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动脉压迫装置

文档序号:31098225发布日期:2022-08-12 19:0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桡动脉压迫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桡动脉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2.桡动脉压迫止血需要对患者选择适当的压力,现有的气压式腰动脉压迫器在使用过程中,多采用压力感应单元,其对于压力的感应需要依托电子元件,在电子元件出现故障或者停电时,并不好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桡动脉压迫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桡动脉压迫装置,包括
6.压迫壳,所述压迫壳为环状金属结构,所述压迫壳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
7.第一固定带,设于所述压迫壳一侧;
8.第二固定带,设于所述压迫壳的另一侧;
9.压迫组件,设于所述压迫壳内;
10.送气组件,设于所述压迫壳内,所述送气组件设于所述压迫组件一侧,所述送气组件用于向所述压迫组件输送气体;
11.所述压迫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压迫壳内的压迫气囊、设于所述压迫气囊上的排气管、设于所述压迫气囊上的式压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压迫气囊上的覆盖板。
12.本实用新型将桡动脉压迫装置设计成手表的形状,使其佩戴在患者的手臂上之后,能够直接作用在患者的桡动脉处,然后通过送气组件向压迫气囊输送气体的方式,对患者的桡动脉进行压迫;而压迫壳设置为环状金属,并且在压迫气囊上覆盖覆盖板,能够约束压迫气囊向着佩戴者的桡动脉施压。
13.可选的,所述送气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压迫气囊一侧的送气气囊、设于所述送气气囊上的进气阀、以及设于所述送气气囊上的出气阀,所述进气阀和所述出气阀均为单向阀,所述进气阀的入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出气阀用于连接所述送气气囊和所述压迫气囊。
14.可选的,所述式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迫壳侧面的监控管、设于所述监控管内的测量杆、以及套设在所述测量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测量杆的末端设置有活塞头,所述监控管的端部设置有环凸,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和所述活塞头抵接,另一端和所述环凸抵接。
15.可选的,所述送气气囊和所述压迫气囊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气阀相互配合的控压组件。
16.可选的,出气阀包括设于所述隔板上的阀管、设于所述阀管底端的连接杆、设置所述连接杆上的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上的阀芯,所述阀管上设置有缩口部,所述阀芯为半球形。
17.可选的,所述控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
密封筒、设置在所述密封筒上的感应阀芯、设置在所述感应阀芯上的驱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阀管上的推动杆。
18.可选的,所述感应阀芯和所述密封筒的内壁相互贴合。
19.可选的,所述密封筒的内壁设置有孔,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孔,且所述推动杆和所述驱动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
20.综上所述
21.本实用新型将桡动脉压迫装置设计成手表的形状,使其佩戴在患者的手臂上之后,能够直接作用在患者的桡动脉处,然后通过送气组件向压迫气囊输送气体的方式,对患者的桡动脉进行压迫;而压迫壳设置为环状金属,并且在压迫气囊上覆盖覆盖板,能够约束压迫气囊向着佩戴者的桡动脉施压。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3.图2为图1中的正视图。
24.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25.图4为图1中隔板的俯视图。
26.图5为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27.图6为图1中示压组件的剖视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9.图8为图7中的剖视图。
30.图9为图8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32.如图1-9,所示,一种桡动脉压迫装置,包括压迫壳100、设于压迫壳一侧的第一固定带200、设于压迫壳100另一侧的第二固定带300、设于压迫壳100 内的压迫组件以及设于压迫壳100内的送气组件。
33.具体的,压迫壳100为环形金属壳,如此压迫壳100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开口。
34.压迫组件包括压迫气囊1a、设于压迫气囊1a上的排气管11a、设于压迫气囊11a上的式压结构13a、设于压迫气囊11a上的覆盖板14a。
35.其中,送气组件用于相压迫气囊1a内输入气体,以增加压迫气囊1a的压力;覆盖板14a设置在压迫气囊1a的上端,并且覆盖板14a和压迫壳100相连,如此压迫气囊1a在充气之后,会向下提供压力,进而在压迫壳100佩戴到手腕上之后,对桡动脉起到压迫作用。
36.进一步的,送气组件包括送气气囊21a、设于送气气囊21a上的进气阀22a、设于送气囊21a上的出气阀23a。
37.具体的,进气阀22a和出气阀23a均为单向阀,送气气囊21a和压迫气囊 1a之间通过隔板24a隔开,出气阀23a设置在隔板24a上。
38.如此,在使用时,通过按压送气囊21a就能够向压迫气囊1a内输送气体。
39.进一步的,式压结构用于展示压迫气囊1a内的压力大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压迫气囊1a的压力大小。
40.具体的,式压结构包括设置在压迫壳100侧面的监控管21b、设置在监控管 21b内的测量杆22b,监控管21b一端和压迫气囊1a相连通,另一端设有环凸 211b,并且测量杆22b一端设有活塞头221b,另一端部分透过环凸211b,从监控管21b中探出,并且活塞头221b上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测量杆 22b上,并还与环凸211b相连,如此,当压迫气囊1a内气压增加时,测量杆22b 将会在气压的挤压下,从监控管21b中探出,如此,通过监控监控管21b探出的量,可以监控第二气垫1b内的气压。
41.进一步的,在实际使用中,为了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性,不宜让压迫气囊 1a内具有太高的气压,也就是需要保证气压在一个安全的阈值内,为此隔板24a 上设置有控压组件。
42.控压组件与出气阀23a相互配合,具体的,出气阀包括设置在隔板24a上的阀管231a、设于在阀管231a底端的连接杆232a、设置在连接杆232a上的第二弹簧233a、设置在第二弹簧233a上的阀芯234a,其中阀管231a上设置有缩口部230a,阀芯234a与缩口部230a相对的一侧为半球形,如此在第二弹簧233a 的推动下,阀芯234a将始终和缩口部23a的内壁相互贴合。
43.其中,远离缩口部23a的一侧为挤压气囊1a,靠近缩口部23a的一侧为送送气气囊。如此,出气阀23a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单向阀芯,进入气体只能够从送气气囊进入至挤压气囊1a内。
44.进一步的,控压组件包括设置在隔板24a上的支撑架241a、设置在支撑架 241a上的密封筒242a、设置在密封筒242a上感应阀芯243a、设置在感应阀芯 243a上驱动杆245a以及设置在阀管231a上的推动杆246a。
45.具体的,支撑架241a将密封筒242a支撑在阀管231a的一侧,密封筒242a 内填充有常压气体,感应阀芯243a和密封筒242a的内壁抵接,以防止密封筒 242a内的气体溢出;密封筒242a的底端设置有孔,驱动杆245a一端与感应阀芯243a相连,另一端穿过上述孔,并且驱动杆245a上述孔为气密连接,驱动杆 245a上套设有第三弹簧247a,第三弹簧245a一端和密封筒242a的内壁抵接,另一端和感应阀芯243a抵接。
46.驱动杆245a和推动杆246a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斜块2451a和第二斜块2452a,如此当压迫气囊1a内气压增加时,会推动感应阀芯243a挤压第三弹簧,进而推动驱动杆245a向下运动,从而推动推动杆246a移动至阀芯234a的下方,进而阀芯234a将不能够移动。
47.所以,当压迫气囊1a内的气压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出气阀23a将会关闭,此时将难以向内压迫气囊1a内注入气体。
48.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免固定带形变,以导致压迫的读数不正确,为此,需要压迫壳和固定带连接紧密。
49.具体的,第一固定带200和第二固定带300分别从压迫壳100的两端,沿着佩戴者手腕的周向向手腕的掌侧面延伸,并通过连接部件相连。
50.压迫壳100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部11,进而第一固定带200和第二固定带300 分别通过布置在压迫壳100两端的连接部11与压迫壳100相连。
51.具体的,第一固定带200和第二固定带300两端均设有腔60,连接部11卡入至腔60
内,进一步的,连接部11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11,上述腔60内设有卡部601,该卡部601连接上述腔60的上端面,当连接部11卡入至上述腔60 内时,上述连接部11从固定孔111内穿过。
52.进一步的,上述卡部601设有多个,且卡部包括第一卡部601a和第二卡部 601b,其中第一卡部601a上设有倾斜的斜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部601a 和第二卡部601b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卡部601a设于两个第二卡部601b之间,当然,固定孔111也形成与第一卡部601a和第二卡部601b相适配的形状。
53.连接部11的末端还设有齿部112,第一、第二固定带上均设有与齿部112 相互配合的孔,上述孔卡入至所述齿部112内,进而压迫壳100通过布置在两的连接部11分别和第一、第二固定带相连。
54.进一步的,连接部11一侧设有齿部112,另一侧还设有凹口113,腔60内设有抵齿602和容纳槽603,上述抵齿602部分卡入至凹口113内,所述齿部112 布置在容纳槽603内。
55.第一带体200和第二带体300上均设有连接耳70,进一步的该连接耳70为形成上述腔60的下底面向着压迫壳100的方向延伸所形成,该连接耳70与壳体 101的底面抵接,且连接耳70上设有贯穿连接耳70的槽孔701和销孔702,连接耳70通过穿过上述槽孔701和销孔702的销与壳体101相连。
56.在本实施例中,销孔702设有两个,该销孔702为截面为圆形的孔,销孔 702设有两个,槽孔701布置在两个销孔702之间。
57.第一固定带200和第二固定带300通过连接部件相连,其中连接部件为市面上常见的针扣结构,具体的,第一固定带200上设有针扣,第二固定带300上设有孔洞301,孔洞301沿着第二固定带300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固定带。
58.针扣包括连接轴211、框件212以及顶针213,其中连接轴211与第一固定带200的末端相连,框件212形成半包围的框状结构,具体的,框件212为由杆体首尾连接形成矩形结构的情况下,取出其中一根杆体所形成,连接轴211沿着第一固定带200的宽度方向所布置,并且框件21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轴211的首尾两端相连,且框件212可以绕着连接轴211转动,顶针213与连接轴211的中间部分相连,并且顶针213与连接轴211相连的一端形成有环扣,上述环扣套设于连接轴211上,进而顶针213可以相对连接轴211转动。
59.第一固定带200和第二固定带300通过针扣和布置第二固定带300上的孔洞 301相连,进而在第一固定带200中,连接轴211为第一固定带200承受拉力的末端。
60.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