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菌双腔型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2542发布日期:2022-03-23 15:2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菌双腔型喉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无菌双腔型喉罩。


背景技术:

2.喉罩是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国内90年代引入,目前对喉罩的使用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喉罩使用简单,可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放置成功率高,未经训练的医护人员的成功率为87%,总成功率99.81%;通气可靠;避免咽喉及气管粘膜损伤;刺激小,心血管反应小;可用于急救,临床上常用的喉罩可分为单腔喉罩和双腔喉罩。
3.目前,对于双腔喉罩来说,增加的引流管可以有效避免因胃返流导致的误吸风险,但现有的双腔型医用喉罩,在使用时,将其插入病人喉腔后,需要专门的医护人员手持对其进行固定在人员的喉腔内,这样不仅造成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并且长时间手持易疲劳而发生手持固定不稳定,易移位,影响喉罩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病人使用喉罩的疼痛感;导入喉罩的气体由于细菌、温度和湿度引发病人感染和不适,增加了喉罩使用的危险性,且喉罩气囊的密封性较差,现有的喉罩气管插管类产品在使用中还存在缓慢漏气的问题,漏气可能会引发其他患者并发症,一旦气体泄漏过,还需二次置管,大大延误对患者的供氧,引发其他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无菌双腔型喉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喉罩气囊、外管,所述喉罩气囊与所述外管相连,所述喉罩气囊底面设有底仓,所述底仓的前端设有导管,所述底仓的后端连接所述外管,所述外管内分别设有气囊管、供气管、外导管,所述气囊管和所述供气管、所述外导管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气囊管一端凸出所述外管内壁与所述喉罩气囊相连,所述气囊管的另一端凸出所述外管、且设有充气囊;所述供气管一端凸出所述喉罩气囊,所述供气管另一端凸出所述外管、且端部设有数显温控器,所述数显温控器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设在所述供气管上;所述外导管凸入所述底仓内;所述外管上设有防漏气固定机构,所述防漏气固定机构还包括面罩、魔术贴,所述面罩设在所述外管上,所述面罩上设有两组所述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左右设置;所述外管上设有助开机构,通过面罩和魔术贴,起到防止漏气和固定外管的作用,避免需要专业的医生长时间手持外管,从而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强度。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罩的底面设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增加面罩放置在患者面部的贴合度,避免漏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为90
°
管,且外壁套装有橡胶套,通过橡胶套,减小患者的不适感。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助开机构包括固定件、固定机构,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外管尺寸相匹配的孔,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外管上,所述固
定机构前后设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铰接柱、牙套,所述固定机构上开设有槽,所述槽共两组、前后设置,所述铰接柱转动连接在所述槽内,所述铰接柱上设有所述牙套;通过牙套和牙齿的配合,可以使外管稳定的固定在患者口部,避免晃动和偏移,从而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罩滑动连接在所述外管上,通过滑动连接,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相应的高度调节。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管使整体设备更方便的放置在患者的呼吸道和食道处,通过外管上的防漏气固定机构,避免在通过设备给患者供氧等时漏气,避免因此需要二次插管,从而大大延误对患者的供氧,引发其他并发症,通过助开机构内的固定件和固定机构,将设备安置好时,通过牙套与患者的牙齿相互之间相互限制,避免需要医生长时间关注患者的喉罩管道的状况,从而增加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10.进一步的,通过面罩上的橡胶垫和魔术贴,也起到了将喉罩稳定的固定在医生给患者安装好的现有位置。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喉罩气囊;2、底仓;3、导管;4、外管;5、气囊管;6、供气管;7、外导管;8、安装帽;9、充气囊;10、数显温控器;11、固定件;12、固定机构;13、面罩;14、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实施例1
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无菌双腔型喉罩,采用的技术方案
是,包括喉罩气囊1、外管4,所述喉罩气囊1与所述外管4相连,所述喉罩气囊1底面设有底仓2,所述底仓2的前端设有导管3,所述底仓2的后端连接所述外管4,所述外管4内分别设有气囊管5、供气管6、外导管7,所述气囊管5和所述供气管6、所述外导管7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气囊管5一端凸出所述外管4内壁与所述喉罩气囊1相连,所述气囊管5的另一端凸出所述外管4、且设有充气囊9;所述供气管6一端凸出所述喉罩气囊1,所述供气管6另一端凸出所述外管4、且端部设有数显温控器10,所述数显温控器10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设在所述供气管6上;所述外导管7凸入所述底仓2内;所述外管4上设有防漏气固定机构,所述防漏气固定机构还包括面罩13、魔术贴14,所述面罩13设在所述外管4上,所述面罩13上设有两组所述魔术贴14,所述魔术贴14左右设置;所述外管4上设有助开机构;通过所述底仓2可以在患者出现反流现象时,通过导管3将反流的东西存至底仓内,在通过外导管7取出。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罩13的底面设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使其可以与患者的面部更加贴合。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4为90
°
管,且外壁套装有橡胶套。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助开机构包括固定件11、固定机构12,所述固定件11上开设有与所述外管4尺寸相匹配的孔,所述固定件11滑动连接在所述外管4上,所述固定机构12前后设在所述固定件11上,所述固定机构12还包括铰接柱、牙套,所述固定机构12上开设有槽,所述槽共两组、前后设置,所述铰接柱转动连接在所述槽内,所述铰接柱上设有所述牙套;通过所述固定件11滑动连接在外管4上,可以根据每位患者进行相应的调节。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罩13滑动连接在所述外管4上;通过滑动连接可以使其更加贴合患者面部,使其固定的更加牢固。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将患者的嘴打开,然后将手握外管4,将喉罩气囊1捅入患者的呼吸道与食道的交汇处,随后通过充气囊9,将气体通过气囊管5输送至喉罩气囊1中,使喉罩气囊1膨胀,将呼吸道完全堵住,与食道进行分离,随后供气管6与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相连,通过供气管6上的数显温控器10和电热丝之间的相互配合,将提供的氧气调至相应的温度,减少患者的不适感,随后气体公国供气管6穿过喉罩气囊1,输送至患者肺部;如果患者有反流现象,可以通过导管3将反流的物质暂存至底仓2内,随后通过外导管7引流出去,随后将外管4上的固定件11移动至患者牙齿部位,然后通过固定机构12的铰接柱和牙套之间相互配合,通过牙齿固定,避免医生在治疗时还需要分心,通过外管4上的防漏气固定机构内的面罩13和魔术贴14,避免在给患者提供气体时,因为密封问题导致漏气,从而需要二次置管,大大延误对患者的供氧,引发其他并发症,通过魔术贴14起到另一层固定作用。
26.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数显温控器采用冠猛qst-w1208的数显温控器,为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产品,属于现有技术,其电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27.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8.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