装夹槽,安装夹槽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主铰接转轴,而且承载架板的表面加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腔中活动设置有拍板,拍板的一端设置有辅助铰接转轴,辅助铰接转轴的两端活动连接固定槽的内壁,且承载架板的外侧还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且转杆的另一端连接辅助铰接转轴。
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患者在卡痰时,可趴在支撑床体上且使其面部掩入覆面槽孔中,同时转动主铰接转轴并调节支撑床体与承载架板之间的角度以便间接调整拍打的力度,在转动承载架板至合适角度后,启动正反转电机并利用转杆驱动辅助铰接转轴和拍板进行往复式转动并通过拍板对患者背部进行拍打,帮助患者进行排痰。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床体的底面且靠近一侧边沿处固设有痰液收集盒,痰液收集盒的内腔连通覆面槽孔且其一侧活动设置有抽拉式集液槽板,抽拉式集液槽板的一端伸入痰液收集盒的内腔底部。
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痰液收集盒用于对患者吐出的痰液进行收集,避免污染环境,且在收集结束后,可将抽拉式集液槽板抽出并将其表面滞留的痰液进行清理和快速对抽拉式集液槽板的表面进行清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拍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拍板的外侧还活动安装有拍打软垫,拍打软垫的底端设置有与滑槽相对应的滑块,且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
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拍打软垫用于拍击患者的背部,且避免拍打力度过大对患者背部局部造成疼痛。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拍打软垫的表面设计为波浪状结构且其表面还平行设置有三组弹性按摩球。
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拍打软垫的表面为波浪形设计更贴合人体背部,减少对背部的直接冲击,且拍打时也无疼痛感,同时弹性按摩球也能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拍板的一端固设有往复式气缸,往复式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推杆,伸缩推杆的顶端连接拍打软垫。
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拍打软垫对患者背部进行适度拍打和敲击时,往复式气缸也能同步驱动伸缩推杆并带动拍打软垫在患者背部进行前后滑动并不断改变拍打的位置,且实现全面拍打,提高排痰的效率。
1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患者在卡痰时,可趴在支撑床体上且使其面部掩入覆面槽孔中,同时转动主铰接转轴并调节支撑床体与承载架板之间的角度以便间接调整拍打的力度,痰液收集盒用于对患者吐出的痰液进行收集,避免污染环境,且在收集结束后,可将抽拉式集液槽板抽出并将其表面滞留的痰液进行清理和快速对抽拉式集液槽板的表面进行清洗,在转动承载架板至合适角度后,启动正反转电机并利用转杆驱动辅助铰接转轴和拍板进行往复式转动并通过拍板对患者背部进行拍打,帮助患者进行排痰,在拍打软垫对患者背部进行适度拍打和敲击时,往复式气缸也能同步驱动伸缩推杆并带动拍打软垫在患者背部进行前后滑动并不断改变拍打的位置,且实现全面拍打,提高排痰的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9.图1为实例1中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20.图2为实例2中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的承载架板结构图。
21.图3为实例2中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00、支撑拍打排痰机构;101、支撑床体;101a、主铰接转轴;101b、覆面槽孔;101c、支撑防滑腿;101d、痰液收集盒;101d-1、抽拉式集液槽板;102、承载架板;102a、安装夹槽;102b、固定槽;102c、拍板;102c-1、辅助铰接转轴;102c-2、滑槽;102d、正反转电机;102d-1、
转杆;102e、拍打软垫;102e-1、滑块;102e-2、弹性按摩球;102f、往复式气缸;102f-1、伸缩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6.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包括,
29.支撑拍打排痰机构100,其包括支撑床体101和承载架板102,支撑床体101 的一端设置有主铰接转轴101a且其远离主铰接转轴101a的一侧上端面开设有覆面槽孔101b,覆面槽孔101b靠近支撑床体101的一侧边沿处,且支撑床体101 的底面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防滑腿101c,承载架板102的底端开设有安装夹槽 102a,安装夹槽102a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主铰接转轴101a,而且承载架板102 的表面加工有固定槽102b,支撑床体101的底面且靠近一侧边沿处固设有痰液收集盒101d,痰液收集盒101d的内腔连通覆面槽孔101b且其一侧活动设置有抽拉式集液槽板101d-1,抽拉式集液槽板101d-1的一端伸入痰液收集盒101d的内腔底部。
30.患者在卡痰时,可趴在支撑床体101上且使其面部掩入覆面槽孔101b中,同时转动主铰接转轴101a并调节支撑床体101与承载架板102之间的角度以便间接调整拍打的力度,痰液收集盒101d用于对患者吐出的痰液进行收集,避免污染环境,且在收集结束后,可将抽拉式集液槽板101d-1抽出并将其表面滞留的痰液进行清理和快速对抽拉式集液槽板101d-1的表面进行清洗。
31.实施例2
32.参照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固定槽102b的内腔中活动设置有拍板102c,拍板102c的一端设置有辅助铰接转轴 102c-1,辅助铰接转轴102c-1的两端活动连接固定槽102b的内壁,且承载架板 102的外侧还安装有正反转电机102d,正反转电机102d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 102d-1,且转杆102d-1的另一端连接辅助铰接转轴102c-1,拍板102c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02c-2,且拍板102c的外侧还活动安装有拍打软垫102e,拍打软垫102e 的底端设置有与滑槽102c-2相对应的滑块102e-1,且滑块102e-1与滑槽102c-2 相互配合,拍打软垫102e的表面设计为波浪状结构且其表面还平行设置有三组弹性按摩球102e-2,拍板102c的一端固设有往复式气缸102f,往复式气缸102f 的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推杆102f-1,伸缩推杆102f-1的顶端连接拍打软垫102e。
33.在转动承载架板102至合适角度后,启动正反转电机102d并利用转杆102d-1 驱动
辅助铰接转轴102c-1和拍板102c进行往复式转动并通过拍板102c对患者背部进行拍打,帮助患者进行排痰,拍打软垫102e用于拍击患者的背部,且避免拍打力度过大对患者背部局部造成疼痛,拍打软垫102e的表面为波浪形设计更贴合人体背部,减少对背部的直接冲击,且拍打时也无疼痛感,同时弹性按摩球102e-2也能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在拍打软垫102e对患者背部进行适度拍打和敲击时,往复式气缸102f也能同步驱动伸缩推杆102f-1并带动拍打软垫102e 在患者背部进行前后滑动并不断改变拍打的位置,且实现全面拍打,提高排痰的效率。
34.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