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生磨牙直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1886发布日期:2022-03-20 02:21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生磨牙直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矫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生磨牙直立装置。


背景技术:

2.磨牙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嚼碎食物,磨牙缺失将直接影响咀嚼功能。临床中,下颌第一磨牙由于萌出最早,窝沟点隙较多,且患者年龄较少,不能及时清洁或清洁不到位,发生龋坏率较高。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年进行牙齿缺失的调查研究发现,第一磨牙缺失率最高,超过了30%,而下颌第二磨牙缺失率在20%左右。下颌磨牙的缺失,不但引起咀嚼效率下降,还易造成牙颌伸长、邻牙向缺牙间隙倾斜等一系列问题。
3.现有技术中,下颌磨牙缺失后修复的方法主要有固定桥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种植修复、自体牙移植。采用修复治疗虽然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但长期治疗效果不佳,存在多种修复问题。
4.同时,在临床上,磨牙阻生是一种严重的错颌畸形现象。最常见的磨牙阻生是第三磨牙阻生,阻生率高达69%,其中,而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率为31%,而在所有磨牙阻生类型中以近中磨牙阻生最为常见。现有的直立近中阻生磨牙技术有种植钉辅助直立阻生磨牙,或者外科手术去骨,暴露阻生磨牙的颊面,从颊侧加力直立阻生磨牙,这两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创伤。
5.基于此,采用将阻生的第三磨牙直立后用于替代缺失的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成为磨牙错颌畸形整形的重要方式。而在现有的磨牙直立方式中,多采用种植钉牵引、后倾曲、磨牙带环焊接多曲弓丝等方式实现,存在出现创伤或者操作复杂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种针对于阻生第三磨牙的直立装置,用于第三磨牙的矫正,既能矫正第三磨牙阻生,还能解决磨牙缺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生磨牙直立装置,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限位机构,可以实现对第三磨牙阻生的矫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第三磨牙阻生而导致的咀嚼效率下降、牙颌伸长、邻牙向缺牙间隙倾斜等一系列问题。
8.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阻生磨牙直立装置,包括限位面管和限位机构;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与牙齿矫治器配合使用,且阻生磨牙直立装置可拆卸安装于牙齿矫治器上;
10.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圈、第一竖直部、第一弹性圈、水平部、第二弹性圈、第二竖直部、第三弹性圈和游离杆;
11.第一弹性圈位于固定圈的下方,第二弹性圈位于第三弹性圈的下方;
12.所述固定圈套设于主弓丝上,且固定圈位于患侧近中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第一竖直部顶端与固定圈固定连接,第一竖直部底端与第一弹性圈固定连接,水平部左端与第一弹性圈固定连接,水平部右端与第二弹性圈固定连接,第二竖直部底端与第二弹性圈固
定连接,第二竖直部顶端与第三弹性圈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下颌牙包括下颌磨牙和下颌切牙;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可以为安装在下颌磨牙外侧的下颌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也可以为安装在上颌磨牙外侧的上颌阻生磨牙直立装置。
14.具体的,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为下颌阻生磨牙直立装置。
15.进一步的,牙齿矫治器包括双侧双带环固位支架和主弓丝;所述双侧双带环固位支架包括患侧近中磨牙带环、对侧近中磨牙带环、患侧第一磨牙带环、对侧第一磨牙带环、连接舌杆和若干颊侧管。
16.进一步的,所述患侧近中磨牙带环套设在患侧近中磨牙上,患侧近中磨牙和患侧前倾阻生磨牙相邻,连接舌杆的一端依次与患侧近中磨牙带环、患侧第一磨牙带环相连接,连接舌杆的另一端依次与对侧近中磨牙带环、对侧第一磨牙带环相连接,对侧近中磨牙带环套设在对侧近中磨牙上,对侧第一磨牙带环套设在对侧第一磨牙上;
17.所述患侧近中磨牙带环、对侧近中磨牙带环、患侧第一磨牙带环、对侧第一磨牙带环均为具有开口的带环,开口处位于靠近面颊的一侧。
1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圈、第一竖直部、第一弹性圈、水平部、第二弹性圈、第二竖直部、第三弹性圈和游离杆均为直径0.016英寸的、具有一定弹性的不锈钢圆丝材质。
19.进一步的,固定圈、第一竖直部、第一弹性圈、水平部、第二弹性圈、第二竖直部、第三弹性圈和游离杆一体成型。
2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圈上设有小口,用于将固定圈套设在主弓丝上,从而实现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与牙齿矫治器的可拆卸连接。
21.进一步的,为了加强固定圈与主弓丝连接的稳固性,防止固定圈在主弓丝上滑动,固定圈与主弓丝的连接处还缠绕有树脂,从而对固定圈与主弓丝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22.进一步的,当患侧前倾阻生磨牙为近中阻生磨牙时,所述限位面管为第一牙合面管,限位面管设置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的顶端,且限位面管沿着远离面颊的方向延伸,限位面管贴近患侧前倾阻生磨牙的底面设有第一贴合条,第一贴合条中间向下弯折,第一贴合条两端向上弯折,形成向下凸出的第一弧面,且第一弧面与咬合面中央窝凹面形态相适配。
23.进一步的,当患侧前倾阻生磨牙为水平阻生磨牙时,所述限位面管为第一邻面管,限位面管设置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的牙侧,限位面管贴近患侧前倾阻生磨牙的侧面设有第二贴合条,第二贴合条中间向上弯折,第二贴合条两端向下弯折,形成向下凹陷的第二弧面,且第二弧面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的牙侧的邻面(凸面)相适配。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1、本实用新型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采用不锈钢圆丝一体成型方式制作,与牙齿矫治器进行配套使用,且与牙齿矫治器相互独立,使用时,将游离杆的一端伸入限位面管内,且搭接于限位面管的内壁,通过第一弹性圈、第二弹性圈、第三弹性圈的弹性伸展作用逐步加力,直至患侧前倾阻生磨牙牙冠咬合面与颊面充分暴露,实现轻力直立患侧前倾阻生磨牙的目的,无需更换主弓丝,通过牙合面管/邻面管直立磨牙,摩擦力小,利于阻生磨牙的远中倾斜移动与压低。
26.2、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伸展的长度可以根据患侧前倾阻生磨牙暴露位置、与邻牙间隙大小、倾斜程度、前庭沟深度等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7.3、由于第一弹性圈、第二弹性圈、第三弹性圈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回复力,能产生持久而适中的矫治力,且矫治力量更为柔和,同时能起到一定的应力中断作用,减轻了对支抗牙的反作用力。
28.4、为了加强固定圈与主弓丝连接的稳固性,防止固定圈在主弓丝上滑动,固定圈与主弓丝的连接处还缠绕有树脂,从而对固定圈与主弓丝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由于饮食、刷牙等原因脱位。
29.5、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随着阻生磨牙直立装置对患侧前倾阻生磨牙的逐渐加力,其反作用力将作用于支抗牙(患侧近中磨牙),通过连接舌杆左右连接带环,增强支抗,能有效防止支抗牙扭转、倾斜、伸长。
30.6、本实用新型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结构简单,作用力柔和、持续,可固定于后牙区,不适感小,疗效不依赖患者合作,无手术创伤地直立阻生磨牙。
31.7、本新型直立近中阻生磨牙装置,不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种植钉辅助直立阻生磨牙方式的缺陷,而且加力方便,可高效地实现磨牙的直立。
附图说明
32.图1是实施例1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安装于左下颌磨牙外侧时与牙齿矫治器的位置关系俯视图;
33.图2是当患侧前倾阻生磨牙为近中阻生磨牙时,图1中右侧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与牙齿矫治器的位置关系侧视图;
34.图3是图2中a处限位面管、第一贴合条、患侧前倾阻生磨牙的位置关系图;
35.图4是当患侧前倾阻生磨牙为水平阻生磨牙时,图1中右侧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与牙齿矫治器的位置关系侧视图;
36.图5是图4中b处限位面管、第二贴合条、患侧前倾阻生磨牙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38.实施例1
39.如图1-5所示,一种阻生磨牙直立装置,包括限位面管3和限位机构;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与牙齿矫治器配合使用,且阻生磨牙直立装置可拆卸安装于牙齿矫治器上;所述下颌牙包括下颌磨牙和下颌切牙;
40.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可以为安装在下颌磨牙外侧的下颌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也可以为安装在上颌磨牙外侧的上颌阻生磨牙直立装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为下颌阻生磨牙直立装置;
41.牙齿矫治器包括双侧双带环固位支架和主弓丝15;所述双侧双带环固位支架包括患侧近中磨牙带环11、对侧近中磨牙带环12、患侧第一磨牙带环16、对侧第一磨牙带环17、
连接舌杆13和若干颊侧管14;
42.所述患侧近中磨牙带环11套设在患侧近中磨牙41(所述近中是指靠近人体中线)上,患侧近中磨牙41和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相邻,连接舌杆13的一端依次与患侧近中磨牙带环11、患侧第一磨牙带环16相连接,连接舌杆13的另一端依次与对侧近中磨牙带环12、对侧第一磨牙带环17相连接,对侧近中磨牙带环12套设在对侧近中磨牙上,对侧第一磨牙带环17套设在对侧第一磨牙上;
43.所述患侧近中磨牙带环11、对侧近中磨牙带环12、患侧第一磨牙带环16、对侧第一磨牙带环17均为具有开口的带环,开口处位于靠近面颊的一侧;
44.每个颊侧管14均设置于每个下颌牙的外侧,且主弓丝15依次穿过每个颊侧管14,所述牙齿矫治器固定在下颌牙的牙周,所述牙齿矫治器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设备即可,牙齿矫治器的结构和牙齿矫治器固定在下颌牙的方式采用现有技术即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所在,故不再赘述。
45.如图2-5所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圈21、第一竖直部22、第一弹性圈23、水平部24、第二弹性圈25、第二竖直部26、第三弹性圈27和游离杆28;
46.第一弹性圈23位于固定圈21的下方,第二弹性圈25位于第三弹性圈27的下方;
47.所述固定圈21套设于主弓丝15上,且固定圈21位于患侧近中磨牙41和第一磨牙43之间;第一竖直部22顶端与固定圈21固定连接,第一竖直部22底端与第一弹性圈23固定连接,水平部24左端与第一弹性圈23固定连接,水平部24右端与第二弹性圈25固定连接,第二竖直部26底端与第二弹性圈25固定连接,第二竖直部26顶端与第三弹性圈27固定连接。
48.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圈21、第一竖直部22、第一弹性圈23、水平部24、第二弹性圈25、第二竖直部26、第三弹性圈27和游离杆28均为直径0.016英寸的、具有一定弹性的不锈钢圆丝材质,且固定圈21、第一竖直部22、第一弹性圈23、水平部24、第二弹性圈25、第二竖直部26、第三弹性圈27和游离杆28一体成型,由于固定圈21是由直的不锈钢丝弯折而成,在固定圈21制作过程中可以留有小口,用于将固定圈21套设在主弓丝15上,从而实现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与牙齿矫治器的可拆卸连接。
49.为了加强固定圈21与主弓丝15连接的稳固性,防止固定圈21在主弓丝15上滑动,固定圈21与主弓丝15的连接处还缠绕有树脂,从而对固定圈21与主弓丝15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50.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机构利用不锈钢圆丝具有成形性的优点,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将直的不锈钢丝弯折形成第一弹性圈23、第二弹性圈25、第三弹性圈27,利用弹性圈的弹性和回复力,能产生持久而适中的矫治力。
51.如图2-3所示,当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为近中阻生磨牙时,所述限位面管3为第一牙合面管,限位面管3设置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顶端,且限位面管3沿着远离面颊的方向延伸,限位面管3贴近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底面设有第一贴合条31,第一贴合条31中间向下弯折,第一贴合条31两端向上弯折,形成向下凸出的第一弧面,且第一弧面与咬合面中央窝凹面形态相适配,增加了限位面管3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贴合度,能增加有效粘接面积,增加粘接力,同时,与咬合面更加贴合后,还能有效避开上颌后牙的接触,显著降低牙合面管咬掉的风险;游离杆28一端与第三弹性圈27固定连接,游离杆28的另一端伸入限位面管3内,且搭接于限位面管3的内壁。
52.本实用新型所述阻生磨牙直立装置为0.016英寸不锈钢圆丝一体成型,与牙齿矫治器进行配套使用,其中,双侧双带环固位支架能够增加支抗牙(患侧近中磨牙41)的支抗,防止支抗牙扭转、伸长,有利于维持牙弓形的稳定性。
53.由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阻生方式为近中阻生(即,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向着靠近患侧近中磨牙41的方向、以及靠近人体中线的方向倾斜),使用时,先将限位面管3粘结固定在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咬合面,尽可能固定在咬合面的中央窝,同时,第一贴合条31紧贴咬合面中央窝的凹面,有利于远中(所述远中是指远离人体中线)移动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并压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再将阻生磨牙直立装置通过固定圈21套设于主弓丝15上,将游离杆28的一端伸入限位面管3内,并调整第三弹性圈27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相对位置,利用第三弹性圈27的弹性伸展作用,使游离杆28产生水平向远中方向的回复力,可小幅度解除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牙冠的近中阻生,然后利用第二弹性圈25的弹性伸展作用,使第二竖直部26产生向远中的力量,使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向远中方向移动,并通过第一弹性圈23、第二弹性圈25、第三弹性圈27的弹性伸展作用逐步加力,直至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颊面充分暴露,实现轻力直立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目的。
54.如图4-5所示,当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为水平阻生磨牙时,所述限位面管3为第一邻面管,限位面管3设置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牙侧,限位面管3贴近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侧面设有第二贴合条32,第二贴合条32中间向上弯折,第二贴合条32两端向下弯折,形成向下凹陷的第二弧面,且第二弧面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牙侧的邻面(凸面)相适配,增加了贴合度,能增加有效粘接面积,增加粘接力,游离杆28与限位面管3的连接关系同上;
55.由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阻生方式为水平阻生(即,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向着靠近患侧近中磨牙41的方向、以及靠近人体中线的方向倾斜,并且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已经倾斜成水平位置),使用时,先将限位面管3粘结固定在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远中邻面,尽可能固定在邻面与咬合面边缘,同时,第二贴合条32紧贴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远中邻面,有利于增加动力矩,再将阻生磨牙直立装置通过固定圈21套设于主弓丝15上,将游离杆28的一端伸入限位面管3内,并调整第三弹性圈27与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相对位置,利用第三弹性圈27的弹性伸展作用,使游离杆28产生斜向上远中方向的回复力,使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向远中方向移动,并通过第一弹性圈23、第二弹性圈25、第三弹性圈27的弹性伸展作用逐步加力,直至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牙冠咬合面与颊面充分暴露,实现轻力直立患侧前倾阻生磨牙42的目的。
5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